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济南177原生质体和经紫外线照射的高冰草(Agropyronelongatum)原生质体用PEG法诱导融合,形成杂种植株,但未能正常结实.杂种植株经子房诱导产生可育F0代;将F0代产生的4粒种子播种后产生F1代植株,对由其产生的F2代4个株系进行田间观察和室内考种.分析表明,F2代植株的表现型及产量性状均明显优于亲本小麦.田间穗行、株系表型稳定,具有抗寒、茎杆硬、抗倒伏等优良性状.在分蘖数、单株粒重及千粒重等产量性状上亦有明显优势,此研究为培育体细胞杂种优良小麦品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杂242(Triticumaestivum,cv.242)花药来源的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作受体;簇毛麦(Haynaldiavilosa)幼胚来源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经220μW/cm2紫外线照射30s作供体,用PEG法诱导融合,最后获得再生愈伤组织.对融合再生的4个最先长大的细胞系进行染色体,同工酶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系均为体细胞杂种,RAPD技术可作为小麦体细胞杂种早期鉴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小麦杂24-2(Triticum aestivum,cv.24-2)花药来源的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作受体;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幼胚来源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经220μW/cm^2紫外线照射30s作供体,作PEG法诱导融合,最后获得再生愈伤组织。以融合再生的4个最先长大的细胞系进行染色体,同工酶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系均为体细胞杂种,RAPD技术可作为小麦体细胞杂种  相似文献   

4.
利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糖化酵母单倍体26007(α,STA,inh,ade)和去除了INH1基因的耐高温酒精酵母单倍体菌株Z6-10(α,STA,inh,arg)的同型原生质体融合实验,在再生基本培养基上挑选融合子,获得一株既具有较强糊精利用能力,又耐高温和个产酒精的融合株F41。经与亲本酒精酵母二倍体菌株210025玉米发酵性比较,使用F41菌发酵可减少40%的糖化酶用量。  相似文献   

5.
酵母嗜杀质粒融合转移──Ⅰ.融合转移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嗜杀酵母ERR1和啤酒生产酵母AS2420出发菌株,建立了供体菌MK2-3:K+R+Leu-ρ+(n)和受体菌AS2420-1:K-R-leu+ρ°(2n).对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株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不尽相同;同一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也不相同.有利于融合再生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是MK2-3:菌龄30h,蜗牛酶解量30g/L酶解时间30min,此时原生质体形成率为80%,而再生率达17.1%,这些条件对嗜杀活性无影响,再生菌落的嗜杀活性率达100%;而AS2420-1;菌龄24h,蜗牛酶量20g/L,酶解时间30min,原生质体形成率为81%,再生率为18.1%.对四种渗透压稳定剂的再生效果实验表明甘露醇效果最佳,氯化钾次之,考虑到廉价,氯化钾是很好的代用品,在30%PEG6000及Ca2+条件下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融合率可达8.9×10-6,对其中的融合子MAR4的遗传性状及嗜杀活性的稳定性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大小测定,dsRNA质粒的提取及电泳结果分析和发酵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融合子MAR4具有较高的嗜杀活性并可以稳定遗传,有与供体菌MK2-3嗜杀质粒dsRNA相同的电泳行为,  相似文献   

6.
出芽短梗霉原生质体再生变异菌株和亲本菌株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中获得了4个变异菌株,它们在碳源同化、生长速度、呼吸强度、菌落及细胞形态等特征上均有差异,与亲本菌株也互不相同.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培养,多糖产量和产色素变化较大,且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光周期敏感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选用属D^2型细胞质粗厚山羊草(Aegilopscrassa)、牡山羊草(Ae.juvenalis)和瓦维洛夫山羊草(Ae.vavilovii)分别与普通小麦(Tr.aestivum)品种鄂恩1号、NPFP和白皮224连续回交进行核转换组配的9个异质系(即核质杂种)和核供体品种鄂恩1号、NPFP和白皮224,于分蘖始期(叶原基期)和拔节始期(小花分化期)分别置于15.5-16h和24h长光照下,以  相似文献   

8.
复合增聚型铁铝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FCS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煤矸石及硫铁矿渣制备出了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硫酸氯化铁铝(PAFCS),研究了PAFCS的红外(IR)光谱结构特征.IR谱分析表明PAFCS是Fe(Ⅲ)十Al(Ⅲ)与羟基(-OH)以双羟桥为主结构连接的较复杂的高聚物.其IR图谱峰形与α-Fe2O3,α-FeOOH及Fe(OH)3等明显不同.比较了PAFCS,PAC,PFS,PACS的光谱特征,表明PAFCS与已知文献报道的絮凝剂PAC,PFS,PACS有类似性,即由3100~3600cm(-1)处的OH伸缩振动及1600~1650cm(-1)H-O-H弯曲振动的畸变,表明有结构羟基存在;在1100cm(-1)附近M-OH-M伸缩振动峰为中等强度峰,证明有铁羟基或铝羟基以及聚合态存在.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机溶剂抽提了3个不同栽培品种鸡冠花(CelosiacristataL.)籽油,使用气相色谱法(GC)分析测定了籽油的脂肪酸组分.并且对常见品种圆绒鸡冠(C.cristataL.cvChildsi)和两个杂交变种鸡冠花的籽油的脂肪酸组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圆绒鸡冠籽油含有11种脂肪酸,包括4种微量脂肪酸(TFA).在7种主要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占据优势,杂交栽培变种9501(C.cristataL.cv.9501)和9502(C.cristataL.cv.9502)均分别含有7种脂肪酸而不含有TFA,其含量数值与前者大致相近.饱和脂肪酸(SFA)与不饱和脂肪酸(USFA)之比是1∶3.鸡冠花籽油具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高的特点.提示鸡冠花籽油是一种良好的油脂资源,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价值.此外,按Horn's法完成了鸡冠花(杂交变种)种子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鸡冠花种子属无毒类物质.该项结论与古代中医典籍的记载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细菌人工染色体(BACs)、噬菌体P1衍生的人工染色体(BACs)和酵母人工染色体(YAC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DNA克隆新技术。着重介绍了YACs作为转移大分子外源DNA的载体,在生物基因组分析,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表达与调控、定位与分离以及遗传病的基固治疗等研究领域的应用。比较了BACs、PACs和YACs的主要特点。对哺乳动物人工染色体的研究情况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利用黑曲霉降解秸秆的效果,黑曲霉和酵母共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及在最优条件下产乙醇的效果.从秸秆腐殖质土中筛选出9株黑曲霉,并用刚果红鉴别培养基筛选出水解圈比较大的两株菌,从pH、温度、发酵时间对两株菌进行产纤维素酶的优化,并将黑曲霉和酵母在最适条件下共发酵生产乙醇.最后得出pH=5,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72h时酶活最高,液体发酵在上述适宜条件下降解秸秆72h后接种酵母进行共发酵24h,生产出乙醇,质量比是3%.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四种分子量壳聚糖(72.4,166,305和400kDa)制备了四种羧甲基壳聚糖银噻苯咪唑(Ag-CMCTS-TBZ)水基复合抗菌剂。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动力光散射粒度检测和最小抑菌浓度测试对其理化生物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四种水基复合抗菌剂都具备良好的广谱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在30~125mg/L,对黑曲霉、毛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在100~1800mg/L,但并非表观粒度越小抗菌性能越强。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秸杆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产生纤维素酶的菌种与不同的酵母菌,使玉米秆转化为具有高蛋白含量和生物活性的蛋白饲料。通过生物糖化、发酵实验,分离出适合玉米秆发酵的菌种,生产出含糖量高的蛋白饲料。结果表明:单株菌种中,用绿色木霉糖化后含糖量可达334.36mg/g,白腐真菌 绿色木霉 黑曲霉等糖化效果最好,糖化后含糖量可达389.56mg/g。从牛胃内含物中分离出的假丝酵母、牛胃白、牛胃红均有较好的产蛋白率,其中以假丝酵母最佳,3种菌有较好的共生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对峙培养法,检测分离于土壤中的链霉菌TD-1代谢产物对饲料中污染霉菌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纯绿青霉(Penicillium verrucosum)、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桔青霉(Penicillum citrinum)、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TD-1菌株代谢产物对以上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带宽度为10 mm左右.通过TD-1菌株的代谢过程曲线发现,该菌株发酵至第6 d抑菌率达90%左右.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所产生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酸碱性、抗紫外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黑曲霉2是本实验筛选的一株具有降解有机废弃物的功能微生物,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产酶条件,提高应用效果,本研究基于现有研究结果,采用液体发酵培养法,分别测定了培养时间、接种菌龄、通气状况、初始pH、不同碳源底物对其产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黑曲霉2在采用原始菌株接种、基础培养基初始pH为6.5、每500mL摇瓶装量为150mL、发酵48h条件下产纤维素酶活性相对较高;同时采用不同碳源底物影响产纤维素酶活性,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木薯渣、中药渣、稻秸和糖泥。  相似文献   

16.
香菜挥发油功能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水蒸气蒸馏得到的香菜挥发油的功能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香菜挥发油清除NaNO2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研究结果显示,香菜精油具有很强的清除NaNO2和DPPH自由基能力.研究了香菜精油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香菜精油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对根霉也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但是,对米曲霉和黑曲霉完全没有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两种不同土壤环境中筛选获得19 株真菌, 并对其重金属耐受性进行比较分析。其中, 从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矿区土壤中筛选获得17 株真菌, 经鉴定分别属于曲霉属、木霉属、青霉属和镰孢属; 从重金属污染较轻的廊坊经济开发区绿化用地中筛选获得2 株真菌, 经鉴定均为黑曲霉。研究重金属对不同土壤环境中分离的真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s), 分析菌种、生存环境、重金属浓度等因素对真菌重金属耐受性的影响, 探讨真菌耐受高浓度重金属的机理。研究表明, 从矿区分离获得的真菌中, Aspergillus niger PTN84 等可耐受144 mmol/L Pb(Ⅱ), A. terreus PTN21, A. flavus PTN29 和Trichoderma asperellum PTN1 可耐受36 mmol/L Cd(Ⅱ), Fusarium sp. PTN12, A. terreus PTN21 和T. asperellum PTN1 可耐受36 mmol/L Cu(Ⅱ), Fusarium sp. PTN12 可耐受72 mmol/L As(Ⅲ), 整体上其重金属耐受能力高于文献报道的菌株, 在重金属土壤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甘草皂苷是甘草的主要药效成分。但由于其结构上的特点,在机体中的运输和药效发挥上受到一定限制。微生物转化方法可以定向脱去一个单葡萄糖醛酸基以改变分子的极性,转化后的产物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皂苷元可以更好地为机体所利用。本文对微生物转化甘草皂苷所用黑曲霉进行了改性研究,通过紫外诱变使黑曲霉产生变异。从致死率曲线中选取黑曲霉变异几率最大的时间范围,再进行初筛、复筛和发酵,最后选出对甘草皂苷转化较高的变异菌株。实验筛选出的变异黑曲霉菌株对甘草皂苷的转化率为原始菌株的6.5倍。  相似文献   

19.
利用米曲霉、黑曲霉和酵母组成的三菌发酵体系对啤酒糟进行高蛋白菌体饲料化生物转化.方法为以预处理过的酒糟粉为主要培养基,添加少许辅料,接种上述三种菌种进行固态发酵.该方法的培养周期为6d,所得酒精菌体蛋白饲料的粗蛋白含量高达35.9%,糖化酶活力达7564.1u/g,演粉酶活力达4824.4.  相似文献   

20.
鱼腥草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鱼腥草 (Houttuyniacordata)提取物对几种常见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 ,结果表明 :鱼腥草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青霉菌、黑曲霉菌及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 0 .2 5 %、1%、2 %、8%、8%、8% ,且耐高温短时的热处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