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子发芽了     
阅读一篇篇孩子的植物观察日记,内心充满着说不出的感动。黄振源写到:我们的种子像一个个有生命的孩子,悄悄地拱出地面……回新元写到:今天又去试验田了,发现它们已经开花了,太可爱了啦……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我们与种子之间的一幕一幕。《植物在生长》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孩子有亲自体验种植的经历,在开学初,我就让孩子们准备自己的种子  相似文献   

2.
童谣     
陈洪金 《新读写》2009,(7):84-84
两篇记叙童年的文章,生动、精彩。一篇从顽皮淘气的学龄前孩子,写到高小时已开始尝试文学创作;一篇具体展现了“一大段被童谣包裹着的时光”。文章角度不同,但都饱含真情,动人心弦。  相似文献   

3.
黄宏 《教育现代化》2005,(11):24-24
曾有这样一篇报道:为了孩子不受欺负,父亲竟然把孩子训练成“恶人”!结果纵子成“魔鬼”后,荒唐的父爱毁了子亦毁了己……  相似文献   

4.
巴山 《四川教育》2001,(1):41-41
1999年,四川某县小学毕业考试,作题目是《快乐的一天》。有位考生这样写到:“我能参加今天的考试,意味着我小学毕业了,即将成为一名中学生。到了中学我就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最后,她又写到:“我认为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这篇作的选材立意确与大多数考生不同,但它却真实地反映了一位品学兼优、积极向上的小学毕业生的心愿。  相似文献   

5.
日记记什么     
我们先一起来看一则这样的小幽默:暑假来了,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每天写一则日记。开学了,小丁的日记本第一篇写到:“今天没什么事。”第二天、第三天……一则写到:和第一天一样。老师把小丁找来,小丁说:“我每天过得都差不多啊。”  相似文献   

6.
’99高考作文考生失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如”开道,随意闲聊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相当数量考生的作文采用以下模式:“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想要……”“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想要……”有的作文,能一口气排列五六个甚至十来个“假如……想要……”,想到哪写到哪,“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哪里”。比如有一篇作文,连写了11个以“假如……”开头的排比段,写自己想要“移植苍鹰的记忆”“移植科学家的记忆”“移植宇航员的记忆”“移植鱼儿的记忆”“移植古人的记忆”“移植老一辈革命家的记忆”……粗粗一看,似乎想象非常丰富,细细推敲,其思路混乱,一会儿写动物…  相似文献   

7.
<正>一、温故知新:在梳理问题中形成任务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手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简单的话语说一说。生:这篇课文语言风趣幽默。师:请你把“风趣幽默”写到黑板上。生: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把手指拟人化了,读起来很有意思。师:这是课文的一种创意表达。也请你把“拟人化”写到黑板上。《手指》是谁写的?  相似文献   

8.
老师的微笑     
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在日记中写到:“我希望老师每次进教室都能带着曙光女神般的微笑。”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诗歌,文本围绕“夏天”,用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夏日小池塘里的美丽景象,一句“我想变成……”融入了孩子的真情、真话。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时,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对话,  相似文献   

10.
近日,看到一篇题为《三成男学生缺阳刚之气性别教育缺失引关注》的文章。文中写到:有三成左右的男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阳刚之气”,他们打扮花里胡哨,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捏,性格文弱,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专家呼吁,中小学生的“性别教育缺失”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笔者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由此想到的是:幼儿期是心理、人格等发展的关键期,是孩子进行模仿学习的年龄阶段,如果男孩子在这一阶段接触的都是女教师,只接受“柔性”教育,而缺乏男教师的“刚性”教育,久而久之他们就有可能出现女性化的倾向,甚至独立能力差、意志薄弱、缺乏冒险精神。因此,幼儿成长需要男教师,需要“刚性”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孩子跑到山上.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喂……”的回声。大山答应了。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大山也回音:“你是谁?”孩子喊:“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山也说:“为什么不告诉我?”  相似文献   

12.
曹津源 《学语文》2004,(6):13-13
一莫顿·亨特的《走一步 ,再走一步》是一篇融情境、意趣和哲理于一体的优美散文。阅读时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三个问题去把握文章的主旨。一、文章两次写到“啜泣”(“我听见有人啜泣……”和“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 ,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文章为什么不直接写“我产生了一种  相似文献   

13.
你从高山流下,你又从天空落下,你还从地底渗出……我追寻着你的身影,灵动的你却没有羁绊,大千世界,你的足迹踏遍了每一个角落。读《水之赞》,突然间仿佛眼前出现了一支如椽之笔,饱蘸着浓墨,从“天上”写到“高山”写到“地底”,其垂直落差,该有千米万米;从“一泉清澈”写到“一抹深蓝”写到“一层雪衣”写到“一弯霓虹”,其  相似文献   

14.
“记者昨天在南京鼓楼区某小学采访时看到这样的一篇作文:‘……那天,我在体育课上犯了错误,下课以后,老师把我带进了办公室。当时正好有几个老师在偷偷吸烟,于是这个老师说,有小孩子在,别吸了,其他老师立刻掐灭了烟头……’这样的真实场景在孩子的作文里越来越多,小学生作文开始流行‘实话实说’。”这是扬子晚报的一篇报道,看了真是感到欣慰。几乎所有辅导过孩子作文的父母,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一看题目,就知道和孩子的生活感受不着边际,而且一眼就能看出老师判分的价值“导向”(譬如“我做过的一件好事”)。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5.
“蜥蜴,帮我拿个作业本,对了,你作业做完了吗?”“蜥蜴,写到哪儿了?借我参考参考。”“蜥蜴……”“蜥蜴……”  相似文献   

16.
班级里总有一些做事拖拉的学生,面对这群孩子,有的老师采取感化策略--你不是写作业慢吗?好的,我来慢慢陪你写,陪你写到夕阳西下,陪你写到星星升起……你饿,我给你买晚餐;你渴,我给你倒杯水;你冷,我给你披衣裳;你热,我给你扇扇子。结果如何呢?孩子感动、家长感动,做事貌似快了一点,然三天过后,风景依旧。于是,爱心肆意蔓延的班主任们不禁捶胸顿足:“我的热情像把火,他的反馈却像是黑山洞里怎么也点不着的湿火柴。”身为班主任,绝不能否认爱心的重要作用,但更要理智地相信“爱”绝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法宝,掌握具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才是让“班级”进入良性运转、“学生”健康成长的良药。  相似文献   

17.
刊登在《幼儿教育》征稿启示中一案例写到,年轻的M老师带着一条漂亮的水晶手链,孩子们都说好看。在指导孩子进行教学活动时,手链勾到孩子衣服的扣子,“拍”的一声线断了,任凭M老师大声提示“安静”、“坐下”也无济于事,教学活动只好草草收场。事后,园长不仅严厉地批评了M老师,还作出一个决定:在幼儿园,  相似文献   

18.
小编热评     
对学生的“打胎”作文要做好引导近日,一篇孩子的作文触动了社会的神经。在老师“晒”的作文题中,这个三年级的孩子描绘了自己“眼”中的童话世界:“王子和公主结婚了,却发现公主和另外一个男的好上了。在王子的逼问下,公主承认是前男友,而且还怀上了他的孩子。最后,在名医的帮助下,王子用棍子打公主肚子,胎儿打掉了,王子和公主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篇作文,孩  相似文献   

19.
硝基苯不是无色的河北玉田师范学校(064100)齐俊林硝基苯是苯发生硝化反应后得到的一种重要产物。关于硝基苯的颜色和状态,现行高中化学课本(人教社版)写到:“硝基苯是一种没有颜色的油状液体,不纯的显淡黄色,……”现行中师化学课本写到:“纯净的硝基苯是...  相似文献   

20.
快乐     
《辽宁教育》2009,(5):32-32
“六一”到了。 三(3)班李老师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是:如何在“六一”做一个快乐的孩子。学生们说:“不写这篇作文就可以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