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提出了一个基于Web Services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模型.通过在监控系统中嵌入Web服务,增加了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扩展性,并可以与其它多媒体系统进行集成.  相似文献   

2.
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视频传输.本文针对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传输的特点,对适用于数字视频传输的实时传输协议进行了研究.在对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规范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具体应用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称之为“SRTP/SRTCP”的实时数据传输协议,并对该协议进行了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ARM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取代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它是监控业的发展方向与未来.本文闸述了基于ARM的数字式监控系统的组成,以及数字式监控系统如何实现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田昊 《电子世界》2014,(7):185-186
通过天津市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方式的分析,对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和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工程中的实际情况后,最终确定采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以半模拟半数字的形式构建。  相似文献   

5.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在电台安全防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具体施工经验,并对其实现的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摄像机的第三代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和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新一代网络摄像机的特点和基于网络摄像机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和归纳,并给出了一种网络摄像机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用户对图像清晰度,处理速度、图像智能分析海量信息存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视频监控技术向高清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传统的模拟监控逐渐不能满足某些行业监控需求,随着新一代图像处理芯片技术的发展,高清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必然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主要就高清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关键技术及发展作了具体的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邱桂苹  常青  穆森  赵倩 《电子世界》2012,(14):92-9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视频监控系统逐渐从模拟化、数字化向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从高清的定义出发介绍了高清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其次分析了系统从高清数字视频信号的采集、传输、存储到显示以及智能化的融合等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高清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持续完善发展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视频监控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逐渐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模拟化系统被数字化监控系统所取代,并在各领域的安全防护体系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基于此,将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到机场安全管控成为了行业人士研究的重点问题。文章主要以机场跑道的异物监控为例,对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NS2中IP网络服务模型和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实现了基于NS2的IP网络视频传输质量评价系统.提出了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传输质量评价网络模型,传输视频采用尽力而为和区分服务等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正确评价视频传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赵雯娴  刘锦高  李外云   《电子器件》2007,30(2):604-607
介绍了在光纤熔接监控系统中基于ADIADSP-BF533的设计方法,用于实时地、高图像精度地远程监控光纤熔接过程.其中视频解码模块ADV7183B完成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视频编码模块ADV7171完成数字视频信号模拟化,同时采用外部SDRAM存储器作为数字视频帧缓存,整个系统以ADSP-BF533为核心模块进行视频编解码的控制和数字视频数据的处理.此系统可以进行实时的视频压缩处理,完成多个视频源的模拟视频同时显示在一台模拟监控器上,分辨率高,达到了远程实时监控光纤熔接过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3G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鹤洋  李太君  徐瑛 《通信技术》2012,(2):71-72,80
随着3G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将逐步替代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所以利用3G网络进行实时视频传输必将成为一种趋势。该系统在Linux操作系统下,搭建了一个基于ARM9的视频图像采集环境,并通过CDMA2000网络完成了视频图像的传输接收,实现了远程视频监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监控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监控系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根据目前视频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出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数字视频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水印认证的视频监视及ARM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监控系统中存在的认证和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水印的数字监控方案,介绍了应用于此系统的数字水印算法并实现基于ARM的硬件监控平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视频采集和水印嵌入。测试结果证明设计方案完全可行,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主流的播出视频服务器的视频素材都是基于MPEG-2压缩格式,介绍TS码流在MPEG-2数字信号处理过程的具体应用,以及前端设备数字接收机、TS码流复用器、媒体服务器、网络管理系统及监测码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孙榕  刘峰 《电视技术》2007,31(11):26-28
介绍了H.264视频编解码芯片MB86H50,Hi3510和一款市场认知度较高的芯片PNX1500,在性能、结构等方面进行对比.以专用视频压缩芯片MB86H50为核心,以PNX1500 DSP为主控制器,设计出集多路高清数字视频压缩编码、存储于一体的专用图像系统,对于高清视频走向监控、信息存储等实际应用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丁忠校 《中国有线电视》2007,(12):1157-1159
主要从视频图像的摄取、传输与再传输、处理、显示和回放等环节,讨论了摄像机、传输线、监视器和显示器等设备的选择以及视频图像的压缩、网络传输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技术和要求,保证了视频图像的高清晰、高品质,从而使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图像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18.
保证在线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是推广和实施在线考试的一个重要任务,由于Xvid是免费且开源的编解码器,易于使用,算法高效,可以很好地承担在线考试系统监控视频流的传输任务。结合实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Xvid视频流的在线考试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9.
归达伟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0):36-38,42
针对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设计一种基于MPEG-4网络视频服务器。使用基于MPG440的MPEG-4实时视频压缩卡压缩采集到的音视频数据,利用循环队列实现音视频数据的压缩,同时运用多线程技术以及传输机制解决网络数据的传输,从而有效克制了画面不清晰、音视频不同步、马赛克等现象,保证客户监看时音视频实时性和同步性。经过实验证明,该方案经济高效,可应用在多种需要音视频监控的场合。  相似文献   

20.
A hybrid digital/analog device capable of making high-resolution linear and area measurements from a standard monochromatic video image is described. The device is capable of dynamic as well as static data acquisition 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standard NTSC video recording equipment. Digital output allows for computer interfacing. Linear dimensions are obtained by electronically superimposing two horizontal and two vertical scaling lines on a video monitor. Each linear dimension has an eight-bit resolution and is displayed on the front panel with seven segment LEDs. Eight-bit,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s are also used to provide analog outputs. A measurement of the temporal deformation pattern of the accessory capsule surrounding a mechanoreceptor (Pacinian corpuscles) in response to vibratory displacements is demonstrated. Area measurements are obtained via a window comparator, a 6 MHz clock, and a 16-bit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Data is only valid within the zone set by the scaling lines, allowing data regions to be isolated from noise, etc. The 16-bit digital signal measuring the area of interest is then converted for analog output.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onsensual pupillary reflex in response to full-field illumination (Ganzfeld) is given as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