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例1 男37岁。左上腹包块伴不适16个月。查体脾肋下4cm,左右活动,边缘钝,无触痛,肝未触及。血像正常。B超:脾大,脾实质回声欠均质。疑脾多发性囊肿。剖腹见脾暗红色,25cm×25cm×10cm大,质中,部分与左腹壁粘连,下极有直径1.5cm的丘状突起。 例2 男19岁。因鼻衄、牙龈出血6个月以“原发性脾功能亢进”入院。查体脾刚触及。Hb90g/L~105g/L,WBC3.5×10~9/L~4×10~9/L,分类正常,BPC40×10~9/L~50×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  相似文献   

2.
男 44岁 住院号460711。无明显诱因每天发作一次畏寒,寒战,高热二月余。间歇期精神,食欲如常。曾去过四川省汶川县(黑热病病区)。查体:贫血貌,心肺未查出异常,肝肋下1.5cm,脾肋下3cm,质中等硬,无压痛。实验室检查:Hgb86g/L,RBC2.8×10~(12)/L,WBC2.8×10~9/L,N68%,L32%。肝功:TTT17.4u,ZTT20u.CCFT(?)SGPT36u,总蛋白63g/L,A25g/L,多次查末稍血未查见疟原虫。骨髓片:查见利什曼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8岁。因持续发热、畏寒伴头晕、出汗、胸闷、纳差、乏力、四肢关节酸痛8天,于1991年3月1日入院。无伤寒或外伤史。查体:急性病容,重度贫血貌,T39.8℃,BP15/8kPa,肝助下1.5cm,脾肋下1.0cm。Hb48g/L,RBC1.58×10~(12)/L,WBC3.0×10~9/L,N0.58,L0.42,BPC50×10~9/L。其他检验正常。心电图  相似文献   

4.
马利兰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常用药物,它以疗效高、副作用小、经济而成为治疗CML的首选药,但该药具有细胞毒作用,也可致不可逆的骨髓抑制导致再障,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 韦××,女、18岁,农民,因龈血20天、月经过多20天、高热5天入院。入院前3个月因左腹肿块在它院门诊就诊:B超示脾大肋下12cm;血象:Hb105×10~9/L,WBC412×10~9/L,早幼粒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6岁,1953年发现颜面、肢体及躯干皮肤潮红,有时奇痒。1960年因腹胀发现脾大。1962年9月24日上述症状加重,首次就诊本院。否认肝炎及血吸虫病史。体检:T37.5℃,P84次/min,BP20/12kPa(150/90mmHg)。颜面、全身皮肤及粘膜赭红,无黄疸,无蜘蛛痣,浅表淋巴结(-)。心肺(-)。肝大肋下1.5cm,脾大肋下18cm。Hb165~210g/L,RBC550~800×10~(12)/L,WBC8.0~38×10~9/L,N70~84%,L9~20%,E4~5%,  相似文献   

6.
患者,江××,男性,35岁,住院号292397。于1990年6月21日因右上腹隐痛伴黄疸20余天入院,有“乙肝”病史10年,1989年曾因“肝硬化”腹水住某院治疗。入院休检:面色晦暗、肝掌、无蜘蛛痣,巩膜皮肤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中上腹稍隆起,腹壁静脉可见,肝在剑下3cm,脾肋下5cm,腹水征阳性。入院后化验血红蛋白134g/L,红细胞3.82×10~(12)/L。白细胞4.1×10~9/L.淋巴0.28,中性0.72,血小板74×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高某,男,32岁,因头昏、极度乏力20余天,伴发热、龈出血一天,1988年8月1日入院,无骨痛史。入院时体检:重度贫血貌,四胺可见少量散在性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肝肋下4cm,剑突下6cm,脾肋下3cm。右肾区叩痛(+),头颅、脊柱、四肢无叩痛。实验室检查:RBC2.35×10~(12)/L,WBC10.7×7×10~9/L,原浆+幼浆32%,早幼粒2%,p1t34×10~0/L,血钙、磷、肝肾功能正常,血沉167mm/h,A39g/L,G52g/L,血清蛋白电泳检出M蛋白,血清免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0岁。因外伤后左季肋区痛两个月,加重四天于1983年10月4日入院。曾用针灸、火罐、服药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佳。近四天,并发热、乏力。检查:T38.2℃,P98次/分,R20次/分,BP12.0/4.0kPa。全身检查除左季肋部胀满,触痛明显;脾于肋下6cm,中等硬度外余无异常。室验室检查:红细胞320×10~(12)/L,白细胞21.3×10~9/L,中性0.93,血小板145×10~9/L。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均少许。B超检查:脾内囊性多房性肿物。入院后经抗生素保守治疗,体温在37.5~40℃之间。一周  相似文献   

9.
<正> 李某,男,44岁。因乏力,上腹胀一月余。1985年10月28日检查,浅表淋巴结不大,肝剑突下2cm,脾肋下3cm,质中,未有压痛。实验室检查:Hb107克/L,WBC5.8×10~9/L,BPC12×10~9/L。大便孵化3次阴性。摄片检查来见食道静脉曲张。同年11月肝肋下1cm,剑突下2.5cm,脾脐下1cm。Hb80.5g/L,WBC5.7×10~9/L,BPC37×10~9/L,Ht39%,肝肾功能正常。HBsAg和α FP阴性。IgG680mg/dl,IgA71mg/dl,1gM78mg/dl,CEA5.5  相似文献   

10.
彭××,男,48岁,电工。住院号171683。因反复寒战、高热39 d,于199Q年12月6日入院。查体:T36.8℃,BP 14/10kPa。浅表淋巴细胞不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一)。肝肋下1cm,脾侧位1.5cm,均质中无压痛。Hb129g/L,WBC5.3×10~9/L,NO.77,L 0.23,PLT 154×10~9/L。血沉24mm/1h。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 患女,1岁,以腹泻6d 入院。查体:T36.0℃,P130次/min,R30次/min,皮肤弹性好,前囟及眼眶无凹陷,心、肺(一),腹平软,肝肋下2.0cm,脾(一),肠鸣音活跃。实验室检查:WBC6.8×10~9/L,  相似文献   

12.
患儿为女性,11岁,生后1岁多面色逐渐苍黄,但10岁中从未接受过输血。半年前自服中药酒后面色苍黄更明显,无出血史。仅半年输血10次,共1800ml。体检:发育差,面色苍黄,地中海贫血外貌(±),心尖部重级收缩期噪音,肝肋下3cm,脾肋下2cm,Hb 35g/L,RBC1.2×10~(12)/L,RC0.1%,WBC2.5×10~9/L pt 120×10~9/L。  相似文献   

13.
<正> 患男,16岁。因发冷、发热、头痛、乏力半月,加重伴寒战,四肢大关节及上腹部疼痛7d之主诉入院。查体:体温40℃、脉博14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2.5/9.0kPa,消瘦、神清,精神极差,急性重病容,贫血外貌,皮肤粘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口腔粘膜轻度糜烂。双肺呼吸音粗糙,心尖区收缩期Ⅱ级吹风样杂音。肝区有叩击痛,肝剑下3cm,肋下1.5cm、边缘钝、有触痛。脾肋下3.5cm。腹稍膨隆、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腹水。末梢血RBCO.67×10~(12)/L、Hb20g/L、WBC62×10~9/L,分类:杆状核、晚幼粒0.80、中幼粒0.12,原粒0.08。血小板52×10~9/L。肝功总胆红素24.8μmol/L,谷丙转氨酶950nmol/s。CO_2CP13.6mmol/L。B超肝脾  相似文献   

14.
1.以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例1:女,48岁。因阴道间断流血,面部浮肿,无尿1天而急诊入院。查体:贫血面容,双眼睑浮肿,双例腋下及腹股沟可触及散在的1.0×1.5cm大淋巴结数个,质中等硬度,活动度好。右下肺有细小水泡音,心尖区收缩期杂音(Ⅱ级),肝于右锁骨中线肋下3.0cm,脾(-)。双下肢重度浮肿。实验室检查:RBC0.6×10~(12)/L,Hb25g/L,WBC1.6×10~9/L,Sg0.60,St0.24,L0.16,Pt20×10~9/L,尿蛋白(++),尿WBC满视野,血BUN  相似文献   

15.
女,67岁,因腹部不适,腹泻入院。腹平软,脾于左锁中线肋下3cm,质软,无压痛,血色素9g/L,白细胞总数7.9×10~9/L,肝功正常。临床诊断:脾脏肿大待查。  相似文献   

16.
<正> 患女,76岁,因呕血500ml伴黑便,于1993年4月6日入院。半年前因类似呕血、黑便入院,经纤维胃镜检查,提示食道静脉中度曲张,胃溃疡,重度浅表性胃炎。既往无慢性胸肺疾患、高血压及心脏病史。查体:神清,巩膜皮肤无黄染,见蜘蛛痣、肝掌,心肺无异常。腹膨隆,软,腹壁静脉无怒张,肝上界6肋,肋下未及,脾肋下3cm,无触痛,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8×10~(12)/L,中性0.57,淋巴0.42,弹核0.1,红细胞2.8×10~(12)/L,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36×10~9/L,1min胆红质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4岁,不规则低热半年,左上腹肿块进行性增大3月余。拟诊:脾肿大原因待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病中有关节痛,用止痛药可缓解,无出血倾向。既往身体健康。体检:T37℃,消瘦,中度贫血貌,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肋下2cm,脾肋下14cm,质中、无压痛;无腹水征;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Hb 60g/L;WBC 20×10~9/L,幼稚细胞66%;BPC 300~400×10~9/L;免疫球蛋白;IgG2190mg%,IgA161mg%,IgM168mg%,C_3 205,ANA(-),LDH1070u/d1,AKP 87u/金氏。胸部X线可见两下肺呈炎性病变,肝、脾B型超声波2次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余项正常。骨髓涂片3次增生活跃,其  相似文献   

18.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急变为红白血病少见。作者近5年见到5例。例1 男,38岁。慢粒病史2年多,因发热,乏力1月入院。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血象:Hb4.0,WBC25×10~9/L,原粒8%,有幼红。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0.9:1,原粒14%,幼红52%,原始红+早幼红4%,有巨幼样变,PAS染色强阳性。倒2 男,32岁。慢粒病史10年,因发热、乏力2周入院,肝肋下1cm,脾肋下19cm。血象:Hb4.5,WBC 19.5×10~9/L,原粒3%,有幼红。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0.8:1,原粒20%,幼红54%有巨  相似文献   

19.
例1:男,66岁。1972年左上腹发现痞块。1984年贫血加重,下肢骨痛入院。检查:重度贫血貌,肝肋缘下3cm,脾肋缘下12cm。Hb20g/L,WBC2.7×10~9/L,血片可见泪滴样红“细胞及少量晚幼粒。N-ALP积分明显增高。循坏血免疫复合物(CIC)28000D值(正常<800OD值)。血清IgG24.9g/L)。骨穿2次“干抽”。骨髓活检病理符合骨髓纤维化(CPM)。经康力龙等治疗贫血无改善,每月输血600ml。改用硫唑嘌呤50mg/日,2周后下肢疼痛减轻,用药50天一直未输血,Hb上升至65g/L。例2:男,55岁。左上腹胀痛,四肢骨痛一年。检查:贫血貌。肝肋缘下2cm,脾肋缘下15cm。Hb60g/L, WBC4.3×10~9/L,血片可见泪滴样红细胞及  相似文献   

20.
<正>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急淋急粒双重变极少见,而以此为首发的慢粒更少见,现介绍如下。 [病例]男,35岁。因头晕、乏力二十余日,右胸痛并痰中带血一周于1992年7月23日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 7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4/8kPa。一般状态较好,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阳性体征。腹平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0cm,质中等,无触痛,余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WBC 84.0×10~9/L,RBC5.15×10~(12)/L,Hb 148g/L,BPC 302×10~9/L;胸部拍片未见异常;B超示脾肿大;骨髓象示: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