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翘荷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湿热蕴结证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68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两组患者均外用阿达帕林凝胶,1次/d。对照组口服金花消痤丸,4 g/次,3次/d。观察组口服翘荷汤合泻黄散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综合痤疮分级系统(GAGS)评分、皮损计数、湿热蕴结证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8(IL-8),IL-10,IL-17和干扰素-γ(IFN-γ),游离睾酮(FT),雌二醇(E2)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GAGS,湿热蕴结证和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炎性皮损(丘疹、脓疱)数、非炎性皮损数和总皮损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L-8,IL-17和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E2和SHB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F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3.67%(74/79),高于对照组的81.82%(63/77)(χ2=5.12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41%(73/79),高于对照组的79.22%(61/77)(χ2=5.595,P<0.05);本研究未发现与服用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翘荷汤合泻黄散加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痤疮湿热蕴结证患者可减少皮损数目,减轻皮损严重程度,改善中医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并能调节痤疮炎症反应和性激素,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黄连温胆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致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慢性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并口服枸橼酸氯米芬(CC)胶囊促排卵。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丸,6 g/次,2次/d;观察组黄连温胆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经周期;监测排卵情况,测量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A型子宫内膜比例、子宫动脉血流的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治疗前后卵巢体积和痰瘀互结证积分;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PN)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44/47)93.62%,高于对照组的(36/46)78.26%(χ2=4.802,P<0.05);观察组排卵率为(199/264)75.38%,高于对照组的(173/272)63.60%(χ2=8.714,P<0.01),观察组临床妊娠率(11/47)23.40%,高于对照组的(5/46)10.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4,P>0.05);观察组PI和RI均低于对照组(P<0.01),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LH,T和DHEA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E2和F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双侧卵巢体积和痰瘀互结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INS,FPG和HOMA-IR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NF-α,hs-CRP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AP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CC治疗的基础上,黄连温胆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内服可改善PCOS痰瘀互结证患者的排卵障碍,并能调节胰岛素抵抗(IR)和慢性炎症状态,为临床妊娠创造了条件,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对胰岛素抵抗体外模型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设置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按照体表面积换算分别予7.8 g·kg-1·d-1的黄连温胆汤药液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提取并配制空白血清及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采用棕榈酸钠处理HepG2细胞构建胰岛素抵抗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空白血清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中剂量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低剂量组,培养24 h后应用1×10-7 mol·L-1胰岛素处理各组细胞15 min,收集细胞上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GOD-POD)法测定各组细胞葡萄糖的含量,并计算葡萄糖消耗量及抑制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筛选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最佳剂量。将HepG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机制部分将HepG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空载体组、NLRP3过表达组、空载体+IR组、空载体+IR+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NLRP3过表达+IR组、NLRP3过表达+IR+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GOD-POD法测定各组细胞葡萄糖的含量,并计算葡萄糖消耗量。ELISA检测各组细胞IL-1β、IL-18释放水平;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及NLR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LRP3、GSDMD和Caspase-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葡萄糖消耗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葡萄糖消耗量升高最为显著(P<0.01)。与空白组比较,IR-HepG2细胞IL-1β、IL-18释放水平和NLRP3 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可明显降低IR-HepG2细胞上清IL-1β、IL-18、NLRP3 mRNA与蛋白的表达(P<0.05,P<0.01)。与空白组、空载体组比较,NLRP3过表达可显著降低细胞葡萄糖消耗量(P<0.01);与空载体+IR组比较,NLRP3过表达可明显上调IL-1β、IL-18水平和NLRP3、Caspase-1、GSDMD的mRNA及蛋白水平(P<0.05,P<0.01);与NLRP3+IR组比较,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可明显逆转上述指标(P<0.05,P<0.01)。结论 高脂诱导IR-HepG2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与炎症及NLRP3表达密切相关。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通过靶向抑制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改善IR-HepG2细胞焦亡,为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涤痰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DAS)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均进行营养管理、康复训练和针刺。对照组口服通络化痰胶囊,3粒/次,3次/d;观察组口服涤痰汤加减。两组疗程均治疗2周。进行治疗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造影检查(VFSS),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和痰瘀阻络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记录肺炎、营养不良、脱水和误吸等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47/49)95.92%,高于对照组的(41/50)82.00%(χ2=4.854,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低于对照组(Z=2.211,P<0.05);观察组VFSS吞咽障碍低于对照组(Z=1.969,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SSA和痰瘀阻络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吞咽症状评分、其他症状评分及SWAL-QOL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DNF,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9)12.24%,低于对照组的(15/50)30.00%(χ2=4.668,P<0.05)。结论 在营养管理和康复训练的基础,涤痰汤加减配合针刺法治疗DAS痰瘀阻络证患者,可减轻吞咽障碍和误吸风险,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新诊2型糖尿病(T2DM)痰(湿)热互结证的疗效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脱落、失访3例,违背方案剔除2例,完成60例;观察组,脱落、失访3例,剔除1例,完成61例。另选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两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盐酸二甲双胍片内服治疗(1片/次,1次/d,随餐服用)。对照组口服化浊轻身颗粒,5 g/次,2次/d,早晚2次冲服;观察组口服加味黄连温胆汤,1剂/d。疗程均为3个月。评价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nISI),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和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AUCI30~I120/G30~G120);检测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抵抗素和瘦素水平,进行治疗前后痰(湿)热互结证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1.80%(56/61),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χ2=4.333,P<0.05);观察组痰(湿)热互结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FBG,PBG,HbA1c低于对照组(P<0.01),FINS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OMA-IR和AUCI30~I120/G30~G120低于对照组(P<0.01),I30/G30,HOMA-β和InISI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C,TG和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HDL-C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TNF-α,瘦素和抵抗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没有发现与加味黄连温胆汤内服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加味黄连温胆汤内服用于新诊T2DM痰(湿)热互结证患者,能进一步有效控制血糖、血脂,调节脂肪细胞因子,改善早相和晚相胰岛素分泌,提高了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了IR,有着较好的综合疗效,且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温胆汤对肥胖痰湿证大鼠脂肪细胞炎症因子、自噬活性标志物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肥胖痰湿证炎症状态形成的物质基础及温胆汤的干预机制。方法 将126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即空白组16只和造模组110只,空白组喂养基础饲料,造模组喂养高脂饲料建立肥胖痰湿证动物模型,共8周。造模成功后,视体质量情况,按顺序淘汰体质量过轻者,遴选出48只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利司他组(32.40 mg·kg-1)、雷帕霉素组(2 mg·kg-1)、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4.45、8.90、17.80 g·kg-1),每组8只;另在空白组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设为正常组,各用药组按剂量(以生药量计算)给予灌胃,模型和正常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天1次,共6周。检测或计算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脂体比和肥胖率,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脂肪细胞自噬活性标志物动物自噬启动蛋白1(ULK1)、自噬效应蛋白1(Beclin1)、人自噬相关蛋白5(Atg5)、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Ⅱ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脂肪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IL-4、IL-10、IL-13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classⅠ-PI3K、磷脂酰肌醇三磷酸(PIP3)、Akt、mTORC1、ULK1、结节性硬化症(TSC)1、TSC2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体质量和Lee''s指数显著升高(P<0.01),肥胖率>20%,有形体肥胖、活动度下降,食欲下降,皮毛无光泽、蓬松,便溏,对外界反应能力下降,饮水量减少等痰湿证表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Lee''s指数、脂体比、脂肪细胞自噬活性标志物蛋白表达、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脂肪细胞classⅠ-PI3K、PIP3、Akt、mTORC1、TSC1、TSC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但ULK1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体质量、脂体比、脂肪细胞自噬活性标志物蛋白表达、TNF-α、IL-6、IL-1β、MCP-1、IL-4、IL-13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且雷帕霉素组、温胆汤中、高剂量组IL-10、TGF-β水平显著降低(P<0.01),奥利司他组TGF-β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但ULK1显著降低(P<0.01)。与雷帕霉素组比较,温胆汤各剂量组脂肪细胞所有自噬活性标志物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温胆汤低剂量组炎性因子(除TNF-α外)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温胆汤中剂量组炎性因子(除IL-16、MCP-1、IL-10外)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温胆汤中、高剂量组信号通路各关键分子蛋白除PI3K外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奥利司他组比较,温胆汤低、中剂量组脂肪细胞自噬活性标志物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温胆汤低剂量组IL-6、IL-4、TGF-β含量显著升高(P<0.01),所有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温胆汤中剂量组IL-4含量显著升高(P<0.01),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蛋白除PI3K外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温胆汤高剂量组体质量、自噬活性标志物ULK1、LC3Ⅰ/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信号通路关键分子PIP3、mTORC1、TSC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而自噬活性标志物Beclin1、Atg5蛋白、炎性因子TNF-α、IL-13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肥胖痰湿证炎症状态的形成与PI3K/Akt/mTOR通路介导的脂肪细胞自噬密切关联,且温胆汤可有效干预肥胖痰湿证大鼠的慢性炎症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该信号通路进而改善脂肪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针刺、火针、艾灸等不同针灸疗法对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 AC)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 CBM)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 Database),搜集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3月,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均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数据分析使用Stata16.0软件。结果 纳入42项RCT,共3911例寻常痤疮患者。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艾灸、放血、放血+穴位注射、放血+针刺、火针优于西药(P<0.05),放血、放血+穴位注射、放血+针刺、火针、穴位埋线优于针刺疗法(P<0.05),放血+针刺疗法优于自血疗法(P<0.05),累计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SUCRA)显示放血+针刺治疗寻常痤疮总有效率最高;复发率:放血疗法+穴位注射优于电针(P<0.05),SUCRA结果显示针刺+自血疗法治疗寻常痤疮复发率最低。结论 放血联合针刺疗法在提高总有效率上具有最好的疗效,针刺联合自血疗法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受纳入研究所限,以上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涤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恢复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神经保护作用研究。方法 将15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除去脱落/失访和剔除,完成71例,观察组完成70例。两组均给予综合康复。对照组口服中风回春丸,1.5 g/次,3次/d。观察组内服涤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1剂/d,早晚2次。两组连续治疗12周。进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BI)指数评分,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痰瘀阻络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进行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检查,记录最大峰值流速(Vs),血管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和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后6周和12周,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观察组BI,FMA,MRS和痰瘀阻络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AOPP,MDA,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SOD,GSH-Px,BDNF和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s和CVR均高于对照组(P<0.01),RI和PI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109,P<0.05);未发现服用涤痰汤合桃红四物汤不良反应。结论 涤痰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恢复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流动学,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调节神经血管修复因子,从而促进神经组织和功能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化痰通络方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证斑块易损性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方。疗程为6个月。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斑块数量、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横切厚度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Crouse积分、斑块易损性评分和痰瘀互结证评分,测量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和相关蛋白[正五聚蛋白3(PTX3)、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比较颈动脉管腔狭窄率、斑块逆转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IMT、斑块数量、最大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横切厚度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降低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Crouse积分、斑块易损性评分和痰瘀互结证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以观察组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NLR、MLR、IL-6和hs-CRP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降低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ET-1、vWF、PTX3和Gal-3水平降低(P<0.05),NO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以观察组改善更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管腔狭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逆转有效率为51.72%(30/58)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4.48%(49/58)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8.64%(11/59)和52.54%(31/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1、13.799,P<0.05)。治疗期间没有发现与服用化痰通络方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化痰通络方治疗高血压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能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斑块易损性,具有降脂、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崔婧  魏明刚 《江苏中医药》2022,54(10):49-52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清热消痤方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湿热蕴结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最终治疗组完成30例,对照组完成32例。对照组予中药汤剂清热消痤方口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皮损处加用火针,每周治疗1次,当粉刺、丘疹、囊肿、结节变平消退即停止火针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8周后皮损积分及血清睾酮(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和安全性指标分析。结果:治疗2周、8周后,2组患者的皮损积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皮损积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皮损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2周后(P<0.05)。治疗2周、8周后,2组患者血清T、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66.67%,高于对照组的0.00%和56.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100.00%,与对照组的96.88%和100.00%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愈显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治疗2周后(P<0.05)。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监测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提示本研究口服药物安全可靠,且治疗组患者在火针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火针联合清热消痤方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可在短期内快速改善患者皮损情况,降低患者血清T、IGF-1水平从而抑制痤疮患者皮脂腺的分泌,坚持治疗8周后,患者皮损改善及疗效提高均更为明显,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痰邪蕴肺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 mg/次,1次/d,夜间睡前服用。观察组口服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配方颗粒,对照组口服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安慰剂颗粒。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记录咳嗽症状积分和痰邪蕴肺证积分;记录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随访24周记录咳嗽复发情况;进行治疗前后莱切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检测;测量治疗前后诱导痰液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和白细胞介素(IL)-4,IL-5,IL-12及IL-13水平;测量治疗前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乙酰甲胆碱使用的累积剂量(PD20);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治疗后不同时点咳嗽症状积分和痰邪蕴肺证积分均逐渐下降(F对照组=5.277,F观察组=7.636,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症状积分和痰邪蕴肺证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随访24周内,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68.97%(40/58),低于对照组的84.48%(49/58)(χ2=3.91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平均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LCQ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EOS,IL-4,IL-5,IL-13低于对照组,IL-12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eNO低于对照组(P<0.01),PD20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55%(56/58),高于对照组的82.76%(48/58)(χ2=5.948,P<0.05)。结论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CVA痰邪蕴肺证患儿可进一步控制咳嗽症状,缩短咳嗽病程,提高生命质量,并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和AHR,减少复发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孟鲁司特,且安全,具有较好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健脾消癌方对Hox转录本反义基因间RNA(lncRNA HOTAIR)/ 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健脾消癌方抑制结肠癌转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分析不同细胞株lncRNA HOTAIR的表达情况,采用10%,15%,20%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作用于HCT116细胞,transwell实验检测健脾消癌方对HCT116细胞的侵袭能力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lncRNA HOTAIR,JAK2,STAT3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JAK2,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lncRNA HOTAIR的表达水平最高,采用此细胞作为观察对象。与空白组比较,健脾消癌方各组的侵袭细胞数均降低(P<0.05,P<0.01);健脾消癌方中剂量组JAK2 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健脾消癌方中、高剂量组的lncRNA HOTAIR,健脾消癌方高剂量组的JAK2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健脾消癌方中剂量组的p-STAT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健脾消癌方中、高剂量组的JAK2蛋白,健脾消癌方高剂量组的p-STAT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健脾消癌方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ncRNA HOTAIR/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玉液汤对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DCI)大鼠胃饥饿素(Ghrelin)表达水平的调控,探讨其防治DCI的作用途径。方法 以高脂高糖饲料结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除正常组外,造模成功后按照血糖均匀分模型组、二甲双胍组(200 mg·kg-1)、玉液汤低、中、高剂量组(4.575、9.15、18.3 g·kg-1),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30 d,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及血糖。给药结束即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测试结束后取大鼠全脑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变化,同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组织和海马CA1区Ghrelin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显著上升(P<0.01),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P<0.05,P<0.01),目标区域停留时间及运动路程、穿越平台次数显著下降(P<0.01),海马CA1区细胞形态结构异常,排列紊乱,数量减少,大鼠血清、海马CA1区及胃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玉液汤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均增加,各剂量组血糖显著下降(P<0.01),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目标区域停留时间、运动路程及穿越平台次数均明显增加(P<0.05,P<0.01),海马CA1区细胞结构形态均改善,正常细胞数量增加,血清、胃组织及海马CA1区Ghrelin水平明显提高(P<0.05,P<0.01)。结论 玉液汤可有效改善DCI大鼠的认知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血清、海马CA1区及胃组织Ghrelin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心受气于脾”探讨心痛泰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转录激活因子-1(AP-1)对动脉粥样硬化兔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胶原纤维的影响。方法 120只清洁级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痰瘀互结模型组,心痛泰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瑞舒伐他汀组。采用高脂喂养+球囊损伤法,造成痰瘀互结病证结合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造模后予以相应药物灌胃8周(心痛泰低、中、高剂量组和瑞舒伐他汀组的给药量分别为2.3,4.6,9.2 g·kg-1和0.55 mg·kg-1)。给药周期结束时取腹主动脉,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易损斑块的情况;免疫组化法(IHC)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分解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主动脉组织p38 MAPK,AP-1蛋白的表达;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表评价痰瘀互结证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心痛泰各剂量组、瑞舒伐他汀组MMP-9含量显著降低,TIMP-1含量显著升高,p38 MAPK蛋白的表达,AP-1的核转位显著降低(P<0.01);与心痛泰低剂量组比较,心痛泰中、高剂量组,瑞舒伐他汀组MMP-9明显降低,TIMP-1明显升高,p38 MAPK蛋白的表达,AP-1的核转位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心痛泰各剂量组、瑞舒伐他汀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P<0.01);与心痛泰低剂量组比较,心痛泰中、高剂量组,瑞舒伐他汀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P<0.01)。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平滑肌纤维排列紊乱,胶原分解增多,纤维帽变薄,斑块易损性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心痛泰各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平滑肌细胞排列较为整齐,胶原纤维分解减少,斑块稳定性增加。结论 心痛泰可下调p38 MAPK,MMP-9的表达,提高TIMP-1的水平,减少AP-1核转位,减少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的分解,改善痰瘀互结证的中医证候评分。心痛泰可能通过调控p38 MAPK/AP-1信号通路及下游的细胞因子,稳定易损斑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之痰瘀互结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肝豆扶木颗粒对肝肾亏虚兼痰瘀互结型Wilson病(W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0例符合要求的W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使用二巯丙磺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豆扶木颗粒,共治疗4个疗程(32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有效率、24 h尿铜、铜蓝蛋白(CE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78%(26/4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2%(37/4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02,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尿铜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OD水平升高,MDA水平下降(P<0.01),GSH-P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SOD和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SOD和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肝豆扶木颗粒治疗WD肝肾亏虚兼痰瘀互结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疗效,增强驱铜效果,具有抑制炎症和抗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小血管病(HT-CSVD)病性证素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为深入探讨其病因病机及诊断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针对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常德市第一中医院筛检的230例HT-CSVD患者,收集其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症状与体征、MRI检查及中医四诊等信息,建立数据库;根据患者证候特征进行风、痰、瘀、虚的病性证素判定,并分析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结果 HT-CSVD的病性证素分布构成比依次为虚>痰>风>瘀,症状以记忆障碍和睡眠障碍为主;其中瘀和虚性多表现为睡眠障碍,而痰、瘀、虚性多表现为记忆障碍。中医证候评分显示,风性者症状以头晕目眩为主;痰性者症状以痰多吐涎为主,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P < 0.01)。瘀性者症状以刺痛、痛有定处为主,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P < 0.01)。虚性者症状以气短乏力为主,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P < 0.01)。影像学结果显示,超过25%的虚性HT-CSVD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LI)。4组均有超过20%的HT-CSVD表现为微出血(CMB)。虚性者脑萎缩的占比均高于其他3组。血管周围间隙扩大(dVRS)等级结果分析显示,瘀性者基底节区非0级的占比最高。虚性者白质区非0级的占比最高,其次是瘀性和痰性;且3者等级超过2级的比例均高于10%。风与虚性、风与瘀性、痰与虚性之间的脑室旁高信号评分有差异;风与其他3组病性之间的深部白质高信号评分有差异。结论 由于病例数较少,本初步研究结果可为HT-CSVD中医四诊客观化、微观化研究提供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益肾通络方治疗少弱精子型男性不育症肾虚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和精浆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玄驹胶囊,3粒/次,3次/d。观察组内服益肾通络方,1剂/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并随访3个月。记录6个月内配偶受孕情况;进行治疗前后精液参数检查和肾虚瘀阻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精浆锌、精浆果糖、精浆弹性蛋白酶、精浆酸性磷酸酶,精浆α葡糖苷酶水平及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泌乳素(PRT),睾酮(T)水平。结果 在6个月观察期间,观察组配偶受孕率为22.00%高于对照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8,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326,P<0.01);观察组精子浓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力、正常形态精子、直线运动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精浆锌、精浆果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肾虚瘀阻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FSH,LH,PR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精浆弹性蛋白酶低于对照组(P<0.01),精浆酸性磷酸酶,精浆α葡糖苷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肾通络方用于少弱精子型男性不育症肾虚瘀阻证患者可改善精子参数,调节性激素水平和精浆环境,有提高配偶受孕趋势,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比较苍附导痰汤加减对痰湿阻滞型单纯性肥胖儿童糖脂代谢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奇数归入对照组,偶数归入基础观察组,每组30例。在全部签署知情同意告知书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苍附导痰汤加减联合基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作为对照。经为期3个月的疗程治疗后,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不同组患儿的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医证候总积分及治疗有效率的改变情况。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BMI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BMI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TC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FPG、FINS、HOMA-I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PG、FINS、HOMA-IR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FPG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更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22/30),经秩和检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Z=-2.100,P<0.05)。结论 苍附导痰汤加减联合基础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肥胖患儿的BMI指数,改善其糖脂代谢水平,临床疗效颇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患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WD患者356例作为WD组,同时纳入100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所有入选的对象均行血清Hcy水平测定及性别、年龄分析。此外,所有WD组患者均采用总体评定量表(GAS)与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并分析GAS评分及BI评分与WD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WD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证型之间差异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证候顺位依次为湿热内蕴组、痰瘀互结组、肝肾阴亏组。相关性分析发现WD患者血清Hcy水平与GAS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BI评分呈负相关(P<0.01)。差异性分析显示WD组的性别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的总体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1);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WD关系密切,在WD不同中医证型间有显著差别,其水平变化可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中医证候和临床病情情况。因此,检测Hcy水平可作为辨别WD中医证型类型、评估病情及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择时电针对野生型(WT)小鼠和P2X7基因敲除型(P2X7 KO)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探讨P2X7受体在择时电针调整自发活动近日节律中的作用。方法 WT小鼠36只,P2X7 KO小鼠36只,两类小鼠各自分为CT8、CT16两个时间点处理,每个时间点又分为空白组(Con组)、假穴组(SA组)、电针组(EA组),共计12组,每组6只。采用Achoff导引方法,电针组于暗置第11天电针“百会”穴和“长强”穴,假穴组于暗置第11天电针腹部非经非穴点,空白组不做处理,运用Clocklab、Matlab分析电针对小鼠自发活动近日节律的影响及相位转移值的大小。结果 ①在CT8时,WT电针组小鼠自发活动相位前置(P < 0.01),P2X7 KO电针组小鼠自发活动相位前置(P < 0.05或P < 0.01);②在CT16时,WT电针组小鼠自发活动相位后置(P < 0.05或P < 0.01),P2X7 KO电针组小鼠自发活动相位后置(P < 0.05);③在CT8时电针组中,与P2X7 KO小鼠比较,WT小鼠自发活动相位前置明显(P < 0.05)。结论 P2X7可能参与了CT8时电针对自发活动昼夜节律的影响,这可能是择时电针治疗近日节律紊乱的科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