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晋  吴诚义   《肿瘤防治研究》2003,30(6):472-474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5β1及nm2 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5 1例乳腺癌和 1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整合素α5β1及nm2 3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乳腺癌中整合素α5β1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分化低密切相关 ;②乳腺癌中nm2 3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阳性密切相关 ;③乳腺癌中整合素α5β1的表达水平与nm2 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整合素α5β1和 /或nm2 3的低表达可作为早期识别具有高浸润和转移潜能的乳腺癌并判断其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5β1及nm2 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5 1例乳腺癌和 1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整合素α5β1及nm2 3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乳腺癌中整合素α5β1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分化低密切相关 ;②乳腺癌中nm2 3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阳性密切相关 ;③乳腺癌中整合素α5β1的表达水平与nm2 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整合素α5β1和 /或nm2 3的低表达可作为早期识别具有高浸润和转移潜能的乳腺癌并判断其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151和整合素α3、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64例、滤泡性腺瘤12例及瘤旁2cm以远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CD151及整合素α3、β1,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D151表达的阳性卒分别为87.5%(56/64)、41.7%(5/12)及0(0/10),癌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余两组,腺瘤的表达亦高于正常组织,三者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整合素d3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8.1%(50/64)、33.3%(4/12)及0(0/10),癌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1);整合素β1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1.9%(46164)、25%(3,12)72.0(0/10),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亦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它们的表达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CD151与整合素α3、β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经双变量相关分析呈正相关.结论:CD151和整合素α3、β1的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相关,三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成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正确认识和评估肿瘤的牛物学行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整合素和细胞外基质(ECM)的异常表达在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整合素α5、β1(integrin α5、β1)与细胞外基质(ECM)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评估它们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测定119例NSCLC组织中整合素α5、β1及Ⅳ犁胶原、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细胞黏合索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特别是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Ⅳ型胶原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1),而整合素α5和β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且整合素α5表达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1).整合素α5表达与整合素β1表达呈正相关而与Ⅳ型胶原表达呈负相关.Ⅳ型玵胶原在分期较早和分化较好时表达率较高,整合素α5和β1则相反.结论 整合素α5和β1的高表达与ECM蛋白的低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及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整合素α5与Ⅳ型胶原可能可以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朱婷  李群 《癌症进展》2008,6(1):91-95
目的检测KAI1/CD82、整合素α3β1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3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KAI1/CD82及整合素α381蛋白的表达,选择13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①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KAI1/CD8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5.6%,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组的53.8%和子宫内膜组的85.7%,P<0.05;与手术-病理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均<0.05;②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整合素α3β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0.2%,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组的69.2%和子宫内膜组的78.6%,P<0.05;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KAI1/CD82与整合素α3β1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KAI1/CD82、整合素α3β1的异常表达是子宫内膜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分子学改变,两者可能形成复合物共同对内膜癌的浸润和转移发挥抑制作用;同时检测两者可作为临床预测和评估其浸润及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埃兹蛋白(Ezrin)、淋巴管生长因子-C(VEGF-C)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9份ESCC组织及其周围正常食管组织中Ezrin、VEGF-C的表达.结果 Ezrin在ESCC及其周围正常食管组织中表达率为85.7%(42/49)和26.5%(13/49),VEGF-C在ESCC及其周围正常食管组织中表达率为59.2%(29/49)和12.2%(6/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zrin、VEGF-C的表达程度与ESCC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ESCC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 Ezrin与VEGF-C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判断ESCC转移与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环指蛋白135(RNF13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90例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获取ESCC表达的数据集(GSE118037、GSE132867、GSE116958),采用在线工具GEO2R筛选ESCC组织与正常组织中具有差异表达的基因。对差异表达最显著的上调基因RNF135,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在3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NF135在90例不同级别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RNF135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结果 3个数据集取交集后共筛选出ESCC中的差异表达基因93个,表达上调44个,表达下调49个。选择表达上调最显著的RNF135进行后续研究。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RNF135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增加(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RNF135高表达率为56.7%(51/90),低表达率为43.3%(39/90)。RNF13...  相似文献   

8.
乙酰肝素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ESCC术后组织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分析乙酰肝素酶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存在乙酰肝素酶基因的表达,并定位于肿瘤细胞质和(或)细胞膜中。55例ESCC组织中有40例乙酰肝素酶基因mRNA表达阳性(40/55,72.7%),癌旁组织有19例表达阳性(19/55,34.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化染色ESCC组织中乙酰肝素酶阳性率63.6%(35/55),癌旁组织阳性率21.8%(12/5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乙酰肝素酶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检测均显示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乙酰肝素酶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Ⅲ~Ⅳa的癌组织表达高于Ⅰ~Ⅱ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CC组织乙酰肝素酶基因及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并且与ESCC的转移和进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整合素α2β1为整合素家族的一员,近来的研究发现整合素在肿瘤的转移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骨肉瘤肺转移患者血浆中整合素α2β1表达的研究,探讨其与肺转移发生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转移的骨肉瘤16例,未转移的骨肉瘤20例,普通体检者32例,采集血样离心处理后取血浆,用ELISA法检测整合素α2β1.结果 正常体检者(1.85 ±0.39)μg/L,骨肉瘤未转移者(2.06±0.41)μg/L,骨肉瘤肺转移者(3.15±0.80)μg/L.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骨肉瘤肺转移患者血中整合素α2β1表达水平较正常人和未转移骨肉瘤患者是明显升高的.这对于高度恶性的骨肉瘤的诊断及骨肉瘤患者的预后的判定可能有帮助,整合素α2β1作为药物治疗的靶分子的可能,及其对抗物能否起到抑制骨肉瘤转移传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CD151和整合素α3β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D151和整合素α3β1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构 建包含40例正常乳腺和130例乳腺癌组织的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51和整合素α 3β1的蛋白表达,对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CD151和整合素α3β1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9)和7.7%(3/39);在原位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10/30)和30.0%(9/30),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9.0%(59/100)和70.0%(70/100),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1.28和χ2 =48.62)。二者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P>0.05); 但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此外,CD151与ER 、PR的表达有关(P<0.05)。CD151和α3β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5;P<0.01)。结论:CD151和整合素α3β1在乳腺癌组织中存在异常高表达,并与乳腺癌 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近年研究显示整合素α5β1作为整合素家族的重要部分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性、浸润性和低分化趋向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整合素α5/β1 siRNA双链及ERK抑制剂PD98095干预人肺癌细胞A549,探讨整合素α5β1蛋白表达对A549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未转染组、脂质体组、整合素α5β1 siRNA染组和PD98095组四组.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549中整合素α5β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549中ERK1/2、MMP-9和caspase-3蛋白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和Annexin-V FITC PI双染色法检测A549增殖和凋亡.结果整合素α5/β1 siRNA双链在抑制α5/β1蛋白和mRNA表达的同时,可以下调ERK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抑制其磷酸化水平.整合素α5/β1 siRNA双链和PD98059均可以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并抑制细胞内MMP-9蛋白表达.结论整合素α5β1可能通过介导的ER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A54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调控.  相似文献   

12.
CD44v6和整合素α5β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CD44v6、整合素α5β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中CD44v6和整合素α5β1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80例乳腺癌中CD44v6、整合素α5β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0%(48/80)和100%.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预后呈负相关(P<0.01);整合素α5β1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 CD44v6、整合素α5β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术后对乳腺癌组织CD44v6、整合素α5β1进行常规检测,有助于更准确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h信号通路关键因子Gli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组织各8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li1的表达,另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其中30例ESCC的Gli1的表达,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Gli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单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Gli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Cox比例风险回归评估Gli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li1的表达在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Gli1在ESCC中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率为71.59% (63/88),Gli1在癌旁正常食管鳞状上皮中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率为6.82% (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证实Gli1蛋白在ESCC组织中表达上调,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Gli1高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提示Gli1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生存率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P=0.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Gli1的表达比较普遍,与ESCC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转移潜能和预后判断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发生是个多因素多阶段的演进过程.Wnt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4种Wnt通路上的蛋白在食管鳞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制作由199例食管鳞癌组织与其癌旁164例正常粘膜、34例基底细胞增生和30例不典型增生上皮组成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PC、B-catenin、E-cadherin、cyelin DI的表达情况.结果:APC和E-cadherin在ESCC阳性率分别是69.6%、19.6%,均低于各自正常组(98.0%、96.3%,均为P<0.01),B-catenin和eyclin D1在ESCC的异常表达率分别是65.5%和70.9%,均高于各自正常组(1.2%,0.8%,均为P<0.01).按正常粘膜→基底细胞增生→不典型增生→ESCC的顺序,APC低表达发生在ESCC,β-catenin和E-eadherin表达异常始于不典型增生.cyclin DI过表达始于基底细胞增生.随着ESCC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的改变,APC、E-cadherin和cyclin D1阳性率逐渐减少,β-eatenin逐渐增加.β→catenin的表达与APC无相关(r=-0.10,P>0.05),与E-eadherin呈负相关(r=-0.31,P<0.01),与cyclin D1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APC、E-cadherin、β-catenin 和cyclin D1可能在ESCC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β-catenin、E-cadherin和eyelin D1的表达检测有助于ES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NSCLC组织及12例正常肺组织的石蜡标本中α5β1的表达情况.结果整合素α5β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58.49%)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α5β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负相关,高、中、低分化NSCLC组织α5β1的阳性率分别是28.57%、68.18%和70.59%,病理分级越低,表达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α5β1表达升高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α5β1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NSCLC组织中的表达(67.50%)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表达(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α5β1在Ⅱ、Ⅲ期NSCLC组织中的表达(64.29%、75.00%)高于Ⅰ期(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α5β1高表达可能与NSCLC的恶性生物学特性有关,α5β1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整合素α5β1 及磷酸化ERK1/2 (p-ERK1/2)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整合素α5β1 和ERK1/2 信号通路在人肺癌A549 细胞生长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41 例NSCLC 组织和15例正常肺组织中整合素α5β1 及p-ERK1/2 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体外培养肺癌A549 细胞,以Anti-α5β1 或ERK 激酶抑制剂PD98059 作为工具药物,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 (MTT) 法和 Annexin-V FITC PI 双染色法检测A549 增殖和凋亡,采用Western blot 检测A549 中MMP-9 蛋白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Anti-α5β1 处理后A549 中ERK1/ 2 蛋白和mRNA 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人NSCLC 组织中整合素α5β1 及p-ERK1/2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3%,65.52%)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分别为26.67%, 20.00%)(P<0.01)。整合素α5β1与p-ERK1/2 表达均与病理分级(分别为P<0.001,P=0.030)、淋巴结转移(分别为P=0.014,P<0.001)、临床分期(分别为P=0.027,P=0.038)相关。整合素α5β1 与p-ERK1/2表达具有相关性(r=0.375, P<0.05)。经Anti-α5β1 或PD98059 处理后,A549 细胞增殖效应和早期凋亡细胞百分率增加,MMP-9 的表达均明显减弱。经Anti-α5β1 处理后A549 细胞中ERK 的mRNA 和蛋白表达受到抑制,ERK1/2 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减少。结论: 整合素α5β1 及p-ERK1/2 在人NSCLC 组织中高表达,Anti-α5β1 在下调了细胞内ERK 的mRNA 和蛋白磷酸化的同时,可以明显抑制A549 细胞的增殖和MMP-9 蛋白表达,表明整合素α5β1 可能介导ERK1/2 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异常增殖和迁移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韩其政  郭其森  贾慧  亓梅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1):1563-1566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与CD44s在NSCL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整合素α5β1和CD44s的表达情况,用卡方检验对各指标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用Spearman分析探讨NSCLC组织中整合素α5β1和CD44s表达强度的相关性。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NSCLC中整合素α5β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50%和30.77%,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4s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腺癌,表达率分别为46.87%和14.29%,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NSCLC组织中CD44s的表达率分别为54.55%和23.0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NSCLC组织中整合素α5β1与CD44s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s=0.502,P<0.001)。结论:整合素α5β1和CD44s在NSCLC的表达呈正相关,是预测NSCLC病人预后的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整合素β1、α3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胶质瘤、5例正常脑组织中整合素β1、α3以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WHO Ⅰ、Ⅱ级及WHOⅢ、Ⅳ级胶质瘤中,整合素β1的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42.11%、73.08%;整合素α3在WHO Ⅰ、Ⅱ级及WHOⅢ、Ⅳ级胶质瘤中的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36.84%、69.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整合素β1及α3的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均有正相关关系.结论:整合素β1、α3参与胶质瘤的增殖调控,随着整合素β1及α3表达的增高,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升高,恶性程度增加;并与胶质瘤的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刘淑娟  金翠红 《肿瘤学杂志》2019,25(11):972-975
摘 要:[目的] 探讨整合素α2β1和CD44V4与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宫颈鳞癌Ⅰb1期标本81份,正常宫颈组织20份和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组织20份。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组织中整合素α2β1和CD44V4的表达,另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记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采用Pearson分析检验整合素α2β1、CD44V4和LVD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整合素α2β1和CD44V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0.2和1.3±0.1,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0.1±0.0)和(0.1±0.0)]和鳞状细胞原位癌组织[(0.3±0.1)和(0.3±0.1)](P<0.05)。宫颈癌组织中整合素α2β1和CD44V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7%和85.2%,均高于正常组织(5.0%和10.0%)和鳞状细胞原位癌组织(70.0%和40.0%)(P<0.05)。高中分化宫颈癌患者整合素α2β1和CD44V4阳性率均低于低分化患者,且有淋巴结转移患者高于无转移患者(P<0.05)。宫颈癌组织 LVD均高于鳞状细胞原位癌组织和正常组织,高中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LVD较高(P<0.05)。宫颈癌组织中整合素α2β1和CD44V4表达呈正相关(r=0.687,P<0.05),整合素α2β1表达与LVD呈正相关(r=0.559,P<0.05),CD44V4表达与LVD呈正相关(r=0.612,P<0.05)。[结论] 整合素α2β1和CD44V4可促进早期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两者可能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N-连接糖基化修饰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影响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 使用PD-L1 22C3抗体标记,ESCC组织芯片、MCF-7及NCI-H226细胞切片,分别采用标准处理或经肽N-糖苷酶F(PNGase F)处理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肿瘤细胞比例评分(TPS)、联合阳性评分(CPS)或组织化学评分(H-score)评估组织和细胞切片中PD-L1表达水平。TPS≥1%、CPS≥10定义为PD-L1表达阳性。分析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组织PD-L1表达一致性;同时分析原发灶组织PD-L1表达与人口学及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结果50例患者组织样本中有24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48例原发灶组织及32例转移淋巴结组织可行PD-L1表达评价。标准处理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D-L1均呈阴性表达;原发灶组织PD-L1 TPS、CPS阳性率及中位H-score分别为50.00%、29.17%和1.41分;转移淋巴结组织PD-L1 TPS、CPS阳性率及中位H-score分别为50.00%、68.75%和2.02分。PNGase F处理后5例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