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左锁骨下动脉留置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加灌注治疗内科化疗无效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价值。方法5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均采用经左锁骨下动脉留置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加灌注,共介入治疗124周期,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栓塞剂采用超液化碘油。所有患者每次介入治疗前均行增强CT测量肿瘤大小,检测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724)。采用RECIST标准评价疗效,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结果本组患者完全缓解(CR)2例(4%),部分缓解(PR)15例(30%),病变稳定(SD)10例(20%),病变进展(PD)23例(46%),总有效率(CR+PR)34%(17例)。1年生存率82%,2年生存率30%。从诊断肝转移始中位生存期38个月,从介入治疗始中位生存期2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0个月。结论经左锁骨下动脉留置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加灌注是治疗内科化疗无效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胃癌肝转移患者40例,选择插管肝动脉进行化疗药物灌注、化疗栓塞进行介入治疗。结果:本组4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介入治疗效果,CR2例,PR20例,有效率64.7%;其中富血供6例,CR1例,PR4例,有效率83。3%;少血供34例,CR1例,PR16例,有效率50.0%。结论:动脉内灌注化疗及化疗栓塞对胃癌肝转移的治疗有效,富血供的胃癌肝转移治疗效果较少血供的胃癌肝转移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李毅  卿毅  廖正银  顾咸庆  谢家印  梁伟  彭娜  王东 《重庆医学》2012,41(29):3046-3048
目的研究FOLFOX4方案的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肝动脉置管持续灌注化疗及静脉化疗对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行FOLFOX4方案的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肝动脉置管持续灌注及全身静脉化疗患者评价近期疗效并随访其生存状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有46例可评价近期疗效,无CR病例,PR 20例,SD 15例,PD11例;所有患者无Ⅲ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6.7%、10.4%,中位生存期19.7个月。结论基于FOLFOX4方案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肝动脉置管持续灌注及全身静脉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和总生存期,患者耐受力良好,联合治疗具备良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加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周围型肺癌的疗效。方法:周围型肺癌患者35例,均先行穿刺活检,经病理证实,然后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栓塞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3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2例,稳定(NC)7例,进展(PD)4例,有效率(CR+PR+NC/CR+PR+NC+PD)88.6%;1年生存率94.3%。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是治疗周围型肺癌较为有效的方法。且创伤小,疗效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轻药物对患者的毒副反应,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予吉西他滨(GEM)2.0g、顺铂(DDP)60-150mg行动脉灌注化疗(合并肝转移富血管者给予栓塞治疗)。每4周重复。结果全组患者有效率(CR+PR)为33.3%,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临床受益率为52.4%。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胃癌肝转移的化疗和化疗栓塞,评价介入治疗疗效。方法 81例胃癌肝转移,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超选择性胃动脉造影及化疗和化疗栓塞后再行肝动脉造影,观察肝转移瘤血供类型,并进行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和化疗栓塞。结果 富血供转移15例(18.52%),有效率86.67%;少血供转移66例(88.48%),有效率48.48%,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富血供中位生存期11个月,少血供中位生存期7个月。结论 动脉内灌注化疗及化疗栓塞对胃癌肝转移的治疗有效,富血供的胃癌肝转移治疗效果较少血供的胃癌肝转移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孤立肿块型肝转移瘤采用介入 肿瘤消融术法,观察疗效及生存期。方法31例孤立肿块型肝转移瘤患者根据肝动脉造影分成乏血供组(19例)和富血供组(12例),乏血供组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TAI) 肿瘤消融术,富血供组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 肿瘤消融术。结果乏血供组,有效率CR PR为63.1%。富血供组有效(CR PR)8例,有效率CR PR为66.6.1%。两组总有效率为64.5%。生存期1年期,2年期,3年期,分别为65.1%,45.2%,19.1%。结论孤立肿块型肝转移瘤采用介入 肿瘤消融方法疗效肯定,能有效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s穿刺法经股动脉穿刺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1-4个疗程,灌注化疗后行双髂内动脉栓塞8例,行肠系膜下动脉栓塞1例,肝转移行肝固有动脉插管化疗后栓塞2例。结果:经髂内动脉介入治疗32例中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27例,有效率87.1%。行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后栓塞11例,病灶得到有效控制。介入治疗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对缓解症状,抑制肿瘤生长效果确切,是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结肠癌肝转移动脉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64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肝动脉灌注化疗组和静脉化疗组。两组均采用FAM方案化疗。分析两组的CR、PR、RR及1、2、3年生存率。结果肝动脉灌注化疗组的CR、PR、RR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20%vs.8.6%,47.5%vs.22.3%,67.5%vs.31.7%,P<0.05);肝动脉灌注化疗组的1、2、3年生存率也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84.4%vs.21.9%,59.4%vs.6.3%,34.4%vs.0%,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优于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过18例骨转移癌43次介入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采用介入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18例骨转移癌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动脉造影,明确肿瘤侵犯不同部位及动脉供血情况。18例骨转移癌患者共行43次介入治疗,12例行介入动脉内灌注化疗,6例介入动脉内灌注化疗,6例介入动脉内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其中8例原发灶与骨转移灶同时介入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体征改善明显。血管造影肿瘤染色明显减少。总有效率(CR+PR)为27.8%,1年生存率为16.7%,中位生存期7.5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介入化疗或栓塞术是治疗骨转移癌的一种有效姑息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冷循环微波刀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及必要性。方法对16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冷循环微波刀后进行1次以上的TACE治疗。其中男154例,女11例,年龄在19~73岁,平均46岁。肿瘤长径≤3cm者84例,3.1~5.0cm者37例,〉5.0cm者44例。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51例,B级14例。均经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采用ECO2100冷循环微波刀(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司产品)治疗行冷循环微波刀,并随后常规行CT以评价冷循环微波刀的疗效,然后行TACE,术后1月行CT检查,以评价肿瘤消融情况,并观察生存率,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冷循环微波刀后完全缓解84例,基本缓解56例,部分缓解25例。冷循环微波刀+TACE的近期效果为根治性122例、亚根治性13例和姑息性30例。肿瘤消融程度与近期疗效密切相关r=0.877,P〈0.001。肝癌冷循环微波刀+TACE治疗后总体1,2,3年生存率为78.2%,65.3%,44.0%。结论 TACE对冷循环微波刀后残余的癌灶或微小转移病灶可起治疗作用;尤其对于大肝癌冷循环微波刀后联合TACE是安全有效及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导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晚期肺癌合并肝转移57例,均已失去外科手术治疗机会,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同时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晚期肺癌肝转移患者经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X线或CT检查肿块基本消失或大部分消失,生存期半年的12例,占21%,一年的31例,占54%,一年半的14例,占25%。结论经导管支气管灌流化疗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肝转移的一种疗效显著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转化性治疗初始不可切除KRAS基因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与预后可能相关的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5月-2012年5月我院仅有肝转移的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患者,外科评估无法行手术治疗,经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转化治疗后疗效评价为CR+PR+SD,并接受原发肿瘤病灶根治术,同时行或不行转移灶手术治疗的患者18例。总结评估其转化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关系。结果西妥昔单抗中位治疗时间12周,其中CR0例,PR11例。18例经过转化性治疗后,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原发灶切缘无癌细胞(RO)切除18例;肝转移病灶RO切除11例,局部治疗7例。生存分析显示:18例中,12例出现复发转移,5例死亡。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20.80个月,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9.59~37.1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病灶数目、大小、治疗前的CEA状态、治疗后早期肿瘤缓解与患者PFS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KRAS野生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西妥昔单抗联合多种化疗方案转化性治疗安全有效,提高了肝转移灶RO切除率,使其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放射抗拒性肿瘤脑转移病灶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1例放射抗拒性肿瘤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数据进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研究生存时间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2个月(95%CI,7~1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7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32.3%(10/31)及12.9%(4/31)。总生存时间与肿瘤控制时间呈正相关(P〈0.01),与转移灶数量呈负相关(P〈0.05)。脑转移灶疾病进展时间与肿瘤体积呈负相关(P〈0.05),而前期全脑放疗及治疗剂量与生存无相关性(P〉0.05)。结论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放射抗拒性肿瘤脑转移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脑转移病灶并延长生存时间,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2年8月至2006年8月我科初治的肺癌脑转移病人35例,均有肺部病理和颅脑MRI或增强CT检查证实。口服替莫唑胺100mg/m^2·d^-1,1~5/周,全脑同步放疗30~40Gy/10~20Fx/3~4周,1~5/周(每次分割剂量2~3Gy)。结果本组近期有效率为91.43%(32/35),其中CR13例37.14%(13/35)。随访1年,随访率100%,4例死亡(3例死于颅高压,1例肺部复发)。存活病人中,28例脑部病灶控制良好,1年局控率80%(28/35)。RTTMZ常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血液学毒性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其中I度3例,Ⅱ度1例。结论替莫唑胺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均有一定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对肺癌脑转移患者,替莫唑胺同步放疗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但结果仍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回顾性分析99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病例临床特征。方法番禺区中心医院肿瘤科2004年7月~2008年7月收治的所有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病例。结果符合条件的临床病例共99例,中位生存时间8.3月(1.4月~38.5月)。43例(43.4%)发生骨相关事件。化疗后发生骨转移的患者更常见发生骨相关事件(P=0.020),使用唑来膦酸可能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P=0.075)。单因素分析显示,PS状态(P=0.049)、是否发生骨相关事件(P=0.001)影响生存。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为是否合并肝转移(P=0.044)、是否发生骨相关事件(P=0.000)。既往曾行肺原发灶放疗患者预后可能较好(P=0.085)。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骨转移并使用唑来膦酸可能可以减少非小细胞肺癌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急性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62例老年胃癌穿孔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胃癌穿孔均为进展期溃疡型癌,病理以低分化或未分化腺癌多见(37/62,59.8%),全组62例行单纯穿孔修补19例,姑息性胃癌切除28例,胃癌根治切除15例;3种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2%、42%、55%,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个月、18个月、27个月,全组3例死亡,2例为单纯穿孔修补病例,死亡原因局部再穿孔,1例为姑息切除术后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胃癌穿孔的老年人全身情况差,存在邻近器官转移或浸润。术中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应积极手术治疗,尽可能行姑息性或根治性胃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96例无法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接受了1~7次TACE(平均1.7次),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结果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成功率97.9%,1例术后1周因门脉高压突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死亡,6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95.8%、72.9%和26%。结论 TACE联合其他抗癌治疗能有效地缓解中晚期肝癌症状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碘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已经不能手术切除老年晚期直肠癌20例实施”。碘放射粒子植入手术,比较分析了术后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并发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病例中,cR2例(10%);PR12例(60%):AC5例(25%);PD1例(5%);有效率70%。平均缓解期4个月(相当于”‘碘粒子2个半衰期),肿瘤局部中位控制率为12个月。术后1、2、3年实际局部控制率为39%、15%和10%,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32%和16%。肿瘤体积大、植入粒子总活度高、未能实施减瘤切除手术、年龄偏大及体质虚弱等导致术后生存率降低。结论”。碘放射粒子植入术可以作为老年直肠癌有效、安全、并发症较少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