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生群 《现代保健》2011,(3):136-137
目的 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重症脑外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各种临床指征.结果 58例重症脑外伤患者中,治愈42例,好转11例,死亡5例.结论 严密观察各种临床指征,同时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利于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提高其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中管理模式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细节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对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应用细节护理方法前(对照组)后(实验组)的合并症、并发症、护理服务及技术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集中管理模式及注重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细节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保证母婴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重症脑外伤患者加强输液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将我院68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38例,对照组为30例.观察组进行加强输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治愈率、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38例,治愈33例,治愈率为86.84%;发生并发症的有4例,比率为10.53%,死亡1例,死亡率为2.63%.对照组30例,治愈21例,治愈率为70%,并发症8例,比率为26.67%,死亡1例,比率为3.33%.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对患者实施加强输液护理,可使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急诊抢救后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江苏宜兴市官林医院40例AOPP患者根据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急诊抢救后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急诊抢救后配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19例患者治愈,对照组患者17例治愈,实验组患者治愈率(9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85%),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非常满意13例,满意6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满意9例,不满意3例,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95%)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85%),两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PP患者急诊抢救后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心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包括增进护患沟通、争创特色专科护理、延伸护理服务、增加直接护理时间和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等,比较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推行前、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满意度由模式推行前的84.54%上升至推行后的90.02%,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推行能有效提高重症患者满意度,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入院的50例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发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实验组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25.4±4.75)/分,优于对照组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00%vs32.00%,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2.00%vs76.00%,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提高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强化输液护理对于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入院治疗的6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输液护理,将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病率。对照组30例患者中,15例治愈,占50%,10例产生并发症,占33.3%,5例死亡,占16.7%。观察组30例患者中,20例治愈,占66.7%。8例产生并发症,占26.7%,2例死亡,占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强化输液护理对于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对临床发展有很大价值,值得被大力推广和使用[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症创伤急救患者的手术配合效果。方法:本院自2014年1月成立创伤急救护理小组,以此前1年内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78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配合,以此后1年内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83例为实验组,优化重症监护配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死亡率、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死亡率较低,护患满意率较高,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创伤患者术后优化重症监护配合,有助于保证急救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并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运用优质护理对其术后康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纳入7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手术治疗。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病例分成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将最终护理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各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试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NIHSS评分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各指标结果均占据明显优势,两组数据对比差值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运用在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手术护理当中,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康复效率,最终能够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良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骨科手术的应用。方法:将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模式引入骨科患者的手术中,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躁狂症患者治疗时应用优质护理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躁狂症患者8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对比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躁狂症患者治疗时,优质护理的应用可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研究重症脑血管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分析.方法:以抽签模式将于本院治疗的重症脑血管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抽选出56例,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92.56%>64.08%);观察组死亡率较对照组低(3.56<21.36),且P<0.05.结论:针对重症脑血管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加以优质护理干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且其死亡率低,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69例进行临床护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34例与实验组35例。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的护理风险率(38.24%)与实验组(14.29%)相比较高(x2=5.13,P<0.05);该组护理满意度(94.29%)与实验组(70.59%)相比较低,且x2=6.74,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极佳,该方法不仅能从根本上降低护理风险率,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其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李曼莉 《现代养生》2014,(16):219-220
目的:浅谈22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精心治疗、护理,严密监控患者胸片、呼吸频率及节奏、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机械通气。结果:治愈18例且未发现并发症,治愈率为81.82%;死亡4例,死亡率为18.18%(全身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并发功能障碍从而衰竭,抢救无效导致死亡)。结论:给予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对患者的存活及治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于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流程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优化基础护理流程的优质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死亡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感染、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工作合格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具有显著作用,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死亡发生率,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保障病患身心安全,且使得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具有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邓爱珍 《现代保健》2013,(12):61-6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产科分娩过程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3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0例,对照组180例,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产妇进行系统陪护,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模式分娩,分别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产妇采用自然分娩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对产妇进行系统陪护能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意愿,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配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8月,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在手术前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前后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4.52±1.13)d,骨折和外伤痊愈时间(33.14±3.16)d,功能恢复时间(53.17±2.52)d,并发症3例,患者满意度8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9.42±2.63)d,骨折和外伤痊愈时间(44.25±4.61)d,功能恢复时间(72.06±3.16)d,并发症7例,患者满意度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创伤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整体护理对尽快痊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危急重症患者手术治疗时的护理实施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56例开展手术治疗的危急重症患者,观察护理配合措施,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56例开展手术治疗的危急重症患者,经有效合理的护理配合后,治愈及好转率达89.28%,死亡率仅3.57%.结论??对于危急重症患者,综合细致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为患者生存和手术有完整成功进行起到支撑作用,更好的保障手术成功,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余影 《中国校医》2014,(12):958-95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稽留流产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7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患者满意度及再孕心理准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再孕心理准备以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地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稽留流产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明显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讨临床路径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价值,提高急救质量。方法:选取120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入我科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实行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死亡率进行对比,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2.0%,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改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