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制药厂所产生的生物发酵营养废水成分复杂,水质水量波动大,有机物含量高,直接排放会严重危害水体环境。采用厌氧-倒置式A~2O组合工艺处理该生物发酵营养废水,调试稳定运行后,单座EGSB反应器的产气量达2 000 m~3/d,COD去除率≥75%;倒置A~2O出水NH~3-N维持在18 mg/L左右,整个系统的COD去除率达到96%以上,NH3-N去除率达到94%以上。最终系统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针对江西某制药厂的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的特性,采用芬顿氧化+A/O+生物接触氧化的主体工艺进行处理。在调试45 d之后,工艺运行稳定,对稳定运行阶段的检测结果显示,处理出水COD、氨氮、总磷分别为80、5、0.5 mg/L左右,总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7%以上、95%以上、90%以上,满足《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4—2008)。  相似文献   

3.
EGSB—A/O工艺处理高浓度淀粉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EGSB—A/O工艺处理高浓度淀粉生产废水,厌氧启动经过了驯化污泥、提高负荷及满负荷运行三个阶段,EGSB反应器负荷达到20kgCOD/(m3.d)左右。EGSB启动完成后,A/O段处理效果也随之稳定。当整个处理系统稳定后,对COD、BOD5、SS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99.2%、99.7%、97.6%和97.9%,经过该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针对制药废水浓度高、生物毒性强、可生化性差及难降解等特点,采用UASB+A/O为主体的生化工艺对江苏某制药企业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30℃时,微生物的驯化培养可在70 d内完成。当进水COD浓度为3 000~5 000 mg/L、盐分浓度5 000 mg/L、氨氮浓度60 mg/L时,在正常的工艺运行条件下,出水COD浓度稳定在400 mg/L以下,氨氮浓度稳定在10 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园区纳管标准,运行费用为2.33元/m3。  相似文献   

5.
EGS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啤酒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GS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啤酒废水,当系统经调试、运行稳定后,EGSB反应器负荷达到15kgCOD/(m3.d)左右,对COD、BOD5、SS和去除率分别达98.08%,98.94%和97.2%,出水水质能够满足<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21-2005).  相似文献   

6.
多级A/O工艺短程SND处理养猪沼液的工程调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养殖污染负荷大,土地消纳面积不足,导致规模化养殖废水面源污染问题,依托常规多级A/O工艺,通过调控实现对规模化养猪沼液的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深度处理。重点考察不同溶解氧浓度搭配对多级A/O池去除COD和深度脱氮的影响。调试结果表明:在低溶解氧环境下可实现短程SND,其中正梯度溶解氧浓度工况对COD、TN的去除效果显著。顺反应流程多级A/O池各单元DO按梯度依次由缺氧升至1.1 mg/L(冬季为1.5 mg/L),系统出水COD、NH_3-N、TN分别为97.33、7.78、39.56 mg/L。整套设施对COD、TN的去除率分别为98.66%、93.43%,出水水质稳定实现COD100 mg/L、NH_3-N15 mg/L、TN60 mg/L的工程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企业农药中间体生产废水的特点,采用Fenton+UASB+A/O工艺进行处理。经调试并稳定运行后,在进水COD为8 000 mg/L、色度为500倍时,去除率分别达到98%和90%以上,出水水质可达到《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4—2008)新建企业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EGSB厌氧反应器处理某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设计处理能力为200m3/d,容积负荷为11.2 kg/(m3·d),单个反应器尺寸为9 m×25 m。运行数据表明,EGSB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具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运行过程中实际处理水量为50~305 m3/d、COD容积负荷为2~17.6 kg/(m3·d)、ALK为7 500~14 000 mg/L、VFA最高为7 284 mg/L、VFA/ALK为0.01~0.55,系统出水p H值7.7,COD去除率均较为稳定(80%~95%),出水COD稳定在1 500~2 000 mg/L。沼气产率为0.4~0.5 m3/kg COD,沼气中甲烷含量为71%~78%。  相似文献   

9.
采油废水属于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难以用单一的处理技术净化。采用"水解/接触氧化/BAF/O3/BAC"组合工艺对大港油田港东污水处理站的隔油池出水进行处理,当水解池的HRT为15 h时,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28.7%,且此时的可生化性改善程度最好,出水平均B/C值达到0.40,提高了37.9%;接触氧化池的最佳停留时间为7.50 h,容积负荷为0.62 kg COD/(m3·d),此时对COD的去除率达到19.3%;BAF的最佳停留时间为1.46 h,容积负荷为2.55 kg COD/(m3·d),此时对COD的去除率为20.6%;在O3/BAC工段,当O3投加量为19.5 mg/L时,其发挥作用最佳。BAC单元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在负荷为1.61~2.78 kg COD/(m3·d)条件下,其出水水质都较好;在最佳试验条件下,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12/356—2008)。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煤化工企业废水含有高浓度有毒难降解污染物的特点,采用UASB-改良A/O-MBBR-Fenton-BAF工艺进行处理。6个月的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成本低。在进水COD为2 500~3 000 mg/L、总酚为550~800 mg/L、NH_4~+-N为120~180 mg/L时,处理出水COD≤50 mg/L、总酚≤20 mg/L、NH_4~+-N≤5 mg/L,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废水处理运行成本为5.40元/m3。  相似文献   

11.
采用O3/BAF和BAF/O3两种组合工艺对石化废水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了在不同的臭氧投加量下,两种工艺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以及处理过程中废水中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O3投加量为15 mg/L时,O3/BAF组合工艺对COD的去除率最高为32.8%,此时进、出水COD平均浓度分别为68.82、46.22 mg/L,但最高出水COD浓度50mg/L。而对于BAF/O3组合工艺而言,由于臭氧氧化后置,臭氧投加量越大,对COD的去除率越高,O3投加量20 mg/L时,BAF/O3工艺对COD的去除率要高于O3/BAF工艺,在O3投加量为25 mg/L时出水COD趋于稳定,且低于50 mg/L。SUVA和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在O3/BAF工艺中O3可以对废水起到预处理作用,使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从而增强BAF单元对COD的去除效果。O3/BAF工艺的臭氧投加量为20 mg/L时,对NH3-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35.1%;而BAF/O3工艺对氨氮的去除与臭氧投加量的关系不大,试验过程中在12%左右。由于石化二级出水NH3-N平均在0.4~2.5 mg/L之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一级标准的限值。从保障最终出水水质的要求来看,BAF/O3工艺更适用于石化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厌氧/吹脱/SBBR组合工艺在处理高氨氮城市污泥压滤废水中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在进水COD浓度为1 500~3 000 mg/L、NH3-N浓度为450~600 mg/L时,对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5%,对NH3-N的去除率可高达99%,出水COD浓度为100~150 mg/L,氨氮浓度为1.5~5.0 mg/L,出水水质满足附近污水处理厂接收标准。  相似文献   

13.
针对乙二醇生产废水成分复杂,高有机物、高氨氮、高含盐量,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采用"微电解—MABR—A/O—高级氧化—混凝沉淀—BAF"组合工艺对其进行中试处理,取得了较佳的处理效果。在进水水质波动较大的情况下,MABR系统仍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对COD和NH_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5%、83%;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在进水COD和NH_3-N浓度分别为5 000~40 000、450~1 800 mg/L时,最终出水COD≤35 mg/L、NH_3-N≤4 mg/L,主要指标达到了河南省《省辖海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1/777—2013)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A/O+BAF工艺处理高氨氮煤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O+BAF工艺处理包头煤化工项目的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当综合进水COD和NH3-N浓度分别为800~1 800 mg/L和150~250 mg/L时,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在92%和95%以上,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规定的再生水用作冷却水的水质标准(pH值为6.5~9,COD≤60 mg/L,BOD5≤10 mg/L,NH3-N≤10 mg/L)。该工艺系统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成本低,为煤化工废水处理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效微生物—A/O工艺处理化工综合废水,出水氨氮可降到15 mg/L以下,在线监测出水氨氮平均值为0.4 mg/L,去除率高达99%;出水COD可降至100 mg/L以下,在线监测COD平均值为35 mg/L,去除率高达96%,上述两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成药制药废水特性,采用混凝沉淀+ABR+A/O工艺进行处理,对其进出水水质进行长时间监测,结果显示,进水COD、氨氮、总磷含量分别在2 370、45、3. 1 mg/L左右,出水相应指标分别稳定在75、2. 8、0. 5 mg/L左右,综合去除率分别达到96%、93%、83%以上,满足《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  相似文献   

17.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氧化沟工艺处理某豆制品厂2 000 m3/d的豆制品废水。工程实践表明,系统总的COD去除率达98.3%,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其中IC反应器出水COD350 mg/L,COD去除率91%,同时在进水氨氮浓度约为25 mg/L时,由于厌氧氨化作用,出水氨氮浓度达到50 mg/L以上,氨氮增加率达到120%。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制药企业生产半合成青霉素产生的高浓度有毒难降解废水的特点,采用微电解+Fenton+UASB+A/O+砂滤工艺进行处理。半年多的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成本较低。在进水COD为8 000~12 000 mg/L时,处理出水COD≤120 mg/L,出水水质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中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再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9.
物化/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医药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物化(混凝、电解氧化)/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医药化工废水,处理量为200m3/d,其中高浓度废水COD为30 000 mg/L,低浓度废水COD为3 000 mg/L.运行实践表明,电解氧化工艺与水解酸化工艺联用,可明显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接触氧化池对COD的去除率约为70%.整个处理系统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5%,出水COD<300 mg/L,pH为7.92~8.27,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果糖废水具有pH值波动大、COD浓度高、波动大等特点。某食品企业产生的3 000m3/d果糖废水采用EGSB-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其中厌氧经历了驯化污泥、提高负荷及满负荷运行三个阶段成功启动,EGSB反应器负荷达到21 kgCOD/(m3·d)左右。活性污泥工艺在EGSB提高负荷阶段开始启动并随EGSB启动也随之稳定。生物处理启动后,出水部分进入中水回用系统,经过半个月的运行调节,回用系统出水水质达到回用要求。当系统稳定后,对COD、BOD5和SS去除率分别为98.5%、99.6%、96.5%,出水水质均达到或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而进入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经深度处理后,COD浓度<50 mg/L,SS去除率达到100%,实现回用。运行费用合计为1.81元/m3,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