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仕南 《中华纸业》1995,16(3):39-40
蔗渣浆配抄双胶纸的打浆工艺与设备肖仕南广州市珠江造纸厂510655关键词蔗渣浆,木浆,打浆双胶纸以蔗渣浆为主搭配木浆生产双胶纸,经我厂多年实践证明是可行的。但要提高双胶纸的质量,不可忽视改进打浆工艺和选择打浆设备。由于蔗渣浆与木浆这两种浆料特性差异较...  相似文献   

2.
李土根 《纸和造纸》2006,25(6):13-17
系统研究了用于配抄新闻纸的蔗渣碱性过氧化氢化机浆的制浆工艺。研究包括蔗渣的螯合剂前处理、二段化学预处理和草酸后处理。以得率和白度为主要目标参数优化了蔗渣碱性过氧化氢化机浆的制浆工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蔗渣APMP作为配抄新闻纸用浆的最佳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3.
聚合氯化铝用于蔗渣化学浆中性施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柱  方碧波 《国际造纸》2004,23(4):57-59
研究了阴离子分散松香胶/聚合氯化铝(DRS/PAC)系统用于漂白蔗渣化学浆及蔗渣浆与化学木浆的混合浆进行中性施胶的影响因素,摸索了该系统的最佳中性施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RS/PAC系统的最佳中性施胶工艺条件为,胶用量0.8%—1.0%,PAC用量0.6%—0.8%,阳离子淀粉用量0.8%,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量0.03%。分别使用100%蔗渣化学浆、95%蔗渣浆/5%化学木浆、70%蔗渣浆/30%木浆为原料,采用该系统进行中性施胶抄纸,在添加20?CO3(或10?CO3/10%滑石粉)条件下,所抄纸张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均达到文化用纸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臭氧漂白后硫酸盐蔗渣浆用过氧化氢漂白,探讨过氧化氢漂白不同的工艺参数对蔗渣浆白度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90℃、漂白时间为120min、H2O2用量为3%(对绝干浆计)、添加稳定剂W1003的量为0.3%(对绝干浆计)时,漂白效果最好,可达到白度为85.5%ISO、黏度为665mL/g。此研究改善了蔗渣浆应用的工艺条件,扩大了蔗渣浆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蔗渣浆抄双胶纸打浆工艺思考广州市珠江造纸厂肖仕南蔗渣浆为主搭配木浆生产双胶纸,经我厂多年实践证明是可行的。但要提高双胶纸的质量不可忽视浆料配比及打浆质量,尤其当前印刷业的发展,对于胶印纸的适印性及要求越来越高,应当针对浆料特性来选择合理的打浆工艺,使...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酶水解糖化蔗渣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反应时间、酶用量、温度、pH值和底物粒度等因素对纤维素酶水解糖化蔗渣浆得率的影响,探讨了蔗渣浆酶法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定水解产生还原糖的转化率,分析了产物的成分和蔗渣浆在酶处理前后结晶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碱性过氧化氢法蔗渣浆的漂白──广东省科委科学基金项目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满祥,尹其彪经过多年来对碱性过氧化氢法蔗渣化学浆和高得率浆的研究和实践,对其予处理和蒸煮工艺已基本共识,但如何结合中小厂的现状,从产品结构和经济效益上选择合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湿法散堆贮存蔗渣新技术和以漂白蔗渣浆为主要原料,掺入机械木浆、化学木浆抄造新闻纸的工艺过程,采用该项工艺技术可节省木浆52%  相似文献   

9.
经过多年来对碱性过氧化氢法蔗渣化学浆和高得率浆的研究和实践,对其预处理和蒸煮工艺已基本共识,但如何结合中小厂的现状,从产品结构和经济效益上选择合理的漂白方案,以适应少氯和无氯漂白的发展趋势,对进一步推广得率高、强度好、适应性广及污染少的碱性过氧化氢法蔗渣浆(Ba-PAP),是一个极重要的课题。下面列举出几种漂白方案并加以讨论。1碱性过氧化氢法(PAP)蔗渣浆的几种漂白方案l.IPAP法蔗渣化学浆1.1.1蒸煮工艺NaOHZO%(以NaOH计),H刀;3%,ED-TAO.3%,MgSO。O.OS%,Na;SIO。5%,最高温度15O…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广西某厂蔗渣浆的纤维特性、强度等,比较了蔗渣浆纤维与进口废纸纤维的差异,介绍了使用蔗渣浆部分替代进口废纸生产高耐破度箱纸板的工艺。实践表明:蔗渣浆经过打浆处理后,在满足成品纸强度指标要求的前提下,生产200 g/m2高耐破度箱纸板时配比蔗渣浆15%,可降低进口废纸用量17%,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进口废纸供应缺口对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思益  梁萍 《西南造纸》2002,31(1):28-28
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蒲庙造纸厂年产3.4万吨漂白蔗渣浆工程于2001年3月投产。投产半年以来,漂白浆质量稳定,各种原、辅材料耗量低,且用量稳定,其中蔗渣湿法备料系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其简述如下。1工艺流程2主要设备及性能单辊蔗渣开包机6台,每台日处理蔗渣300t,起破碎打散蔗渣包的作用。蔗渣除髓机16台,每台日处理蔗渣100t,筛孔规格为7mm.蔗渣洗涤机1台,日处理蔗渣800t,起洗涤蔗渣及去除大颗砂石的作用。规格为宽×长=1.8×8m压榨机1台,对洗涤后蔗渣压榨脱水,规格为Q×Z1400型…  相似文献   

12.
陶创  李业 《湖南造纸》2013,(3):13-14
在氧气强化碱抽提工艺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总结了氧气强化碱抽提工艺对蔗渣浆漂白的作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氧气强化碱抽提工艺,降低了漂白氯气用量,降低了漂白中段废水的AOX含量,提高了漂白蔗渣浆的粘度,对成品浆的白度、色泽等质量指标有较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扩大纤维原料的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在甘蔗渣新闻纸开发项目的研究中,系统地进行了蔗渣化机浆漂白工艺、细小纤维组分对漂白性能的影响、返黄机理及提高白度稳定性等的研究。以下扼要介绍蔗渣化机浆(CMP)H2O2单段和两段漂白的研究结果。1漂白用浆的制备蔗渣经开包打散、除髓后预蒸煮条件是:NaOH用量20%,Na。SO。用量10.0%(对绝干蔗渣计),液比1:6,蒸煮总时间1.5小时,先升温至100℃,小放汽3分钟,再升至140℃并保温20分钟,大放汽10分钟。浆料经洗涤,用KRK型磨浆机磨浆,疏解后用热水稀释至浆浓l%~2%,在80~85…  相似文献   

14.
前 言 碱性亚钠法(AS法)是制半化学浆的新方法之一。国内外对阔叶木材AS法半化学浆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而对蔗渣AS法半化学浆的研究较少,尤其对用连续蒸煮法来制AS法蔗渣半化学浆用以配抄新闻纸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仅有墨西哥纸厂采用Peadco法蔗渣半化学浆配抄新闻纸,但效果不理想。本实验探索连续蒸煮蔗渣AS法半化学浆工艺,旨在制出色泽浅且具有一定强度的半化学浆用以配抄新闻纸。本研究是90年轻工部下达的《蔗渣新闻纸的开发》轻工科技基金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低排放废水的蔗渣、桉树新闻纸浆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弛  范瑞生 《国外造纸》1991,10(4):35-40
以蔗渣为原料生产新闻纸已研讨了数十年之久。早在八十年代初,Sun 1s Defibrator公司就提出利用蔗渣化学浆和阔叶木化机浆代替蔗渣机械浆和蔗渣化学机械浆生产新闻纸。近年来,出现了对实施这一方案的严重障碍,这就是用氯或次氯酸盐漂白纸浆时形成和排放有机氯化合物的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对蔗渣进行的研究,以及与脱木素和漂白方法有关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进行蔗渣中性亚铵─绿氧法制浆、亚铵─绿氧法蔗渣浆的常规氧漂(O),预处理氧漂(AO)以及H_2O_2补充漂白(P)试验。结果证明,绿氧能有效提高亚铵法蔗渣浆的白度和得率;亚铵─绿氧法蔗渣浆具有与其它草浆相似的氧漂工艺特点,但氧漂浆白度增值较低,硫酸预处理能有效改善氧漂效果、提高白度,并为后续P漂提供良好基础。AOP是实现亚铵─绿氧法蔗渣浆全无氯短序高白度漂白的可行漂白流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五种不同含髓率的蔗渣原料采用相同工艺的硫酸盐法蒸煮。考察了五种不同含髓率蔗渣原料进行蒸煮后的纸浆化学组分变化,分析了五种不同含髓率对蔗渣浆残碱和得率、蔗渣浆性能及纸浆打浆度和湿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髓率为13.3%的蔗渣在硫酸盐法蒸煮后化学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含量)降解程度均较小,细浆得率高,且纸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蔗渣MSS—AQ法制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蔗渣MSS—AQ法制浆工艺的研究杨征月,王双飞,李小梅广西大学南宁530004关键词甘蔗渣,硫化钠,亚硫酸钠,蒽醌MSS—AQ即添加少量硫化钠的亚硫酸钠一葱酿制浆法,具有化学药品用量少,成浆得率高,污染负荷低等优点。广酉蔗渣产量较大,研究开发蔗渣MS...  相似文献   

19.
用正交实验法对黑液预煮烧碱加蒸煮助剂法蔗渣第二段蒸煮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以及显著性检验确定了第二段蒸煮的适宜工艺条件:用碱量14.5%(以NaOH计).最高温度153℃,保温时间30min.实验结果证明,在此工艺条件下蒸煮.黑液预煮烧碱加蒸煮助剂法蔗渣浆具有良好的脱木素选择性,较常规烧碱加蒸煮助剂法浆得率高,粘度大,高锰酸钾值低。  相似文献   

20.
姚瑞忠  玉贵书 《广西轻工业》2011,27(2):26-26,28
制浆废液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其处理难度也比较大,特别是草浆,由于纤维原料本身具有含硅量大、杂质多等特点,处理难度更加大。浅谈了烧碱法蔗渣浆黑液的性质、燃烧的工艺,重点就蔗渣浆黑液燃烧工艺的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