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中医专业在学习中药学课程中开设实训课,通过加强直观教学,加强对中药饮片的辨识,加强实践性教学方法,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丰富、强化实践环节,实训和考试结合,加强综合能力训练等几方面实行,经过多年尝试,收到比纯理论教学更好效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中药学的实训教学是提高临床中药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中医临床诊疗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专业的基础与主干学科,是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间的桥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训课是在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主导的课程,故作者希望实现实训教学理论简单化、生活化,展现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中医诊断学的实用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把实践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四诊”实践教学中,争取做到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勤练则精。  相似文献   

3.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课程思政和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结合中医类课程特色开展课程思政。充分结合针灸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实践性强等的特点,构建“学中做、做中学”,“浸润式”实训特色课程思政模式。从新疆中医针灸教育的实际出发,丰富和完善课程思政资源,细化课程思政设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过程浸润爱国和爱疆情怀、全过程贯穿中医文化自信和专业自信、全过程注重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充分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实现了育才与育人的统一,提升学生“中医工匠精神”和传承发扬中医文化的使命感,也得到了新疆各地医院(中医院)的高度评价。尤其是通过全网开放的线上实训教学手段和平台,依托课程教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人民群众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4.
作为理论到临床的桥梁课,伤寒论是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此文就伤寒论课程线上教学设计及实践进行探讨,提出以建立学习闭环为主要手段,从问题导向切入案例解决策略输出为结果,解决线上开放课程知识输出过于“单向性”的弊端,并对经典的线上及线下教学方法提出思考,探讨教育信息化时代学校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卫生统计学是将统计原理、方法和医学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程。如何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以各种线上辅助教学平台为工具,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为卫生统计学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是新时代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微助教与蓝墨云班课两款不同的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在卫生统计学教学应用中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温病学课程在教学组织上,分为课前 学情分析、线上预习、问题导向;课中-课堂讲授、随机提问、随堂测验、分组讨论、病案实训;课后 学情分析、线上主题讨论、作业、单元测试、答疑辅导等3个主体环节实施,构建了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教学和辅导互联互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系统完整、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7.
培养出实用型的医学人才一直是近些年医学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诊断学作为医学专业中的核心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的基础。作者一直在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更适于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此文创新性地运用“BOPPPS教学法”的理念,形成以“培养医学素养好、实践能力强的创新人才”的目标为“主体”,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为“两翼”的教学体系。着力推进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课堂活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从而建立“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回顾耳穴疗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历程,探讨“刺法灸法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思路,从中总结出耳穴疗法“耳听为需,演践为实”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新医科提出的加强医学生“五术”的培养目标,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针灸推拿学专业“刺法灸法学”课程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围绕刺灸技术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途径、刺法灸法学实训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实训教学活动安排、虚拟仿真平台融入实训教学、完善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提出科学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壮医临床实训课程是壮医学专业临床教学核心内容之一,临床实训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与临床技能综合水平。目前,壮医临床实训教学尚处于摸索借鉴阶段,存在着课程设置未完善、实训教材未建设、教师教学能力需提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加强探索临床技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建设具有壮医特色的临床实训课程教学模块、编写壮医学专业临床实训教材、提高临床实训教师队伍能力及完善临床实训教学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为壮医学专业临床实训教学的改革提供初步依据,以提高壮医学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合分析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学情,基于社会需求的大背景,在刺法灸法学课程教学中进行基于“树立文化自信”的思政混合教改实践。通过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形成“传统线下教学+线上资源补充+实训实践+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讲述中医传统、拓展国际视野,培养继承与创新并重,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综合性高素质针灸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中药学的特色主要在于"药性"与"药效"的辩证统一。中医学自古"医药不分家",但现在"医不知药"情况普遍存在,中医专业学生对中药饮片的辨识能力薄弱,忽视炮制知识,对中药饮片炮制前后性状、药性、功效的差异掌握不够,影响处方用药效果。为提高中医专业学生对中药药性理论理解、应用及临证选用恰当中药炮制品能力,充分发挥中医用药特色与优势,保证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增强学生动手与分析能力,在中医专业学生中适度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识+炮制"综合实训课程,收效较佳。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0月19日,在天津召开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这标志着世界中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有了统一的规范和要求。该“教学大纲”是继《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之后,世界中医学教育领域取得的又一阶段性成果,为今后编写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奠定基础,推进世界中医学教育教学标准化。  相似文献   

13.
金课,又称为一流课程。吴岩司长首提“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主张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辟“智能教育”新途径,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努力营造积极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2020年,团队主讲的针灸学课程荣获辽宁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技术变革时代背景之下,笔者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针灸学课程优质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不断建立与完善针灸学一流课程,逐渐探索与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育教学改革,以期中医院校各专业学生针灸学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线上教学一直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慕课、微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线上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上,线上教学手段和方法更趋于完善,但全面使用线上手段完成教学仍处在尝试阶段.面对特殊的情况,充分利用前期网络资源库,做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切实落实完善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充分开展思政教育,是我校线上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的新方向.同时,面对教育部提出的"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课程建设口号,我校以线上教学为切入点深挖学科特点,紧密结合专业特色的尝试,更是为探索中医药类金课建设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思维与辨析是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的限选课程,该课程作为中医经典《伤寒论》必修课之后的一门重要拓展课程,于2005年首次开课,2006年起使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伤寒论思维与辨析》,曾为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传承班必修课程。该课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中医思维与临床能力为目标,以伤寒论必修课程以外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为主。在本轮改革与创新中,此课程教学团队倡导贯彻“在学,不在教”的教学理念,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优化了思维与临床相关的教学内容,缩减了教学学时,丰富了教学方法,借助学习通平台统计功能,依据课程报告、课程统计、问卷调查等方式,目前已取得可信任、可评价、可反思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学生中医脉诊技能,从当前教学实际出发,探索中医脉诊技能实训的教学方法改革,课程组提出基于“理论-实训-实验”的线上线下多元融合教学模式,采用慕课、自适应学习系统丰富线上教学资源,采取集中示教、分组训练、体验式教学、中医脉象分析系统实验等方式开展多元线下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自适应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7.
推拿手法学作为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响应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更好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教学,值得深思。多场景交融实训反馈教学法旨在培养扎实的推拿人才,深化线上教学改革,提高线下教学水平,实施新型实训教育模式。以多场景交融实训反馈为特征的教学模式,遵循已有教育理论,实行新的教学改革,挖掘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提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通过多场景教学的探索和讨论,提高了教学质量,为推拿手法线上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深度剖析以往中药房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利与弊,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该模式强调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学习中药饮片的辨识、不同炮制品的应用和处方的规范性及常见药材的真伪鉴别等,取得了良好的实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了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带来了高等教育的深刻变化,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常态。文章分析了医古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课程特点,以学习为中心,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切入点,构建基于慕课的医古文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行动法和问卷调查法,比较总结了3个轮次的教学经验及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调动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比较显著,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护理专业高职高专教育中,实训课是举足轻重的课程。通过实训课教学,使学生将理论课程中所学知识得以应用,并达到掌握职业技能的目的。实训课相比理论课来说,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学生易表现出实训课到课率低,学习不认真,操作不重视,练习不刻苦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