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扶脾通阳穴位贴敷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甲状腺激素补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扶脾通阳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酪氨酸(FT3)和游离四碘甲状酪氨酸(FT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而言,扶脾通阳穴位贴敷能有效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血脂水平,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采用西药联合温肾扶脾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9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接受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肾扶脾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甲状腺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T3、FT4均高于对照组,TSH、TG-Ab及TPO-Ab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MPO、MCP-1、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西药联合温肾扶脾方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效果较好,其能显著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甲状腺炎对甲状腺损伤,改善甲状腺分泌功能,提高甲状腺激素水平,缓解甲减症状。  相似文献   

3.
韩达妮  何慧 《光明中医》2023,(21):4169-4172
目的 探讨猪苓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肾虚湿热型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肾虚湿热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在抗感染基础上,对照组予穴位贴敷,试验组予猪苓汤联合穴位贴敷。比较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尿白细胞计数、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2周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尿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发现,对照组复发率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猪苓汤联合穴位贴敷是肾虚湿热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 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2.1%,有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疗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71.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比单纯常规治疗,在改善症状及中医证候方面,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冯文煦 《光明中医》2015,30(1):106-107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91.67%,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伏九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呼吸脾胃科治疗的8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取常规氨茶碱治疗,试验组4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采取常规氨茶碱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伏九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比较2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2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结果。结果试验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取伏九穴位贴敷的临床意义研究显著,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取伏九穴位贴敷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以及提高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故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取伏九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时敏  么传为  睢勇  虞君 《新中医》2018,50(9):182-18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贴穴位贴敷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活血贴穴位贴敷,疗程共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心绞痛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心绞痛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总显效率治疗组为70.00%,对照组为3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总显效率治疗组为66.67%,对照组为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贴穴位贴敷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可以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心电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阳愈瘿汤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脾肾阳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肾阳虚型亚临床甲减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6例。治疗组服温阳愈瘿汤,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TSH (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血脂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3.33%,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S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治疗前后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月随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阳愈瘿汤能改善脾肾阳虚型亚临床甲减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TSH水平,安全性尚好。  相似文献   

9.
李娟  牛静虎  马振 《中国中医急症》2014,(10):1895-1896
目的 观察院内制剂冠通贴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营养心肌、调脂稳定斑块及扩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通贴穴位贴敷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心电图变化等.结果 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发作及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心电图改善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 冠通贴穴位贴敷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5月—2020年7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接收的9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股骨颈、腰椎L2~L4骨密度明显高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骨密度,并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1.
《光明中医》2021,36(1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3组,穴位贴敷组60例,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口服药物组60例,予复方益母胶囊口服,空白对照组30例,予穴位贴敷无药物的空白贴。结果治疗后穴位贴敷组和口服药物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和口服药物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患者子宫动脉RI、PI、A/B均降低,血清OT、PGF_(2α)、TNF-α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痛经症状,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2.
杨敏  汤素华  兰乐健 《新中医》2019,51(12):286-289
简版: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蛋白尿的效果?方法:将104例脾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2组均予厄贝沙坦片等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检测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CJFR);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芪膏对气虚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优甲乐,治疗组口服中药膏方参芪膏,疗程6个月,观察2组干预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血清TG-Ab、TPO-Ab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芪膏对气虚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脾肾阳虚型慢性复发型UC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与溃结宁穴位贴敷及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60 d,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综合疗效、黏膜病变疗效、黏膜病理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清IL-4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综合疗效、黏膜病变及黏膜病理疗效相当(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IL-4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宁膏穴位贴敷能提高脾肾阳虚型慢性复发型UC的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钟晨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6):399-40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脾胃虚弱型CAG患者分入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行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2星期,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12星期,以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前列腺炎(CP)湿热瘀阻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CP湿热瘀阻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泽桂癃爽胶囊口服,治疗组予中药穴位贴敷,疗程均为30d。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P症状指数评分量表(NIH-CPSI)评分、生活质量简明量表(WHOQOL-BRIEF)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CP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WHOQOL-BRIEF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其中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CP湿热瘀阻证患者实施中药穴位贴敷可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合并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3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给予补益肺肾化痰活血中药口服合并穴位贴敷加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加金水宝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年内的急发次数,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3年内急发平均次数分别为2.48次和3.88次。治疗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较前好转(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P<0.05)。结论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有减少患者3年内急发次数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性评价中药灌肠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沈阳市妇婴医院妇科病房住院并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60例,入组病例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用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及临床疗效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3.15±1.23),复发率3.33%(1/30),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8.26±3.21),复发率20.00%(6/30),有效率83.33%(25/30),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有效改善女性患者生殖系统防御能力,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提高局部血药浓度,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散结除湿作用,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邓君  方容瑜  黄丽钗 《中医康复》2020,(6):50-51,56
目的:观察涌泉穴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至穴位贴敷组、耳穴贴压组和联合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穴位贴敷组加予穴位贴敷治疗,每日1次;耳穴贴压组加予耳穴贴压治疗,每日1次;联合组加予穴位贴敷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每日1次。14天后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穴位贴敷组及耳穴贴压组相比较,联合组能够更好地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3%,优于穴位贴敷组的80.0%及耳穴贴压组的61.3%(P<0.05)。结论:穴位贴敷与耳穴贴压两者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亏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治疗的脾胃亏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4 d后,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以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优,P<0.05。结论:脾胃亏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健脾和胃、宣益肺气、运化水湿,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