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建立CYP1A2基因沉默细胞株和CYP1A2基因高表达细胞株,研究CYP1A2基因对三氯乙烯毒性的影响.[方法]将三氯乙烯分别染毒L02肝细胞、CYP1A2基因沉默细胞和CYP1A2基因高表达细胞,染毒剂量分别为0.25 mmol/L、0.50 mmol/L、1.00 mmol/L、2.00 mmol/L和4.00 mmol/L,以DMSO作为对照溶剂,染毒12 h,观察凋亡基因(Bcl-2、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癌基因(c-fos、c-myc、k-ras、P53)表达水平.[结果]三氯乙烯染毒CYP1A2基因沉默细胞后,Bcl-2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三氯乙烯部分剂量组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癌基因c-fos、c-myc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三氯乙烯染毒CYP1A2基因高表达细胞后,Bcl-2的mRNA表达水平相比对照组下降(P<0.01),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 mRNA表达水平相比对照组升高(P<0.01); CYP1A2高表达细胞中癌基因c-fos、c-myc、k-ras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P5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体内代谢与CYP1A2存在密切关系,沉默CYP1A2基因可以减少三氯乙烯在肝细胞内代谢活化,导致三氯乙烯对凋亡基因和癌基因表达水平下降;三氯乙烯在CYP1A2基因高表达细胞中,表现出对凋亡基因和癌基因的促进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内蒙古高砷病区不同浓度饮水砷暴露人群尿中各种形态砷代谢物和总砷(total arsenic,TAs)含量.方法 于2004年10月运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病区(A村:水砷浓度为240μg/L;B村:水砷浓度为160μg/L;C村:水砷浓度为90 μg/L,D村即对照组:水砷浓度<5μg/L)人群尿样,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尿中各形态砷代谢物和TAs含量.结果 随着饮水砷暴露浓度的增高,人群尿中无机砷(inorganic arsenic,iAs)、甲基砷(monomethylarsine,MMA)、二甲基砷(dimethylarsine,DMA)和TAs含量均增高(P<0.05).暴露于相同水砷浓度的条件下,尿中iAs、MMA、DMA和TAs含量以及一甲基化率(primary methylation index,PMI)和二甲基化率(secondary methylation index,SMI)在不同性别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各暴露组成人和儿童尿中PMI和SMI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成人和儿童(P<0.05);240μg/L组成人尿中PMI和SMI水平显著低于90和160μg/L暴露组(P<0.05);240μg/L组儿童尿中PMI水平低于160μg/L组儿童(P<0.05),各暴露组儿童尿中SMI水平顺序为160μg/L组>90μg/L组>240μg/L组(P<0.05);各暴露组中儿童尿中SMI水平均高于相应的成人(P<0.05).结论 饮水中高砷暴露可能降低人群对砷的甲基化能力.相同饮水砷暴露水平,男女对砷的甲基化能力无差别,儿童二甲基化能力高于成人.低水平砷暴露可能诱导儿童对砷的二甲基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细胞色素氧化酶1A2(CYP1A2)基因沉默载体,转染L02人正常肝细胞(简称“L02细胞”),建立CYP1A2沉默细胞株并观察其对三氯乙烯(TCE)毒性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短发卡RNA(shRNA),连接到pLKO.1-puro质粒中构建CYP1 A2 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L02细胞.筛选CYP1A2沉默细胞株,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印迹法鉴定.分别采用浓度为0.25、0.50、1.00、2.00和4.00 mmol/L的TCE(设为相应的染毒剂量组)对L02细胞和CYP1A2沉默细胞染毒12h,同时设置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即0.00 mmoL/L染毒剂量组),观察凋亡基因[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癌基因(c-fos、c-myc、K-ras、p53)等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测序证明插入pLKO.1-puro载体的CYP1A2基因干扰序列与设计的shRNA 序列一致.CYP1A2沉默细胞的CYP1A2mRNA和CYP1A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较L02细胞下降75.9%和82.4%(P<0.01).TCE染毒后,0.25 ~4.00 mmol/L 4个染毒剂量组CYP1A2沉默细胞Bcl-2表达水平均高于相应染毒剂量组L02细胞(P<0.01);部分0.25 ~4.00 mmol/L染毒剂量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c-fos、c-myc k-ras、p53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相应染毒剂量组的L02细胞(P<0.05或P<0.01).结论 CYP1A2沉默降低TCE对L02细胞凋亡基因和癌基因的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对砷诱导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膀胱上皮细胞(SVHUC-1)暴露于0、0.5、1、2、4、8、10μmol/L亚砷酸钠(Na As O2)24 h,RT-PCR检测HIF-1α的mRNA水平;选择4和10μmol/L剂量组,分别处理4、12、24、48、72 h,再以RT-PCR法检测HIF-1α的mRNA水平;SV-HUC-1细胞同时暴露于Na As O2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维生素C(VC),检测HIF-1α的蛋白含量。结果经砷处理后,SV-HUC-1细胞HIF-1α的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5),并与染砷剂量呈显著剂量-反应关系;抗氧化剂NAC和VC均显著降低了HIF-1α的蛋白水平。结论砷能诱导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HIF-1α表达增加,抗氧化剂NAC和VC对砷诱导的HIF-1α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不同饮水型砷暴露人群血液雌激素受体β(ERβ)mRNA表达水平,分析ERβmRNA表达水平与砷致心脏损伤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砷的内分泌干扰效应。方法采用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选择调查对象273人,依据饮水砷浓度分为高、中、低和对照4个剂量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其血液ERβmRNA表达水平。结果人群ERβmRNA表达量随着饮用水砷浓度及尿砷含量的增加而上升(r分别为0.159和0.21,P0.05);随水砷浓度的增加Q-Tc间期延长患病率上升(χ2=4.35,P=0.037),各组ERβmRNA表达水平与Q-Tc间期延长患病率变化趋势一致;Tp-Te间期随水砷浓度的增加而延长(r=0.199,P=0.023),同样也随ERβmRNA表达的增加而延长(r=0.205,P=0.019);各组心律失常患病率几乎与ERβmRNA表达水平变化趋势同步。结论长期砷暴露可潜在地影响人体ERβ基因表达,砷致Q-Tc间期和Tp-Te间期延长与干扰ERβ基因表达可能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姜黄素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中Orai1和STIM1mRNA水平的改变。方法 A549细胞分别暴露于5、10、15、20、25和30μmol/L姜黄素12、24和48 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将不同浓度姜黄素孵育A549细胞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确定25μmol/L姜黄素处理24 h后,Orai1和STIM1mRNA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A549细胞24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6.5%、95.0%、77.4%、63.9%、57%、39.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姜黄素处理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P0.05或P0.01)。经姜黄素处理后A549细胞Orai1和STIM1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姜黄素可能引起A549细胞Orai1和STIM1 mRNA表达水平发生改变,通过下调Orai1和STIM1mRNA表达量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饮用水有机提取物对大鼠肝脏代谢酶CYP1A2与CYP2E1酶活性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为当地饮用水有机物污染的安全性评价及肝脏毒性机制的阐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提取水样中有机污染物,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玉米油)和低、中、高3个染毒组[剂量分别为5、20、80 L/(kg·d)],经口灌胃亚慢性染毒(12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活性比色法分别测定CYP1A2与CYP2E1酶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YP1A2、CYP2E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的CYP1A2酶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P2E1酶活性在中、高剂量组均明显升高(P<0.05)。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CYP1A2的蛋白表达量在高剂量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CYP2E1的蛋白表达量在中、高剂量组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较高剂量的饮用水有机提取物可上调CYP1A2及CYP2E1的蛋白质表达,从而诱导CYP1A2和CYP2E1酶活性的增强。此可能为饮用水有机提取物肝脏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砷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同步化后的线虫分别暴露于含0(对照)、5、50μmol/L亚砷酸钠的M9缓冲液中72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进行代谢组学检测,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分析比较砷暴露组和对照组线虫代谢产物的差异,并筛选出有意义的差异代谢物,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查找其影响的相关代谢通路。测定线虫体内葡萄糖水平及糖酵解、糖原合成和分解、糖异生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PLS-DA分析显示,暴露组与对照组线虫代谢特征存在差异,砷暴露组中葡萄糖-6-磷酸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μmol/L亚砷酸钠暴露组线虫体内葡萄糖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暴露浓度的升高,线虫体内葡萄糖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亚砷酸钠暴露组线虫体内糖酵解途径相关基因己糖激酶(hxk-2)、6-磷酸果糖激酶(pfk-1.1)和丙酮酸激酶(pyk-1)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暴露浓度的升高,线虫体内hxk-2、pfk-1.1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亚砷酸钠暴露组线虫体内糖原合成相关基因糖原合酶(gsy-1)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而糖原分解相关基因糖原磷酸化酶(pygl-1)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暴露浓度的升高,线虫体内gsy-1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而pyg1-1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亚砷酸钠暴露组线虫体内糖异生途径相关基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ck-1)mRNA表达水平降低,而50μmol/L亚砷酸钠暴露组线虫体内果糖二磷酸酶-1(fbp-1)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暴露浓度的升高,线虫体内pck-1 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慢性砷暴露可通过影响糖代谢相关酶的表达导致线虫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在砷暴露所致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24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砷暴露低(10μg/L)、中(100μg/L)、高(1 000μg/L)剂量组,砷暴露组通过自由饮用含Na As O2的水进行染毒,对照组自由饮用不含Na As O2的水,染毒28 d后统一处死。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ɑ、IL-6、IL-8、IL-10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NBR1、p62、LC3Ⅱ表达量。结果砷暴露组大鼠BALF中促炎因子TNF-a、IL6、IL8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100μg/L组的IL-6最高;砷暴露1 000μg/L组的抑炎因子IL-10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砷暴露组大鼠肺组织中p62、NBR1的表达量增加(P0.05),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砷暴露组大鼠肺组织中LC3Ⅱ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砷暴露所致大鼠肺损伤中,细胞自噬被抑制时会加重大鼠肺部的炎症损伤,当Na As O2暴露浓度达到100μg/L时,会对大鼠肺组织造成明显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亚慢性砷暴露对大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影响及γ-GCS表达变化,探讨砷暴露致神经损害机制。方法采用40只清洁级SD大鼠(体重:100 g±20 g),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蒸馏水)、低剂量组(2.4 mg/L NaAsO_2溶液)、中剂量组(12 mg/L NaAsO_2溶液)和高剂量组(60 mg/L NaAsO_2溶液),每组10只,雌雄各半。以自由饮水方式染砷100 d。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脑砷含量;比色法测定脑组织总抗氧化能力;微量测试法测定脑海马组织GSH浓度;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测定海马γ-GCS mRNA;免疫组化法测定γ-GCS蛋白的表达。结果染砷组与对照组比较:染砷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砷含量增高、总抗氧化能力下降、海马组织谷胱甘肽浓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砷组大鼠海马区γ-GCS mRNA表达下调、γ-GCS蛋白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慢性砷暴露可导致脑组织氧化损伤,诱发氧化应激及γ-GCS表达降低,从而使脑组织中GSH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1.
砷对大鼠海马超微结构和NMDAR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饮水砷暴露后大鼠海马超微结构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砷致学习记忆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48只雄性健康断乳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饮用自来水,砷暴露组分别饮用2.72,13.6和68 mg/L亚砷酸钠溶液.饲养3个月后.测定脑砷,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用RT-PCR检测海马组织NMDA受体亚基mRNA表达.结果 脑砷值随饮水砷浓度升高而升高,13.6和68 mg/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染砷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脊减少或无脊,粗面内质网扩张,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与对照组相比,各砷暴露组NR2A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大鼠砷暴露可致海马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降低NR2A mRNA表达量,进而可能影响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砷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Jun表达影响,探讨砷致学习记忆损害机制。方法采用40只清洁级SD大鼠(体重:100±2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以自由饮水方式染砷100 d,染砷组分别为:2.4,12和60 mg/L亚砷酸钠水溶液,对照组饮蒸馏水。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脑总砷含量,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测定海马C-Jun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Jun蛋白水平。结果染砷组脑砷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定位航行实验:染砷组与对照组比较,染砷组大鼠逃逸潜伏期延长,从游泳训练第三天结果发现,高剂量组大鼠潜伏期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差异延续到第四天。空间探索实验:随着染砷浓度增加,染砷组大鼠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5)、游泳距离减少(P0.05),穿越平台次数依次减少(P0.05)。C-Jun蛋白表达随染砷剂量增加而增加(P0.05),而C-Jun mRNA表达染砷组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亚慢性砷暴露可引起Jun蛋白过度表达,C-Jun mRNA表达下调,学习记忆能力降低,C-Jun表达异常是长期砷暴露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重要中间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砷暴露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uman keratinocytes,HaCaT)药物转运蛋白mRNA表达和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HaCaT细胞随机分为慢性对照(不予以砷处理)组和慢性砷暴露(100 nmol/L亚砷酸钠染毒28周)组,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和1%双抗的培养基中,收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法检测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aCaT对照细胞和慢性砷暴露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对照)、2.5、5、10、20、30、40、50、60、80、100、150μmol/L亚砷酸钠的培养基中孵育24 h,采用MTS法检测细胞活性。将慢性砷暴露组细胞和对照细胞予以10μmol/L亚砷酸钠处理24 h,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砷蓄积和砷排放量。结果与对照细胞相比,慢性砷暴露HaCaT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蛋白ABCC2和ABCC4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C1、ABCC3、ABCC5、ABCG1、ABCG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细胞相比,慢性砷暴露HaCaT经各浓度急性砷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细胞相比,1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24 h后,慢性砷暴露细胞内的砷蓄积量降低,而砷排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砷暴露的HaCaT细胞药物转运蛋白mRNA的表达升高,砷排出能力增强,对砷毒性产生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用浓度为0、1、2、4、8、10μmol/L的亚砷酸钠处理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24 h和浓度为0、0.5μmol/L的亚砷酸钠处理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至40代,应用RT-PCR方法检测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μmol/L剂量组染砷24 h后NFAT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0.05);0.5μmol/L浓度砷长期处理细胞40代后引起NFAT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提示,长期、低剂量砷处理的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NFAT2 mRNA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δ(protein kinase C8,PKCδ)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在燃煤型砷中毒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人群研究:选取符合条件的贵州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133例砷暴露者纳入砷暴露组,包括病区非病例组(25例)、无明显肝病组(38例)、轻度(43例)和中重度(27例)肝病组;选取非砷污染村34名健康居民纳入对照组.采集上述研究对象的尿液和外周血,测定尿砷含量及外周血PKCδ mRNA表达水平.动物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饮水型砷中毒组和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组(即低、中、高砷粮食污染组),每组6只.对照组常规喂养,饮水型砷中毒组给予10 mg/kg As2O3水溶液,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组喂饲用病区高砷煤烘烤的玉米粉所配制的饲料(砷含量分别为25、50和100 mg/kg),均喂养3个月.测定其尿砷含量、外周血和肝组织PKCδ mRNA表达水平及肝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C8 (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C8,pPKCδ)表达水平.结果 非病例组、无明显肝病组、轻度和中重度肝病组尿砷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25.58(18.62 ~ 40.73)、56.66(38.93 ~ 76.77)、64.90(39.55 ~98.37)和75.47(41.30~109.70) μg/g肌酐,除病区非病例组外,其余组均高于对照组[23.34(17.84~37.45) μg/g肌酐](P值均<0.05).大鼠饮水型砷中毒组和低、中、高砷粮食污染组尿砷含量分别为2223.61(472.98~3976.73)、701.16(194.01~1300.27)、1060.94(246.33~2585.47)和3101.11 (1919.97~5407.07) μg/g肌酐,均高于对照组[94.32(22.65 ~ 195.25) μg/g肌酐](P值均<0.05);肝组织中pPKCδ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324.83±25.06、278.50±30.57、308.83±34.67、326.33±35.09,均高于对照组(240.17±28.07)(P值均<0.05);肝组织细胞膜中pPKCδ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49±0.06、0.33±0.05、0.37±0.06、0.50±0.08,均高于对照组(0.28±0.04)(P值均<0.05);细胞浆中pPKCδ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38±0.06、0.31±0.05、0.35±0.05、0.36±0.05,均高于对照组(0.24±0.05)(P值均<0.05).结论 砷可能通过调控pPKCδ蛋白表达,诱导其膜转位活化,导致燃煤型砷中毒肝损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人群GSTO1 mRNA表达及与砷甲基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O1)mRNA在砷中毒患者、病区对照和非病区对照人群中的表达及其与尿砷甲基化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饮水型砷中毒重度患者、轻度患者、病区对照和非病区对照各6例,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测定研究对象的淋巴细胞中GSTO1 mRNA表达,采用AFS-9130、SAP-10检测尿无机砷(iAS)、一甲基胂酸(MMA)、二甲基胂酸(DMA)、尿总砷TAs含量.结果 中重度组,轻度组、病区对照组人群iAs,MMA,DMA,TAs一甲基化指数(PMI)均明显高于非病区对照人群(P<0.05);中重度组(P_(50)=1.96),轻度组(P_(50)=1.31)、病区对照组人群(P_(50)=1.23)GSTO1mRNA表达高于非病区对照人群(P_(50)=1.015)(P<0.05);GSTO1 mRNA表达与MMA%(r=0.206,P=0.112)、DMA%(r=0.098,P:0.700),PMI(r=0.127,P=0.615)和SMI(r=0.192,P=0.445)无相关性.结论 GSTO1 mRNA表达与砷甲基化无明显关系,砷中毒引起的损伤可能与砷暴露引起GSTO1mRNA表达增高,并将五价砷化物还原为三价砷化物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饮用水高碘对大鼠学习能力及海马神经组织凋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SPF级成年SD孕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饮用自来水)及500、2 500、5 000μg/L碘酸钾暴露组,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高碘暴露,连续暴露21 d。随机从各剂量组选择断乳雌、雄仔鼠各10只,延用相同剂量进行暴露直至第4个月末。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Bcl-2、Caspase-3和Cyt C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组织Bcl-2、Caspase-3和Cyt 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 000μg/L碘酸钾暴露组雄性大鼠训练不同时间内的平台潜伏期均延长,而2 500μg/L碘酸钾暴露组雌性大鼠仅训练第2天时的平台潜伏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碘酸钾暴露组大鼠穿越平台的次数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间探索时间、路径比例均无明显变化。随着碘酸钾暴露浓度的升高,雄性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2 500μg/L碘酸钾暴露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浓度碘酸钾暴露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Bcl-2、Cyt C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2 500、5 000μg/L碘酸钾暴露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yt C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00μg/L碘酸钾暴露组相比,5 000μg/L碘酸钾暴露组雄性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yt C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碘暴露可造成4月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下降,可能与海马神经细胞发生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配体相关分子1A(TL1A)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毒性心肌炎组)及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TL1A水平和外周血TL1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组血浆TL1A水平[(1.37±0.41)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0.85±0.2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病毒性心肌炎组外周血TL1A mRNA水平(0.39±0.17)明显高于对照组(0.3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TL1A表达水平升高,TL1A可能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氟砷联合染毒大鼠模型,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1(Akt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氟砷联合染毒大鼠牙齿组织中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清洁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按析因设计随机分为1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不同浓度Na F(0.0、5.0、10.0、20.0 mg/kg)和Na As O2(0.0、2.5、5.0、10.0 mg/kg)单独和联合灌胃染毒,每周连续灌胃染毒6 d,停灌1 d,连续染毒6个月。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牙氟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测牙砷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牙齿组织BMP-2、RANK、PI3K和Akt1mRNA相对量表达。[结果]无氟染毒的4组大鼠均无氟斑牙发生,余12组大鼠均出现氟斑牙。牙氟、牙砷含量随单独氟、砷染毒剂量升高而增加。大鼠牙齿组织BMP-2和Akt1mRNA表达水平呈现随氟染毒剂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0.05),但并未随砷染毒剂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P0.05)。RANK和PI3K mRNA表达水平呈现随氟染毒剂量增加而下降的趋势(P0.05),各砷染毒剂量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染毒剂量、牙氟含量与BMP-2和Akt1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82、0.302,0.292、0.246,均P0.05),与RANK和PI3K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23、-0.332,-0.193、-0.185,均P0.05),氟斑牙与牙齿组织RANK、PI3K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283、-0.273,均P0.05),其余无相关性。[结论]过量氟暴露可上调大鼠牙组织BMP-2和Akt1转录水平,下调RANK和PI3K转录水平,从而参与牙齿釉质发育或矿化过程,导致牙齿损伤。氟砷联合暴露致牙齿损伤主要表现为氟的主效应,砷间接参与氟致牙齿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硒对不同剂量砷致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抗氧化功能及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调节处于对数期的HUVEC细胞密度为1.0×105/ml,分别加入0(含10%标准胎牛血清,对照)和砷浓度为0.05、0.1、0.5、1.5、3.0、6.0、12.0 μmol/L的三氧化二砷溶液及在此基础上加入0.1 μmol/L亚硒酸钠溶液培养48 h.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CAM-1和VCAM-1的表达.结果 随着砷暴露浓度的升高,HUVEC细胞培养液中SOD、GSH-Px活力均呈下降趋势,而MDA含量和ICAM-1、VCAM-1的表达呈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砷浓度为0.1~12.0μmol/L时,HUVEC细胞培养液中SOD 、GSH-Px活力均降低,ICAM-1的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砷浓度为0.5~12.0 μmol/L时,HUVEC细胞培养液中MDA的含量和VCAM-1的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砷浓度为0.05、0.5μmol/L时,加硒组HUVEC细胞培养液中SOD活力均高于不加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砷浓度为0.05、0.1μmol/L时,加硒组HUVEC细胞培养液中GSH-Px活力均高于不加硒组,MDA含量和ICAM-1、VCAM-1的表达均低于不加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定浓度的砷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功能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黏附分子表达增强,而硒可在一定程度上拮抗砷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