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文章以当前我国残障人士行动辅具的发展现状为启示,分析了国内外行动辅具设计的概况,进而论述了愉悦性原则在残障人士行动辅具中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将愉悦性原则这种设计方法运用在残障人士行动辅具中,从视觉、触觉及功能中的愉悦性入手,探寻适合残障人士的行动辅具,最终解决残障人士的使用障碍并使其更愉快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2001年10月29日 ,SECOM在东京BigSight举行的第28届国际福利设备展H.C.R2001(主办单位为全国社会福利协议会、保险福利公关协会 ,会期为10月24~26日 )上 ,公开了帮助手脚不方便的人士就餐的6轴机器人“MYSPOON”。该机器人具备夹住饭菜并且送到残障人士嘴边的功能。SECOM表示 ,“如果得以实用化 ,这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帮助就餐的机器人” ,该公司计划在明年春季实现商品化。机器人的操作 ,将由残障人士自己根据残障程度选择“手动”、“半自动”以及“自动”等三种模式。当设为“手动”…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强残障人士自主进餐的生活自信心,也为了将护理人员从繁重的护理工作中释放出来,设计了一款基于台达PLC控制的助餐机器人控制系统。重点阐述了基于PLC的助餐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功能说明、总体结构设计、硬件选型及参数配置和软件流程设计,以台达DVP系列PLC为控制系统核心,完成了样机的制作,对系统进行了编程调试。经过实验,样机能够帮助无臂残障人士实现自主用餐,基本符合控制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极大地解决残障人士行动不便利的问题,对提高我国残疾人自主就餐水平、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参数家庭监护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参数无线家庭监护系统设计目的是为老人和残障人士提供心电、血氧、血压、呼吸和体温等各种生理参数的检测。系统采用了基于芯片nRF24L01的无线通信模式,并利用非标准通信协议进行管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病人的远程监护,让医生能随时掌握病人的情况,确保病人的及时医治。  相似文献   

5.
李经纬 《福建电脑》2010,26(11):154-155,181
信息技术的进步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残障人士带来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针对有视力障碍者,介绍了无障碍网络课程架构的核心技术及其在针对普通人和残障人士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阐述了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分析等详细设计的全过程。通过使用本系统,将网络课程的应用人群进一步扩大,真正实现同等程度、同等水平地获取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6.
信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学习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互联网络可以快速的了解外面的世界所发生的事件、获得最新的理念和技术。视力残障人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由于自身的缺陷很难将现代的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到生活中。论文中提出了将汉字符号信息与拼音符号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拼音符号与盲文物理设备驱动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以帮助视力残障人士为目地的信息交互平台,使得视力残障人士也能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信息科技技术。其中在视力残障人士信息交互平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问题是建立汉字语义、语音动态识别规则知识库,知识库对遇到多义词汇或多音词汇时,可根据语境中的上下文关联来调用动态模糊逻辑查询处理模块来正确的表达出语句的含义并用盲文或语音的形式表现出来。动态模糊逻辑查询处理模块在这里还处于探索阶段,现提出相关理论观点供大家探讨及交流。  相似文献   

7.
对残障人士来说,使用键盘、鼠标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语音就成为了残障人士与计算机、手机等设备沟通的最好帮手。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生活中,肢体残障人士因其身体的种种不便,经常需要别人帮助。开发为残疾人设计的板式家具是让残疾人以最大限度地"自己完成"为设计目标,最大可能地帮助残疾人自己料理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尽量减少照料人员时间和精力,同时还会增加残疾人的自信心,拓展其私人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9.
遵循无障碍化设计准则,开发了一个面向视残障人士的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可提供北京2008奥运会和残奥会相关交通和服务设施信息的检索和发布、导航定位地图数据下载与维护、网络社区等服务。网络社区包括在线聊天室和留言板可为残障人士提供网络交互平台。视障人士用导航终端下载该平台提供的最新地图数据实现准确实时的导航定位功能,从而有助于视障人群外出更加安全和方便。此外采用MVC设计模式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和易维护性。  相似文献   

10.
电脑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对于健壮的青年人来说,连续操作几个钟头不是难事,但对于老人、残障人士等需要关爱的群体来说,使用电脑并不会像我们一样的方便?如何才能让她们健康、正常地使用电脑呢?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息化》2007,(22):25
微软最近提出申清了一项新的应用专利,它是一种关于如何通过电脑来捕捉人类大脑意识的方法论,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分析脑电图进行对“噪声——无关信号”的过滤,来破译出人类大脑在某一时刻的真实想法。这只是一种人脑与电脑沟通界面的雏形,来源于一项原本意在帮助残障人士更好使用电脑进行沟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针对残障人群的心理特点,从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地论述了设计如何帮助残障人群减少或消除社会生活中的心理障碍,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怀,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当中去,以达到针对残障人群的设计从生理上的无障碍上升到心理上的无障碍。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无障碍是全民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方面。如何为我国6000万残障人士创造用得上、用得赶、用得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数码世界》2007,6(13):47
北京日立北工大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为了实现信息无障碍,基于全民通用设计思想,开始面向中国企业、大学、政府机关开展"网页信息无障碍"事业.网页信息无障碍:为包括残障人士、老年人在内的所有人提供友好的网页界面,让所有人都能更方便地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15.
《电脑迷》2007,(6)
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中的“轻松访问中心”主要为视力、听力有障碍的残障人士而设定,对于正常人来说,不妨将其关闭。  相似文献   

16.
想成为网络技术最前沿的消息灵通人士?想深入了解包括Netware5.0在内 Novel、公司的全线产品?被网络故障困扰多时急需专家帮助?  相似文献   

17.
智能轮椅将移动机器人的技术应用于电动轮椅,帮助老年和残障人士提高行动自由度。本文针对轮椅的运动特性,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分区算法对轮椅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初步融合,并将障碍物距离信息模糊化,采用BP神经网络对障碍物环境进行分类。利用L-M优化算法进行模式识别。轮椅运动的动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适用于其它移动机器人的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Windows XP中提供了一个帮助查看系统信息的工具——系统信息,调用方法是依次打开“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它将告诉你些什么内容呢?  相似文献   

19.
智能人机交互正作为一种新型沟通手段,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近几年,语音技术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语音控制能实现交互高效、流畅、无缝,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是核心。笔者基于语音交互中的相关问题,提出Speech SDK平台残疾人辅助交互系统设计方案,有利于残障人士通过语音控制进行操作,希望通过探讨可以促进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应台湾有关方面邀请,笔者在台从事学术交流活动数月,工作中常遇到简、繁体转换问题,感受颇多。那么台湾人士在大陆用简体系统作繁体工作可能也会遇到不少问题?怎样去解决?下述的个人经验也许能对两岸的交流有点帮助。 简、繁体系统不同麻烦大 在简体环境中用到繁体的时候,有众多的内码转换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