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索山黧豆淀粉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浸泡法与碱性蛋白酶酶解蛋白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提取山黧豆蛋白质同步制备淀粉的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山黧豆浸泡法分离提取蛋白质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浸泡料水比、pH值、浸泡温度,适宜的浸泡条件为浸泡料水比1:10、pH值10.5、温度55℃,蛋白质提取率可达64.88%;碱性蛋白酶酶解浸泡后山黧豆残粕中的残留蛋白,影响酶解效果的因素依次为酶用量、温度、时间、pH值,在碱性蛋白酶400U/g、60℃、120min、pH值10.5时酶解效果较好,最终淀粉成品中的蛋白质残留量低于0.70%。  相似文献   

2.
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蚕豆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蚕豆经去皮、粉碎、除淀粉后,得到蚕豆粗蛋白.采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蚕豆蛋白制备蚕豆蛋白水解物.通过单因素试验,调查了pH、底物质量分数、酶用量(E∶S)和酶解温度等因素对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蚕豆蛋白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蚕豆蛋白适宜的工艺参数:酶解温度60℃,底物质量分数3%,酶用量(E∶nS)8%,pH 9.0,此条件下,蚕豆蛋白水解度(DH)达最大,为21.67%.该结果与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绿豆蛋白和小麦蛋白等适宜条件参数接近.  相似文献   

3.
赵静  王燕 《食品与机械》2016,32(1):162-166
从辣椒粕中提取粗蛋白,建立蛋白酶水解辣椒粕分离蛋白制备呈味肽的最佳条件。以水解度和肽得率为指标,对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4种酶水解辣椒粕分离蛋白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的水解效果最佳。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复合蛋白酶作用的固液比、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pH值及酶解温度作为试验因素,初步确立复合蛋白酶的水解条件。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终确定复合蛋白酶水解辣椒粕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0(mV),酶用量2.0%,酶解时间4h,酶解pH值6.5,酶解温度50℃。通过实验验证,在该条件下,复合蛋白酶对辣椒粕分离蛋白具有较好的水解效果,其水解度为19.60%,肽得率为6.30%。  相似文献   

4.
以水解度作为指标,研究了碱性蛋白酶水解鱼粉废水中鱼蛋白制备饲用蛋白肽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酶用量、酶解温度、pH值、酶解时间和底物质量分数等因素对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16%,振荡速度130 r/min,碱性蛋白酶用量为鱼粉废水中蛋白质的1.0%,酶解温度为60℃,pH值为8.5,反应时间为4.5h.在此最佳条件下得到具有浓郁鱼腥香味,水解度为25.06%的饲用鱼蛋白肽产品.  相似文献   

5.
研究酶制剂的种类、用量、酶反应温度、pH值、酶反应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茶叶籽中蛋白质提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获取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茶叶籽蛋白的等电点为pH3.6,碱性蛋白酶对茶叶籽粗蛋白的提取效果最好,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的次序为:酶反应时间〉pH〉酶反应温度〉碱性蛋白酶添加量;酶法提取茶叶籽蛋白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碱性蛋白酶用量200U/g、PH值为10.0、酶反应温度40℃、酶反应时间45min,在此条件下,茶叶籽蛋白提取率达到83.04%。  相似文献   

6.
以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为原料,分析了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氨基酸组成。采用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催化酶解澳洲坚果粕蛋白制备多肽。以水解度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中含有32.25%的蛋白质,17 种氨基酸,含量为25.05%。碱性蛋白酶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pH值>底物质量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 ℃、酶解时间3.5 h、底物质量浓度110 g/L、酶解pH 8.0、加酶量2 400 U/g,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达到了22.83%。中性蛋白酶各因素影响水解度的主次顺序为:加酶量>酶解时间>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酶解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3.5 h、底物质量浓度100 g/L、酶解pH 7.0、加酶量3 200 U/g,水解度达到了22.78%。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碱性蛋白酶酶解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制备多肽的效果优于中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7.
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赤豆蛋白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赤豆蛋白制备赤豆蛋白肽,研究各因素对酶水解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pH值、酶解时间、酶用量(E/S)、底物浓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适宜反应条件为:E/S为8%,pH值9.0,底物浓度为4%,酶解时间为4h,酶解温度为55℃,在此条件下测得水解度为45.82%。  相似文献   

8.
以还原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以及多肽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木瓜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分别水解猴头菌液体发酵菌丝蛋白。结果表明效果最佳的是木瓜蛋白酶。通过控制木瓜蛋白酶加入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以及pH值4个因素的变化,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猴头菌丝蛋白的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猴头菌丝抗氧化肽制备的因素为加酶量〉pH〉酶解时间〉温度。确定猴头菌丝抗氧化肽制备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加酶量80 U/mL,酶解时间1 h,酶解温度50℃,酶解pH 6.0,在此条件下猴头菌丝多肽的还原力最强,多肽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制备银杏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采用2709碱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分步水解银杏种仁蛋白,以总还原能力为指标,考察酶用量、酶解温度、pH值和酶解时间这4个因素对银杏种仁蛋白酶解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出2709碱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为:酶用量为6976U/g、酶解温度为55℃、pH值为8.9、酶解时间为5h,此时银杏种仁蛋白酶解液的总还原能力(A700nm)为1.278;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胃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为:酶用量为9000U/g、pH值为3.0、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2h,此时银杏种仁蛋白酶解液的A700nm为1.636。  相似文献   

10.
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绿豆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优化酶解条件,经测定水解度考察了酶解过程中p H、温度、底物浓度[S]、酶用量[E/S]、酶解时间等因素对绿豆蛋白酶解效果的影响。通过L_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碱性蛋白酶酶水解的最适反应条件为:pH 8.5,温度65℃,底物浓度9%,酶用量5%,水解时间240 min。该条件下绿豆蛋白的水解度可达31.55%。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蜡梅籽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蜡梅籽蛋白,探讨超声波处理时间与温度、酶用量、碱浸提液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料液比对蜡梅籽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设计4因素3水平的试验,依据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处理时间15min,超声波处理温度50℃,料液比1:8,酶用量3.64%,碱浸提pH9.72,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63min。在此条件下,蜡梅籽蛋白的得率为31.95%。  相似文献   

12.
汤务霞  冯程  韩艳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179-182,186
菜籽饼是油菜籽压榨制油的副产物,是提取蛋白质的良好资源。以菜籽饼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提取菜籽饼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在系统考察液料比、加酶量、初始pH、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可溶性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提取时间恒定在40min,利用响应面实验优化各主效因子,经回归分析获得最优的工艺条件:加酶量6500U/g、酶解温度45℃、初始pH11、液料比17∶1,在此工艺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提取率为55.38%。  相似文献   

13.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优化酶法提取茶叶籽蛋白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实验优化碱性蛋白酶提取茶叶籽蛋白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碱性蛋白酶用量、pH、酶反应时间与温度为实验因素,以茶叶籽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建立回归数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获得了茶叶籽蛋白酶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5、碱性蛋白酶用量200U/g、pH10.5、酶反应时间55min、酶反应温度45℃,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可达75.83%。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丢糟中淀粉的利用率,采用酸性蛋白酶处理浓香型白酒丢糟,使与淀粉紧密结合的蛋白质得以分解,丢糟中的部分淀粉被释放后与淀粉酶直接接触被酶解,转化为可被微生物生长利用的多糖类物质。以淀粉和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酶添加量对蛋白和淀粉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淀粉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淀粉提取率结果影响顺序为:酶解温度>酶解pH>酶解时间>酶添加量,最佳淀粉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75 ℃,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pH为4.0,酶添加量0.02 mL/g。在此最佳条件下,淀粉提取率为24.26%,蛋白提取率为12.21%。  相似文献   

15.
复合法提取高温菜籽粕中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温菜籽粕为原料,研究了淀粉酶法与碱提法结合提取蛋白质的工艺,其优化条件为:酶解pH7.0,酶解温度50℃,料液比1∶20,加酶量2.5%,酶解时间3 h;碱提pH10.0,碱提温度55℃,碱提时间2 h,料液比1∶12。在此条件下,菜籽蛋白质提取率达到71.63%。经等电点沉淀、70%乙醇脱色及冷冻干燥后,产品呈浅灰色,菜籽蛋白质得率为9.3%,单宁脱除率为56.65%,植酸脱除率为62.77%,硫甙脱除率达93.66%。  相似文献   

16.
酶法制备黑豆粕粉多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以黑豆粕粉为原料,以蛋白水解度为评价指标,从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中筛选水解效果最好的蛋白酶。考察酶解pH、加酶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黑豆粕粉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黑豆粕粉多肽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最适合酶解黑豆粕粉多肽,其最佳酶解条件确定为酶解温度55 ℃、酶解pH 9、酶解时间260 min、加酶量4.3%。在此最佳条件下,蛋白水解度为35.23%,较优化前蛋白水解度提高1.93%。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虾加工副产品的酶解,确定风味蛋白酶作为最佳水解酶,并确定其起始pH值为6.5,考察了酶添加量、料液比、酶解时间和温度对虾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工艺:酶添加量1.0g/100g,料液比1g:8mL,酶解时间2.5h,酶解温度50℃。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果胶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提取巴塘核桃油的最佳工艺及不同储藏条件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L9(34)正交试验研究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加酶量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并以过氧化值和酸价为指标研究该核桃油在不同温度、光照、容器材料以及抗氧化剂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巴塘核桃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pH7、酶解温度45 ℃、酶解时间3.5 h、加酶量1.4%,在此条件下巴塘核桃油提取率为78.91%±0.03%;将此条件下提取的核桃油用铁罐灌装,置于冷藏、避光的条件下,并添加0.02% BHT+VC(质量比1:1)作为抗氧化剂,其表现出的氧化稳定性较佳,具有较长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