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肾积水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是造成肾积水的主要原因。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90例(94侧)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现将其诊断、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引起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由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引起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诊断符合率 90 % ,手术治愈率 95 %。结论 B超、CT及静注尿路造影 (IVU)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引起的先天性肾积水的主要诊断方法 ;Anderson -Hynes肾盂成形术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肾积水过去仅靠腹部B超 (BUS)、静脉肾盂造影 (IVP)进行术前诊断 ,近两年开展了磁共振尿路造影 (MRU ) ,现对三者进行对比研究 ,拟探讨它们在小儿肾积水中的应用价值。1 临床资料1995 - 2 0 0 1年我院共收治 75例肾积水病人 ,男 5 6例 ,女 19例 ,年龄 15d~ 10岁 ,平均 4 2岁。临床表现为上腹包块、间歇性腹痛、尿血或反复泌尿系感染 ,少数病人无任何症状及体征 ,因罹患内科疾病被体检发现肾积水。 1995 - 1998年 ,经BUS和IVP检查 ,术前诊断肾积水患者 5 5例 ,4 9例为单侧肾积水 ,其中左侧 37例 ,右侧 12例 ,双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积水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肾积水患儿30例(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均给予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进行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结果:30例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及护理后,护理总体以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率分别为96.7%、10%。讨论: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患儿来说,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期间给予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儿痛苦,促进疗效,并发症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肾积水(CH)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及对其早期随访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在中山市博爱医院产科出生,于生后7 d内接受泌尿系统超声筛查,并且临床病例资料完整的4 81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男性新生儿为2 566例,女性为2 245例)。对其中符合CH诊断标准者进行随访,观察CH患儿生后6个月肾积水部位及分度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经中山市博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KY-2019-002-17),与受试儿监护人均签署泌尿系统超声筛查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本组4 811例受试儿中,生后7 d内新生儿泌尿系统超声筛查结果提示,先天性肾脏尿路发育异常(CAKUT)者为268例(5.6%),其中CH患儿为248例。本组CAKUT新生儿的肾积水阳性率为92.5%(248/268)。248例CH患儿中,男性患儿为164例,女性为84例;轻、中、重度肾积水患儿分别为213、19、16例。②本组4 811例受试儿中,产前胎儿超声筛查肾积水阳性率为2.3%(111/4 811),显著低于生后7 d内新生儿泌尿系统超声筛查阳性率(5.2%,248/4 811),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08、P<0.001)。③对248例CH患儿随访至3个月时,肾积水恢复正常患儿为125例(50.4%),好转为37例(14.9%),维持原状为61例(24.6%),加重为18例(7.3%),7例发生发热性尿路感染(UTI)。④随访至6个月,213例轻度肾积水患儿中,170例肾积水恢复正常,4例加重;19例中度肾积水患儿中,11例恢复正常或好转;16例重度肾积水患儿中,无一例恢复正常,12例好转。15例发生发热性UTI。对本组16例重度肾积水和4例肾积水加重患儿进行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或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检查发现,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和尿道瓣膜症(PUV)分别为15、1例,无一例患儿由单侧肾积水发展为双侧。⑤6个月的随访期内,248例CH患儿中,19例(7.7%,19/248)出现发热性UTI中,男性为14例,女性为5例。16例重度肾积水患儿的发热性UTI发生率为31.2%(5/16),显著高于轻度肾积水患儿(6.6%,14/213),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776、P<0.001)。这19例出现发热性UTI患儿中,对13例进行MCU检查,7例被确诊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均为轻度肾积水患儿。⑥其中12例重度肾积水患儿接受外科手术后好转,5例VUR患儿随访结束时,尚需继续预防性长期口服小剂量抗菌药物治疗。对重度肾积水、肾积水加重和发生并发症患儿进行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检查,均提示正常。 结论生后新生儿早期泌尿系统超声筛查CH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多数轻、中度肾积水患儿于生后6个月内可自行恢复正常,重度及随访中呈加重趋势的轻、中度肾积水患儿多为因发生UPJO所致。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肾积水如何治疗宁夏固原读者来信说:自己的男朋友患有先天性肾积水,影响了婚姻很苦恼,咨询──先天性肾积水一般男性罹患率高,左侧多见。积水肾可以十分巨大,多为单侧,多半要切除积水肾。如果对侧肾也不好,或积水肾积水不重时可考虑保留肾,做解除梗阻手术。...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尿路梗阻引起的小儿肾积水 ,若不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 ,则并发症多 ,易造成肾功能不可逆损害。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小儿先天性尿路梗阻所致肾积水围产期诊断及治疗成为可能。作者自1987年 4月至 1999年 9月共收治患儿 2 3例 ,获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 2 3例 ,男 16例 ,女 7例 ;妊娠 2 4至 2 8周经B超诊断为先天性尿路梗阻所致肾积水 ,所有患儿均于产后 1周转入泌尿外科。1·2 诊断 所有患儿入院后行B超检查发现 :单侧肾积水 19例 ,左侧 11例 ,右侧 8例 ;双侧肾积水 4例 ,2例合并膀胱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泌尿系统超声筛查, 了解闵行区高危儿童泌尿系统发育异常发生情况, 并通过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早期发现和及时转诊重症肾脏畸形患儿, 有助于及早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由闵行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至闵行区妇幼保健院的高危儿童进行泌尿系统超声筛查, 筛查阳性结果分为先天性肾积水、其他肾脏发育异常。对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进行后续随访和转诊。结果 2011年1月-2012年12月由闵行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入本院的高危儿童6 258例, 接受泌尿系统超声筛查者5 325例, 筛查率为85.09%, 2012年度明显高于2011年(82.19% vs 87.47%, χ2=33.82, P<0.05)。筛查阳性513例, 占全部筛查儿童的9.63%, 其中先天性肾积水最为常见, 占9.37%(496/513), 轻、中、重度分别占79.84%(396/496)、18.35%(91/496)、1.81%(9/496);0~3月异常检出明显多于4~6月及7~12月(χ2=13.435, χ2=7.252, P均<0.01)。其他肾脏异常13例, 泌尿系统外异常6例(其中2例合并肾积水)。41例需转诊至三级儿童专科医院, 其中28例完成转诊, 二级至三级医院转诊到位率约70%;轻中度肾积水本院门诊随访率52.12%(234/449)。结论 有必要在高危儿童中进行肾脏超声筛查;建立和完善肾脏超声筛查三级网络转诊体系有助于严重泌尿系统畸形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早期开展异常检出率较高。对于轻中度肾积水, 可结合妇幼保健系统儿童常规体检进行规范随访, 但需要三级儿童专科医院肾脏科、超声科等相关科室的定期专业培训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患 ,我院 1994年 12月~ 1999年 6月收治 3例 ,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病例 1;女 ,14岁 ,体检B超检查发现右肾积水、右输尿管结石半年入院。无任何临床症状。查体无阳性发现。尿常规 (- )。B超示 :右肾积水 ,右输尿管上段结石。静脉肾盂造影 (IVU)示 :右肾盂及上 1/ 3段输尿管积水、扩张。术前诊断为右肾积水 ,右输尿管上段阴性结石 ,拟行右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发现右输尿管环绕于腔静脉后 ,再转至腔静脉外侧 ,上段输尿管及肾盂扩张 ,故确诊为腔静脉后输尿管。因腔静脉后输尿…  相似文献   

10.
探讨胎儿肾积水的超声表现及预后,对肾积水集合系统前后径分离>7mm的胎儿50例按集合系统前后径(<10mm,10-15mm,>15mm)为准分轻、中、重三组,并进行随访,观察至出生后一年.轻度组27例,26例肾积水消失,1例肾积水减轻,中度组16例,10例肾积水消失,4例肾积水减轻,2例肾积水加重,重度组7例,随访过程中均病情加重.胎儿肾积水宽度<15mm,肾实厚度>5mm,为可复性肾积水.积水宽度>15mm,肾皮厚度<5mm,为不可复性肾积水,出生后应及时治疗.胎儿肾积水出生后的转归于肾积水程度有关,超声检查可以有效的评价胎儿预后.  相似文献   

11.
泌尿系畸形各种各样,某些畸形因无临床症状,亦无并发症的发生,可能终生不被发现。对那些有明显畸形而影响患者生活、生育、造成精神创伤者,或因尿流梗阻而并发尿路感染、结石以致于威胁小儿健康、生命者均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1先天性肾积水先天性肾积水是小儿常见...  相似文献   

12.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婴幼儿肾积水肾功能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婴幼儿肾积水肾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99mTc-DTPA 肾动态显像,应用Gates法计算52例肾积水患儿76只患肾和28只正常肾在设定全肾ROI及肾皮质ROI时各自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同期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所有患儿的GFR与BUN无相关性;中、重度肾积水患儿GFR与SCr呈负相关(r=-0.518、-0.771,P<0.05、P<0.01).②轻度肾积水患儿相对肾功能与正常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肾积水相对肾功能与正常肾比较则明显下降(P<0.05、P<0.01).③轻度肾积水全肾ROI与肾皮质ROI计算的GFR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中、重度肾积水两种不同ROI计算的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 是检测婴幼儿肾积水肾功能的理想指标.应用肾皮质ROI计算GFR对中、重度婴幼儿肾积水肾功能的判断及临床治疗的指导更灵敏、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先天性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梗阻(UVJO)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2000年3月至2009年6月观察、治疗先天性UVJO患者21例26侧.保守治疗、密切观察5例6侧;手术治疗16例20侧,其中肾重度积水无功能切除肾脏1例1侧,其余手术方式均采用切除狭窄段及抗反流输尿管膀胱再植入手术.11例13侧输尿管膀胱再植入手术前先行扩张输尿管剪裁手术.结果 孕期B超发现的3例4侧患儿,观察3年,其中1例2侧输尿管积水消失,1例1侧输尿管积水无进展,1例1侧输尿管积水改善.2例2侧B超发现积水不严重的无症状患者,观察3年肾积水无进展.16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住院时间9~14d.10例12侧患者获随访0.5~3.0(2.0±0.8)年.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复查示并发膀胱输尿管反流1例1侧,继续观察.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复查示肾脏输尿管积水明显好转9例,无明显变化1例.结论对产前或出生后发现的无临床症状UVJO患儿可动态观察,对积水较轻、无症状的成年患者也可保守治疗、密切观察.抗反流输尿管膀胱再植入术是治疗先天性UVJO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儿泌尿系统感染(UTI)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关系。 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儿科住院的295例UTI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畸形组(n=85,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和无畸形组(n=210,无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比较两组UTI患儿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发病年龄、有无发热、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感染次数、肾功能异常及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UTI严重程度、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两组UTI患儿在性别、发病年龄≤30 d、感染次数≥2次、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8、4.466、6.745、3.466,P<0.05)。畸形组患儿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类型以膀胱输尿管返流为主(18.8%),其次为先天性肾积水(15.3%)和输尿管狭窄(11.8%)等。随访53例患儿中,10例(18.9%)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仅1例(1.89%)输尿管狭窄患儿于术后6个月复发UTI。 结论小儿UTI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密切相关,反复UTI、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发病年龄≤30 d的男性UTI患儿罹患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可能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3-10~2003-10间16例小儿先天性巨输尿管症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小儿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并对手术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方式:13例行Cohen手术,1例行患肾输尿管切除手术,2例行保守治疗。结论对重度肾积水患儿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对轻中度肾积水的婴幼儿可保守治疗,随访。  相似文献   

16.
<正>肾作为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一部分,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我们就要注重肾的保养,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肾的异常,造成身体疾病。而肾积水就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患病原因多样,有可能是先天性的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后天性疾病引起的。形成肾积水的原因多样复杂,阐述说明造成肾积水的因素有哪些?肾积水。积水是因为身体的泌尿系统的梗阻,引起的肾盂以及肾盏扩张,导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肾积水肾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6月的176例单侧肾积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176例正常居民为对照组,两组均行MRI检查,测量两组肾脏的ADC值,并记录两组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血清肌酐清除率(...  相似文献   

18.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junctionobstruction ,UP JO)造成的肾积水是常见的先天性尿路梗阻性疾病[1 ] ,笔者对2 1例本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2 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1~3 2岁,平均18 6岁;左侧12例,右侧7例,双侧2例。本组病例就诊原因,腰痛17例,尿路感染3例;所有病例均B超提示肾积水,行静脉肾盂造影(1VP)均显示有患肾积水,6例合并有肾结石,16例显示患侧输尿管不显影,行逆行尿路造影后证实有UP JO。1·2 治疗方法 2 1例病例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术中切除梗阻部位输尿管,去除扩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潍坊地区高危新生儿进行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CAKUT)超声筛查,分析高危新生儿CAKUT的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从而对临床诊疗及预后提供进一步帮助。方法选取山东省安丘市妇幼保健院、潍坊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出生的经父母同意接受超声筛查的高危新生儿4 883例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分析CAKUT的患儿与高危因素(性别、母亲营养状况、不良母孕史、母亲疾病史、剖宫产史、窒息抢救史、低体重儿、早产儿、巨大儿、双胞或多胎、新生儿期严重疾病等)的关系。结果共筛查出CAKUT患儿242例,其中男168例(69.4%),女74例(30.6%),CAKUT发病率为4.96%。CAKUT中先天性肾积水最常见(230例),占95.04%,其他CAKUT类型12例(重复肾3例,肾缺如2例,异位肾2例,肾囊性病变3例,肾发育不良2例)。分析显示,男性、母亲营养状况差、低体重儿、早产儿等是新生儿CAKUT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危新生儿的泌尿系统畸形超声筛查中,CAKUT发生率为4.96%,且肾积水最为常见,男性、母亲营养状况差、早产儿、低体重儿是儿童CAKUT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梗阻均可导致双肾积水致肾功能损害,重者造成肾功能衰竭,神经原性膀胱是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之一。患者,男性,19岁。因发热、乏力、尿浊20天,于1994年8月1日来我院诊治。病人因先天性骶脊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