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467-3468
目的观察中医刮痧在治疗特应性皮炎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特应性皮炎皮肤瘙痒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用药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刮痧治疗及中医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瘙痒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皮肤瘙痒患者给予中医刮痧治疗配合中医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起效时间,改善患者瘙痒症状,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头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7例头痛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脑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我院护理部和脑病科共同制定的头痛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出院时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病人总有效率和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痛病人使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有效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虎符铜砭刮痧改善腰痹病患者下肢麻木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扬州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收入的80例腰痹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西医药物治疗和中医推拿,观察组40例采取联合虎符铜砭刮痧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下肢麻木症状积分(麻木、疼痛、活动受限)、中医经络体征分析结果(膀胱经基础值达标率、胃经基础值达标率、胆经基础值达标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0.00%,治疗后的四肢麻木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中医经络体征分析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符铜砭刮痧的应用更有助于改善腰痹病患者下肢麻木症状以及经络体征分析结果,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医治疗组 3 6例 ,西医对照组 2 5例 ,两组治疗前后均做胃镜检查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8 9%、88 0 % (P >0 0 5 ) ;治疗组对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其疗效及对症状的缓解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3947-3948
探索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选取就诊的热性惊厥患儿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刺疗法和中药汤口服,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vs 81.67%,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8.33%差异不明显,且均较为轻微(P0.05);试验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复发率试验组(8.33%)低于对照组(28.33%,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预防惊厥的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验证痛灵止胶囊对癌性疼痛缓解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实验方法,将癌性疼痛(气滞血瘀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结果:中医证候疗效分析,实验组愈显率为76.00%,对照组愈显率为54.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改善疼痛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改善善太息、脉络瘀血、癥积等症状、体征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灵止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气滞血瘀型)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天蟾胶囊,安全性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峥  张雷钧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445-344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采用中医疗法,对照组15例采用西医疗法,治疗前后作胃镜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0%(P〉0.05);治疗组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其疗效及对症状的缓解优于西医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液性静脉炎病人的中医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各科病房住院期间发生输液性静脉炎(青蛇毒)的病人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0例,观察组病人根据不同证型实施相应的中医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病人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病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6.36%vs 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5);观察组病人病程为2.47d±0.72d,对照组为3.23d±0.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5)。[结论]中医治疗和护理方案能缩短输液性静脉炎(青蛇毒)病人的病程,改善症状,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观察中成药"整肠灵丸"结合平衡火罐法治疗脾虚泄泻患者粪便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试验组、西医对照组各20例,疗程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2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组粪便质量疗效观察,试验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4.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肠灵丸"结合平衡火罐法在改善脾虚泄泻患者粪便质量方面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原则指导下的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与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紫癜肾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分析治疗的紫癜性肾炎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依据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方式分为西医对照组(32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3例)。西医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而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治疗紫癜性肾炎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减少了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更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1.
兰玉兰  黄云  黄利娟  叶稳田  罗慧南 《全科护理》2021,19(19):2692-2694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鍉圆针定量痧疗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鍉圆针定量痧疗术及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试验组干预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随访期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联合鍉圆针定量痧疗术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明显,利于改善病人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加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腰间盘突出症顽固性疼痛治疗的患者14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中药塌渍加推拿,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疼痛护理中,中药塌渍加推拿具有加速药物作用、促进患者恢复、缓解疼痛等临床效果,充分发挥了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循经刮痧对急性会厌炎咽痛症状缓解的情况。[方法]将60例急性会厌炎咽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刮痧组和循经刮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处理;常规刮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天突、扶突等穴位进行常规刮痧;循经刮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循手太阴、手足阳明经取穴,并点刺手太阴井穴少商穴。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对3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1h~48h进行咽喉部疼痛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循经刮痧组对咽痛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治疗后1h~48h),刮痧后1h~6h对咽痛具有缓解作用,且在治疗后2h疼痛缓解作用最强;循经刮痧组治疗后2h~48h对疼痛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常规刮痧组(P0.05)。[结论]循经刮痧组治疗可迅速缓解急性会厌炎咽痛症状,治疗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针刺咽安穴为主与常规西医方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针刺咽安穴为主治疗,主穴:咽安;配穴:上廉泉、合谷、三阴交。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总积分均下降(P<0.05,P<0.01),且试验组症状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针刺咽安穴为主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虎符铜砭刮痧干预颈椎病( CS )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河南省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收治的 CS 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5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2 周。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颈部功能和颈椎活动度。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颈部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颈椎后伸、前屈及左右旋转、侧屈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虎符铜砭刮痧干预颈椎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55例,给予镇痛药物及颈椎牵引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76.0%),有效6例(12.0%),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显效25例(45.5%),有效10例(18.2%),总有效率63.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温通刮痧疗法联合中草药助眠香囊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2月于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门诊收治的慢性失眠患者,共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温通刮痧疗法和中草药助眠香囊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及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价,并分析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AIS评分、GAD-7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3项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刮痧疗法结合中药助眠香囊可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从心理上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是一种治疗慢性失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膝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膝痹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将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康复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膝痹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病人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膝围积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两组VAS评分、膝围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虎符铜砭刮痧和口服药物均能有效治疗膝痹,但应用虎符铜砭刮痧能更有效地减轻疼痛和肿胀,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偏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的疗效及特点,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实证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符合偏头痛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艾灸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头痛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最长持续时间、头痛伴随症状积分和止痛药服用情况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4周及停止治疗4周后,治疗组头痛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最长持续时间和头痛伴随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止痛药停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次治疗后1 h即刻头痛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和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能明显缓解患者头痛发作时的症状(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头痛发作次数,减少止痛药的服用量,缓解头痛伴随症状。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可以有效治疗偏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对头痛主要症状、伴随症状及中医证候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较好的即时镇痛效应和可靠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选取我院接收的18例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9例。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康复时间(26±6.3)d,对照组康复时间(90±10.7)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疗法救治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疗效与康复时间上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