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高蔚  李敏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3):447-44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及其与炎症细胞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AECOPD患者治疗前及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的肺功能,对诱导痰进行炎症细胞分类计数,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分析VEGF与中性粒细胞、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患者诱导痰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COPD缓解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和缓解期组痰中VEG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诱导痰中VEGF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0.71,P〈0.05),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呈负相关(r=-0.68,P〈0.05)。结论 COPD患者诱导痰中增高的VEGF水平与其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血清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58例老年健康人群(对照组),62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组)和54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COPD稳定期组)血清CRP、IL-1β、TNF-α水平。结果对照组CRP、IL-1β、TNF-α的血清浓度值明显低于AECOPD组及COPD稳定期组,COPD稳定期组CRP、IL-1β、TNF-α的血清浓度值明显低于AECOPD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在COPD的发病及急性加重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机体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基因V249I的多态性及其频率。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ICVD患者(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健康对照者的CX3CR1基因V249I的多态性及频率。结果对照组CX3CR1基因V249I只有VV和Ⅵ基因型,ICVD组有VV、VI和Ⅱ3种基因型;ICVD组I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X3CR1基因型及I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类型ICVD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X3CR1基因V249I多态性可能与ICVD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防御素1-3(HNP1-3)水平,以探讨HNP1-3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收集30例AECOPD患者(AECOPD组),21例COPD稳定期患者(COPD稳定期组)及22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和诱导痰,分别进行痰细胞计数和分类,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诱导痰中HNP1-3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分析HNP1-3水平与中性粒细胞、IL-8、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AECOPD组诱导痰HNP1-3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9 652(4 272~12 576)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 194(700~10 505)ng/L]和COPD稳定期组[7 011(6 658~7 319)ng/L],AECOPD组、COPD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HNP1-3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51(39~173)ng/L、135(113~241)ns/L和130(13?60)ng/L,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75,P>0.05).诱导痰中HNP1-3水平与IL-8、中性粒细胞数及比例呈正相关(r值为0.29~0.53,P均<0.01),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和PaO2呈负相关(r值为-0.33~-0.44,P均<0.01).结论 HNP1-3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此过程与中性粒细胞和IL-8等炎性因子有关.痰中HNP1-3水平可以作为COPD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2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47例COPD稳定期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hs-CRP、白细胞、血沉。结果 AECOPD组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hs-CRP、WBC、ESR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s-CRP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组与健康对照组WBC、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在COPD患者中呈高表达,可作为检测AECOPD的相关性指标之一,并指导AECOPD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母(MMP-9)及其抑制剂-1(TIMP-1)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5例健康者(对照组)、40例COPD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MMP-9和T1MP-1水平,并分析其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稳定期COPD组MMP-9高于对照组,但两组MMP-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1、MMP-9/TIMP-1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ECOPD组的血清MMP-9、TIMP-1、MMP-9/TIMP-1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5,P〈0.05);与稳定期比较,AECOPD组MMP-9、TIMP-1、MMP-9/TIMP-1升高(均P〈0.05);AECOPD组血清MMP-9、TIMP-1、MMP-9/TIMP-1与FEV。%占正常预计值均呈负相关(P均〈0.05),与稳定期组比较,AECOPD组FEV1、FEV1%占正常预计值有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AECOPD患者血清MMP-9、TIMP-1和MMP-9/TIMP-1比值增加,均与FEV,%占正常预计值呈负相关;MMP-9/TIMP-1比例失衡,可能是导致重度AECOPD肺功能下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前列腺素-E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血清和诱导痰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 E2 PGE2)的水平,探讨PGE2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AECOPD患者30例,稳定期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对诱导痰进行炎症细胞分类计数,测定血清和诱导痰上清液中PGE2水平,并分析PGE2与中性粒细胞、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PGE2水平明显高于COPD缓解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和COPD缓解期组痰中PGE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诱导痰中PGE2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P<0.05),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PGE2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诱导痰中PGE2水平可以作为COPD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2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急性加重期组,28例稳定期患者作为稳定期组,同期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8-OHd G、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观察急性加重期组各指标在不同GOLD分级水平变化,并分析8-OHd G表达水平与CAT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浆8-OHd G、CD64指数、PCT、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期组相比,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浆8-OHd G、PCT水平显著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组GOLDⅢ、Ⅳ级患者血浆8-OHd G、CD64指数、PCT、CRP水平明显高于GOLDⅠ级患者,GOLDⅣ级患者血浆8-OHd G、CD64指数、CRP水平显著高于GOLDⅡ级患者(P0.05)。急性加重期组血浆8-OHd G水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r=0.419,P0.01)。结论 8-OHd G可用于AECOPD患者的辅助诊断,其水平的高低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HDL-C、TNF-α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加重期COPD( AECOPD)患者157例( AECOPD组)、稳定期COPD患者75例(稳定期COPD组)、健康体检者72例(对照组),检测各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hs-CRP、PCT、HDL-C、TNF-α水平以及肺功能。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评估HDL-C、TNF-α水平早期识别AECOPD的价值。结果 AECOPD组与对照组、稳定期COPD组比较血清HDL-C水平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增高(P<0.05),血清TNF-α水平治疗前增高(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 ROC曲线显示,血清HDL-C、TNF-α水平判断AECOP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0.857,截断值分别为0.92 mmol/L、23.56 ng/mL,敏感度分别为91.08%、87.90%,特异度分别为89.80%、85.03%。结论血清HDL-C、TNF-α水平是早期识别AECOPD和评估其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的变化及炎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120例(急性加重期组),于门诊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20例(稳定期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120例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分析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和C反应蛋白(CRP),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男女比例、平均年龄、体重指数和吸烟/不吸烟等指标在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和对照组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选对象符合试验要求。(2)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的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21.78±11.93 31.04±14.45 VS 46.27±17.42),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288.43±44.54 215.27±37.64 VS 109.25±28.76),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37.31±14.16 27.33±10.12 VS 17.43±10.36),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高于对照组(63.82±47.25 45.17±50.46 VS 12.59±34.72),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的C反应蛋白(CRP)高于对照组(0.73±0.05 0.56±0.04 VS 0.44±0.06),25(OH)D3、IL-6、TNF-α、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和对照组三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25(OH)D3、IL-6、TNF-α、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和C反应蛋白(CRP)是COPD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COPD患者患病过程中,血清25(OH)D3含量水平降低, IL-6、TNF-α、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25(OH)D3与IL-6、TNF-α、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和C反应蛋白(CRP)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老年AECOPD合并T2DM住院患者为研究组、单纯AECOPD组35例,同时设30例老年非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血清Hcy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AECOPD合并T2DM组和老年单纯AECOPD组血清Hcy水平、高Hcy血症检出率均显著增高(P0.01),且老年AECOPD合并T2DM组较老年单纯AECOPD组血清Hcy水平、高Hcy血症检出率增高(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血清中Hcy水平升高,且合并T2DM状态下进一步加重AECOPD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清和诱导痰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变化,探讨痰和血清SP-D在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COPD患者共50例,其中24例AECOPD患者、26例COPD稳定期患者。同时随机抽送14例吸烟非COPD和16例不吸烟者作为对照。收集患者及对照组临床资料、血清和诱导痰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诱导痰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SP-D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COPD和非COPD对照组(P<0.05),而痰SP-D水平则与血清水平相反,AECOPD组显著低于稳定期及对照组(P<0.05),AECOPD组血清SP-D水平与痰SP-D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705,P<0.001)。结论痰SP-D水平与血清水平有较好的相关性,监测痰SP-D水平可替代血清监测作为COPD的参考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清及痰液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的变化,探讨血清及痰液CC16在诊治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COPD患者共61例,其中AECOPD患者31例、COPD稳定期患者30例,同时招募吸烟非COPD 30例和不吸烟对照组30例。收集患者及对照组临床资料、血清和痰液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痰液CC16、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AECOPD组血清及痰液CC16、IL-10显著低于COPD稳定期组及对照组(P〈0.05),而IL-6、IL-8、TNF-α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及对照组(P〈0.05)。AECOPD组血清及痰液中CC16与IL-6、IL-8、TNF-α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与IL-10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 CC16可作为AECOPD的参考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F—κB)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炎症反应的关系,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F—κB的影响。方法采集15名正常人和15例AECOPD患者的PBMC,来自正常人的PBMC为正常对照组,来自AECOPD患者的PBMC分成两组,分别为AECOPD对照组和VIP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三组间细胞核中NFKB蛋白表达量的差异。结果①AECOPD对照组NF-κB阳性细胞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AECOPD对照组细胞核中NF—κB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VIP组(P〈0.05)。结论AECOPD患者的PBMC中NF—κB的表达量较正常健康人高,表明NF—κB参与了AECOPD炎症反应过程;应用VIP可降低AECOPD患者PBMC中NF—κB的表达量,推测VIP对AECOPD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前白蛋白水平(P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稳定期COPD患者30例及AECOPD患者60例治疗前后的血清HsCRP、PA、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进行差异比较。结果 AECOPD患者治疗前HsCRP、PA水平与治疗后及稳定期COPD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ECOPD患者治疗前HsCRP、PA阳性检出率与治疗后及稳定期COPD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HsCRP、PA诊断AECOPD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结论 HsCRP、PA对于AECOPD早期诊断及疗效判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庆团  张凯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169-1170
目的探讨AECOPD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及内皮素-1(ET-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AECOPD的住院患者85例,另选我院健康体检中心40例健康人群的血样作为对照组,比较AECOPD、病情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RP及血浆ET-1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RP和ET-1水平明显高于病情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而病情稳定期又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ET-1是AECOPD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CRP和ET-1既可作为AECOPD感染的指标,又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血清瘦素(L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浓度的临床变化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依据COPD诊治指南中确诊的急性加重期的患者102例为急性加重期组,缓解期的患者132例定为稳定期组,体检健康者158名定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比浊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瘦素与C反应蛋白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加重期组血清瘦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最高,血清瘦素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简单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瘦素和C反应蛋白间有相关性(r=0.435,P<0.05).结论 无论是COPD的缓解期还是急性加重期均存在炎症反应.血清瘦素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参与病变的相关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AC-1在AECOPD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住院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各30例,另选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上各组血小板活化标记物PAC-1、CD62P的水平。结果 AECOPD患者CD62P、PAC-1水平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稳定期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血小板的活化,CD62P、PAC-1可指导医生及早采取措施,配合使用血小板活化抑制剂和适当的抗凝治疗,对降低血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邸亚芹 《临床肺科杂志》2013,(11):1986-1988
目的 探讨AECOPD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AE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6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者在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可反映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对该病的临床检测与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ARDS、OSAHS和AECOPD患者的EBC中8-isoPG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选择江苏省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ARDS、OSAHS和AECOPD患者,收集ARDS患者入院第一天、OSAHS患者晨起、AECOPD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的EBC;采用ELISA法检测EBC中的8-isoPG浓度。结果 1.ARDS组、OSAHS组、AE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EBC中8-isoPG浓度为[(52.19±11.51 ng/L)、(14.93±1.39 ng/L)、(6.74±3.38 ng/L)、(3.21±0.97 ng/L)];2.ARDS、OSAHS、AECO-PD患者EBC中8-isoPG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三者EBC中8-isoPG浓度顺序排列为:ARDS组>OSAHS组>AECOPD组(P<0.01)。结论 EBC中8-isoPG可以反应多种肺部疾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