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氰化,渗硼复合工艺处理的钢板压弯模具其表面有一层白亮的Fe2B,次表层有近1mm厚的高C,N区淬火回火后形成回火马氏体,与C、N、B三元共渗的情况有很大差别,模具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模具,使用寿命可提高近20倍。  相似文献   

2.
冷冲模在汽车制造业中占有主要位置。模具标准化系统是企业标准化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它由模具设备标准化,模具制造工艺标准化和模具使用管理规范化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模具标准化后能大大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提高模具质量并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分析上支座加强板的成形工艺,并介绍了工艺方案下的拉延件的工艺补充面的建立、模具结构的设计及模具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液态模锻工艺在有色金属制件、黑色金属制件方面的应用,分析了液态模锻模具的一般结构、服役条件及主要失效方式,指出了液态模锻工艺对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并对模具材料的选用给出了一般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介绍捷达A2模具匹配调试过程中所涉及的车身产品,冲压工艺,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等问题及解放措施,总结出轿车整个改型中车身覆盖件模具匹配调试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姜军辉 《汽车技术》1994,(1):40-42,45
介绍了汽车纵梁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该模具不用调换镶块,即可在一套模具上成型汽车左右纵梁。当纵梁较短时,可同时冲压左右纵梁。模座内腔采用通式,可用于超长纵梁的冲压,生产中只要调换一端镶块即可。采用该模具,可减少模具数量,降低成本,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并适用于系列纵梁压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双动拉延模改单动拉延模、模具自动化改造可行性进行冲压工艺分析,并对模具进行改造,实现了制件工艺路线由双动手工生产线变更为单动自动化生产线,均衡了双、单动生产线产能,为工艺路线变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主要介绍双动拉延模改单动拉延模具的工艺与改造方法,制件在冲压机械手自动化线生产时模具安装与自动化可行性分析要点,重点是端拾器可行性分析、轨迹干涉分析、模具电气改造等。通过前期的工艺可行性分析和方案改进,避免了冲压件自动化生产时出现较大的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8.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有“点铁成金”之称,是“无以伦比的效益放大器”。以湖北模具行业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湖北模具与国内模具强省的浙江模具的差距,并指出发展湖北模具行业的战略对策,促进湖北模具率先实现”中部崛起”,助推湖北省经济发展腾飞。  相似文献   

9.
热锻模具选材与制造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锤锻和热挤压类热锻造模具选材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同时,针对目前相关模具寿命较低的问题,从热加工、冷热加工配合角度,提出了相应工艺优化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模具曲面抛光工艺过程,指出了影响抛光过程中表面去除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在PUMA-562型机器人上开发的模具自动抛光试验系统对抛光的表面去除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模具曲面抛光时表面去除的规律,对自动抛光工艺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勋 《长安科技》1998,4(3):10-11,16
详细分析了件模具的制造过程中,造成模具形面误差的原因,介绍了国内外一些模具生产厂家先进的模具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日本HTC公司模具制造工艺和生产路线,并结合日本制造工艺等情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锤锻和热挤压类热锻造模具选材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同时针对目前相关模具寿命较低的问题,从热加工、冷热加工配合角度,提出了相应工艺优化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低熔点合金模具在汽车仪表仪器等各行业中的应用,并就其工艺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双波钢带组合油环轴向衬环的模具近似薄片形状,而且模具齿形不是模数齿形,通过夹具在光 线磨床上加工出的模具齿形,完全能够保证设计要求;用这种模具加工的轴向衬环的品质可靠,是比较理想的加工工艺,工装手段 。  相似文献   

16.
浅述了锻造钢模的开发设计和加工的工艺步骤,并就加工中易出现问题的设计和检查部分,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同时指出配合CAE系统软件检查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结合CAD/CAE/CAM成功开发了2种锻件的模具工装及电极,缩短模具开发周期,降低模具制造费用2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改进后的EQ1092F汽车进、排气阀的锻造工艺分析,介绍了该类锻件的模锻工艺特点,模具结构和模具材料的选择,并提出了进一步精化锻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客车弯大梁是一种系列化产品,结构复杂、品种多、批量小。为了满足其柔性化生产需要,相对传统技术方案而言,制造工艺有所创新,模具结构采用最新的柔性化组合模具技术,新工艺及模具技术可应用于所有系列化车型产品的车架大梁上。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上支座加强板的成形工艺,并介绍了此工艺方案下的拉延工序的工艺补充面的建立、模具结构的设计及模具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实施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M一经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三维冲压工艺过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金属板料冲压成形分析,模具CAPP、模具CAM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