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和组播结合的关键技术和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方数据流驱动的标签分配机制构建MPLS域中标签交换路径(LSP)组播树的方案,给出了MPLS网络中成员加入和退出组播组以及组播包的复制和转发算法,并对网络仿真器(NS2)中的单播MPLS模块进行了扩展以支持所提出的组播算法。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组播相比,MPLS组播技术能利用MPLS的快速转发能力有效地减少组播包的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2.
介绍多协议标签转换(MPLS)是当前宽带通信领域新兴的热点技术之一,它是一种将第三层路由和第二层交换相结合的IP交换技术,为了解MPLS,结合标签、转发等价类、标签路由器和标签交换路径等MPLS的核心技术对MPLS的体系结构及其协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Recovery Genius:Linux下系统备份/恢复软件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是数据备份恢复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由于Linux操作系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没有相应的软件或工具能实现它的整体备份和快速恢复。本文实现了Linux下的系统备份/恢复软件Recovery Genius。该软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封装了物理硬盘的操作接口,在文件系统级实现了对Linux系统的分区备份、整体备份以及快速恢复等功能,并且恢复后不需要重新配置各类服务如Web服务、Email服务等的参数,节省了故障恢复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Recovery Genius能够方便和有效的对Linux服务器提供备份和快速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4.
MPLS网络中,为了在故障或拥塞发生时能为业务流提供快速恢复,一般采用路径保护技术预先为业务流建立备用路径。对于一些需要QoS支持的业务如实时业务来说,为业务流建立的备用路径必须考虑业务流的QoS要求,使得故障的发生对业务流造成的影响尽可能小。剖析MPLS QoS路径保护机制的关键技术,概述MPLS网中的QoS路径保护研究进展并进行分类,指出研究的难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MPLS VPN是构建IP承载网的关键技术,利用MPLS VPN技术来搭建IP承载网有着诸多的优点及开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在分析研究了利用MPLS VPN建设IP承载网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状态机模型并用C语言进行实现.该模型可以将故障链路按照设计的处理模式进行VLL冗余备份上的主备虚链路间的快速切换,以此实现网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IPv6组播技术。阐述基于接收方数据流驱动的标签(label)分配机制,设计出一种基于MPLS域的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LSP)的组播树构建方案,并给出了入口和出口LER(Label Switching Router)中的标签复制和转发算法。根据MPLS域的标签标记网络层协议,在IPv6网络环境下实验验证标签以及组播包复制和转发算法。  相似文献   

7.
典型的IP网对链路故障的反应是在故障被发现后寻找一条替换的传输路径,这样做的结果是在收敛时间内失效链路上的流量会丢失。然而,IP流量可以使用三层以下的技术来保护。本文研究了IP流量保护机制,分析了路由器的线性SDH自动保护倒换,MPLS快速变更路由,弹性分组环保护,不同的保护方法共存和过失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AODV协议链路断裂时的修复时间,提出利用Hello消息改进AODV的备份路由协议——AODV-IB,并将其应用于电力线通信(PLC)网络.AODV-IB在AODV-ABL协议的基础上,利用Hello消息携带备份路由的目的节点IP、序列号与跳数等信息,通过制定避免备份路由产生环路的规则,依据最短路径的原则,使各个节点周期交换Hello消息后均能够获得最佳的备份路由信息,即使得节点能够同时维护主路由与备份路由,并在主链路断裂时可以利用备份路由进行快速恢复.为了测试协议性能,搭建基于电力线通信网络的测试平台,对AODV-IB以及AODV、AODV-BR、AODV-ABL、IBR-AODV 5种协议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电力线通信网络环境中AODV-IB在减少延时、提高数据包投递率方面较其余4种协议性能更好,更加适合在电力线通信网络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愈算法,较好地解决了洪泛机制分布式自愈算法存在的消息数量大、恢复路径选择难的问题.主要措施为:(1)让网络中各节点预先知道彼此之间的逻辑距离(hop数),使得那些在hop阈值条件下不可能到达目的节点的消息及早丢弃;(2)在搜索消息包中引入链路容量跟踪信息,使得在Chooser端只要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有效地选择恢复路径.通过用随机网络的办法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在2S的恢复时间的限制下,新的自愈算法在恢复速度和恢复率方面都优于经典算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对软件定义网络(SDN)环境下链路故障的快速诊断及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Flow的链路故障诊断机制. 利用SDN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分离的特性,使用SDN南向接口协议--OpenFlow对网络各个节点进行信息采集,从拓扑管理、链路丢包、链路带宽、链路拥塞4个方面进行链路故障的诊断.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获取网络链路的性能参数. 此外,结合网络拓扑信息,能够对网络故障点进行精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偏转路由方案,以解决现有偏转路由方案不能处理节点故障以及存在路由环路的问题。在分析网络故障对最短路径树结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新型计算备份最短路径树的算法以及相应的重路由策略,实现对链路和节点故障的快速处理,同时保证备份路由不存在路由环路。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提供的预备路由接近重新计算得到的最佳路由,因此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Ad hoc网络中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结合MPLS技术中标签交换路径面向连接的特性和多径路由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交换的Ad hoc网络多径路由(LSMR)协议。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按需建立多条没有交叉节点的标签交换路径,使得数据包的转发完全在链路层完成,不需网络层的介入,加快了转发速度。仿真结果表明,LSMR协议比AODV协议能够降低端到端时延和路由负载,提高数据包的投递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Flink任务出现故障后因为全局卷回使流处理作业恢复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缓存队列的容错策略. 在作业中找出恢复时间最长的算子作为关键算子,将其处理过的数据存储到缓存队列中,并为其进行主动备份,备份算子同时接受来自上游的数据以达到在故障后作业可以瞬时恢复的效果. 为了解决主动备份带来的额外消耗,提出数据过滤算法,备份算子在每次处理数据前会到缓存组件中检索当前数据,以判断是否继续处理. 当Flink算子自身出现故障后,利用策略中的缓存队列与Flink的JobManager将故障发生时的数据信息发送给备份算子,在备份算子接收到数据后,实现即时恢复的效果. 利用4项评价指标对策略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与Flink1.8的故障恢复模式相比,所提策略在Flink任务故障恢复速度上有显著提升,当故障次数分别为1、2、3、4时,恢复效率分别提高56.3%、51.3%、46.2%和45.8%;而在处理时延、CPU利用率以及内存使用率方面仅产生极小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文中研究了全光网中定位故障链路的探测选择算法.目前存在的随机游走算法可以惟一定位出每条故障链路,但在大型网络中定位故障链路时会消耗过多的探测以及平均波长数.首先建立关于故障检测需要的监测路径集合,其次在建立好的监测路径上同时发送探测信号,最后在有故障的路径上执行故障定位;证明了最小监测路径集合问题是非确定多项式完全问题,并提出启发式的监测路径选择算法来找最小监测路径集合; 同时证明了用一个监测站来定位k条故障链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网络为k+1边连通的.对比随机游走算法,探测选择算法在定位故障链路的过程中明显地减少了定位故障链路所需的探测数和每条链路上消耗的平均波长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日趋发展,MPLS组播的地址聚集、环路等问题相继出现,在可重构网络的环境下,借鉴MPLS组播设计一种宏电路树的构建方法,通过宏电路树,在解决MPLS组播路由转发状态数量、减少标签数、提高组播的可扩展性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提高了网络的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宽带业务的迅速发展,传统IP技术和路由协议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网络可靠性的需要.在IP城域网中规划MPLS域,通过流量分担和网络备份、APDP、MPLS快速重路由、VRRP等方法,加快了网络故障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西门子HICOM300系列交换机的管理及数据服务单元的功能和结构,并以韩城矿务局HICOM390系统为例,从LCU终端锁定原硬盘、硬件连接、CIRIUS操作、新硬盘卸载、ADS恢复5个方面分析了西门子HICOM300系列交换机硬盘整体备份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网络流量均衡和网络性能优化,借鉴多路径路由算法分流传输的思想,在单路径快照聚合路由(SIR)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多路径快照聚合路由(SIMR)算法.针对基于卫星网络的空间信息快速回传的场景,分析星座的可见性,在机会网络仿真环境ONE中进行仿真实验,对比延迟可容忍卫星网络路由算法(CGR)、基于多协议标签技术(MPLS)的SWP算法和SIR算法,统计分析成功交付率、节点存储占用率、链路利用率等6项指标.结果表明:SIMR算法能更有效地实现流量均衡,从而实现信息快速回传.  相似文献   

19.
数据库的安全与高效运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备份与恢复策略则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围绕ORACLE数据库的特性提出了一些备份恢复策略,并提供了在网络环境下快速恢复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20.
泛在末梢环境下,当各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业务时,终端的移动性或电量有限性会导致业务路径发生故障。为了快速高效地为用户恢复业务,提高业务传输的可靠性,提出了动态业务恢复机制,可灵活地维护在业务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在数据传输失败时,上游恢复点为下游恢复点直接恢复数据。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业务请求失败率,缩短执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