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固本益肠片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80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口服美沙拉嗪联合固本益肠片治疗,对照组单服美沙拉嗪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炎症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及中医证候积分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INF-γ水平无明显变化,对照组INF-γ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IL-1β、IL-17、IL-23、D-乳酸、UAMY、DA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疗程结束后2组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明显减少,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明显增加(P0.05),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固本益肠片比单独使用美沙拉嗪治疗UC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安肠方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2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7例),分别给予安肠方和生理盐水、地塞米松、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总体疗效及肠镜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东垣针法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4例。2组均接受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4片/次,3次/d。对照组给予参苓白术颗粒,1袋,3次/d口服;观察组给予东垣针法(中脘、天枢、章门、关元、昆仑、胃俞、足三里、内庭、陷谷)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分(IBS-SSS)及肠道微生态功能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45%、9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肠道症状评分、IBS-SSS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IBS-QOL量表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东垣针法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能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及及生活质量,可以促进正常菌群生长、抑制非正常菌群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健脾涩肠中药汤剂口服及中药汤剂配合美洲大蠊研末灌肠对比黄连素片联合思密达口服配合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灌肠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室中符合慢性放射性肠炎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实验组患者使用清热燥湿健脾涩肠中药汤剂口服及中药汤剂配合美洲大蠊研末灌肠治疗28d;对照组患者采用黄连素片联合思密达口服配合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灌肠治疗28d。后分别观察2组在临床上的有效性、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KPS评分及临床使用安全性等的差异。[结果]2种治疗方法在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上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放射性肠炎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实验组在等临床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KPS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治疗中安全性上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实验组对于慢性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传统西药保留灌肠对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放射性肠炎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成观察组(rhGM-CSF联合传统西药保留灌肠组)48例和对照组(传统西药保留灌肠组)48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庆大霉素16万U、蒙脱石散3g、0.9%氯化钠溶液50ml保留灌肠治疗,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rhGM-CSF150μg保留灌肠治疗,2次/d,2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2组症状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放射性肠炎分级程度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肠镜疗效评定,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hGM-CSF联合传统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患者症状改善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方治疗轻、中度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辨证属于脾虚湿热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是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口服健脾清肠方,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疗程为8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肠道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2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腹泻、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等肠道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腹泻与脓血便症状评分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健脾清肠方治疗轻、中度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明显疗效,可以有效减轻和缓解患者肠道症状,减少中医证候积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交泰丸加减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失眠伴焦虑状态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交泰丸加减联合乌灵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观察28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14天及治疗第28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4天、第28天PSQI评分、S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两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8天两组PSQI评分、S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泰丸加减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病人对PSQI评分、S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均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榆槐花汤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内镜下表现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8例脾虚湿蕴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榆槐花汤保留灌肠,2组患者均治疗30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内镜下肠黏膜表现(改良Mayo评分)、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内毒素(LPS)、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评分[(6.78±1.57)分vs (8.60±1.94)分,P<0.001]、血清LPS[(0.21±0.09) EU/L vs (0.35±0.07) EU/L,P<0.001]、D-LA[(0.83±0.29) mg/L vs (1.13±0.34) mg/L,P<0.001]、DAO[(3.51±1.48) U/L ...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黄藤合剂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70例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滴、硫糖铝口服及胸腺蛋白口服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黄藤合剂口服及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KPS评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总有效率治疗组(94.11%)明显高于对照组(69.70%,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藤合剂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香柴舒郁汤联合益生菌治疗肝郁气滞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肝郁气滞证IBS-C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香柴舒郁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估患者精神心理状况;检测肠道菌群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均改善,且治疗组腹痛腹胀、排便频率、大便性状、嗳气频作、胸闷不舒、两胁胀痛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排便状况方面两组改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组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肠道双歧杆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炎清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肠炎清试验组及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各64例,分别给予口服及直肠滴注,治疗60d,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试验组临床综合疗效、证候疗效、肠镜下粘膜疗效以及肠粘膜病理组织学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运用肠炎清口服与直肠滴注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良好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苁蓉精联合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治疗早期帕金森病(PD)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PD病人根据意愿,选择采用西药治疗或西药加苁蓉精治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卡左双多巴控释片初始剂量250 m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苁蓉精(肉苁蓉、淫羊藿、黄精组成)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中医证候量化评分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UPDRS总分为15.68分±6.32分,对照组治疗后UPDRS总分为16.12分±4.5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4%,对照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苁蓉精联合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治疗早期PD病人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颗粒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肝阳上亢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74例中医分型属肝阳上亢证的PPP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和天麻钩藤饮颗粒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口服。于基线、第1个月末、第2个月末、第3个月末时共计4次对两组病人行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医证候评分评定,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HADS、DHI、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颗粒联合盐酸帕罗西汀与单一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相比,能有效降低PPPD病人的HADS、DHI及中医证候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柏榆灌肠方治疗轻中度远端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2016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的213例轻中度远端大肠湿热证UC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清肠化湿加减口服+柏榆灌肠方灌肠,100例)、对照组(清肠化湿加减口服+美沙拉秦栓组,11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积分和炎症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85.00%vs 78.7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00%vs 76.9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脓血便和腹痛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Mayo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粪便钙卫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治疗相关的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柏榆灌肠方灌肠可提高轻中度远端大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黏附因子的影响,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5-03-2017-08期间收治的90例UC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1 g/次、4次/d治疗,研究组采用复方黄柏液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剂量同上。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肠镜积分、肠道菌群数量及黏附因子的变化,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肠镜积分、肠道菌群数量及黏附因子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积分及肠镜积分均降低,研究组患者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肠球菌数量、ICAM-1及VCAM-1水平显著降低,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升高(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肠球菌数量、ICAM-1及VCA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75.56%,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患者,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及菌群紊乱,下调黏附因子的表达,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内科》2016,(3)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新液联合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黏膜损伤分级、免疫学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和7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黏膜损伤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照组为23.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黏膜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促进康复。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肠炎清对湿热内蕴型肠黏膜受损时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其中2组菌群失调者各17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肠炎清,50 ml/次,2次/d,并用肠炎清直肠滴注100ml,1次/d,连续治疗6周;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0.5 g/次,3次/d,连续治疗6周.观察患者大便中细菌总数变化,革兰氏阳性、阴性杆菌及球菌的比率改变和大便培养情况,结肠镜下观察黏膜变化,并对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效修复肠黏膜,治疗组在改善菌群失调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当肠黏膜修复明显时,对应的菌群失调也明显改善;而肠黏膜无修复时,对应的菌群失调改善也不明显.[结论]通过口服及灌肠的方法,肠炎清能够抑制肠黏膜损伤,修复受损肠黏膜,明显改善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联合舍曲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PCI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山东省东阿县中医医院就诊的PCID伴抑郁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舍曲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养心氏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抑郁疗效。结果治疗组抑郁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12周后,两组C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氏片联合舍曲林治疗可显著改善PCID病人C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HAMD评分,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甘草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活动期UC(寒热错杂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以美沙拉嗪肠溶片1.0g/次,4次/d,口服。观察组予以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甘草泻心汤,对照组予以单纯的甘草泻心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B)与大肠杆菌(E)的比值]数量及肠黏膜屏障指标[血清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的变化,并评估肠镜下肠黏膜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2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及B/E比值明显上升,大肠杆菌数量下降(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2组血清D-乳酸和DAO指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大(P0.05);同时2组肠镜下肠黏膜评分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甘草泻心汤治疗UC患者可纠正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并可修复肠黏膜屏障,改善肠镜下肠黏膜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加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中药加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并评估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其PSQ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加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和证候积分,提高围绝经期失眠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