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晓碧  梅克治  陈思伟 《新医学》1998,29(12):635-637
微粒化非诺贝特(力平脂200A)是降脂新产品,所采用的微粒化工艺可使其生物利用度提高大约30%。本文对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病人对该药的耐受性进行总结。对象和方法1.对 象 1996年10月至1997年3月本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总胆固醇超过6.0mmol/L和甘油三酯超过2.18mmol/L)患者,均经饮食疗法治疗1个月以上无效共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47~88(67±10)岁。除外下列情况:16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更年期服雌激素者;2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对改善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谱是否优于大剂量辛伐他汀类单独应用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60名糖尿病合并混合高脂血症经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治疗至少8周后血脂不达标(达标标准:LDL-C<2.6 mmol/L、TG<1.7 mmol/L、HDL-C>1.2 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组(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n=30)和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组(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和非诺贝特200 mg、1次/d,n=30)两组。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水平,分别对比两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糖尿病合并混合高脂血症两组患者间血脂各项及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出现ALT及/或CK显著升高。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的降脂治疗组TC、TG、LDL-C分别降低32%、39%、31%,HDL-C升高11%。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组TC、TG、LDL-C分别降低15%、17%、9%,HDL-C升高5%。联合治疗组较大剂量辛伐他汀组TC、TG、LDL-C有显著下降,HDL-C有显著升高。对于经过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治疗至少8周而血脂未达标的糖尿病合并混合高脂血症患者,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改善其血脂谱效果优于加大辛伐他汀剂量,且并不增加肝功损伤及横纹肌损伤的副作用。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及非诺贝特较应用更大剂量辛伐他汀降脂治疗能使TC、TG、LDL-C迅速达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及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本院就诊的14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观察组晨口服非诺贝特100 mg,晚口服辛伐他汀10 mg,总疗程8周。观察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增加、甘油三酯下降显著(P<0.05);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的92.86%;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郭晓斌  张福春 《临床荟萃》2005,20(4):184-186
目的探讨在老年混合性高脂血症中调脂药物小剂量联合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原发性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年龄≥65岁),给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疗程4周;复查血脂指标,选择参数未全面达标者100例,分别进入辛伐他汀治疗组(55例)、辛伐他汀与吉非贝齐联合治疗组(45例),疗程24周;观察两种治疗方案在有效性、安全性、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差异.结果 2例患者因出现不良反应终止治疗,其余98例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地调控,总达标率为71.43%.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及基础血脂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疗程结束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1.52±0.46) mmol/L低于单药治疗组(1.91±0.82) mmol/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7±0.17) mmol/L高于单药治疗组(0.95±0.20) mmol/L,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和吉非贝齐小剂量联合治疗能够安全有效地、更为全面地调节老年人原发性混合性高脂血症的血脂紊乱.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学书  闫爱春  葛丽平 《临床荟萃》2007,22(13):966-967
血脂代谢紊乱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动脉硬化又是心脑血管的基本病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病逐呈低龄化,血脂增高在40岁以上人群呈多发、常见症,相当一部分为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升高者,笔者参照任景怡等[1]实验法,应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合用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2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均为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门诊患者,空腹血清TC≥5.7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4 mmol/L、TG≥1.7mmol/L且<4.52 mmol/L,排除临床有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用开放、随机对照方式,应用非诺贝特和多烯康治疗高脂血症12周,记录病人一般资料和治疗前后有关检查结果及副作用。结果:非诺贝特组服药12周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胆固醇脂蛋白(LDL-C)水平与O周比较分别降低18.9%(P相似文献   

7.
我们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病人 ,并与非诺贝特作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按照素食 3天 ,空腹 12小时测血清胆固醇(CTC)≥ 6 .0mmol/L和 /或甘油三酯 (TG)≥ 1.8mmol/L的标准选自门诊及住院高脂血症病人。除外继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胆道病者共 37例。入选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血脂康组 ) 18例 ,对照组 (非诺贝特组 ) 19例。两组间的性别、年龄、血脂水平等条件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对未服降脂药的血脂异常病人继…  相似文献   

8.
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而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控制血脂异常已成为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但许多高危患者尚未接受上述药物治疗,所以血脂水平的达标对防止心血管事件发生尤为重要[1]。为此作者通过本实验探讨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入选标准: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参照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2]TC&gt;5.72 mmo1/L(220 mg/dl),TG&gt;1.70 mmo1/L(150 mg/dl),LDL-C&gt;3.64 mmo1/L(140 mg/dL),HDL-C&lt;0.91mmol/L(35 mg/dL)。剔除标准:近期(6个月内)有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和肝、肾功能不全;继发高脂血症;甲状腺疾病;年龄≥80岁;妊娠或近3个月内有雌激素使用史;对辛伐他汀及非诺贝特过敏或不耐受者;恶性病变者等。研究分组:将2004年3月~2007年3月就诊于本院心内科的高脂血症患者171例随机分为2组:辛伐他汀组81例,联合治疗组90例,2组间患者性别、年龄、血脂参数,以及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庞明  苏卫红  梁积英  史文  胡颖虹 《临床荟萃》2002,17(24):1431-1432
目的观察两种降脂药对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 ,以便临床更好地选择用药。方法病例选择 6 0例确诊为高脂血症的患者。其中男 5 5例 ,女 5例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30例 ,其中 1组服氟伐他汀 (来适可 )胶囊 ,1组服非诺贝特片。 8周后复查血脂和肝肾功能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后血脂变化 ,来适可组显效 2 3例 (76 .6 7% ) ,有效6例 (2 0 % ) ,总有效率 96 .6 7%。非诺贝特组显效 13例 (43.33% ) ,有效 15例 (5 0 % ) ,总有效率 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在降TC方面来适可组优于非诺贝特组 ,而降TG则非诺贝特组比来适可组要好 ,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方面 ,来适可组优于非诺贝特组 ,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方面 ,非诺贝特组的效果亦不如来适可组。结论两种降脂药对老年高脂血症都有疗效 ,且副作用较少 ,认为高胆固醇血症选来适可较好 ,而高甘油三酯血症则选非诺贝特合适  相似文献   

10.
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王文娟,林淑英,程立新我院于1991年10月至1992年4月用非诺贝特(立平脂)治疗38例高脂血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高脂血症38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均)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苯氧芳酸类降脂药物非诺贝特对肾移植患者血脂代谢和环孢素A(CsA)浓度、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56例高脂血症的肾移植患者服用微粒化的非诺贝特200mg/d,一个月后观察其血脂、尿酸水平和CsA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OL)均降低,TG降低更为明显,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升高。CsA浓度用药前后无明显改变,尿酸水平降低。结论非诺贝特可显著改善肾移植患者的高TG血症,且对环孢素A浓度影响不大。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有降低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红雷 《临床医学》2008,28(2):62-64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非洛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临床可行性.方法 混合性高脂血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予辛伐他汀10mg,每晚1次和非洛贝特200mg,每天晨起1次口服;对照组50例,单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共8周,观察指标血脂参数变化、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他汀类和贝特类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结果显示治疗后TC、LDL-C、TG参数均有显著性下降,疗效评价中显效、好转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TG变化不明显,另外联合可有良好的耐受.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非洛贝特对混合性高脂血症调脂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临床应用中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剂量调节及监测.  相似文献   

13.
现已证明 ,糖尿病易合并高脂血症。血总胆固醇 (TC)以及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L DL- C)水平的长期升高 [1 ] ,高密度脂蛋白 (HDL - C)水平下降 ,使 型糖尿病致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增加。因此 ,长期控制血 TC、甘油三酯 (TG)、L DL - C及提高 HDL - C,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减轻动脉粥样斑块 [2 ] ,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我们选用辛伐他汀治疗 型糖尿病混合性高脂血症 36例 ,并与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 35例作对照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根据 WHO标准 (1985年 )确定为 型糖尿病并有总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调脂治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能否通过纠正血脂异常而发挥抗心肌缺血的有益作用和改善临床症状。方法:选择22例冠心病合并高三酰甘油(TG)、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病人应用非诺贝特治疗一月后.观察其治疗前后血脂和部分病人缺血总负荷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是否改善.缺血总负荷的变化指24小时内动态心电图发作性ST段水平型或下斜性压低≥1mm相加的总时间。结果:经非诺贝特治疗一月后.血TG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为3.14±0.9kmmol/L和1.16±0.40mmol/L,P<0.01)。血胆固醇(TC)水平也明显下降(分别为6.06±0.52mmol/L和5.38±0.28mmol/L,P<0.05);调脂治疗前后血HDC-C、HDL2-C和HDL3-C则分别为0.85±0.14、0.26±0.16、0.67±0.17mmol/L和1.15±0.28、0.39±0.15、0.75±0.18mmol/L,三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显性差异(均P<0.05)。7例缺血总负荷的变化为:3例发作性ST段下移均有降低.4例呈固定性ST段下移则无明显改变。11例病人硝酸酯类制剂用量和胸痛发作减少。结论:调脂药非诺贝特能显降低冠心病病人血TG和TC水平.升高HDL水平.并可能对改善心肌缺血发挥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患者继发性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综合内科收治的PMN继发性高脂血症患者21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总胆固醇[(6.96±1.27)mmol/L VS (7.35±1.31)mmol/L、(6.04±0.96)mmol/L VS (6.86±1.21)mmol/L]、三酰甘油[(2.24±0.55)mmol/L VS (2.93±0.73)mmol/L、(1.88±0.39)mmol/L VS (2.34±0.6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1±1.09)mmol/L VS (4.57±1.16)mmol/L、(3.68±0.63)mmol/L VS (4.24±1.12)mmol/L]等血脂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PMN患者血脂水平有明显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庄建平 《临床荟萃》1996,11(1):32-33
大量研究表明了高脂血症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高甘油三酯血症(TG)的心肌梗塞(MI)患者死亡率是正常TG者的2倍,而降低血脂治疗能预防心脑血管硬化,同时能促使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故降脂药物的选用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我院于1994年7~9月应用力平脂(法国科尼药厂生产),多烯康(浙江普陀山制药厂生产)降脂药物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80例患者均系我院住院病员,经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脂血症者。男:女=48:32。年龄平均为68.6±4.6岁(60~77岁)。所有患者均进低脂限糖饮食,且服用月见草油胶囊、烟酸肌醇脂片无效者。观察前总胆固醇(Tch)>6.0mmol/L,TG>1.7mmol/L列为观察对象。入选病人除外肝、肾、内分泌、急性心肌梗塞及急性脑血管意外等疾病。  相似文献   

17.
李先维  胡兵 《临床荟萃》2003,18(11):618-619
目的 比较甘糖酯与非诺贝特的调脂疗效。方法84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甘糖酯组43例,口服甘糖酯100mg,每日3次;非诺贝特组41例,口服非诺贝特100mg,每日3次,均以8周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 甘糖酯组与非诺贝特组降TC总有效率分别为89%与84%;降低TG总有效率分别为91%与93%;升高HDL-C总有效率分别为86%与84%,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糖酯与非诺贝特调脂效果均显著,两者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18.
赵达安  陶小风 《临床荟萃》2001,16(11):507-507
我们于 1999年 9月至 2 0 0 0年 6月应用通心络胶囊对 12 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2 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 ,其中男 72例 ,女 48例 ,年龄 46~ 79岁 ,平均 6 4.2岁。均符合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总胆固醇 (TC)≥ 5 .7mmol/ L,甘油三酯 (TG)≥ 2 .36 mmol/ L,或 L DL- C≥ 3.36 mmol/ L 和 (或 ) HDL- C女性≤ 1.83mmol/ L,男性≤ 1.5 7mmol/ L。排除家族性高脂血症和肝、胆、肾、内分泌疾病及药物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其中合并冠心病 43例 ,原发性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调脂作用。方法:2009年1月到2016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20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两组都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78.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TC含量为4.36±0.67mmol/L和5.33±0.71mmol/L,都低于治疗前的6.78±0.89mmol/L和6.81±0.91mmol/L(P<0.05),观察组治疗后TC含量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能发挥很好的调脂作用,促进胆固醇含量降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调脂作用。方法:2009年1月到2016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20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两组都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78.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TC含量为4.36±0.67mmol/L和5.33±0.71mmol/L,都低于治疗前的6.78±0.89mmol/L和6.81±0.91mmol/L(P0.05),观察组治疗后TC含量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能发挥很好的调脂作用,促进胆固醇含量降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