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计算离心泵面积比和蜗壳面积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离心泵的面积比原理,推导得出了计算离心泵面积比的计算公式,公式体现了面积比值和叶轮、蜗壳的水力参数关系。提出建立在面积比原理基础上、低比转速离心泵在加大流量设计后的面积比、蜗壳第八断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公式,面积比及蜗壳的第八断面面积和泵的流量加大系数、比转速加大系数得到了联系,也和叶轮、蜗壳的水力参数有关。解决泵行业一直依据经验统计值确定面积比而不能使低比转速离心泵在设计点效率最高这一问题。实例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能够提高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效率,充实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2.
低比转速离心泵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低比转速离心泵水力设计和结构研究现状,分析了低比速离心泵存在效率偏低、扬程曲线易出现驼峰和轴功率易过载等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对各种水力设计方法进行了述评。讨论了低比速离心泵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介绍核电厂BOP系统18种低比转数离心泵的设计经验。根据全系列样机的试验数据,对加大流量设计法中放大系数、水力几何参数的选取原则和方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在试验中发现的水力性能曲线上的驼峰、回流等需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些探讨为低比转数离心泵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解决加大流量设计对低比转速泵叶轮进行水力设计易出现驼峰,轴功率易产生过载现象的直接优化设计方法,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叶轮。其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加大流量设计理论设计初始叶轮,将得到的初始叶轮个体与随机个体作为微遗传算法的初始群体中的染色体,并以效率、消除驼峰、气蚀余量最小为分目标函数建立多目标规划作为适应度,进行微遗传操作。最后,结合设计实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将微遗传算法和加大流量设计理论相结合,直接对叶轮进行优化的方法,提升了低比转速泵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一种计算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系数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离心泵叶轮出口宽度、比转速的计算式推导得出了计算低比转速离心泵流量、扬程及比转速放大系数的计算公式,公式体现了放大系数和叶轮水力参数间的关系。提出了建立在离心泵性能预测基础上的理论计算低比转速离心泵最佳流量、扬程及比转速放大系数的方法,解决了泵行业一直依据经验统计值确定其放大系数不能使低比转速离心泵在设计点效率最高这一问题。实例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低比转速离心泵在设计工况点的效率,充实了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15种低比转数离心泵的设计经验,对加大流量设计放大系数、水力几何参数的选取等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在试验中发现的驼峰、回流等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个组合6次不同试验证明,低比转速离心泵应使用常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不宜用高比转速低用,工况偏离的方法进行水力设计。高比转速低用的设计方法容易造成泵性能曲线驼峰,效率曲线不收敛。  相似文献   

8.
从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出发,对一种低比转速小流量离心泵的设计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给出泵的具体水力设计参数及试验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水力设计新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比转速泵应用广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低比转速泵的高扬程、小流量的外特性决定了这类泵的叶轮应有适合其自身特点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这些原理和方法与一般离心叶轮应有所区别.近年来,该领域新的发展和成果不断出现,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性能如效率、最大轴功率等得到了明显改善.广泛收集国内外近年所发表的有关低比转速离心叶轮的水力设计新方法的文献资料,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整理与概括,发现其合理的先进要素,涉及低比转速叶轮主要几何参数的选择与计算、圆柱形叶片具有优势的投影型线的导出与几何特性分析,总结出低比转速离心叶轮近期出现的新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为企业设计人员的设计实践提供新的参考,以求提高这类泵的水力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从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出发,对一种低比转速小流量离心泵的设计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给出泵的具体水力设计参数及试验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化工及其他水力系统中,有时会碰到高扬程低流量的要求,按该要求设计泵,比转速往往较低,叶轮的D_2/D_1值较大,叶片较长较狭,不仅给铸造加工带来某些困难,而且其特性曲线往往出现驼峰,给泵的运行带来某些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低比转速高速离心泵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小流量工作不稳定性的机理及解决措施、流场分析和测试、水力设计方法及结构研究四个方面对低比转速高速离心泵的研究和设计现状进行综述,并阐述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低比转速离心泵范围的界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内外大量低比转速离心泵有关资料进行了统计研究和计算,分析了低比转速泵内各种水力损失和结构指标,提出了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比转速划分范围,这对低比转速泵的研究和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级离心泵小流量区域的扬程易产生驼峰、运行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同水力的叶轮进行混装的改进方案,并通过对比试验对改善扬程驼峰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叶片数为5、出口宽度为23.7 mm的A叶轮与叶片数为3、出口宽度为33.6 mm的B叶轮进行混装,较好地改善了多级离心泵小流量区域的扬程驼峰;效率为76%的A叶轮与效率为75%的B叶轮混装后泵效率为75.7%,不会因改善驼峰而牺牲泵的效率;相较传统的通过改变单个叶轮水力模型的叶片数、叶片出口角、叶轮出口宽度等参数来改善扬程驼峰的方法,更加方便灵活,且不会因改善驼峰而牺牲泵的效率。研究结论可为改善多级离心泵扬程驼峰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低比转速开式叶轮高速离心泵的优化设计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流动分析的低比转速开式叶轮高速离心泵优化设计系统,该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基本参数的优化设计、性能预测、流动分析和信息反馈。根据提出的方法,对一台开式叶轮高速离心泵进行实例设计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性指指标:泵的扬程流量H-qv特性线几乎是一条直线,扬程系数达到了0.7以上;汽蚀性能也满足要求;叶轮内部压力和速度分布合理,表明采用加大流量设计方法能设计出性能优异的低比转速开式叶轮高速离心泵,此设计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对开式叶轮高速离心泵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低比速泵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低比速泵提高效率、消除驼峰和避免过载的原理及水力设计方法,介绍其与现有普遍离心泵技术之区别和进展,并探讨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蜗壳扩散管半收缩度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获得最优水力特性下蜗壳扩散管的最佳收缩度,本文以比转速n_s为66的清水离心泵模型为研究对象,在保持其它参数均不改变的前提下,设计出5种不同半收缩度扩散管蜗壳,并建立水体模型,将5种不同方案的蜗壳与同一叶轮匹配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扩散管收缩度对离心泵扬程有显著的影响,在小流量区,扬程随收缩度的增大而增加;在大流量区,扬程随收缩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增大扩散管收缩度有利于改善水泵"驼峰"现象。在设计工况下,随扩散管收缩度增加,泵的效率曲线先上升后下降,效率存在最佳值,当效率最大时,扩散管的收缩度为X=0.33。研究结果为离心泵的水力设计及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低比转速离心泵效率普遍不高,主要因素是泵的损失过大,在减小泵的损失时,容易使汽蚀余量增大,扬程曲线产生驼峰,为提高泵效率,减少汽蚀余量,消除扬程曲线驼峰,本文论述了以中低比转速泵的能量损失最小,汽蚀余量最小及消除扬程曲线驼峰为多目标函数,以叶轮主要参数为设计变量的泵叶轮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优化,获得了满足一定扬程和流量的最优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9.
超低比转速离心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低比转速离心泵水力设计的研究现状及设计过程中叶轮参数的选取方法.讨论了超低比转速离心泵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发展趋势作了前瞻,为超低比转速冲压焊接离心泵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低比速多级离心泵消除驼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用同一种叶轮配置4种不同导叶的多级离心泵得出的试验结果,试验揭示了采用改变导叶水力尺寸的方法,消除低比速泵性能曲线驼峰,保持高效率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