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和胰岛素对乳鼠心肌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别用50mmol/L葡萄糖孵育的糖化白蛋白(终浓度为200mg/L)、胰岛素(10-8mol/L)、糖化白蛋白加胰岛素干预24小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PPAR-γ mRNA和TNF-αm 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NF-κB活化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对照组心肌细胞没有TNF-α mRNA表达,有少量NF-κB活化.AGE-BSA可诱导心肌细胞TNF-α mRNA表达及NF-κB活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胰岛素可抑制AGE-BSA诱导的TNF-α mRNA表达及NF-κB活化,并使PPAR-γ mRNA表达上调,与AGE-BS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GE-BSA干预后的心肌细胞内内质网及线粒体增多,提示细胞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而胰岛素可明显减轻AGE-BSA导致的病理改变.结论:AGE-BSA可通过诱导心肌细胞表达TNF-αmRNA及NF-κB活化,促使心肌细胞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这表明糖基化终产物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胰岛素通过抑制TNF-αmRNA的表达并上调PPAR-γmRNA表达,可减轻AGE-BSA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提示胰岛素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柿叶黄酮对缺氧复氧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16、32 h缺氧复氧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柿叶黄酮作用下上述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16 h和32 h缺氧后复氧6 h均可导致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其凋亡率分别为6.05±0.46%和12.45±1.66%,且凋亡率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0.05)。在柿叶黄酮作用下,缺氧复氧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亦可诱导心肌细胞显著凋亡(11.03±0.39 vs6.25±0.48,P<0.05),柿叶黄酮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40±0.47 vs11.03±0.39,P<0.05)。结论柿叶黄酮对缺氧复氧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波  张晓刚 《西部医学》2011,23(1):17-20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胰岛素对乳鼠心肌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别用50mmol/L葡萄糖孵育的糖化白蛋白(AGE-BSA)、胰岛素(10^-8mol/L)、糖化白蛋白加胰岛素干预24h,采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透射电镜法,观察AGE—BSA,胰岛素及AGE-BSA联合胰岛素对细胞PPAR-γmRNA和TNF—αmRNA表达、NF-κB活化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AGE—BSA可诱导心肌细胞TNF-αmRNA表达及NF—κB活化,并可抑制PPAR—γ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胰岛素可抑制AGE—BSA诱导的TNF-αmRNA表达及NF—κB活化,并使PPAR—γmRNA表达上调,与AGE—BS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GE—BSA干预后的心肌细胞内内质网及线粒体增多,提示细胞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而胰岛素可明显减轻AGE—BSA导致的病理改变。结论AGE-BSA可通过诱导心肌细胞表达TNF-αmRNA及NF-κB活化,促使心肌细胞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胰岛素通过抑制TNF—αmRNA的表达并上调PPAR-γmRNA表达,可减轻AGE—BSA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提示胰岛素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 antagonist)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Wistar乳鼠心肌细胞,培养96 h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无血清培养2、6、12、24 h;AngⅡ组:以10-7 mol/LangⅡ刺激2、6、 12、 24 h,用TUNEL方法检测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观察Bcl-2蛋白染色,荧光法检测caspase-3活性;AngⅡ AT1R拮抗剂伊贝沙坦(Irbesartan)组:以10-7 mol/LangⅡ与10-5 mol/L伊贝沙坦共同孵育,观察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AngⅡ组TUNEL染色凋亡心肌细胞数量显著增高;同时伴有Bcl-2蛋白表达下降,caspase-3活性增高;加入伊贝沙坦后,TUNEL染色凋亡细胞数下降,caspase-3活性下降.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以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伊贝沙坦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通过1型受体介导,Ang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是以caspase依赖方式,Bcl-2蛋白参与调节.  相似文献   

5.
衣霉素诱导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衣霉素在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和可能的凋亡通路。方法采用消化贴壁法分离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应用衣霉素对乳鼠原代心肌细胞进行凋亡诱导,通过MTT、DNA梯带、Hoechst染色等方法对心肌细胞凋亡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选出合适的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凋亡过程中Grp78、caspase-12蛋白酶的表达变化。结果衣霉素5μg/mL诱导24h后可引起30%心肌细胞凋亡,并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在TM(5μg/mL)诱导3h和24h时分别有Grp78和caspase-12蛋白表达。TM诱导48h表现出DNA弥散样变化。结论衣霉素可通过内质网应激通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5μg/mL诱导24h可作为衣霉素建立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模型的合适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氨基胍(AG)对体外制备的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的人肾系膜细胞(HRMC)趋化因子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牛血清清蛋白(BSA)、糖基化终产物-牛血清清蛋白(AGE-BSA)干预HRMC,以及不同浓度AG与AGE-BSA共同干预HRMC 24 h;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HRMC fractalkine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DMEM、BSA组相比,AGE-BSA明显升高HRMC frac-talkine mRNA和蛋白表达(P<0.05),AG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下调HRMC fractalkine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 AG可能通过拮抗AGEs对fractalkine表达的增加作用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PI3k/Akt信号通路在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糖基化终产物组(D组)和PI3K抑制剂组(W组)。D、W组加入AGE-BSA(100mg·L-1);W组在AGE-BSA处理前用PI3K抑制剂预处理1h。加AGE-BSA1,6,12,24,48h时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α-SMA和p-Akt的表达。结果:D组α-SMA在6h时出现阳性表达,24h达高峰;p-Akt在1h出现阳性表达,12h达高峰,48h开始下降。结论:PI3k/Akt信号转导系统触发了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抑制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实验对照组、糖基化终产物及糖基化终产物+肝细胞生长因子组,采用MTT法测定各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率;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各组凋亡基因Ban、Bcl-2蛋白的表达及酶联反应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培养的内皮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内皮细胞凋亡率与糖基化终产物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肝细胞生长因子干预后可显著降低不同时间的内皮细胞凋亡率;肝细胞生长因子作用内皮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明显升高,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无明显变化;caspase-3活性显著降低。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抑制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水平、抑制caspase-3的激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骨保护素(OPG)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VSMCs,在含10 mmol.L-1β-甘油磷酸(β-GP)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50、100、200、400 mg.L-1)的AGE-牛血清白蛋白(BSA)与VSMCs孵育不同时间(0、12、24、36、48、72 h)。采用RT-PCR检测OPG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AGE-BSA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增加VSMCsOPG mRNA的表达;200 mg.L-1的AGE-BSA与VSMCs孵育24 h,OPG mRNA表达水平达到高峰。结论:AGE-BSA能够促进大鼠VSMCsOPG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丹参多糖(SMP)调控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0.0.5、1、2mg/mL)SMP预处理乳鼠心肌细胞12h后,1μg/mL LPS刺激乳鼠心肌细胞24h,以LPS单独处理构建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四唑盐比色法(MTT)观察细胞存活率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率改变,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及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变化;SMP联合自噬抑制剂氯喹(CQ)或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Torin1)处理LPS处理的心肌细胞,MTT观察细胞存活率改变,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细胞凋亡比率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及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变化。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LPS 处理乳鼠心肌细胞24h,细胞活力显著下降,凋亡细胞比例升高,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Caspase3表达增多,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II表达增多。相比于LPS组,丹参多糖处理组细胞活力升高,凋亡细胞比例下降,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 LC3-II 、Beclin1蛋白表达增多;相比于丹参多糖处理组,CQ抑制细胞活力,增加细胞凋亡数,促进Bax、cleaved-Caspase3和LC3II蛋白表达,抑制Beclin1蛋白表达,Torin1上调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凋亡数,促进LC3-II 、Beclin1蛋白表达,抑制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 SMP促进自噬抑制LPS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5 d的乳鼠心肌细胞,用含1%或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继续培养24 h,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观察不同浓度AGEs(50、100 μg/ml)对心肌细胞刺激12、24、48 h后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及凋亡小体/凋亡细胞核分布的影响。结果AGEs对心肌细胞细胞周期分布无明显影响;在正常培养液培养时,心肌细胞的凋亡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24、48 h与12 h相比,凋亡小体/凋亡细胞核分别增加了0.55、1.23倍;AGEs可以明显增加心肌细胞的凋亡程度,并随着刺激时间、刺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50、100 μg/ml AGEs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小体/凋亡细胞核12、24、48 h分别增加了0.74和1.21、1.15和1.78、0.83和1.19 倍。结论AGEs对心肌细胞细胞周期分布无影响,但可以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凋亡率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2.
高糖对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糖对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以20mmol/L终浓度的葡萄糖干预48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高糖对凋亡相关基因P53、Pax3、Bmp4、Slug、Msx1表达的影响。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高糖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高糖组为(19.67±3.45)%,明显高于对照组(1.12±0.24)%(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高糖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荧光定量PCR表明高糖能上调P53、Msx1基因的表达,下调Pax3、Bmp4、Slug基因的表达。结论:高糖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基因P53、Pax3、Bmp4、Slug、Msx1的表达而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1-INH对H2O2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原代心肌细胞,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组),无特殊处理;H2O2组(H组),加入终浓度0.3 mmol/L的H2O2;C1-INH+H2O2组(C组),加入终浓度0.15 g/L的C1-INH和终浓度0.3 mmol/L的H2O2。三组干预时间分别设为6,12,24 h。C3Elisa试剂盒检测N组和H组的细胞表面C3的沉积。各组心肌细胞用Hoechst 33258荧光剂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形态学,按AnnexinⅤ-FITC试剂盒说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结果:在Hoechst 33258荧光剂染色下,N组心肌细胞凋亡极少,H组有较多心肌细胞发生凋亡,C组也有较多心肌细胞发生凋亡。干预6,12和24 h后,H组心肌细胞C3沉积较N组增多,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组均较N组成活率降低,凋亡率增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干预时间6 h外,干预12 h和24 h后,C组细胞存活率较H组高,凋亡率较H组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2O2损伤的心肌细胞表面C3的沉积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C1-INH减轻H2O2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槲皮素、杨梅素、桑色素和芦丁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Wistar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凋亡模型;随机分组:正常组,损伤组和用药组.用药组分别加入30 μmol&#183;L-1的4种黄酮醇类化合物,孵育1 h后,除正常组之外,加入H2O2诱导细胞凋亡.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后,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存活情况,来进行药物有效浓度的筛选.采用TUNEL、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4种黄酮醇类在5和30μmol&#183;L-1时对细胞没有毒性.4种黄酮醇类化合物与损伤组比较,槲皮素、杨梅素、桑色素的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Bcl-2/Bax比值增大、抑制caspase-3蛋白的活化.结论 槲皮素、杨梅素和桑色素对心肌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可以通过抑制caspase-3蛋白的活化、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或是降低Bax的表达来发挥作用,槲皮素表现出较强的抗凋亡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eosylation end-products,AGEs)对THP-1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eyl coenzyme A:cholesterol acyhransferase-1,ACAT-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modified bovine serum albumin,AGE-BSA)与佛波酯(PMA)诱导分化72h的THP-1巨噬细胞共同孵育,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巨噬细胞AC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MA诱导72 h后,THP-1细胞停止增殖,由单核细胞分化成为巨噬细胞.用50、100、200和400 mg/L AGE-BSA处理巨噬细胞后,细胞ACAT-1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增加;ACAT-1蛋白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也逐渐增加,二者较对照牛血清白蛋白组明显增加(P<0.05).用200 mg/LAGE-BSA作用巨噬细胞0、12、24、36 h和48 h后,细胞ACAT-1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ACAT-1蛋白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也逐渐升高,较0 h明显增加(P<0.05).结论 AGEs可上调THP-1巨噬细胞AC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这可能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凋亡的影响,探讨AGEs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糖基化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处理SH-SY5Y细胞48 h,选取AGE-BSA敏感浓度(200μg/mL)处理细胞不同时间,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确定AGE-BSA诱导SH-SY5Y凋亡最佳浓度及时间。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AGE-BSA组、AGE-BSA+抗RAGE中和抗体组、AGE-BSA+α-硫辛酸组、AGE-BSA+DPI(NADPH氧化酶抑制剂)组。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应用活性氧荧光探针DCFH-DA检测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测定Caspase-12的表达。结果细胞凋亡率随AGE-BSA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200μg/mL AGE-BSA作用48 h细胞凋亡率从对照组的(2.23±0.08)%增加到(16.8±1.27)%(P<0.05),同时,Hoechst染核后可见典型凋亡形态改变,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增高,Caspase-1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分别用抗RAGE中和抗体、α-硫辛酸、DPI预处理后再加入AGE-BSA,各组与AGE-BSA组比较,凋亡率明显下降,ROS水平、Caspase-1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基化终末产物可刺激SH-SY5Y细胞产生大量ROS及活化Caspase-12介导细胞凋亡,通过阻断其与特异性受体RAGE结合或减少细胞内ROS可减轻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心肌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5d的乳鼠心肌细胞,用含1%和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继续培养24h,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在位末端标记技术观察不同浓度AGEs(50、100μg/ml)对心肌细胞刺激12、24、48h后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及凋亡小体/凋亡细胞核分布的影响。结果:AGEs对心肌细胞细胞周期分布无明显影响;在正常培养液培养时,心肌细胞的凋亡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24、48h与12h相比,凋亡小体/凋亡细胞核分别增加了0.55、1.23倍、AGEs可以明显增加心肌细胞的凋亡程度,并随着刺激时间、刺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50、100μg/ml AGEs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小体/凋亡细胞核12、24、48h分别增加了0.74和1.21、1.15和1.78、0.83和1.19倍。结论:AGEs对心肌细胞细胞周期分布无影响,但可以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凋亡率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为切入点,探讨1类多巴胺受体(DR1)活性变化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乳鼠心肌细胞以缺氧、缺血清培养2小时,复氧、复血清培养24小时的方法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Bcl-2、caspase-3、caspase-9和细胞色素C(Cyt c)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TUNEL、流式细胞仪、MTT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SOD活性和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缺氧-复氧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加重;促凋亡因子(Cyt c、caspase-3、caspase-9)表达增加,抑凋亡因子(Bcl-2)表达亦增加.与缺氧-复氧组比较,DR1激动剂SKF-38393进一步增加LDH活性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加重心肌细胞损伤,上调促凋亡因子表达,下调抑凋亡因子表达;DR1抑制剂SCH-23390对上述指标影响不明显.结论 DR1激活可促进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线粒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9.
γ-分泌酶抑制剂对正常乳鼠心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otch信号特异性阻断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正常乳鼠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SD乳鼠心肌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后,与不同浓度DAPT(10μmol/L、5μmol/L、2.5μmol/L、1.25μmol/L、0.625μmol/L、0.3125μmol/L、0.15625μmol/L)孵育24 h,或者与DAPT(5μmol/L)孵育不同时间(1 h、2 h、4 h、8 h、16 h、24 h、48 h),MTT法测定心肌细胞活力;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心肌细胞Notch1受体胞内区(NICD)和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 DAPT显著抑制正常乳鼠心肌细胞的存活,同时浓度越高、时间越长,其抑制效果越明显;DAPT处理后心肌细胞NICD和Bcl-2表达均降低。结论 DAPT可阻断Notch信号通路,抑制正常乳鼠心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Caspase-3、-9表达上调参与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缺氧对心肌细胞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的激活效应.方法培养的心肌细胞分别缺氧0、3、6、12、24 h后,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RT-PCR方法分别检测细胞线粒体与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 c)蛋白的变化以及caspase-9,-3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缺氧24 h心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缺氧3 h线粒体Cyt c未见显著变化,而胞浆中Cyt c开始增多,缺氧24 h 线粒体中已不能检测到Cyt c,胞浆中维持在峰值水平.缺氧可上调心肌细胞caspase-9,-3基因表达,两者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缺氧3 h即开始明显增高,在观察的24 h内持续处于高表达状态.结论缺氧可致心肌细胞线粒体Cyt c大量释放至胞浆中,caspase-9基因表达增高,并进一步导致caspase-3激活,从而证明缺氧可诱导心肌细胞中线粒体依赖的caspases途径激活,从而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