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优化金莲花多糖提取工艺,并分析测试金莲花多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金莲花多糖,通过单因素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金莲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金莲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金莲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金莲花多糖的提取率为1.350%±0.125%。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金莲花多糖其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IC50分别为0.161、0.079、0.006、4.216 mg•mL-1,且当浓度为4.0 mg•mL-1时,总还原力为2.78。结论 优化的金莲花多糖提取工艺提取率较高且获得的金莲花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对金莲花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灵芝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液料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自变量,以灵芝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的倒数(1/EC50)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采用BBD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灵芝多糖提取工艺。结果:优选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63℃、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33(g/ml),在此条件下,灵芝多糖的1/EC50为0.732 2 ml/mg,与响应面拟合方程的预测值0.733 7ml/mg相当。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灵芝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苗药用的土人参根中总黄酮,比较不同提法所得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处理后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DPPH.、超氧阴离子与羟基自由基清除法考查水浴、超声波辅助和酶辅助提取的苗药土人参根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苗药用土人参根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固液比1:26、乙醇体积分数65%、浸提温度7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 2.62% ,与回归方程预测值 2.603% 符合良好。结论 该优化工艺实现了土人参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所得总黄酮以酶法提取的抗氧化性能力最强。目的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苗药用的土人参根中总黄酮,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处理后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DPPH?、超氧阴离子与羟基自由基清除法考查水浴、超声波辅助和酶辅助提取的苗药土人参根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苗药用土人参根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固液比1:26、乙醇体积分数65%、浸提温度7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 2.620% ,与回归方程预测值 2.603% 符合良好。三种提取方法所得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酶法提取的最强且均好于Vc。结论 该优化工艺实现了土人参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总黄酮抗氧化活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从广西壮药薏苡茎中提取多糖的方法及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1:10的料液比在65℃的水温下进行水浴加热2h提取薏苡茎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对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利用Fenton反应原理,测定薏苡茎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能力、结果薏苡茎多糖的提取率为11.34%抗氧化性试验显示,薏苡茎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显著,结论薏苡茎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为广西壮药薏苡茎药材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猪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猪苓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以提取时间、液料比和超声功率为影响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并确定猪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此外,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铁还原实验评价猪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猪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为330 W,液料比为36∶1,提取时间为69 min,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猪苓多糖得率的理论值为4.68%,验证值为4.37%±0.09%。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猪苓多糖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和铁还原能力。结论优选出的猪苓多糖最佳提取条件切实可行,猪苓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杨洋  李珍  杜之平  丁华 《中国药事》2020,34(3):342-348
目的: 以土庄绣线菊为原料提取茶多酚,优化提取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比较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溶剂对土庄绣线菊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提取最佳工艺参数。采用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茶多酚的总还原能力,以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对Fe2+络合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 土庄绣线菊料液比1︰20(g/mL),浸提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70%,浸提时间20 min时提取的茶多酚含量平均为50.9 mg/g。茶多酚具有显著的还原能力和对Fe2+的络合能力;对O2-·和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相对较弱,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520 mg/mL和0.376 mg/mL。结论: 土庄绣线菊中茶多酚含量丰富,且抗氧化活性较强,可作为潜在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木贼麻黄多糖的提取工艺,初步研究木贼麻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木贼麻黄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木贼麻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木贼麻黄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73℃,液料比25∶1,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5.57±0.072)%。木贼麻黄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703.9 μg·mL-1和2 135.1 μg·mL-1;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Fe3+有一定的还原能力。结论 该提取工艺能较好地提取木贼麻黄多糖,所得木贼麻黄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但活性低于同浓度的维生素C。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渣中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从银杏叶渣中提取多糖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苯酚-硫酸法检测,经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所得银杏多糖进行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试验。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提取时间2h,提取2次,醇沉浓度90%,醇沉1h。银杏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论 该工艺简便可行,稳定可靠,适于工业生产,所得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化千年健多糖提取工艺,考察千年健多糖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醇沉浓度为影响因子,多糖得率为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千年健多糖提取工艺.通过考察多糖对DPPH·、OH·、ABTS+·、O2-· 的清除能力,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最佳提取参数: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70 min,料液比1:46...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芙蓉菊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还原力、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4种体外抗氧化模型研究芙蓉菊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用维生素C作对照。结果芙蓉菊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还原力、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能力,其中DPPH、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273、0.669、0.594mg/mL,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芙蓉菊多糖对自由基清除率与其质量浓度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芙蓉菊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茉莉花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对茉莉花叶提取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以及水部位。考察茉莉花叶提取物对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2-自由基、OH^-自由基的能力以及对还原Fe3+、螯合Fe2+的能力,并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进行对照。结果茉莉花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都具有清除能力,清除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石油醚部位最强,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为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水部位,还原Fe3+的能力中水部位的还原能力最强,乙酸乙酯部位的还原能力最弱,乙酸乙酯部位螯合Fe2+的能力高于BHT,正丁醇部位的螯合力最弱。结论广西茉莉花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人工修饰双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结合SYBR Green I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96例乳腺癌患者(试验组)和11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COMT Val158Met基因分型,分析2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COMT Val158Met G等位基因分别为65.10%和71.98%,A等位基因分别为34.90%和28.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COMT Val158Met G/G野生纯合子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8.54%和54.31%,A/G杂合子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3.13%和35.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A/A突变纯合子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8.33%和1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G/G基因型,试验组A/G基因型增加患乳腺癌风险(风险度为2.118,95%CI为1.189~3.744)。结论 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乳腺癌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安妥沙星的浓度,并研究口服盐酸安妥沙星片后安妥沙星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血浆样本经乙腈沉淀蛋白后,以奥硝唑为内标。色谱柱: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2.1 mm×50mm,2.7μm),流动相:乙腈-5 mmol·L-1甲酸铵(含0.1%甲酸)=12∶88,流速:0.4 m L·min-1。12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空腹口服盐酸安妥沙星400 mg,采集不同时间点血样,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安妥沙星的浓度,并用DAS2.1.1和Excel 2003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安妥沙星在0.01~15.00μg·m L-1内线性良好,准确度、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5%,在测定过程中稳定性符合要求。安妥沙星单次给药400 mg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3.57±0.54)μg·m L-1,tmax为(2.25±0.92)h,t1/2为(11.76±1.64)h,AUC0-t为(60.38±7.47)μg·m L-1·h。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测定人血浆中安妥沙星的浓度,并可用于研究盐酸安妥沙星片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居民HAP-2基因分布频率,指导相关血小板输注的治疗决策。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对2659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健康成年人的血液样本进行HPA-2基因分型检测,用直接测序法解决HPA-2分型差异。结果 HPA-2a/2a、HPA-2a/2b和HPA-2b/2b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157、0.0824和0.0019;测得基因多态性位点与数据库收录信息全部吻合,未发现新的单核苷酸多肽性(SNP)位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居民HPA-2a/2b基因的杂合程度与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研究结果相似,与非洲人相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有助于确定该地区居民HPA-2多态性分布及其潜在临床意义,能更好地理解和治疗壮族免疫性介导的血小板疾病。  相似文献   

15.
旨在确定广西药用蕨类植物所在各科的重要程度,用回归残差分析法对该地区56科蕨类植物中各科的植物种数和药用植物种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残差值将56科分成31个高利用科和25个低利用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与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12月各科室上报的ADR报告226例,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ADR监测中心制定标准,进行描述、因果关系分析与评价、汇总、分级以及统计分析。结果:226例ADR报告中,≥7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高,为59例,占26.11%,其次是50~69岁58例,占25.66%;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为196例,占86.73%;抗感染药致ADR发生率最高,为105例,占46.46%;最常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139例,占59.66%。结论: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静脉注射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药黄藤根(Fibrauria recisa Pierre)中黄藤内酯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己科天仙藤属(Fibraurea Lour.)植物有四种,其中染料黄藤F tinctoria Lour(F chloroleuca Miers)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地,而国产黄藤Frecisa Pierre产于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其分布区延伸至老挝、柬埔寨和越南。黄藤的根、根茎及茎藤均可入药,常用为消炎、解毒、利尿药。民间还用为黄色染料。 朱任宏等曾从国产黄藤中分离出巴马汀(palmatine)和另外两种新生物碱,一个内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海市中医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2009—2010年门诊处方共7 256张,对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抽查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达1 428处。注射剂处方1 901张,注射剂使用率为26.21%。抗菌药物处方1 964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7.08%。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门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7年—2010年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变迁和现状,探讨其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用药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2007年—2010年间8种抗菌药物的年用量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年用药频度(DDDs),并用SPSS14.0版统计软件对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年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耐药率在近4年呈下降趋势,值得一提的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性一直保持在100%。2010年与2007年相比,阴沟肠杆菌对各药的耐药率呈明显下降。4年来,阴沟肠杆菌对各药的耐药率<70%;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药量呈上升趋势;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呈下降趋势。耐药率与用药频度相关性分析显示,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他啶(r=0.763,P>0.05)、环丙沙星(r=0.938,P>0.05)的耐药率与用药频度存在正相关;对头孢吡肟(r=-0.755,P>0.05)、阿米卡星(r=-0.581,P>0.05)、庆大霉素(r=-0.902,P>0.05)的耐药率与用药频度存在负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无相关关系。结论:2007年—2010年间阴沟肠杆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抗菌药物使用量与阴沟肠杆菌耐药水平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92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分院中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2009—2010年收集到的92例中药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剂型、药品种类、ADR涉及的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发生率居首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主要中药制剂品种为双黄连注射剂。结论:应加强和重视中药ADR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