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有关癌瘤引流淋巴结病理形态研究的进展和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SH)等反应与预后的关系,并探讨了SH反应的机理。通过胃癌局部淋巴结SH等反应的观察表明,SH反应可作为了解病人预后的一种免疫形态指标并可帮助估计病人预后;SH等反应程度与病人预后呈正相关,以SH和FH(滤泡增生)为代表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抗瘤积极作用。这就是目前国内外癌瘤外科治疗上日益重视免疫状态和日趋开展缩小范围的理论根据。但目前一些学者对此问题尚未统一,故对SH等反应有必要作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意义。方法 :用常规 HE和免疫组化 CK1 9检测 10 0例胃癌淋巴结转移。结果 :10 0例胃癌中 ,76例淋巴结明显转移 ,6例淋巴结微转移 ,18例无转移。在 P2 7Kip1 和 P5 3表达及 5年生存期上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组与转移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 ;相反 ,微转移组与无转移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对预后因子 P2 7Kip1 和 P5 3蛋白表达和 5年生存期影响不大 ,依据免疫组化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灶方法敏感可行 ,但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AJCC/UICC胃癌淋巴结分期(pN)?淋巴结转移率(metastatic lymph node ratio,MLR)和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g odds of positive lymph nodes,LODDS)3种淋巴结分期方法评估胃癌预后的准确性?方法:对1 247例接受根治性切除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患者进行ROC曲线分析,用成组t检验对不同胃癌淋巴结分期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总体样本?T2?T3?淋巴结送检<15枚和送检≥15枚分组样本中,3种淋巴结分期均有预后评估价值,但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无淋巴结转移样本中,仅LODDS有预后评估价值,与pN和MLR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有淋巴结转移样本中,3者均有预后评估价值,MLR和LODDS与pN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1样本中,仅LODDS有预后评估价值,与pN和MLR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MLR和LODDS在胃癌预后评估准确性方面优于pN分期;pN和MLR不适用于早期胃癌的预后评估;LODDS是评估胃癌预后最准确的淋巴结分期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率对胃癌术后患者的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肿瘤科行胃癌根治术的118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使用生存分析法、COX回归模型分析法分析胃癌术后患者淋巴结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胃癌患者术后5年累计生存率为39.83%;淋巴结转移率较淋巴结分期对胃癌患者预后预测更准确;无论清扫淋巴结数目大于15个,还是小于15个,淋巴结转移率都是胃癌术后的独立的预测因子。结论:淋巴结转移率是胃癌术后独立的预测因子,淋巴结转移率较淋巴结分期对胃癌术后生存的预测更具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情况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细胞角蛋白CK检测阴性淋巴结。结果  4 6例胃癌患者周围阴性淋巴结 6 2 4枚 ,4例患者 8枚淋巴结发现CK阳性细胞。弥漫型胃癌微转移率 (5 0 % )明显高于肠型胃癌 (4 76 % ) ,2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部位、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预后无关。结论  (1)胃癌周围阴性淋巴结存在微转移灶 ,为准确的临床分期和制定辅助治疗方案提供可能 ;(2 )微转移与预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胃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中居首位,其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导致胃癌病死率高的原因不仅仅限于原发灶本身,还取决于有无远处转移和复发。对胃癌来说,手术仍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局部病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仍是当前胃癌手术的标准术式。淋巴转移是影响肿瘤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而淋巴结清扫彻底与否直接影响病人预后,也是决定手术切除范围的主要依据。广泛性的淋巴结清扫(extended lymph node dissection,ELND)手术,操作复杂,一般医师难以真正完成,而且广泛切除无转移的淋巴结,可能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手术创伤,无益于手术疗效的提高;但淋巴结清扫范围不够,又担心手术的根治程度,会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7.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宇  周岩冰 《齐鲁医学杂志》2007,22(4):309-311,314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通过对435例胃癌病人淋巴结转移资料回顾性的研究,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BorrmannⅠ、Ⅱ、Ⅲ、Ⅳ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75%、61.27%、72.54%和88.89%(χ^2=18.25,P〈0.01);T1、T2、T3、T4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69%、36.84%、75.52%、88.24%(χ^2=102.73,P〈0.01);高、中、低分化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77%、34.38%和71.86%,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1.11%和71.87%;直径〈3.0cm、3.0~5.0cm和〉5.0cm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26.72%、71.22%和81.67%(χ^2=97.09,P〈0.01)。435例胃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率为63.68%。不同分组淋巴结转移与胃癌所在部位有关,上部和中部以No3组最常见,下部以No6组最常见,其次为No3组。结论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形态、分化及浸润深度有关;胃癌中淋巴结转移率第一站最高为No3、No6组,第二站为No7、No8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转移性淋巴结的判定价值.方法 分析已确诊胃癌患者术前64层螺旋CT检出淋巴结,分别从淋巴结长径、淋巴结强化程度及淋巴结短长径比值3方面判定淋巴结转移,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以淋巴结长径≥8 mm、淋巴结强化程度≥80 Hu及淋巴结短长径比值≥0.7作为多层螺旋CT判定转移性淋巴结的标准,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一致性较好.结论 多层螺旋CT做为一种简洁、无创的检查方法,依据淋巴结长径、强化程度及淋巴结的形态等指标,对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可以做出初步判断,为临床术前选择合理术式、评估预后及开展新的手术方法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抗人单核细胞单克隆抗体 Leu3a,Leu5b,Leu2b,LeuM1,Leu9,Leu10,CD21,对54例胃癌和9例胃良性病变的胃局部引流淋巴结进行 ABC 免疫组化染色,原位观察淋巴结中单核细胞分布状况。胃癌局部引流淋巴结 B 区和 T 区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前者更明显。淋巴滤泡以第Ⅱ~Ⅲ期为主;T 小结以散在高内皮静脉和指突状网状细胞、T 辅助细胞聚集的第Ⅱ期 T 小结为多;区中激活 T数量较良性病变淋巴结中激活 T 数量少;转移灶中抑制 T 淋巴细胞数量增加,裸细胞数量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预后,为淋巴结清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胃癌病例,对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进行分析,筛选胃癌预后因素。结果: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两个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胃癌的病理特征是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区域性淋巴结中S-100~+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100蛋白抗体对34例大肠癌局部引流淋巴结和18例慢性炎的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S-100~+细胞在淋巴结中的数量与副皮质区淋巴组织的增生及窦组织细胞的增生成正相关。大肠癌无癌转移组及炎症组淋巴结中S-100阳性细胞数目较有癌转移组淋巴结中的多(P<0.01)。在有癌转移组,S-100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癌灶周围,似乎形成一条“防卫带”。上述结果提示,S-100阳性细胞参与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可能与机体抵御癌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经睾丸淋巴管注射癌细胞后淋巴结切片观察与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睾丸实质和睾丸淋巴管内分别注射叶绿素溶液和癌细胞悬液后2h,颈后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显色。取显色淋巴结做石蜡切片,HE 和 Feulgen 法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癌细胞在淋巴结内的形态位置,并应用Quantimit970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癌细胞核的形态学参数和 DNA 含量,以鉴别癌细胞。叶绿素和癌细胞分布于淋巴结的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而髓窦和输出淋巴管内未发现叶绿素和癌细胞。这表明叶绿素和癌细胞是经输入淋巴管进入淋巴结的。本文提出,癌细胞可经胸导管和胸导管侧支顺淋巴流进入周围淋巴结,引起这些淋巴结肿大。本文同时讨论了左锁骨上淋巴结的肿瘤转移机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CK18在胃癌组织及周围淋巴结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CK18对于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0例胃癌样本,包括黏液腺癌30例,乳头状腺癌34例,管状腺癌27例,低分化腺癌44例,印戒细胞癌15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周围淋巴结中CK18的表达水平,阐明CK18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K18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不存在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的类型与CK18的表达无关(P>0.05);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CK18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CK18的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的个数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及周围淋巴结组织中CK18的表达情况,有助于胃癌预后的评估,提高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为进一步判断TNM分期,完善胃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PSCA和Oct-4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PSCA和Oct-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8例胃癌、加例癌旁组织、36例淋巴结转移灶及80例不同类型胃良性病变组织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PSCA和Oct-4染色方法均为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其在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病例PSCA,Oct-4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不同类型胃良性病例(P<0.05或P<0.01).PSCA和Oct-4阳性表达癌旁组织和良性病例均呈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淋巴结转移灶与相应原发灶比较,两者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浸润深度T1 T2、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N1站及无远处转移病例PSCA和Oct-4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浸润深度T3 T4、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N2 N3站及远处转移病例(P<0.05或P<0.01).结论:PSCA和Oct-4表达与胃癌侵袭能力、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有密切关系,提示PSCA,Oct-4表达可能是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区域淋巴结人肺组织特异性基因(lunx mRNA)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YBR GreenⅠ嵌合荧光法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用以检测74例NSCLC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 mRNA的表达,对入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并对6个可能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表达率与年龄、营养指数、3年内的复发或转移率之间有相关性(P<0.01, P<0.01, P<0.05),而患者的性别、肺癌病理类型、分期与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表达率之间无相关性(P>0.05);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与术后辅助治疗及与Lunx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结论:NSCLC患者Lunx mRNA表达与其生存时间显著相关, 提示Lunx mRNA可作为NSCLC淋巴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及监测患者3年预后的指标之一;同时术后辅助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一项重要措施;荧光实时RT-PCR相对定量方法可应用于NSCLC淋巴微转移的检测,该方法可能有助于早期肺癌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乳腺肿瘤中S100阳性树突状细胞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30例乳腺肿瘤及其引流淋巴结标本进行了S100阳性树突状细胞检测。发现在各种癌组织及其淋巴结中有S100阳性树突状细胞(DC),但其分布和形态不同于溶菌酶阳性的组织细菌,良性病变组织中罕见S100阳性DC和溶菌酶阳性组织细胞。引流淋巴结中S100阳性DC数多者较少者生存率明显增高(P<0.05),且S100阳性DC数多者淋巴结中有癌转移的比率明显低于DC数少者(P<0.01)。溶菌酶阳性细胞2的多少与病人的生存率无关,与淋巴结转移率也无关。提示S100阳性DC是一种参与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细胞。  相似文献   

17.
毛旭东  刘惜时 《上海医学》1995,18(11):632-636
分析了我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绝经后子宫内膜癌69例的临床资料,以术前血浆雌二醇大于150pmol/L与否分二组Ⅰ组-高雌激素组39例,平均值534±435.1pmol/L,Ⅱ-低雌激素组30例,平均值73.97±53.49pmol/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颈淋巴结中增生性滤泡反应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在喉癌患者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47例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喉癌患者的157枚颈淋巴结石蜡标本被重新制备,用CD-20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ABC法显示增生性滤泡的分布并计算其密度。结果 定量分析表明,术后生存期≥5年患者的淋巴结中滤泡数量明显多于生存期<5年者(P<0.001)。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中的滤泡数较有转移组有明显增多(P<0.001)。结论 颈淋巴结中增生性滤泡反应反映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潜能,其浸润密度反映了该患者的抗肿瘤免疫状态,可以作为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153例手术切除大肠癌标本的病理因素与临床预后的分析结果表明:瘤肿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生长方式及淋巴结有无癌转移与预后关系密切,癌周淋巴细胞反应及局部淋巴结的生发中心增生(GH)对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而皮质旁区增生(PH)及窦组织细胞增生(SH)对判断患者预后无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高频超声对肠系膜淋巴结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不同原因所致婴幼儿肠系膜淋巴结大的超声表现。将121例病儿按不同病因分为单纯肠系膜淋巴结炎组、肠炎或阑尾炎伴发肠系膜淋巴结大组、结核性淋巴结炎组、淋巴瘤淋巴结大组,分析每组的主要声像图特征,并与其对应的病理学变化相对照。结果 不同病因所致淋巴结大可表现出不同的病理学变化,但不同病因所致淋巴结大的超声表现可有重叠,相同疾病的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的病理学变化和超声表现。结论 婴幼儿肠系膜淋巴结大不同的超声表现反映了不同的病理学改变.深刻理解不同超声表现所反映的病理学特征并与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高频超声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