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消癃通闭对α1-肾上腺素受体(α-adrenoceptor, α1-AR)的拮抗作用,为寻找有治疗作用的先导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在犬脑细胞膜中分别加入标记后的125I-BE2254和15种浓度的消癃通闭,测定其放射性活度。通过Hill作图求出IC50值;(2)采用离体组织收缩功能实验,测定消癃通闭对去甲肾上腺素介导离体大鼠前列腺收缩的拮抗作用,求得pKB值。结果:消癃通闭对125I-BE2254与犬大脑皮层α1-AR的结合呈竞争性抑制作用,其半效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34.0±6.0) g*L-1,Hill系数为0.7。消癃通闭可使α1-AR介导的大鼠前列腺平滑肌收缩效应曲线平行右移,消癃通闭在两种不同浓度时,其拮抗的pKB值分别为(37.0±11.0) g*L-1和(30.0±8.0) g*L-1。结论:消癃通闭对α1-AR有竞争性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肾通癃胶囊对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模型大鼠雌雄激素比及缺氧诱导因子1α(chypoxia-inducible fac tor-1α,HIF-1α)的影响。方法对SD雄性大鼠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 mg/(kg·d),连续4周。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只。实验组大鼠灌服0.365 g/kg益肾通癃胶囊混悬液;中药对照组灌服0.183 g/kg癃闭舒胶囊混悬液;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8周后,光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称取前列腺湿重并计算前列腺指数;检测大鼠血清E2、T、DHT水平及E2/T;测定前列腺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前列腺腺体轻微增生,少数呈乳头状增生,腺腔基本恢复正常。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前列腺体积、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及前列腺组织中的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大鼠血清中的DHT、E2、T水平降低,E2/T比值升高(P<0.01)。结论益肾通癃胶囊可能通过降低BPH模型大鼠血清中的DHT、E2、T水平,升高E2/T比值,抑制HIF-1α的表达起治疗BPH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中药复方消癃通闭与犬大脑皮层粗制膜进行放射配体结合试验,发现当消癃通闭浓度为62.5mg/ml时,对犬脑α_1受体抑制率为32.76±7.09%,250mg/ml时抑制率达88.5 5.76%,500mg/ml时,抑制率达100%。表明消癃通闭对α_1受体具有阻滞作用。为消癃通闭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药理作用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作用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了丙酸睾酮诱发的大鼠前列腺增生以及西咪(口替)丁的抗雄活性对这种增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给予丙酸睾酮后的大鼠血浆睾丸酮(T)、双氢睾酮(DHT)和雌二醇(E_2)同时明显升高,前列腺、精囊、睾丸重量显著增加;西咪(口替)丁可明显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和精囊、睾丸的增重,降低血浆 T、DHT 和E_2的浓度,具有较强的抗雄抗雌活性。作者还测定了药物对大鼠前列腺腹叶中核酸含量的影响;讨论了 T、DHT 和 E_2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中的作用;鉴于西咪(口替)丁具有抗雄抗雌活性和毒副作用少、价廉易得等优点,作者认为该药可临床应用治疗 BPH。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自发性及雄激素诱导犬前列腺增生模型的特点,为更好地评价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 成年雄性Beagle犬12只,随机分成2组,B超探测符合要求的老年Beagle犬6只,依次设为对照组、睾酮组和老年犬组。睾酮组动物去势后,经肌肉注射(im)给予2.5 mg/kg的睾酮,对照组动物给予等体积溶媒,老年犬组动物不给药,连续4周。每周称重一次,最后一次给药24 h后,B超探测前列腺体积,采血,取血清备用。麻醉处死动物,取前列腺,称干湿重,测量前列腺体积,计算前列腺脏器系数,组织切片,HE染色后镜下观察前列腺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进一步利用显微图像软件测量前列腺上皮高度及腺腔面积。利用磁酶免和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睾酮(T)、双氢睾酮(DHT)、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水平。结果 ①给药后,各组动物体重增长总体呈平稳趋势。②B超结果显示,去势Beagle犬给予睾酮4周,前列腺体积大于对照组(P<0.01),老年犬前列腺体积大于成年犬(P<0.01)。③解剖结果显示,睾酮组和老年犬组实际前列腺体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老年犬前列腺体积大于睾酮组;睾酮组和老年犬组前列腺湿量和脏器系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且老年犬前列腺湿重和脏器系数均大于睾酮组。?病理形态分析显示,睾酮组犬前列腺镜下主要表现为腺体增生,尤其是腺上皮增生,而老年犬则更多表现为间质增生。显微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睾酮组前列腺上皮高度增加(P<0.01),腺腔面积增大(P<0.01);老年Beagle犬同样表现为前列腺上皮高度增加(P<0.01),腺腔面积增大(P<0.05),但上皮高度要低于睾酮组。⑤激素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睾酮组血清中T、DHT和PAP水平略升高,前列腺组织中T(P<0.05)、DHT(P<0.01)、PAP(P<0.05)和PSA水平升高明显;老年犬血清中T、DHT和PAP水平略升高,前列腺组织中T升高,但DHT、PAP和PSA水平均较正常组为低。结论 自发性和睾酮诱导的犬前列腺增生模型均可用于前列腺增生药物评价,但模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消癃合剂对丙酸睾丸酮诱发小鼠前列腺增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消癃合剂对丙酸睾丸酮(TP)诱发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消癃合剂大、中、小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每日按 5 mg/kg皮下注射TP造模,在造模同时每日灌胃给药1次.3周后测定小鼠体重及前列腺重量、前列腺指数、前列腺组织HE及Feulgen染色,图像分析测定DNA含量.结果显示:消癃合剂各剂量组前列腺重量、前列腺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腺上皮增生受到抑制,腺腔分泌物亦较模型组减少;单个细胞核面积及积分灰度值均低于模型组,其中大剂量组具有显著意义(P<0.01).说明消癃合剂具有抑制TP诱发小鼠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α-还原酶在前列腺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例正常前列腺、30例增生前列腺及2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两型5α-还原酶的分布和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前列腺组织的上皮和间质均有两型5α-还原酶的表达;前列腺增生组织中以Ⅱ型5α-还原酶的表达为主,且上皮中Ⅱ型5α-还原酶的表达强于间质;Ⅰ型5α-还原酶在前列腺癌上皮中的表达强于增生前列腺组织,两型5α-还原酶在前列腺癌上皮中的表达均强于间质.结论双氢睾酮可能以自分泌和旁分泌两种方式作用于前列腺上皮;Ⅱ型5α-还原酶在前列腺增生中可能起主要作用,其在不同部位的不均匀分布反映了不同区域腺体增生速度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α-还原酶在前列腺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例正常前列腺、30例增生前列腺及2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两型5α-还原酶的分布和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前列腺组织的上皮和间质均有两型5α-还原酶的表达;前列腺增生组织中以Ⅱ型5α-还原酶的表达为主,且上皮中Ⅱ型5α-还原酶的表达强于间质;Ⅰ型5α-还原酶在前列腺癌上皮中的表达强于增生前列腺组织,两型5α-还原酶在前列腺癌上皮中的表达均强于间质.结论双氢睾酮可能以自分泌和旁分泌两种方式作用于前列腺上皮;Ⅱ型5α-还原酶在前列腺增生中可能起主要作用,其在不同部位的不均匀分布反映了不同区域腺体增生速度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肾通癃胶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内环氧合酶-2(COX-2)及前列腺素E_2(PGE_2)表达的影响,探究其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切除双侧睾丸,其余各组采用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经背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复制BPH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给药12周后处死大鼠,称取前列腺湿重并计算前列腺指数(PI),采用荧光定量检测前列腺组织COX-2及PGE_2 mRNA表达,光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的炎症浸润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及PI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别大鼠前列腺湿重及PI与空白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及PI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尤以塞来昔布组及益肾通癃中剂量组降低最显著(P<0.01)。各组大鼠COX-2、PGE_2 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前列腺组织COX-2、PGE_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别大鼠前列腺组织COX-2、PGE_2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COX-2、PGE_2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尤以塞来昔布组及益肾通癃中剂量组降低最显著(P<0.01)。结论:益肾通癃胶囊可调节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COX-2及PGE_2的表达,减少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组织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与雄激素及其受体的关系,本文收集良性增生前列腺标本22例,正常前列腺标本6例,测定了前列腺组织中胞核及胞浆中雄激素受体(AR)含量,还测定了20名BPH患者血清中睾酮(T)水平。结果显示在两组前列腺组织中,胞浆和胞核AR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血清T与BPH切除前列腺重量呈正相关(P<0.05)。说明BPH的发生和维持与血清T水平有关,而与前列腺中AR含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实验方法观察前癃通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从转录和翻译水平探讨其治疗的分子机制,促进前癃通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推广应用. 方法 60例SD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前癃通低、中、高剂量组和癃闭舒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情况(所有图像均采用MIAS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分析). 结果 6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VEGF平均灰度值、积分光密度、阳性细胞总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前癃通低、中、高剂量组及癃闭舒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VEGF各检测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癃通高剂量组灰度值、积分光密度、阳性细胞总面积均低于癃闭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癃通可以降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高剂量较低剂量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列消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丙酸睾酮致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进行随机对照分组研究,观察给药前后大鼠前列腺体积、前列腺指数、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性激素变化。结果:前列消汤可以明显抑制模型大鼠的前列腺增生,减小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降低大鼠的睾酮(T)水平,提高大鼠的雌二醇(E2)、E2/T水平,降低大鼠血清PSA的表达。结论:前列消汤对丙酸睾酮所致前列腺增生有明显的抑制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体内性激素水平和比例,抑制前列腺细胞增殖;同时减低前列腺组织淤血,减少腺腔分泌物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癃通胶囊对人前列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1.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体外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前列腺组织块进行培养。2.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前癃通对体外培养BPH患者前列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前癃通能促进细胞凋亡,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前癃通胶囊使前列腺组织细胞的G0/G1期细胞数增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样有出明显的量效关系。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癃通对前列腺组织能促进细胞凋亡,同时使细胞周期发生G0/G1期阻滞,从而抑制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20例良性增生及7例正常人前列腺组织内DHT含量及胞核和胞浆内5α-还原酶活性。结果显示人BPH腺体DHT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高(分别为2.83±1.06和1.06±0.84ng/mgDNA,P<0.001)。BPH组胞核与胞浆中5α-还原酶活性亦明显高于正常组(分别为217.4±89.5和126.6±26.1,P<0.05;19.6±5.1和14.2±3.5 pmol/(mg蛋白·30min),P<0.02),酶活性主要集中于细胞核。表明DHT含量改变与酶活性结果一致,皆与BPH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DNA羟甲基化酶TET1在前列腺增生细胞增殖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按前列腺体积将患者分成3组: A组<30mL、30mL≤B组≤70mL、C组>70mL,收集手术前列腺外周带和移行带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比较检测两者双氢睾酮(DHT)的含量差异,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两者TET1、Ⅱ型5α-还原酶和甲基化的表达差异。采用慢病毒转染方法过表达和敲减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中TET1基因后,CCK-8检测基因过表达或敲减和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侧各组细胞凋亡,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Ⅱ型5α-还原酶表达水平。结果 B和C组移行带中DHT含量高于外周带(P<0.05),移行带中TET1和Ⅱ型5α-还原酶表达高于外周带,甲基化水平低于外周带(P<0.05),A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TET1-Ctrl(0.98±0.22)相比,TET1-OE组Ⅱ型5α-还原酶蛋白表达量(1.52±0.34)增加(P<0.05),SRD5A2表达升高(P<0.05),细胞凋亡水平下降(P<0.05),TET1-KD组结果则相反。结论 在前列腺增生过程中,可能是DNA羟甲基化酶TET1发挥去甲基化作用而降低移行带中Ⅱ型5α-还原酶基因SRD5A2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Ⅱ型5α-还原酶表达增加促进睾酮转化为DHT,移行带细胞增殖凋亡平衡被打破而导致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关丸对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普乐安组和通关丸组,每组20只。各组大鼠皮下注射丙酸睾丸素5g/(kg·d)建立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普乐安组给予普乐安混悬液1.9g/kg灌胃,通关丸组给予通关丸水煎液10g/kg灌胃。每1次,共31d。末次给药后剖取前列腺称重,计算指教;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酸性磷酸酶(PACP)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T)水平。结果:通关丸能显著降低小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血清PACP活性及血清T水平,改善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结论:通关丸可治疗前列腺增生,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PACP活性、调节性激素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克癃胶囊对肾虚血瘀证大鼠前列腺增生(BPH)的影响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空白组,模型组,保列治组,前癃通组,低、中、高剂量克癃组(以下简称克癃低组、克癃中组、克癃高组)大鼠前列腺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1)保列治组、前癃通组、克癃高、中、低组大鼠前列腺湿质量、前列腺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组织病理学变化有一定区别.(2)与模型组比较,前列治组、克癃低组血清T含量和E2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隆通组、克癃中组、克癃高组血清T含量降低(P<0.05)、血清E2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前隆通组比较,克癃中组、克癃高组血清T和E2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模型组比较,保列治组血清FSH和LH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隆通组、克癃低、中、高组血清FSH和LH的含量降低(P<0.05);与前隆通组比较,克癃低、中、高组血清FSH和LH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克癃胶囊可显著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克癃胶囊可能通过同时降低T、E2、FSH和LH的水平,调节大鼠的性激素平衡,从而起到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麻籽木脂素(SDG)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及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非那雄胺1.0 mg/(kg.d)灌胃组,SDG3.6 g/(kg.d)、SDG1.2 g/(kg.d)及SDG0.4 g/(kg.d)灌胃组,除空白组其余5组大鼠均皮下注射10 mg/(kg.d)丙酸睾酮,连续给药25 d。第26天取血清,测定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PAP)活力;分离前列腺,称重,计算前列腺指数;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各剂量组SDG对大鼠前列腺湿重及指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可使血清PAP活力显著降低(P<0.01)。组织形态观察发现,各剂量组均可缓解丙酸睾酮所致的前列腺变化,表现为上皮变薄,腺腔内分泌物减少,间质减少。结论SDG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5α还原酶抑制剂(5α-RI)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组织内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 0.1 g,1次/d,非那雄胺组口服非那雄胺5 mg,1次/d,度他雄胺组口服度他雄胺治疗0.5 mg,1次/d,依立雄胺组口服依立雄胺5 mg,2次/d,治疗8周后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术后前列腺组织内AR、ERα、ERβ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IHS法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其中AR表达方面,对照组(10.36±1.63)、非那雄胺组(9.08±1.71)、度他雄胺组(9.12±2.42)、依立雄胺组(7.92±2.36)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依立雄胺组下降更为显著。ERα表达各组间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ERβ表达(5.24±1.20)比较,度他雄胺组(6.52±1.57)、依立雄胺组(6.76±1.55)表达显著增强,非那雄胺组(5.60±1.04)表达有所增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α-RI可抑制BPH患者前列腺组织内的AR表达,增强ERβ表达,对ERα表达影响不大,不同5α-RI对AR、ERα、ERβ表达的影响程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不同比例浓度雌雄激素诱导下SD大鼠实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  方法  3~4月龄雄性SD大鼠53只,采用摘取双侧睾丸建立雄性大鼠去势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去势组和去势后不同比例浓度雌雄激素处理组,每组4只。处理组每日皮下注射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 DHT)及雌二醇(estradiol, E),1月后采用断颈法处死各组大鼠,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DHT及E质量浓度;取前列腺标本,计算各组大鼠前列腺相对重量;对前列腺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结构变化以及前列腺炎症反应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6、-8 三种炎症因子的表达。  结果  大鼠前列腺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和去势组对比,E0.05+DHT0.5 mg/kg组、DHT0.15+E0.15 mg/kg组炎症加深程度明显(P<0.05);但当DHT质量浓度超过0.5 mg/kg后炎症程度也无进一步加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当外源性E质量浓度恒定,与空白组对比,E0.05+DHT0.15 mg/kg组、E0.05+DHT0.5 mg/kg组和E0.05+DHT1.5 mg/kg组TGF-β1、IL-8表达升高明显(P<0.05);与去势组对比,E0.05+DHT0.15 mg/kg组和E0.05+DHT0.5 mg/kg组二者表达增加(P<0.05);而当DHT质量浓度达到0.5 mg/kg后进一步提高DHT质量浓度,TGF-β1、IL-8表达无显著变化。此外,当外源性DHT质量浓度不变,与空白组和去势组对比,DHT0.15+E0.05 mg/kg组和DHT0.15+E0.5 mg/kg组TGF-β1、IL-6、IL-8表达增加明显(P<0.05)。  结论  去势联合不同比例雌雄激素可成功诱导SD大鼠前列腺炎症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