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帝内经》“不寐”论治内容丰富,正常寤寐与阴阳变化、营卫巡行、跷脉盛衰密切相关,不寐由外邪侵袭、脏腑失调(肠胃、肝、肾)、营气不足所致,治以补虚泻实、疏通经络、祛邪外出,方药或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2.
罗艳超  蔡超产  陈喆  徐峰 《天津中医药》2023,40(12):1543-1546
焦虑性失眠归属于中医“不寐”“惊悸”范畴,其病机为“木郁”所致三阴三阳枢机不利,阴阳失衡。初病在气,因气机失调,五脏升降失常,气血逆乱而见不寐。久病入络,营血瘀滞;脏腑气机不调,营血瘀滞不解,则营卫无所化生,由实转虚,遂成本虚标实之不寐证。“达之”以斡旋厥阴少阳枢机,转运三阴三阳为大法,初期开达气机,调和脏腑,久病入于营血,以化瘀养血,调和营卫。枢机得利,阴阳相交,气机调畅,营卫和合,则不寐可愈。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3.
缑燕华  皮敏  杨卓欣 《光明中医》2012,27(7):1458-1459
本文针对不寐之“阴阳虚衰,营卫(阴阳)失和,导致阳气不能入阴而不寐”的病机.归纳分析张仲景经方和调营卫,扶正补虚治疗“不得眠”的论治思想,及其在临床中的运用.期有助于提高临床运用经方治疗不寐之认识.  相似文献   

4.
总结王庆国教授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郁病的临证经验。认为郁病之发,起于气郁,郁久及枢,终至营卫淤滞。郁病之治,当和畅枢机,理气活血,主旨在"和",包括和枢机、和气血、和营卫。临证应用柴胡桂枝汤和枢机、调理气血阴阳,和营卫、调畅三焦脾胃,并强调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总结王庆国教授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郁病的临证经验。认为郁病之发,起于气郁,郁久及枢,终至营卫淤滞。郁病之治,当和畅枢机,理气活血,主旨在"和",包括和枢机、和气血、和营卫。临证应用柴胡桂枝汤和枢机、调理气血阴阳,和营卫、调畅三焦脾胃,并强调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总结杨志敏教授以通法治疗不寐的经验,认为不寐以营卫不和为基本病机,而气机郁闭、营血痹阻、火热内盛、水饮停聚四种情况皆是导致卫不入营、营卫不和的重要原因,以通法调和营卫是治疗不寐的重要治法。气机郁闭者宜治以宣通理气,予柴胡类方;营血痹阻者宜治以和营通痹,予桂枝类方;火热内盛者宜治以清泄通降,予大黄类方、石膏类方、芒硝类方;水饮停聚者宜治以宣消渗利,予麻黄类方、半夏类方、茯苓类方。保障营卫之气运行的通畅,达到通调营卫、治疗不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郁、虚、湿、毒、瘀”是其核心病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其中,以“郁、虚”为核心的肝脾失调是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肝脾同调”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在慢性肝病不同阶段,其“肝脾同调”内涵同中有异。根据肝、脾生理病理特性,治脾明辨虚实,厘清轻重,活用运脾、健脾、温脾、醒脾、补脾等法;调肝体用并重,精准辨证,活用疏肝、缓肝、散肝、柔肝等法。临床上,治脾与调肝相辅相成,治调并举,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8.
1汗证 小儿汗证为阴阳失衡,营卫失和所致。而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证最多。湿热交阻,三焦失利,以致营卫不调,湿热郁蒸,迫使津液外出。因而运用三石汤清泄郁热,以宣通营卫。表虚不固者,配入玉屏风散或黄  相似文献   

9.
李灿东教授临床注重整体观念,活用“五辨”思维辨治疾病,认为不寐病以“痰、火、郁、虚”为核心病机,本文将其辨治思路进行总结和分享,以期为临床实践和辨证用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不寐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张喜奎教授多年来在临床上对不寐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张喜奎教授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其认为不寐病机主要为阴阳不交、心肾不交、肝气郁结、少阳枢机不利、热扰胸隔导致心神不宁。临床可根据辨证情况分别治以滋阴潜阳、滋阴降火、疏肝解郁、和解少阳、调和营卫等方法,同时治疗中更加注意强调顾护胃气,随症加减,在不寐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少阴少阳枢机证治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华龙 《河南中医》2008,28(4):12-13
少阳少阴枢机的作用,大致可分为枢转邪气、枢转阴阳、枢转气机、枢利水道等方面。少阴少阳枢机失常,其相同之处表现在升降反作,水道不利,气机滞塞等,不同之处在于少阴枢机不利,具有明显的阴阳敷布失常的表现,而少阳枢机不利则有明显的经气不舒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从三阴三阳开阖枢论治失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红 《光明中医》2016,(19):2777-2781
阳不交阴,则夜不成寐。《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阖""三阴之离合,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也。"其中阳明不能阖是失眠的重要原因,影响阳明不能阖的原因有太阳、太阴开机的不佳,少阳、少阴枢机的不利,厥阴、阳明的不能阖。现根据顾植山老师"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在临床治疗失眠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叶新翠  李宏 《光明中医》2016,(19):2873-2875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顾植山教授运用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不寐治疗,疗效甚佳。文中列举防风通圣散、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乌梅丸、血府逐瘀汤治疗不寐案3则以佐证。案1不寐用防风通圣散解表使卫行通畅,太阳得开,清下阳明,则阳明得阖,寐差易醒得解;案2不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枢转少阳、太阴,使太阴"机转"而获效,二诊使用乌梅丸调节厥阴枢机,使阴阳之气顺利交接而愈;案3不寐用血府逐瘀汤,调畅少阳、少阴枢机,使阴阳开、阖有度,阳入阴则寐,阴出阳则寤。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属于中医"郁病"的范畴,病机多为情志不舒而致气机不畅,其病位在肝,法以疏肝理气,张星平教授认为郁病固以肝郁为主,兼夹气、血、痰、湿、食、火,然其治疗则当疏肝解郁与理脾和胃并重,升降枢纽与气血痰湿食火并调。  相似文献   

15.
便秘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并与脑卒中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调枢通胃"是通过调节脏腑之枢脾胃、开阖之枢少阳和神明之枢脑治疗脾胃功能失调及其他脏腑失调所引发的消化系统疾病。本文介绍基于"调枢通胃",以理气通腑、醒神益智、益气健脾为基本治法,取胃经、大肠经及腹部腧穴,采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认为"脾为诸脏之枢",即脾是气血化生之源,灌溉滋养周身,乃气机运动的"枢纽"。通过对艾滋病的基本病机、发病环节、疾病进程、机会性感染及辨证论治方面阐述了"脾为枢机"的重要性,认为调理好脾脏是今后艾滋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枢"在中医文献中首见于《黄帝内经》的开阖枢理论,以手足少阳、少阴四经来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并以"枢机"一词来表述。王孟英是晚清著名的温病学家,王孟英能灵活运用枢机思想,通畅经络而治疗疾病。通过分析王孟英医案来阐述其的枢机思想。  相似文献   

18.
"枢"在中医文献中首见于《黄帝内经》的开阖枢理论,以手足少阳、少阴四经来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并以"枢机"一词来表述。王孟英是晚清著名的温病学家,王孟英能灵活运用枢机思想,通畅经络而治疗疾病。通过分析王孟英医案来阐述其的枢机思想。  相似文献   

19.
李东垣《脾胃论》指出:1)脾无正形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2)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由后天八卦的对应关系可建立四象脾“土”即四象启、承之“土”模型:艮土、巽土、坤土、乾土。其中寅、巳、申、亥为启土,对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辰、未、戌、丑为承土,即“四季之末一十八日”所对应之土。提示脾胃作为枢机在四时六气更替中发挥启、承之枢转作用时的不同状态有其独特的模型特点。人体脏腑气血的升降出入是维系生命活动之关键,而枢机体现的是脏腑间生克制衡关系,枢机不利则疾病丛生。多年来,我们应用经络红外热成像检测观察到在四时六气中脾胃枢机主令阶段平和性经络红外热像图出现几率会明显增加,而病变经络的失衡状态在此阶段也会得到一定的纠正而趋向相对平衡。因而,认为借天地枢机之力以调人体之枢机,即“以枢调枢”能使脏腑气机通调,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故对四象启、承之“土”在四时六气中“以枢调枢”和五脏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以背俞调节脾胃功能的“以俞调枢”理论的提出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在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中的重要地位;总结在背俞穴处操作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理论观点及实践成果,从而构建以背俞调节脾胃功能的"以俞调枢"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