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最常用方法之一。然而,重复进行无效的TACE治疗可能会加重肝功能损伤,影响患者预后。“TACE抵抗(TACE failure/refractoriness)”这一概念,即是在此背景下为避免进行重复无效的TACE治疗而提出的。但已有的多个“TACE抵抗”定义彼此间尚存在分歧,且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中国HCC人群是否适用也有待商榷。由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Chinese College of Interventionalists,CCI)成立的“TACE抵抗”协作组结合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及国内专家意见,于2021年提出了符合中国临床实践的“TACE抵抗”CCI定义及专家共识。“TACE抵抗”定义为:经过连续3次及以上规范化、精细化TACE治疗后,末次术后1~3个月内通过增强CT/MRI检查并基于mRECIST标准进行评估,若肝内靶病灶与首次TACE治疗前相比仍处于疾病进展状态,则为发生“TACE抵抗”,须及时终止再次TACE而转换为其他治疗。本共识的发布旨在使“TACE抵抗”概念更具科学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国HCC患者TACE治疗受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TACE失败/抵抗的肝细胞肝癌(H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DEB-TACE治疗的TACE失败/抵抗的HCC患者47例.术后2个月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mRECIST)进行影像学评估,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灌注奥沙利铂(OXA)、氟尿嘧啶(5-Fu)及吡柔比星(THP)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采用TACE术中动脉灌注OXA/5-Fu/THP化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及同期行单纯肝动脉栓塞(TA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1例,分为TACE组和TAE组。对TACE灌注OXA/5-Fu/THP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期(OS)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单纯肝动脉栓塞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TACE联合OXA/5-Fu/THP治疗的65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55.4%,疾病控制率(DCR)81.5%;患者的中位PFS时间为11.5个月,中位OS时间为18.5个月;单因素分析中,Child-Pugh A级、无门脉癌栓、无肿瘤转移、肿瘤直径小及TACE治疗次数多的患者预后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巴塞罗那分期(BCLC)B期的患者预后优于C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多因素分析中门脉癌栓及肿瘤远处转移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单纯TAE 相比,TACE 联合OXA/5-Fu/THP 可提高患者的mPFS。结论TACE术中动脉灌注OXA/5-Fu/THP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细胞癌(HCC)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41例H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TACE术前存在TIPS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同期21例TACE术前无TIPS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TACE治疗前后肝功能、血常规,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结合影像学检查评价术后近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ACE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相关死亡。除血清白蛋白(ALB)外,两组间术前、术后1周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后1周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肿瘤反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即使HCC患者之前接受过TIPS治疗,行TACE术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通过临床诊断证实的肝细胞肝癌患者45例,行TACE治疗后序贯给予CT引导下的病灶局部微波消融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后3、6、12、24个月的血液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情况,分析总结术后不同时间的肿瘤局部控制情况和患者生存率。 结果:45例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3、6、12、24个月血AFP下降有效率为100%(45/45)、100%(45/45)、93.3%(42/45)、91.1%(41/45);病灶局部控制率依次为:100%(45/45)、100%(45/45)、97.8%(44/45)、88.8%(40/45);生存率分别为:100%(45/45)、100%(45/45)、93.3%(42/45)、91.1%(41/45)。TACE治疗后患者出现发热、疼痛、均出现食欲下降、呕吐、肝功能异常等表现,对症处理后基本恢复。微波消融后患者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经对症处理后积液消失。45例患者均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 结论:TACE联合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CT下定位精确,显像明显,治疗效果较佳,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并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HCC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治疗肝细胞肝癌(hepatic carcinoma,HCC)的可行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确诊为HCC的患者86例,A组54例(单纯TACE组),B组32例(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治疗组),通过对比观察患者肝功能、AFP、肿瘤大小变化、生存时间,分析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治疗HCC的疗效。结果:术后3月A、B两组总体有效率(CR+PR)分别为24.1%(13/54)、59.3%(19/32),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月A、B两组AFP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月、12月、36月生存率B组为90.6%(29/32)、81.3%(26/32)、43.8%(14/32),明显高于A组的48.1%(26/54)、33.3%(18/54)、18.5%(10/54)(P〈0.05)。结论: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治疗HCC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肝癌的最常用方法,但其技术细节存在较多争议,难以标准化。通过文献复习,笔者发现:超选择插管是TACE的基本要求;碘油以其可塑的栓塞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栓塞材料;追加固体栓塞材料可延长生存期;化疗药物的作用值得质疑;"按需TACE"与"TACE抵抗"的理念逐渐被接受。本文就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双夹心法”碳酸氢钠联合TACE在巨块型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标准纳入60例巨块型肝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取TACE 治疗30例为对照组,“双夹心法”碳酸氢钠联合TACE治疗30例为研究组,均行每月1次共3个周期TACE治疗,期间动态评估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及血气pH值。结果 虽然对照组疾病稳定率(SD)好于研究组(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部分缓解率(PR)、甲胎蛋白(AFP)下降幅度、KPS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且肝功能损伤及临床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气PH值较对照组升高,但均在正常可控范围内,未对患者预后带来不良影响。结论 “双夹心法”碳酸氢钠联合TACE在巨块型肝癌治疗中疗效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研究组)及35例普通肝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TACE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ALT、TBIL)、细胞免疫指标及AFP值的变化情况,并采用mRECIST标准对肿瘤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TACE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ALT、TBI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与对照组变化一致;研究组TACE术后1个月CD4+、CD4+/CD8+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变化一致;研究组TACE术后1个月肿瘤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艾滋病患者的特殊性,术前应根据患者机体免疫状况行高效抗逆转录疗法及抗微生物治疗预防真菌等机遇性感染,严格掌握TACE适应证,术中采用低于常规剂量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分型、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自愿到我院介入科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83例为研究组,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和穿刺病理证实。TACE术前均行MSCT平扫和多期增强检查;TACE术后1个月,用MSCT进行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复查,观察TACE治疗后碘油沉积情况,并将治疗前后的MSCT图像进行对比,比较肿块的大小、血供及有无新生病灶。根据MSCT图像,对TACE治疗的疗效进行分型、评估。结果本组183例肝癌患者中,肿块型131例,结节型52例。131例肿块型中,疗效为完全缓解型(CR)37例;部分缓解型(PR)69例;暂时稳定型(TS)18例;进展型(PD)7例。52例结节型中,疗效为CR型40例;PR型9例;TS型3例。肿块型与结节型肝癌首次TACE治疗后,CR型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可用于肝癌TACE治疗后疗效的分型和评估,从而客观地评价患者TACE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并对下一步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再论精细TACE     
【摘要】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中期肝细胞肝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是不可手术切除肝癌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多种因素导致TACE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使TACE临床疗效和地位受到影响。为此,必须强调精细TACE,并在当今肝癌综合治疗背景下重新定义精细TACE,赋予其更广内涵。新的精细TACE以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为治疗宗旨,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目标。本文除了关注TACE操作过程,更从全程管理角度,就重视栓塞材料联合应用和栓塞程度把握,完善疗效评判标准,联合其他局部和系统治疗等方面提出建议。精细TACE有望成为肝癌介入治疗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表达、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治疗效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随访生存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价。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与MMP-9浓度、ALT、AST、TBil与PT水平、CD3+、CD4+/CD8+与CD19+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与MMP-9浓度、ALT、AST水平、CD8+均比对照组更低,CD3+、CD4+、CD4+/CD8+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术后两组患者随访半年内生存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随访1年与2年内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肝癌患者,采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方案与单独TACE相比,总体安全性好,并可显著改善生存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与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乙醇注射(PEI)与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术(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方法150例患者接受TACE联合PEI,160例患者接受TACE联合PMCT治疗。术后4周复查动态增强CT,观察疗效。 结果TACE+PEI或TACE+PMCT后1个月,肿瘤一次消融率分别为70.00%和87.67%,TACE+PMCT组的疗效要优于TACE+PEI组(P<0.05)。 结论TACE+PMCT是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单纯TACE疗效不佳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管损伤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 对1240例患者做TACE 2 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察TACE术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临床表现、转归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肝转移性肿瘤TACE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8.8%(13/148),肝细胞性肝癌(HCC)组为0.5%(5/1092).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有局灶性胆管扩张4例、多发性肝内胆管扩张8例、囊性病灶或胆汁瘤6例.3例多灶胆管损伤表现为轻度黄疸,2例对保守治疗反应良好,1例于出现黄疸后2周死于肝功能衰竭.4例胆汁瘤合并感染,3例采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其中2例死于感染囊腔破入腹腔、继发化脓性腹膜炎,1例治愈;1例仅用抗生素治愈.与胆管损有关的病死率为16.7%(3/18).其余11例无相关症状.统计学分析显示:无肝硬变背景的肝转移瘤患者TACE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有肝硬变的HCC患者(P〈0.01);其他高危因素有肿瘤为少血供型(P〈0.01)和用铂类制剂与碘油乳化后做超选择性栓塞(P〈0.01).结论 认识TACE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可避免误诊,特别是肿瘤复发.对存在胆管损伤高危因素患者,适当减少碘油乳化的化疗剂(特别是铂类)剂量,有可能降低胆系缺血损伤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穿刺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23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3例、女性50例,年龄39~75(60.4±4.4)岁。以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69例),以接受单纯TACE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54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依据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1.1版进行疗效评估。采用χ2检验进行2组间的比较。 结果 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疼痛频率≤2次/d的患者占94.2%(65/69)、≥3次/d的患者占5.8%(4/69),对照组疼痛频率≤2次/d的患者占70.4%(38/54)、≥3次/d的患者占29.6%(16/54),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0,P<0.001)。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无痛和轻度疼痛患者占71.0%(49/69)、中度疼痛占24.6%(17/69)、重度疼痛占4.4%(3/69),对照组无痛和轻度疼痛的患者占46.3%(25/54)、中度疼痛占40.7%(22/54)、重度疼痛占13.0%(7/54),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0,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4.1%(58/69)和92.8%(64/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12/54)和51.9%(28/54),2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47.234、36.883,均P<0.001);治疗后6个月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2.3%(43/69)和79.7%(55/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7%(9/54)和44.4%(24/54),2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25.871、17.999,均P<0.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5.4%(52/69)和40.6%(28/69)、对照组分别为33.3%(18/54)和13.0%(7/54),2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821、11.349,均P<0.001)。 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CDFI血流信号在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Ⅱb~Ⅲb期3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行TACE治疗后,使用CT、CDFI评估短期疗效,随访患者生存时间、评估长期疗效。结果:CDFI血流信号分级与CT增强扫描表现相关(秩相关检验r=0.38,P=0.019),超声显示肿瘤存在血流信号者,动脉期常强化。随访结果表明,CDFI血流信号分级与生存时间有关联(χ2=19.36,P<0.000 1),血流信号分级增加,生存时间缩短。结论:CDFI血流信号分级与CT增强扫描表现及生存时间关联。超声在肝癌TACE术后评价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HCC)的治疗效果。方法 21例失去手术机会原发性HCC患者均经包括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随后又经临床疗效随访。回顾性分析了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手段以及疗效随防资料。结果继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均得到有效控制或明显改善。本组患者TACE术后6,12和24个月时的生存率分别为100%,71.42%和61.90%。未发生与操作本身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可作为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HCC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栓塞化疗(TACE)及经皮乙酸消融(PAI)联合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 :57例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8例)首次行常规剂量TACE治疗,重复TACE治疗采用小剂量(10mg 丝裂霉素与碘油乳化栓塞),术后1周CT复查,依据碘油的充盈状况,对碘油稀疏和缺损区域进行PAI治疗.B组(29例)行常规剂量TACE治疗.观察 A、B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肿块的变化及术后肝功能、a-FP、副反应情况.结果:A组1 、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4%,78.6%,32.1%,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5%,48.3%,20.7%.A组全部患者的肿块缩小,B组20例肿块缩小,5例稳定,4例增大.结论:TACE 与PAI联合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ACE治疗,且小剂量TACE治疗对肝功能损伤小,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重度疼痛的镇痛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TACE术后出现重度疼痛的肝癌患者67例,根据其接受的镇痛药物分为吗啡组36例与氢吗啡酮组31例。观察两组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下降程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TACE术后,中国肝癌分期方案(CNLC)Ⅲa- Ⅲb期相比Ⅰb- Ⅱb期更容易出现重度疼痛(P=0.004)。给药15 min、30 min及6 h后,接受C- TACE或D- TACE治疗患者氢吗啡酮组的VAS评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吗啡组,同样,CNLCⅠb- Ⅱb期或Ⅲa- Ⅲb期患者的VAS评分下降程度氢吗啡酮组均优于吗啡组(均P<0.05)。给药1 h后,接受TACE治疗患者的VAS评分下降程度氢吗啡酮组总体优于吗啡组(P=0.032);但接受C- TACE或D- TACE治疗患者的VAS评分下降程度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1 h后,CNLC分期Ⅰb- Ⅱb期患者的VAS评分下降程度氢吗啡酮组与吗啡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CNLC分期Ⅲa- Ⅲb期患者的VAS评分下降程度氢吗啡酮组优于吗啡组(P=0.007)。结论 氢吗啡酮可以有效减轻C- TACE及D- TACE术后不同肝癌分期患者的重度疼痛,为TACE术后镇痛提供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观察高龄晚期胃癌患者两种不同姑息性介入治疗对生活质量及焦虑状态的影响,探索对其身心双重治疗的最佳策略。方法?入选62例≥75岁确诊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分为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组(TACE组)37例和金属支架置入组(支架组)25例。记录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3、7、28 d进行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①与术前比较,化疗栓塞组术后3 d QO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8 d均升高(P<0.05);支架组,术后QOL评分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术后3 d QOL评分TACE组低于支架组(P<0.05);28 d则高于支架组(P<0.05)。②与术前比较,TACE组术后3 d HAMA评分变化不显著,术后7、28 d显著下降(P<0.05);支架组,术后HAMA评分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术后3 d TACE组HAMA评分高于支架组(P<0.05);而28 d则低于支架组(P<0.05)。结论?两种姑息性介入治疗对高龄晚期胃癌患者在躯体、心理两方面均可获益。支架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状态在短期内可迅速改善,而TACE组患者更受益于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