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对低氧敏感的中农8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钙对低氧胁迫下幼苗根系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及蔗糖合酶(SS)、蔗糖转化酶(INV)、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葡萄糖激酶(GK)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通气对照相比,低氧胁迫处理后幼苗根系淀粉含量降低,蔗糖和果糖含量增加,SS和GK活性增加,INV活性降低,胁迫初期SPS活性增加,后期降低;低氧胁迫下营养液加钙处理缓解了低氧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根系SS、SPS、INV和GK活性增加,蔗糖和果糖含量显著高于单纯低氧胁迫处理,葡萄糖含量低于单纯低氧胁迫处理;而低氧胁迫下营养液缺钙处理加重了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表明在低氧胁迫下,钙参与了调节黄瓜幼苗根系碳水化合物代谢,对提高幼苗低氧胁迫的适应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营养液低氧胁迫对网纹甜瓜幼苗生长指标、光合作用和生理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处理显著抑制了幼苗的生长,鲜重、干重等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均显著降低;低氧胁迫诱导幼苗不定根和根系活力显著增加;低氧胁迫下幼苗MDA、H2O2含量显著增加,但是幼苗体内可溶性糖、氨基酸、游离态多胺和热稳定蛋白含量也显著提高。与西域一号相比,星光生长较快,较高的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和生理代谢物质含量,缓解了低氧胁迫对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以山东密刺黄瓜为试材,分别采用大棚土壤和露地土壤进行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苯丙烯酸对黄瓜幼苗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丙烯酸降低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使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增加,说明苯丙烯酸造成了黄瓜幼苗的逆境胁迫,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胁迫强度增加。苯丙烯酸对大棚土培幼苗的逆境胁迫大于露地土培。  相似文献   

4.
采用幼苗水培实验,研究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过程中吸收某些矿质元素的影响。对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各元素的分析表明,盐胁迫条件下,外源硅有效调节了黄瓜根系对Na 、Ca2 、K 的吸收以及向地上部的转运。适量的硅降低了黄瓜根系从介质中吸收Na 量,并减少其向地上部的运输,而增加了植株体对K 、Ca2 的吸收和转运量,有效缓解了Na 对黄瓜植株体造成的盐胁迫伤害,保证了黄瓜幼苗的正常生长。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盐分敏感品种的Na 在根系和地上部累积量都要比耐盐品种高,而K 的积累量却正好相反,这可能是耐盐品种减轻盐害的主要方式。对其它营养元素的研究表明,施硅抑制了对N素的吸收,对P素的吸收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铝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铝对土壤细菌、放线菌具有刺激作用,在高浓度下,表现为抑制作用。铝对真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在高浓度下,铝对土壤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自生固氮菌均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为96%、98%和89%。土壤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可以作为铝污染土壤生态环境的指示菌。铝对两个大豆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不一致,揭示铝胁迫的生物效应还与植物生长、植物根际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Cd胁迫下,油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Cd胁迫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5 mg L-1Cd浓度为阈值呈现低促高抑现象,发芽指数与Cd浓度曲线相关性好于发芽率和发芽势;活力指数、总长、芽长、根长、总重、芽重、根重表现为单抑现象。Cd对根生长抑制作用大于芽,逐步回归发现,Cd主要通过抑制根生长达到对幼苗生长抑制。种子电解质外渗率和根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分别与Cd浓度成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3**和-0.571**。因子分析发现,根长较其它指标对Cd敏感,可用于Cd污染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盐胁迫对2个耐盐性不同的黄瓜品种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多佳品种的耐盐性强于津春2号,盐胁迫处理显著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随着盐浓度的升高,两个黄瓜品种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均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亦显著降低,而胞间CO2浓度则无显著差异,表明盐胁迫下非气孔因素是导致黄瓜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早多佳幼苗生长受盐胁迫的抑制小于津春2号,其光合机构受伤害的程度小于津春2号。  相似文献   

8.
采用4种不同砧木,研究了茄子嫁接后防黄萎病(Verticilliam wilt)增产效果及其茄株根系分泌物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ndahliae Kleb)引起的黄萎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嫁接后的抗病增产效果依次是:托鲁巴绿-CK>CRPC-CK>赤茄-CK>刚果茄-CK>CK。各砧木根系分泌物对大丽轮枝菌孢子萌发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而CK自根苗根系分泌物对孢子的萌发有显的促进作用。嫁接后根 分泌物中的氨基酸组成和总糖都发生的很大变化,特别是对孢子萌发作用最大的蛋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酷氨酸的含量明显降低,制约了孢子萌发,为茄子生长创造了一个不利于黄萎病菌发生的根际环境。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大气CO2浓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以及土壤酶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根际微生物的优势种群的变化趋势和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是今后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田和模拟试验等方法 ,研究了籽粒苋根际土壤及根系分泌物对矿物态钾的活化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1)籽粒苋根际土壤的速效钾含量较非根际土增加了 1.7倍 ,缓效钾 (K)的含量也提高了 5 5 .9% ;(2 )用籽粒苋根际土壤处理后的花岗岩粉末 ,其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 ,增幅分别为 2 .8%~ 2 4.7%和 15 .7%~ 44 .7% ;用籽粒苋根际土壤处理后的紫色土 ,其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 18.5 %和 11.1% ;(3 )通过对y值的综合贡献率计算可知 ,不同籽粒苋模拟根系分泌物对花岗岩粉末中矿物态钾的活化能力大小依次为 :草酸 >蔗糖 >核酸 >乳酸 >柠檬酸。  相似文献   

11.
环氧乙烷浓度是乙二醇生产过程中的1个重要指标,其浓度大小直接影响到后续水合反应生成乙二醇的过程。环氧乙烷浓度与多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软测量建模的过程中消除这些因素的相关性可以有效地降低计算复杂度。本文综合应用主元分析法,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了环氧乙烷浓度的软测量模型。首先分析了影响环氧乙烷浓度的因子,并对这些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得到1组新的输入因子。然后按照累积方差贡献率选取合适的输入因子,作为RBF神经网络的新的输入,有效降低了输入变量的维数,减少了输入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简化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建立了环氧乙烷浓度的软测量模型。最后利用粒子群算法来优化神经网络参数,求解RBF网络的径向基中心和输出层连接权值的最优值,减少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精度,获得了较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与只采用RBF网络建立软测量模型相比,本文采用的方法建模的误差较小,计算时间较短,计算精度较高,网络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关于长周期连续安全节能有效生产基础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化工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其中乙烯生产是重中之重,其装置的长周期运行能创造重大的经济效益,但与之而来的安全问题和其它风险不容忽视。针对乙烯生产系统的复杂性,综合考虑装置、人员、以及管理制度等因素是准确、及时的评估生产方案和实施科学管理的必须要求。本文基于人工社会学理论,针对乙烯生产这个复杂系统,提出了人工乙烯系统的设想,通过实际乙烯系统与人工乙烯系统的"平行",形成对包括培训、试验、优化等多个管理目标的支持,并探讨了其优势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根据人工社会学的建模和"计算试验"的方法,通过人工乙烯系统的实现,有望解决大规模乙烯生产系统难以有效评估和综合优化管理的问题,全面提升我国乙烯生产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考虑乙烯综合能耗计算方法、指标分解方法(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 IDA)和节能潜力分析方法,建立一种严格的乙烯能耗分析模型,并提出一种改进的布谷鸟算法应用于该模型进行辨识参数,得到乙烯生产耗能工质能源折算系数,基于能源折算系数得到综合能耗和节能量对乙烯装置进行能效评价。为了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对该算法在测试函数上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算法具有较好寻优能力,明显优于粒子群算法和布谷鸟算法。最后,基于乙烯数据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很好地作为不同规模不同技术下乙烯标准能源折算系数计算的补充,为乙烯装置能效分析的准确性提供更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乙烯精馏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变量系统,乙烯精馏塔也是十分复杂的精馏塔,国内大部分乙烯装置的控制停留在PID控制的基础上,而聚合级乙烯的标准对乙烯产品的纯度要求很高,大部分装置为了使乙烯产品的纯度合乎要求,一般以高于标准的要求对塔进行控制,势必造成浪费,使经济成本上升.为了实现对乙烯产品的卡边控制,为开发合理的多变量预测控制方案奠定基础,本文开发了乙烯精馏塔的动态仿真平台,并以Matlab/Simulink为基础开发了多变量预测控制仿真平台,对乙烯精馏装置的多变量预测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5.
乙烯装置碳二加氢反应过程是乙烯工艺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身具有复杂性,现场装置的反应过程和实验室的机理研究有很大出入,同时碳二加氢反应非常灵敏,且处于生产流程的中部,可变的操作条件较少,精确操作比较困难.因而对碳二加氢反应过程的研究是目前国内乙烯装置技术改造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乙烯装置中碳二加氢反应过程机理,采用HYSYS流程模拟软件建立了加氢反应器的稳态和动态模型.通过对模拟结果与实际工业过程数据的对比表明,模型的误差在5%以内,能够满足工业过程建模的要求.同时,本文对碳二加氢反应器的常规PID控制方案进行了测试,针对反应器进料温度的变化和氢炔比的变化,分析了反应器的动态响应,讨论了不同进料工况下的操作条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二加氢反应器控制方案在反应条件变化时是稳定的,可以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6.
乙烯精馏塔仿真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乙烯精馏塔不同于常规精馏塔,有中间再沸器并且产品由侧线抽出,对产品纯度要求很高,构造十分复杂,在仿真中一般作二元处理,存在较大的误差,在控制系统仿真中,采用参数模型或只对某一控制回路进行仿真,缺乏科学依据而且很难正确反映精馏塔各回路之间的关联,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开发了基于严格动态机理模型的乙烯精馏塔仿真平台,通过对塔进行动态仿真分析,得到了塔内各级的各组分组成、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同时在该仿真平台上,可以充分利用MATLAB/SIMULINK功能强大的工具箱及模块库功能实现对乙烯精馏塔进行控制和优化,并对其进行多变量控制系统的仿真。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催化剂失活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催化剂是乙烯选择氧化成环氧乙烷的唯一有效催化剂,描述银催化剂进行乙烯氧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一直是环氧乙烷合成领域的热点.本文针对环氧乙烷合成反应的银催化剂失活问题.采用支持向量机对催化剂失活进行建模,同时.根据催化剂失活的特性,考虑了温度、时间对催化剂影响的先验知识,在实验室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工业装置建立了环氧乙烷合成反应器的催化剂失活模型,并通过模型对环氧乙烷合成反应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环氧乙烷合成反应催化剂失活模型的预测误差在2%以内.与传统的建模方法相比,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催化剂失活模型能够满足生产中对环氧乙烷反应器优化时对模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离散过程神经元的乙烯生产装置软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M—P神经网络模型的时间依赖性问题,提出将离散过程神经元应用到乙烯裂解炉软测量中,并将Fletcher—Reeves修正的改进变梯度学习算法应用到离散过程神经元网络,达到提高过程神经元网络的训练速度的目的。最后用乙烯装置的生产数据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具有明显的快速收敛性,实现了乙烯产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乙烯裂解炉的安全平稳操作是提高乙烯产量的重要手段。首先利用小波分析对过程变量去噪,提出基于过程参数正态分布的模糊离散化方法,利用基于粒度熵的粗糙决策表最优约简方法、提取乙烯裂解过程中的模糊诊断规则。通过实际应用表明,提高了乙烯裂解炉的操作稳定性,为操作员及时发现过程的异常现象提供警示。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M-P神经网络模型的时间依赖性问题,提出将离散过程神经元应用到乙烯裂解炉软测量中,并将Fletcher-Reeves修正的改进变梯度学习算法应用到离散过程神经元网络,达到提高过程神经元网络的训练速度的目的。最后用乙烯装置的生产数据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具有明显的快速收敛性,实现了乙烯产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