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正> 麻阳铜矿主要铜矿物为自然铜和辉铜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和方解石等。有用矿物呈中细粒不均匀嵌布。矿体上部为氧化带,主要氧化矿物为孔雀石、赤铜矿等,中上部为混合带;下部为原生带。目前开采矿体原生带。随着矿山开拓的延深,矿石中自然铜矿石所占比例由投产初期的60%上升到目前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2.
紫金山铜矿床深部铜硫矿物种类丰富,通过自上而下针对铜硫二元体系矿物系统采样,经手标本观察后利用矿相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共检测出5种Cu-S体系矿物,包括蓝辉铜矿、铜蓝、斜方蓝辉铜矿、吉硫铜矿和久辉铜矿,含矿层Cu-S体系矿物组合自上而下分为4带,分布标高自300~-130m,主要铜矿物为蓝辉铜矿、铜蓝、斜方蓝辉铜矿,次要铜矿物为吉硫铜矿和久辉铜矿;通过对岩性和铜硫矿物组合的分析,深部铜矿体为可分为2层铜矿体,上段铜矿体铜硫矿物组合类型为铜蓝-斜方蓝辉铜矿-蓝辉铜矿,下段铜矿体铜硫矿物主要为斜方蓝辉铜矿;矿床深部随着标高的降低,硫逸度和氧逸度逐渐上升,暗示着矿床深部具有较好的斑岩型矿床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3.
紫金山铜矿床深部铜硫矿物种类丰富,通过自上而下针对铜硫二元体系矿物系统采样,经手标本观察后利用矿相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共检测出5种Cu-S体系矿物,包括蓝辉铜矿、铜蓝、斜方蓝辉铜矿、吉硫铜矿和久辉铜矿,含矿层Cu-S体系矿物组合自上而下分为4带,分布标高自300~-130m,主要铜矿物为蓝辉铜矿、铜蓝、斜方蓝辉铜矿,次要铜矿物为吉硫铜矿和久辉铜矿;通过对岩性和铜硫矿物组合的分析,深部铜矿体可分为2层铜矿体,上段铜矿体铜硫矿物组合类型为铜蓝—斜方蓝辉铜矿—蓝辉铜矿,下段铜矿体铜硫矿物主要为斜方蓝辉铜矿;矿床深部随着标高的降低,硫逸度和氧逸度逐渐上升,暗示着矿床深部具有较好的斑岩型矿床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4.
<正> 中条山铜矿峪铜矿,矿体上部氧化较严重,最大的5号矿体上部的氧化矿为难选矿石,铜浮选回收率最低时仅30%左右,这主要是铜的结合率高达30%以上的缘故。常规浮选法处理目前尚有困难。通过本研究,提出一种硫化-浮选处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1993年,美国白松铜矿使用二代Secoma锚杆机安装锚杆500000根。该矿大量使用锚杆护顶和采用专门设备安装锚杆,是由层状矿体的岩层结构和地质力学性质以及用房柱法开采这种矿体所决定的。该矿早期采用向下延深开采时就与锚杆支护技术紧密相联,大多数采区需用锚杆支护顶板。主要辉铜矿矿化带(含自然铜、斑铜矿、黄铜矿和黄铁矿)赋存于页岩内。底板砂岩也局部含铜,但铜的分布不均匀。矿体厚度是变化的,整个矿化带(包括上、下部矿化页岩)厚度为3~4.sin。在开采整个厚度或上部矿化页岩时,上盘为上部页岩。东北矿体受断层的破坏比西南…  相似文献   

6.
<正> 铜录山氧化铜铁矿石含泥量大,各种矿物硬度及可选性差异大,磨矿容易产生大量的次生矿泥,对选矿指标影响甚大。针对这些特点,我们用泥砂分选和泥砂先分后合的浮选流程进行了研究。矿样氧化率97.29%,结合铜占21.49%;铜矿物以孔雀石为主,蓝铜矿、自然铜、赤铜矿次之,并有少量的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铜蓝及翠绿磷铜矿;铁矿物主要是磁铁矿、赤铁矿和少量褐铁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不同浸出条件下,浸出过程中pH值、氧化还原电位及浸出率的变化,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检测方法,研究辉铜矿在硫酸、高铁和细菌浸出过程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Fe3 和细菌对辉铜矿的氧化行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样在20d的浸出过程中,硫酸的最高浸铜率为42%,高铁的最高浸铜率为67%,而在细菌存在的情况下,铜的浸出率可达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8.
龚大兴 《中国矿业》2015,24(3):137-140
本文针对威宁县某铜矿试验样品,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XRD)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原矿为玄武岩型铜矿,Cu的含量为2.2%;铜矿物为自然铜、硅孔雀石和辉铜矿,总量达4%;脉石矿物主要为浊沸石、石英和钠长石。经过计算,铜矿物中铜的相对配分达到了42.28%,辉铜矿18.11%,硅孔雀石39.61%。自然铜和辉铜矿可浮性较好,硅孔雀石可浮性差,且粒度微细,嵌布特征复杂,难以解离,故选矿应着力回收自然铜和辉铜矿,部分硅孔雀石难以通过物理选别方法回收,为合理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是加丹加铜矿带的典型矿床,成矿过程先后经历了沉积、构造热液叠加和氧化淋滤作用3个阶段。物相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氧化率均值63.9%,最小值7.8%,说明矿区的内氧化程度较高。影响矿区矿体氧化率的主要因素是矿体的埋深和断裂构造的类型及发育程度。矿体埋深的总体规律是随着矿体埋深的增大矿体的氧化率下降,埋深100~500m之间氧化率在40%左右,埋深小于100m,氧化率迅速增加到90%,在100~500m之间氧化率的波动可能是由于氧化面下方的次生富集带引起。矿区内发育的逆断层、褶皱轴部的张性断裂和层间断裂对于氧化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逆断层倾角一般较小,对于氧化率影响深度有限。褶皱轴部及其之间张性断裂构造透水性好,致使矿化物质活化、迁移,在有利部位表生富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矿体的氧化率。层间断裂带内在潜水面以上的部分伴随有地下水活动作用,形成了流沙层、溶洞,对矿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矿体的氧化程度加大、成矿物质的溶蚀、贫化流失。  相似文献   

10.
湖北大冶鸡冠嘴铜金矿床Ⅰ号矿体金铜铁、金铁型矿石中铜的迁移、富集在两种环境中进行 ,一种环境是在氧化带以硫酸铜形式迁移 ,在接触碳酸盐时一部分以碳酸铜形式沉淀成矿 ,另一部分则在深部形成硫化次生富集带 ;另一种是在还原条件下 ,也是以硫酸铜形式迁移 ,在介质和围岩性质适宜时 ,以次生辉铜矿形式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铜冶炼渣是重要的含铜二次资源,粉碎是实现铜渣中含铜矿物分离富集的基础和前提。在工艺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铜渣中主要含铜矿物自然铜和辉铜矿,及主要杂质矿物玻璃质的单轴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冲击强度、延展性等力学性能;研究了矿物力学性能与磨矿结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铜渣中主要含铜矿物自然铜和辉铜矿单轴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均低于玻璃质,因此比玻璃质更易发生粉碎。自然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能够以粗粒级薄片状的形式与其他矿物分离。而辉铜矿延展性较差,则更易进入细粒级物料。铜渣的磨矿实验结果与矿物力学性能分析结果一致,表明通过矿物材料力学研究矿物粉碎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原矿性质该矿床属裂隙充填交代型中-低温热液含铜黄铁矿。矿体呈似层状,垂直分带清楚,上部是氧化带,主要由褐铁矿组成。围岩蚀变为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三者经常共生。尤以硅化、碳酸盐化最多见。镜下定量测定,矿物组成为(%):黄铁矿70.14,铁闪锌矿3.2,方铅矿0.5,毒砂0.5,黄铜矿3.4.辉铜矿、斑铜矿、铜蓝等  相似文献   

13.
矿区位于海拔标高1200~2200公尺的乌多坎山脉的中部。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终年冻土至少延深500毫米。从成因上说,乌多康铜矿体是因沉积而出现的含铜砂岩矿床。根据铜矿物的氧化程度,矿石分为三种类型:硫化矿、混合矿及氧化矿。按照矿物组成,硫化矿分为斑铜矿-辉铜矿和黄铜矿。在斑铜矿-辉铜矿中可选出主要的斑铜矿和主要的辉铜矿。黄铜矿具有强烈的依附性质;因黄铁矿和黄铜矿共生。  相似文献   

14.
戈凯  王亚军  李强 《采矿技术》2022,22(1):27-31
甲玛铜多金属矿二期地下开采范围内二、三标段普遍分布有破碎氧化带,氧化带的含Cu品位较高,约1%左右,且伴生Au、Ag及Mo等金属,但氧化率高,局部位置相对破碎.针对甲玛矿二期开采的破碎氧化带开采技术条件,为了确保矿体安全可靠地回采,亟需开展甲玛铜多金属矿破碎氧化带矿体采矿方法研究.开展工程地质调查和岩体质量评价工作,对各岩组的稳定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价和分级,修正破碎氧化带内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可为井下采矿方法方案研究提供可靠的参数依据.综合各分级结果可知:破碎氧化带内角岩、矽卡岩和大理岩岩体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均为中等质量岩体.  相似文献   

15.
湖北大冶鸡冠嘴铜金矿床I号矿体金铜铁、金铁型矿石中铜的迁移、富集在两种环境中进行,一种环境是在氧化带以硫酸铜形式迁移,在接触碳酸盐时一部分以碳酸铜形式沉淀成矿.另一部分则在深部形成硫化次生富集带;另一种是在还原条件下,也是以硫酸铜形式迁移.在介质和围岩性质适宜时.以次生辉铜矿形式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6.
<正> 铜绿山铜铁氧化矿石性质复杂多变。在入选矿石中含铜磁铁矿占60%左右。该矿石含铜2.5~3%、铁50%左右,铜氧化率80%以上,结合铜占有率10~15%。铜矿物以孔雀石为主,其次为蓝铜矿、自然铜、赤铜矿及假孔雀石,并有少量硫化铜矿物;铁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其次为赤铁矿、褐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玉髓、蛋白及少量粘土矿物。孔雀石与铁矿物关系甚为密切,主要呈胶状分布于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的裂隙和空洞中,一般呈致密状,嵌布粒度一般为0.03~0.15毫  相似文献   

17.
一、有关情况 1.磨浮和精矿质量选厂处理四个坑口的混合铜矿石,品位含铜0.675%,氧化率23.1%,结合率6.37%。铜矿石以黄铜矿为主,余为斑铜矿、辉铜矿、孔雀石。脉石以白云石为主。磨浮四个系统,其中三个进行阶段磨矿阶  相似文献   

18.
西方瓷本主义国家的斑状铜矿,通常含可回收的辉铜矿和黄铜矿。矿石的铜品位为0.55—0.8%左右。矿物氧化并不是所采矿石的主要问题。铜的回收率在83%或84—95%左右之间。矿石首先经破碎和貯存,大部分选矿厂现在都先用棒磨机磨矿,接着用与机械分级机或水力旋流器成闭路的球磨机磨矿。石灰加到磨矿回路以控制pH值。采用黄药、黑药、氯甲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国外某伴生自然铜铁矿石选矿工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MLA),结合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XRD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Cu品位1.06%、铁品位44.91%,铜主要以自然铜形式存在,分布率为66.98%;铁主要以磁铁矿和赤、褐铁矿形式存在,分布率分别为41.26%和45.05%。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层状构造和块状构造,主要结构为斑状结构、网状结构、粒状结构、包含结构和交代残余结构。矿石矿物种类较多,可综合回收利用的矿物为磁铁矿、自然铜及硫化铜矿物。矿石中自然铜与褐铁矿共生紧密,黄(辉)铜矿与脉石矿物及磁黄铁矿共生紧密;矿石中磁铁矿呈斑状与假象赤铁矿、褐铁矿紧密共生。铜矿物中自然铜、黄铜矿(辉铜矿)集合体以微细粒嵌布为主,-60μm粒级分布率分别为82.24%和86.15%;铁矿物嵌布粒度由粗到细为:d褐铁矿>d磁铁矿>d赤铁矿,三者均以细粒嵌布为主,-100μm粒级分布率分别为56.57%、69.87%和82.31%,矿石需磨至60μm以下才能使...  相似文献   

20.
硫化铜矿酸性氧化浸出过程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电极体系,以黄铜矿、辉铜矿、铜蓝悬浮矿浆为对象,研究浸出过程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辉铜矿较易发生氧化,而黄铜矿最难.黄铜矿在氧化浸出过程中生成铜蓝中间产物.辉铜矿也转化为铜蓝再进行浸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