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内镜黏膜切除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122例符合条件的可疑病灶随机分为内镜黏膜切除术组(实验组)和单纯活检组(对照组),实验组直接行内镜黏膜切除术并送病检;对照组常规方法取活检.结果 实验组62例,Ⅰ型病变35例,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和早癌共10例,检出率为28.6%;对照组60例,Ⅰ型病变31例,癌前病变和早癌共3例,检出率为9.7%.实验组Ⅱ型病变27例,癌前病变和早癌共20例,检出率为74.1%;对照组Ⅱ型病变29例,对照组Ⅱ型病变早癌和癌前病变共8例,检出率为27.6%.实验组Ⅰ型+Ⅱ型病变早癌和癌前病变共30例,检出率为48.4%;对照组Ⅰ型+Ⅱ型病变早癌和癌前病变共11例,检出率为18.3%.实验组中Ⅰ型病变、Ⅱ型病变、Ⅰ型+Ⅱ型病变总数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黏膜切除术可进一步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金燕 《中外健康文摘》2012,(37):221-222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胃镜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993例胃癌中的84例早期胃癌的I临床、胃镜、病理资料.结果胃镜下诊断为I型20例(23.81%),I a型8例(9.52%),I b型7例(8.33%).I c型28例(33.33%),I I型21例(25.00%);病理分型中,低分化腺癌43例(51.19%),管状腺癌27例(28.57%),乳头状腺癌5例(5.95%),黏液腺癌4例(4.76%),印戒细胞癌3例(3.57%),未分化癌1例(1.19%),特殊型癌1例(1.19%).结论胃镜检查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对有消化道症状,或者有胃癌家族史者,建议对其积极进行胃镜检查并定期随访,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本院1994~2005年经手术证实为早期胃癌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胃镜均确诊为胃癌,其分布在胃窦60例(46.9%),病理示管状腺癌64例(50.0%),56例(43.8%)粘膜下癌,其中4例(7.1%)伴淋巴转移。病灶周围组织示萎缩性胃癌56例(43.8%),肠上皮化生52例(40.6%),中、重度不典型增生52例(40.6%),Hp阳性116例(90.6%)。结论早期胃癌Ⅱ型病变多见,胃窦是好发部位,粘膜下癌与粘膜内癌发生淋巴转移的几率无差异,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癌前病变及Hp与早期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正> 由于早期胃癌外科治疗“可以治愈”,所以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早期胃癌指癌变侵及粘膜或粘膜下层,而无淋巴结的转移。一、早期胃癌的分型Ⅰ型(隆起型):病损至少凸出粘膜表面5mm,癌变浸润的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Ⅱ_a型(表浅隆起型):病损粘膜的隆起最高可达5mm。Ⅱ_b型(表浅平坦型):癌变通常局限于粘膜,向外扩展但不引起表面隆起或凹陷(粘膜下层的侵及极少见)。Ⅱ_c型(表浅凹陷型):癌变在粘膜内向外扩展和表面的癌的腐蚀,导致粘膜变薄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日益进步,早期胃癌的检出率逐年增多。鉴于早期胃癌的微小癌、多发癌和平坦型癌占60.2%,故强调术前细致的检查,如双重对比造影、低张双重对比造影及内窥镜等检查。本文仅就胃癌早期的X线诊断做介绍。一、早期胃癌的大体分型早期胃癌的大体分型已广泛应用于胃镜、X线诊断、临床外科与病理学领域。其分型如下: Ⅰ型(隆起型):癌肿明显高出周围正常粘膜(约2倍以上)或呈息肉状外观。Ⅱ型(浅表型):病灶比较平坦,不形成明显的隆起或凹陷,此型根据凸凹程度又分三个亚型。Ⅱ.型(浅表隆起型):较周围粘膜稍隆起,不超过粘膜厚度2倍;Ⅱ_b型(浅表平坦型):与周围粘膜几乎同高,  相似文献   

6.
王海鹰 《吉林医学》2011,(5):954-955
目的:提高早期胃癌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总结64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染色胃镜检查显著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黏膜内癌26例仅1例淋巴结转移,黏膜下癌38例,5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13.16%。随访时间5年,黏膜内癌患者5年生存者25例(96.15%),黏膜下层患者5年生存者34例(89.47%)。结论:染色胃镜检查法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治疗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EGC)的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 总结2005年6月至2009年9月间经胃镜检查结合活检诊断的3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病灶分布以胃窦部和胃角部为主,约占65.6%(21/32).病灶直径<0.5 cm者3例,0.5~1.0 cm者15例,>1.0 cm者14例.Ⅰ型(隆起型)4例;Ⅱ型(表面型)23例,其中Ⅱa型8例,Ⅱb型4例,Ⅱc型11例;Ⅲ型(溃疡型)5例.1次检查确诊29例,2次或2次以上检查确诊3例;Hp阳性30例,约占93.75%.病理检查示低分化腺癌10例,管状腺癌7例,黏液细胞癌6例,乳头状腺癌8例,印戒细胞癌1例;其中黏膜内癌19例均无转移,黏膜下癌13例中有3例伴胃大弯侧淋巴结转移.结论 EGC早期诊断和手术对提高疗效十分重要,胃镜检查结合活检诊断可靠,内镜手术治疗应注意适应证选择,严格的随访及内镜复查是及时发现肿瘤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真正意义上的平坦型早期胃癌胃镜诊断十分困难 ,特别是癌灶直径<0.5cm者 ,普通电子或纤维胃镜常常难以发现 ;而对癌灶直径≥0.5cm者 ,内镜下多少可发现一些与正常粘膜不同之处 ,这类胃癌又称类Ⅱb样早期胃癌 [1]。目前胃镜检查虽然已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但该早期胃癌镜下检出率普遍较低。我科1996年6月~2002年6月对20585例患者行胃镜检查 ,结果胃镜下发现类Ⅱb样早期胃癌26例 ,现将这26例诊断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6例患者中 ,男性15例 ,女性11例 ,年龄30~78岁 ,平均年龄 (53.0±15.6)岁。均因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隐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早期胃癌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越来越普及,近年来内镜下黏膜下层切开-剥离术(ESD)的出现使其适应症越来越广泛。对其适应证的选择上要求正确的内镜下浸润深度的肉眼诊断。方法日本国立癌中心中央病院过去3年(2001-2003年)在该院施行的外科方法胃切除或内镜下胃黏膜切除(EMR)的1846例(早期胃癌1258例,进展期胃癌588例)单发胃癌病例为对象,首先把胃癌浸润深度的确诊率用内镜下临床诊断(C)和切除后病理学诊断(P)两者比较来探讨;再次对早期胃癌的误诊病例,从肉眼分型、溃疡(UL)有无、部位、肿瘤大小、组织类型角度进行了误诊倾向的探讨。结果(1)内镜在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鉴别上,术后早期胃癌(P)和术后进展期胃癌(P)确诊率分别为95%(1199/1258)、86%(504/588)其中5%的早期胃癌被误诊为进展期,14%的浸润癌被误诊为早期胃癌;(2)对术后早期胃癌1258例探讨中对术后粘膜层癌(pM)在术前内镜下诊断为粘膜层癌(cM)、粘膜下层癌(cSM)、侵及肌层以上癌(cMP-)的病例,分别是85%(714)、14%(112)、1%(10)也就是说粘膜层癌(pM)的准确诊断率为85%;对粘膜下层癌(pSM)422例的探讨中在术前内窥镜下诊断为粘膜层癌(cM)、粘膜下层癌(cSM)、侵及肌层以上癌(cMP-)分别是42%(177)、46%(196)、12%(49),也就是说42%的粘膜下层癌(pSM)被低估诊断;(3)对早期胃癌误诊病例的探讨中;隆起型(Ⅰ、Ⅱa)病变误诊病例中77%(35/45)被低估诊断,溃疡(-)的误诊病例中68%(112/164)被低估诊断,胃体上部误诊病例中70%(53/75)被低估诊断,胃体中部误诊病例中66%(64/97)被低估诊断,肿瘤直径10mm以下误诊病例中79%(15/19),10-20mm误诊病例中67%(66  相似文献   

10.
24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峻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115-117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选择24例临床病理确诊病例,对其临床特点、发病率、病理类型分期及随访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 粘膜内癌18例,粘膜下层癌6例;其中粘膜内癌淋巴结转移2例(8.33%),粘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8例(33.33%),高、中分化管状腺癌15例,粘液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2例、乳头状腺癌1例;溃疡恶变3例、乳头状腺瘤恶变1例.24例早期胃癌患者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后随访,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粘膜内癌为11例,生存率90.9%(10/11);粘膜下层癌为4例,生存率75%(3/4).10年以上生存粘膜内癌9例,生存率81.8%(8/11);粘膜下层癌生存2例,生存率50%(2/4).有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25%(3/12).结论 内镜检查已成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的认识也同样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及术后疗效,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样5型进展期胃癌(5型胃癌)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 对手术确诊的398例胃癌中符合5型胃癌的17例患者,分析其内镜与大体标本形态学、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17例5型胃癌占同期胃癌总数的4.3%,占进展期胃癌的5.3%,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手术.形态学分类显示本组中Ⅱc型比例最高(8/17,47.0%),其次为Ⅱa+Ⅱc型(7/17,41.2%)及Ⅱc+Ⅲ型(2/17,11.8%),Ⅱa+Ⅱc型在5型进展期胃癌中所占比例较早期胃癌中高(P<0.05).该组中分化型癌8例,未分化型9例,与同期早期胃癌相比分化程度未见明显差异,女性患者分化程度较男性患者差(P<0.01).5例患者(29.4%)伴淋巴结及周围脏器转移,转移发生率较同期早期胃癌为高.结论 5型胃癌形态学及病理学特征均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进展期癌与早期胃癌,内镜检查中仔细评估病灶蠕动及伸展性、超声内镜、钡餐及螺旋CT检查可能有助于鉴别5型进展期胃癌与早期胃癌,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内镜下形态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86例胃癌患者行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早期胃癌病变大小超过3cm者占9.1%,肿瘤浸润达肌层后超过3cm者占36.4%(P<0.05)。早期胃癌Ⅰ型、Ⅱa型及Ⅱb型以粘膜内癌为主占63.6%,Ⅱc型及Ⅲ型以粘膜下层癌为主占90.9%(P<0.01)。进展期胃癌内镜下形态与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癌内镜下形态对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有参考价值,对进展期胃癌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64例早期胃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本院1994~2003年经手术证实为早期胃癌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胃镜均确诊为胃癌,其分布在胃窦为30例(46.9%),病理示管状腺癌为32例(50.0%),28例(43.8%)黏膜下癌中2例(7.1%)伴淋巴转移。病灶周围组织示萎缩性胃炎28例(43、8%),肠上皮化生26例(40.6%),中、重度不典型增生26例(40.6%),Hp阳性58例(90.6%)。结论 早期胃癌Ⅱ型病变多见,胃窦是好发部位,黏膜下癌与黏膜内癌发生淋巴转移的几率无差异,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癌前病变及Hp与早期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5年来经纤维胃镜检查配合直视下活检,刷检符合早期胃癌诊断标准24例,均经手术证实。占同期检出胃癌总数5.07%。男22例,女2例。年龄30~66岁。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或消瘦等。肉眼所见分类:Ⅰ型4例,Ⅱ型12例其Ⅱb型9例,Ⅲ型8例。肿瘤分布:贲门区5例,胃(穴豆)部11例,胃角7例,体小弯1例。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要提高胃癌的疗效,关键在提高“早癌”的发现率。本文肯定了纤维胃镜的检查对发现早期胃癌的价值及提高“早癌”发现率的重要意义。重点提出提高镜检对早期胃癌肉眼识别力及提高治检阳性率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靖江地区早期胃、食管癌的内镜与病理特征,以提高早期癌症的诊治水平。方法:经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45例及早期食管癌28例的内镜和病理资料,分析相应的内镜形态及病理特征。结果:(1)早期胃癌: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癌35例,诊断为异型增生Ⅱ、Ⅲ级10例。术后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30例(66.7%),低分化腺癌10例(22.2%),印戒细胞癌1例(2.2%),黏液腺癌2例(4.4%),未分化癌2例(4.4%)。黏膜内癌26例(57.8%),黏膜下层癌19例(42.2%)。(2)早期食管癌: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癌24例,诊断为异型增生Ⅱ、Ⅲ级4例。术后病理诊断全部为鳞癌,黏膜内癌15例(53.6%),黏膜下层癌13例(46.4%)。结论:早期胃癌以凹陷型多见,部位依次分布为胃角>胃窦>贲门>胃体,大多为高分化腺癌,黏膜内癌略多于黏膜下层癌。早期食管癌以中下段斑块型、糜烂型占多数。内镜、病理及临床医师掌握这些特征有利于早期癌症的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分析了18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并结合复习文献,指出胃癌病变局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无论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均称为早期胃癌。其临床分型目前主要根据纤维胃镜肉眼观察,多采用日本内窥镜学会1962年分型意见,即分为Ⅰ型(隆起型)、Ⅱ型(表浅型)、Ⅲ型(凹陷型),Ⅱ型中又分为Ⅱa(表浅隆起)、Ⅱb(表浅平坦)、Ⅱc(表浅凹陷)三种亚型。关于早期胃癌的诊断,用X线气钡双重对比、纤维胃镜和细胞学检查三种方法配合,可明显提高阳性率。倘能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早期胃癌的预后大多良好,五年成活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镜检查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0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胃癌胃镜主要表现为浅表糜烂和溃疡,常为单发;好发于胃窦部(56.00%),以Ⅱ型居多(64.00%).结论 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可靠方法之一,当怀疑患者存在恶性病变时,应及时行胃镜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促进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早期胃癌临床病理,提高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牟1月~2007年12月2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早期胃癌26例占同期252例胃癌手术的10.3%.病灶位于胃窦18例(69%),胃体3例(13%),胃角3例(13%),贲门2例(7%).病灶≤2 cm的15例(57%),病灶在2~4 cm的7例(27%).病灶≥4 cm的4例(15%).早期胃癌大体分型中,Ⅱ型17例(65%),Ⅲ型5例(19%),I型4例(16%).黏膜内癌18例(3例原位癌),黏膜下层癌10例.手术病例发现淋巴结转移6例(23%),其中黏膜下层癌转移率40%(4/10),而黏膜层11%(2/18).26例术前均行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胃癌23例(88%).结论 内镜检查已成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同时,加强专业人员对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的认识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及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认识早期胃癌的x线诊断。方法:日本岛津800MA型遥控x线胃肠机、硫酸钡(Ⅱ型)干混悬剂及产气剂。对39例早期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早期胃癌均胃镜取活检,其中37例诊断为腺癌、粘膜癌、癌变倾向、胃内隆起物恶变及胃溃疡早期癌变等,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5%,另2例待观察。结论: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对诊断早期胃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 我院1996年1月~2000年12月共行胃镜检查(纤维胃镜或电子胃镜)病人8575人次,胃镜诊断食管贲门癌446例,占同期检查人数的5.2%,其中408例(占91.5%)常规胃镜检查下咬取组织活检送病理诊断,病理诊断328例,确诊率为80.4%。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18例,女128例,男女之比为2.48:1。年龄30岁以下6例(1.3%),30~50岁87例(19.5%),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