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地源热泵+毛细管网空调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分别将地源热泵与毛细管网建立模型,结合实例,同时将地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毛细管网与风机盘管作比较,既评价了地源热泵+毛细管网空调系统的能质利用和?损失情况,又明确了其比传统空气源热泵+风机盘管空调的节能优势,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地源热泵+毛细管网空调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制冷》2016,(1)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由于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型的空调系统,近年来已经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本文以江阴某别墅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为例,浅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以求能为类似项目提供相关的经验及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于控制逻辑简单,近年来风冷-地源热泵复合系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为分析风冷-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经济性,本文以上海地区某小型空调系统为例,在系统全寿命期内采用费用现值和费用年值的方法,比较风冷-地源热泵复合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这4种类型系统经济性的差异。计算得到,4种空调系统的费用现值分别为64.14万元,67.96万元、65.77万元和64.79万元;4种空调系统的费用年值分别为8.43万元、8.94万元、8.64万元和8.52万元。结果表明,在这4种空调系统中,风冷-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动态经济特性最优,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常用的节能型热泵空调系统有:空调(热泵)多联机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污水源热泵系统。本文就此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裴清清  杜文淳  刘威 《制冷》2005,24(4):66-70
分析计算了广州市自然气候环境、土壤状况和介质温度,对多种形式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广东地区应用的条件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单一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并不适合广东地区使用,广东地区应因地制宜开展地源热泵空调组合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沂水县天使花苑小区的室内温湿度进行逐时测量,测量结果显示,以地源热泵为冷热源的空调方式能够满足居住房间的温湿度及舒适度要求,从而证明地源热泵系统适用于住宅小区,且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空调系统能耗系数(CEC)分析不同冷源方式下空调系统的能耗,对不同地区酒店分别采用普通螺杆式冷水机组+燃气热水炉和地源热泵机组作为冷源方式的空调系统能耗水平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地源热泵机组为冷源的空调系统更节能,地理位置对CEC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阐述地源热泵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用,重点介绍冷却塔为辅助冷源的复合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地源热泵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实用性,为类似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术语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heatpumpsys—tem)——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相似文献   

10.
凌建 《中国科技博览》2013,(26):119-120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地源热泵系统在公共建筑和住宅的供热和空调中已广泛使用。作为监理工程师,有必要知道其特性,了解地源热泵与其他热泵空调系统的不同之处,掌握其地源换热系统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
A CO2 heat pump system using recovered heat from the stack coolant was provided for use in fuel cell vehicles, where the high temperature heat source like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vehicles is not available. The refrigerant loop consists of an electric drive compressor, a cabin heater, an outdoor evaporator, an internal heat exchanger, an expansion valve and an accumulator.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t pump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by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of heating experiments were discussed for the purpos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a CO2 heat pump system, when recovering stack exhaust heat in fuel cell vehicles. A heater core using stack coolant was placed upstream of a cabin heater to preheat incoming air to the cabin heat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eat pump system with heater core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heating system with heater core and that of the heat pump system without heater core, and the heat pump system with heater core showed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the selected heating systems. Furthermore, the coolant to air heat pump system with heater core showed a significantly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air to air heat pump system with heater core.  相似文献   

12.
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包涛  董玉军  周翔  胡跃明  袁秀玲  郭凯 《制冷》2004,23(2):83-86
对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太阳能辅助的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以空气源热泵系统为对象,定量计算并比较了地源热泵和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的节能效果,验证了这两者在经济上的优越性,并指出了节能与降低成本的环节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直流式地源热泵热水器系统和容积式地源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以天津某别墅热泵热水器系统的设计计算为例,对两者以及容积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在性能系数、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说明了,在相同工况下,直流式地源热泵热水器系统相比于容积式地源热泵热水器系统来说,性能系数较大、耗电量较低,但其运行费用和初投资较高;在同时满足户主热水需求条件下,容积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相比于容积式地源热泵热水器系统来说,初投资较低,但其能效系数也较低,耗能较多,运行费用较多,经济性较差。本文为热泵热水器系统的选择、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且指出了地源热泵热水器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可以有效回收利用工业和建筑中的各种形式低温余热,提高余热资源回收率,但设备参数对热泵性能影响很大。因此本文基于温度对口和梯级利用的原则,对蒸汽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内传热部件进行热力及传热分析,通过质量和能量守恒建立热泵机组数学模型,分析热网供水温度、蒸发器进口低温余热水温度和驱动热源温度这三个外部因素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网供水温度在49℃左右,热泵系统COP最佳为2.67;蒸发器进口低温余热水温度在47℃左右时,热泵系统COP最佳为2.67;随着驱动热源温度的上升,热泵系统的COP呈上升趋势。为吸收式热泵实际运行过程中,合理设置设备参数提高热泵性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空气源热泵直接式加热与循环式加热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广泛用于机关、学校、工矿企业、住宅小区、医院、各种娱乐场所等。直热式和循环式热泵,由于加热方式不同,从而导致其能效比、经济性的差异。这两种机组的性能及其实际工程上的优劣性一直是目前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热泵技术的原理及分类,分别对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太阳能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原理、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比了这四种空调方式的优缺点,为不同地区选用热泵空调机组提供了参考依据。结论指出,通过合理热泵空调形式的应用,可以大大节约空调能耗,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海水源热泵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海水的能量进行冬季供暖、夏季供冷、全年热水供应的技术。文章分析了青岛地区采用直接热利用和间接热利用的两个工程实例,测试了两个热泵系统实际运行性能,并进行了节能性、技术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根据测试及数据分析,与间接热利用系统相比,直接热利用的系统COP值高,初投资低,节能效益好,在采取措施保证热泵系统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推荐采用直接热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18.
王涛  马家豪  金听祥 《包装工程》2024,45(5):254-262
目的 对跨临界CO2热泵驱动的闭式干燥系统展开理论研究,得到CO2闭式热泵中最优工况的计算方法和原理。方法 通过建立CO2循环与空气循环热力学耦合的数学模型,计算干燥循环中空气的温度、焓值、相对湿度、含湿量,以及跨临界CO2热泵系统中工质的温度、压力、焓值等参数。通过调整冷凝干燥后空气温度,以热泵烘干系统的COP为评价依据,探究空气循环与CO2热泵循环的耦合机理。结果 获得了CO2循环系统最优排气压力随闭式空气循环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所建立的计算程序,获得了典型工艺参数下的热泵系统的热力学参数,为关键设备(风机、换热器、压缩机等)选型及系统控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结论 研究表明,在CO2热泵冷却器出口状态为临界状态时,系统的COP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9.
空气源热泵在冬季供热时室外蒸发器表面容易结霜,逆循环除霜作为最常用的一种除霜方法存在除霜带液和除霜时间长的问题.为提升逆循环除霜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本文提出一种耦合储液气液分离器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该系统相比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系统能够有效延缓结霜和缩短除霜时间.本文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6个工况下该系统和传统空气源热泵...  相似文献   

20.
空气与土壤复合源热泵系统通过空气换热器实现了间接空气源热泵模式与补热模式,可补偿取、放热量的差值,解决土壤源热泵系统在我国北方地区长期运行产生的土壤热不平衡问题。为能够在保障供暖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地埋管数量,本文以我国5个北方城市的住宅为例,在TRNSYS平台上建立了空气与土壤复合源热泵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地埋管和空气换热器的匹配设计进行了研究,并对减少地埋管数量后的复合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源热泵系统在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济南的地埋管数量最大减少比例为29%~43%,每延米地埋管需对应匹配0.029~0.050 m2的空气换热器面积;减少地埋管数量后的复合源热泵系统在长期运行中可维持土壤温度稳定,其十年总费用节省率为12.6%~2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