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水膜脱气法和电再生离子交换技术相结合的水汽脱气氢电导率多参数协同监测系统及方法,可快速测量电导率、氢电导率、脱气氢电导率和pH值等多项关键水质指标,对水质做出综合评判,指导停机启动及正常运行水工况调整,对保障水汽品质及热力设备腐蚀、积盐、结垢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脱气氢电导率测量采用双水膜脱气技术,可高效脱除水中CO2,在此基础上提出标准溶液校准脱气氢电导率测量值的方法,可有效评判测量值的准确性。该方法用于典型的燃气联合循环机组、供热机组的现场监督,结果表明其测量准确性高,可快速综合评估水汽品质,能辅助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艾新平  董全峰  杨汉西 《电池》2002,32(Z1):30-31
采用直流和交流阻抗法测量了塑料化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得到了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通过红外、拉曼光谱方法,研究了膜中锂离子与聚合物骨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塑料化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主要表现为液相离子的扩散迁移.在较高的温度下,离子的传导机理为离子的迁移和聚合物链段蠕动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泥/石墨导电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含水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硅酸盐水泥与导电填料石墨复合,通过室温模压的方法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测量了电导率和含水率,借助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压汞仪测量了孔径大小,分析了石墨含量、模压时间以及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对导电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石墨导电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能满足其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要求,导电复合材料的含水率和孔隙率可赋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内增湿功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基于氢泵原理在近似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条件下测量Nafion~117膜的电渗系数和质子电导率的新方法,研究了用液态水平衡的Nafion~117膜在不同温度和水含量下的电渗系数和电导率。结果表明:在20℃到90℃的温度范围内,水含量等于22.5的膜其电渗系数和质子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25℃时膜的电渗系数和电导率随着膜中水含量的减少而减小。并结合膜的簇网模型和质子传导机理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氢泵原理在近似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条件下测量Nation117膜的电渗系数和质子电导率的新方法,研究了用液态水平衡的Nation@117膜在不同温度和水含量下的电渗系数和电导率。结果表明:在20℃到90℃的温度范围内,水含量等于22.5的膜其电渗系数和质子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25℃时膜的电渗系数和电导率随着膜中水含量的减少而减小。并结合膜的簇网模型和质子传导机理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水质检测、农业灌溉、金属材料工艺控制以及新兴的酒类鉴别,含盐量检测、药物提取等新型问题中,对电导率测量精度,测量范围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电导率测量设备不仅要适用于实际生产应用中低电导率的测量,还需要兼顾高电导率的测量,且电导率测量精度需求越来越高。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高精度自校准量程自适应的电导率检测电路,通过电路将带有电导率信息的激励信号与未过电导池的参考激励信号进行互相关运算并由低通滤波器对其进行滤波得到与电导率相关的电压信号。正弦激励幅度可调电路与电导率测量电路中自动校准模块相互合作完成电路的自动校准、量程切换电路保证了电导率测量的宽量程、采用互相关算法降低电路噪声及去除电导池等效电容,弥补了传统电导率测量电路定量程、测量范围小、精度差的缺点。测试结果表明,电导率测量电路可以测量电导率范围为0~30 000μS/cm,测量精度为0.01μS/cm,测量基线噪声为0.3 nS/cm。  相似文献   

7.
制备方法对复合触头材料导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各自特点 ,建立了计算复合触头材料电导率的三维单元网络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制备方法对材料电导率的影响 ,并与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了这种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交流两电极法测量质子交换膜零度以下电导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电导率的测试方法,选用交流两电极法测量了质子交换膜法线方向的电导率,结果表明,经过密封和装置电阻的零点校正可准确测量出质子交换膜电导率,并成功测量了质子交换膜零度以下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氢泵原理在近似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条件下测量Nafion(R)117膜的电渗系数和质子电导率的新方法,研究了用液态水平衡的Nafion(R) 117膜在不同温度和水含量下的电渗系数和电导率.结果表明:在20℃到90℃的温度范围内,水含量等于22.5的膜其电渗系数和质子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25℃时膜的电渗系数和电导率随着膜中水含量的减少而减小.并结合膜的簇网模型和质子传导机理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成膜过程的控制,可形成不同形貌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偏氟乙烯(PVDF)凝胶聚合物膜.通过共混成膜的方法,得到无孔共混膜;通过先成膜再交联的方法,得到稀孔交联膜;通过先交联再成膜的方法,得到多孔交联膜.它们的离子电导率顺序为:多孔交联膜>无孔共混膜>稀孔交联膜.采用多孔交联膜的原理型电池以0.2 C在3.0~4.3V充放电,第50次循环时的容量保持率大于92%.  相似文献   

11.
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何燕  周震涛 《电池》2002,32(3):168-170
综述了燃料电池 (PEMFC)的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介绍和分析了提高质子交换膜的高温质子传导性能的不同方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12.
质子交换膜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重要组成部分,质子交换膜的电导率与质子传递特性密切相关。分别对水分子和其他非水载体如杂环化合物等参与的质子传递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新的实验测试方法以及分子模拟技术在质子传递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叙述了不同质子交换膜的来源特点及导电性与膜参数的关系;对不同电极和电极催化剂性能作了评述;综述了目前几种氢的来源、优缺点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有关问题的发展动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王姝姗  管蓉  袁园  余建佳 《电池工业》2009,14(3):206-209
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关键组件之一,其电导率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电池性能。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对影响质子交换膜电导率的因素作了全面系统的概述;重点讨论了测量方法、实验条件、电极处理以及成膜方式等外部因素对质子交换膜电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磺化聚醚醚酮(SPEEK)膜具有成本低、甲醇渗透率低和质子导电率高等优点,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潜在的质子交换膜材料。综述了用聚合物涂覆、复合、共混及交联等几种改性SPEEK膜的方法及进展,并提出了改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四电极质子补偿法测量质子交换膜的电导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质子交换膜电导率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针对影响准确测量电导率的因素而设计了一种四电极质子补偿测试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与通常采用的四电极测试法相比,简单方便,精度高,能有效地避开极化与测量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索春光  赵晓光  刘晓为 《电池》2008,38(3):189-191
介绍了甲醇分子的渗透机理及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对质子交换膜(PEM)的基本要求,如低的甲醇渗透率和高的质子电导率.介绍了针对提高Nafion膜阻醇性能进行的各种改性研究,如膜的表面物理改性、掺杂阻醇纳米材料的改性等.评述了其他PEM,如以聚苯并咪唑(PBI)、聚醚醚酮(PEEK)和聚醚砜(PSU)等基膜材料为代表的聚芳环系列PEM.  相似文献   

18.
采用磺化SiO2/Nafion自增湿膜作为质子交换膜,采用掺杂了纳米SiO2或经过磺化处理的SiO2的催化层作为阴极催化层,考察了饱和增湿条件下由自制质子交换膜和阴极催化层组成样品的接触角和质子电导率。在饱和增湿进气条件下考察了其对电池性能,电化学特性的影响,同时降低进气湿度,考察电池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掺杂SiO2提高了催化层的亲水性;掺入纳米SiO2降低了阴极催化层的质子电导率,而掺入磺化SiO2提高了其质子电导率。在饱和增湿进气时,采用磺化SiO2/Nafion自增湿膜大幅地降低了电池的欧姆电阻。采用自增湿膜同时阴极催化层内掺入纳米SiO2降低了电池性能,而掺杂磺化SiO2电池性能有所提高。在干气进气条件下,不论是单独采用磺化SiO2/Nafion复合膜还是在阴极催化层加入纳米SiO2或者磺化处理过的SiO2,电池性能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赵紫薇  余军  袁庆  潘牧 《电池工业》2011,16(4):230-234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SiO2/PVDF纳米纤维复合膜,并把其作为一种增强体浸渍到全氟磺酸树脂中得到SiO2/PVDF/Nafion纳米纤维增强复合质子交换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及纤维分散状态,研究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和热机械性能,并考察了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质子传导性能.结果表明全氟磺酸树脂充分填充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