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含钙离子浓度透析液与不同剂量碳酸钙联用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和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影响.方法: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钙浓度(DCa)为1.75 mmol/L(DCa1.75组)、1.50 mmol/L(DCa 1.50组)、1.25 mmol/L(DCa 1.25组)透析液透析.DCa 1.75、DCa 1.50组患者口服小剂量碳酸钙片或不服碳酸钙片,DCa 1.25组患者口服碳酸钙片3 g,每日3次.每组均透析9个月(为观察终点),每3个月检测血钙、血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和胎球蛋白A.结果:观察终点与初始值比较,DCa 1.75组血钙、钙磷乘积和胎球蛋白A明显上升(P<0.05);DCa 1.50组血磷轻度上升,iPTH均值和胎球蛋白A水平相对平稳;DCa 1.25组血钙水平有所下降,血磷与钙磷乘积显著下降(P<0.05),iPTH均值和胎球蛋白A水平相对平稳,且发现iPTH在150~300 ng/L间者所占百分比明显增多.结论:对合并高磷血症的MHD患者,使用高钙透析液可使钙磷乘积上升,钙化抑制物胎球蛋白A水平增高,增加了血管钙化的风险;对此采用低钙透析液联用较大剂量碳酸钙口服,不仅iPTH趋于理想范围,且胎球蛋白A水平相对稳定,可有效预防血管钙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影响,分析血钙、磷和钙磷乘积与iPTH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1月至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内科门诊35例长期使用钙离子浓度为1·75mmol/L的透析液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于透析前留取血标本进行血Ca2 、P3-、iPTH测定,并计算钙磷乘积后,改为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或1·50mmol/L的透析液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后于透析前再次留取血标本进行血Ca2 、P3-、iPTH测定,并计算钙磷乘积。结果与使用钙离子浓度为1·75mmol/L透析液比较,使用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或1·50mmol/L透析液3个月后,MHD患者血Ca2 、P3-、钙磷乘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iPTH明显升高,P<0·01。血iPTH与Ca2 呈显著性负相关,r=-0·45,P<0·01;与P3-及钙磷乘积无相关性,r分别为0·13和-0·03,均P>0·05。结论1·25mmol/L或1·50mmol/L的低钙透析液可以升高MHD患者血清iPTH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低钙透析液配合口服碳酸钙及活性维生素D3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钙、磷、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03-03~2005-06收治的68例慢性肾衰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Ca2 1·25mmol/L),采用CAPD方式,每日交换透析液均在6L以上。透析1个月后根据化验结果调整碳酸钙和活性维生素D3的服用剂量。观察透析前及透析后1、2、3、6、9、12、18个月血钙(校正的血清总钙)、血磷、iPTH等指标变化。结果透析前血钙(2·28±0·25)mmol/L,血iPTH(163·9±78)ng/L,血磷(1·16±0·13)mmol/L。采用低钙透析液行CAPD治疗1个月后患者血钙水平较透前下降(1·97±0·44)mmol/L(P<0·05),血iPTH明显增加(P<0·001);血磷水平无明显变化(1·11±0·32)mmol/L(P>0·05),碱性磷酸酶和血浆白蛋白水平保持稳定。加服或增加碳酸钙和活性维生素D3的剂量治疗2个月后,血钙水平回升,iPTH下降,接近透前水平(P>0·05),血磷水平保持稳定。连续观察至18个月,54例患者钙、磷水平维持相对稳定,未发现明显的高钙血症及高磷血症,血iPTH水平保持不变。结论(1)长期进行低钙透析(Ca2 1·25mmol/L)可以导致CAPD患者血清iPTH水平增加,配合口服碳酸钙及活性维生素D3可以很好地纠正并维持血iPTH水平,防治高磷血症,避免高钙血症及负钙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2~2014-12该院行MHD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通量组32例和低通量组30例,分别给予高通量和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透析前及透析后1个月、6个月时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变化。结果与透析前相比较,透析后1个月和6个月时高通量组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低通量组所有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与低通量组比较,透析后1个月、6个月时高通量组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降低MHD患者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及改善磷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高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parathyroidhormone,iPTH)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34例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资料,男、女各67例,平均年龄49.5±11.8岁(24~75岁);平均透析龄111.8±55.9月(0~252月),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PTX前血清iPTH和年龄、性别、透析龄以及PTX前血清校正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的相关性。结果:134例患者中,透析龄≥15年15例(11.2%),10~15年23例(17.2%),5~10年75例(55.9%),≤5年21例(15.7%);PTX前血iPTH1958±785ng/L(479~4200ng/L)、血清磷2.27±0.59mmol/L(0.64~4.17mmol/L)、血清校正钙2.56±0.22mmol/L(1.96~3.35mmol/L),血清ALP的中位数373IU/L(41~2752IU/L)。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患者透析龄以及PTX前的血磷、ALP与iPTH相关,透析龄每增加1月,iPTH增加4.8ng/L(95%CI2.31~7.36,P=0.000),血磷每增加1mmol/L,iPTH增加437ng/L(95%CI154.16~719.92,P=0.003),血ALP每增加1IU/L,iPTH增加0.5ng/L(95%CI0.23~0.80,P=0.000)。结论:难治性SHPT患者PTX前高iPTH与术前的血磷、血ALP和透析龄相关,与性别、年龄和血清校正钙水平无明显相关性,提示控制血磷在防治发生难治性SHPT方面可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内科》2016,(6)
目的了解黄山市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现状。方法对2015年9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治疗、透析龄3个月以上的154例MHD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等分布情况,检测、记录、计算患者透析前肌酐、透析龄、血红蛋白、血清钙、血清磷水平、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水平。结果 154例患者中,男89例(57.79%),女65例(42.21%),男女比例为1.37∶1;年龄≤60岁者78例,60岁者76例;原发病前3位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74例(48.1%)、糖尿病肾病33例(21.4%)、高血压肾损害19例(12.3%);Hb110 g/L者146例(94.81%),Hb≥110 g/L者8例(5.19%);血钙2.1~2.37 mmol/L者37例(24.01%);血磷1.13~1.78 mmol/L者65例(42.21%);钙磷代谢紊乱(高钙、低钙、高磷、低磷)139例(90.26%),钙磷乘积4.52 mmol2/L2者23例(14.94%);i PTH最低者仅2.213 ng/L,最高者达3 285.77 ng/L,150 ng/L者41例(26.6%),150~600 ng/L者90例(58.4%),600 ng/L者23例(14.9%)。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男性较女性略多,发病年龄年轻化,慢性肾小球肾炎仍是终末期肾脏病的第1位病因;MHD患者Hb达标率极低,钙磷代谢紊乱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比较多见。  相似文献   

7.
低钙透析液对血甲状旁腺素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应用钙离子 1 .25mmol/L透析液进行透析 3个月对患者iPTH及钙磷水平的影响。 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6例,试验前用钙离子 1. 5mmol/L透析液每周透析 3次,每次透析 4h,均使用F6透析器(聚砜膜,面积 1 3m2 )。使用钙离子 1 25mmol/L透析液透析 3.个月,此期患者饮食中钙磷的摄入量稳定,用药不变。使用钙离子 1 25mmol/L透析液之前检测透析前血iPTH,透析前后血钙和血磷浓度。3个月后复查透析前血iPTH,透析前后血钙和血磷浓度,并检测使用钙离子 1. 25mmol/L透析液单次透析前、透析后及下一次透析前的血iPTH和血钙、血磷浓度。 结果:单次透析使用钙离子浓度 1 25mmol/L的透析液透析 4h,透后血钙浓度下降,透后血iPTH[ (219 .2±143. 3)ng/L]较透前[ (157. 5±107 .1)ng/L]明显升高 (P<0. 05),至下次透析前血钙浓度及血iPTH(157. 7±125 .3ng/L)基本恢复至上次透析前水平。使用钙离子 1 25mmol/L透析液透析 3个月后,iPTH水平较未使用时明显上升[ (157. 5±107 .1)ng/Lvs(82. 5±43 .7)ng/L,P<0 .05]。 结论:单次应用钙离子 1 .25mmol/L透析液进行透析, 透后血iPTH升高,但是至下一次透前血iPTH基本恢复至上次透前水平。长期应用 ( 3个月)钙离子 1 25mmol/L透析液进行透析,钙负荷减轻,血iPTH水平升  相似文献   

8.
低钙透析联合碳酸钙治疗血透患者高磷血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使用低钙透析液联合碳酸钙治疗血透(HD)患者高磷血症,观察其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iPTH)变化和副反应。方法对上海市瑞金医院肾内科2002—2004年维持性血透的30例患者,透龄>3个月。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1·6±14·9)岁。血磷>1·78mmol/L,iPTH<300pg·mL-1,未用活性维生素D3。采用醋酸纤维膜透析,平均每周透析10~12h,分别观察常规透析组应用传统降磷治疗及低钙透析组(透析液Ca2 浓度为1·25mmol/L)联合碳酸钙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钙、磷、iPTH的变化。所有的入选对象均每4周测血钙、磷;每2个月测血iPTH。结果常规透析组透析6个月后,患者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2·33±0·29)mmol/L对(2·37±0·23)mmol/L],血磷无下降趋势[(2·69±0·35)mmol/L对(2·63±0·52)mmol/L,P>0·05]。iPTH亦无明显升高[(131·6±62·9)pg·mL-1对(130·7±84·6)pg·mL-1,P>0·05]。低钙透析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钙无明显上升趋势[(2·37±0·26)mmol/L对(2·41±0·24)mmol/L,P>0·05],血磷呈下降趋势[(2·60±0·47)mmol/L对(2·29±0·58)mmol/L,P<0·05],iPTH呈上升趋势[(130·7±84·6)pg·mL-1对(169·2±105·8)pg·mL-1,P<0·05]。低钙透析组治疗6个月后:6例患者血磷明显下降,显效占20%,5例患者血磷下降较为明显,有效占16·7%。有13例患者血磷亦有下降改善,占43·3%。同时6例患者无效,占20%。结论低钙透析的应用使大剂量碳酸钙治疗HD患者(iPTH<300pg·mL-1)的高磷血症成为可能,能维持比较正常的血钙、血磷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患有动力缺失性骨病(ABD)的老年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观察其提高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对钙磷代谢的影响,评估其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ABD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患有ABD的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年龄〉60岁,iPTH〈100μg/L)24例,使用低钙腹膜透析液(百特PD4,钙1.25mmol/L)治疗,回顾分析治疗18个月中患者血iPTH、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骨密度、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使用低钙透析液治疗后,第1个月血iPTH水平开始上升,第2个月血iP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131.10±75.78)vs(46.16±22.58)ng/L,P〈0.01],第6,9,12月逐步上升,在第12至18个月中保持稳定,并在目标安全范围内(150-300ng/L)。在12个月内iPTH水平上升至150-300ng/L的患者所占比例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第2,6,9,12个月分别为53.5%,57.2%,66.7%,72.9%;到12个月以后,达标率无明显变化(第15个月和第18个月分别为71.6%和73.3%)。治疗后第2个月血钙、血磷水平以及钙磷乘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血钙:(2.12±0.18)VS(2.60±0.21)mmol/L,血磷:(1.43±0.49)vJ(1.96±0.53)mmol/L,钙磷乘积:(48.79±20.03)vs(63.36±19.14)mg2/d12;P〈0.01];治疗后AKP由治疗前(107±72)IU/L升高至(176±89)IU/L(P〈O.05)。治疗前后骨质疏松发生率增加12.5%。治疗中无严重低钙抽搐、精神状态改变、低血压和骨折等情况发生。结论对ABD的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能有效升高其iPTH水平、改善钙磷代谢,从而达到治疗ABD的目的,治疗安全性较好;但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有所增高,提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在治疗ABD的同时,需要加强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不同腹膜透析液对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含钙离子浓度的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透析(PD)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4例终末期肾衰行PD治疗患者分为三组。组1:采用标准腹膜透析液(BaxterPD2,SCD)治疗,并口服碳酸钙;组2:采用SCD,但不服碳酸钙;组3:采用低钙透析液(BaxterPD4,LCD,钙离子浓度1.25mmol/L),并服碳酸钙。入组筛选时,血钙、血磷均在正常范围者进入组2,其余患者随机进入组1和组3。透析液剂量为1000ml/d的整数倍,碳酸钙片剂量为2.25g/d。每3个月进行一次临床随访,评估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素(iPTH)变化情况。部分组1、组3患者还在随访基线和研究终点时检测iPTH值。三组患者随访时间均>12个月,选取0~12个月为观察范围。结果:随访基线三组患者基本临床特点无差别。三组患者腹膜平衡试验状态多以高平均、低平均转运两型为主。血钙变化情况:随访基线三组患者血钙水平相当,观察终点组1患者血钙水平较前明显上升[(2.49±0.31)vs(2.10±0.26)mmol/L,P<0.01];组2、组3患者血钙相对平稳;三组患者在观察终点低钙血症发生率相当(6.5%,8.3%,3.2%,组间比较P>0.05)。血磷变化情况:随访基线组1和组3患者血磷水平明显高于组2患者,观察终点时,组3血磷水平下降最为明显,与基础值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1.41±0.51)vs(1.82±0.48)mmol/L,P<0.05];组1患者血磷仅轻度下降,组2患者血磷水平反而上升;观察终点,组3患者高磷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前两组(P<0.05)。钙磷乘积变化情况:随访基线组1和组3两组患者钙磷乘积水平>40mg2/dl2,观察终点,组1和组2组患者钙磷代谢乘积均不同程度升高,组3患者钙磷乘积下降,且明显低于组1[(36.91±10.76)vs(51.80±11.27)mg2/dl2,P<0.01],也低于组2,但无统计学差异。iPTH变化情况:随访基线,组1患者iPTH水平高于组3患者,治疗后,前组数值明显下降,而后组相对稳定;两组iPTH数值在随访基线和观察终点时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含钙浓度腹膜透析液对机体钙磷代谢的影响是不同的,使用碳酸钙片可以预防和纠正高磷血症的发生;采用低钙透析液治疗,能有效防止高钙血症,降低钙磷乘积,并不会增加低钙血症发生的风险,碳酸钙可长期大剂量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钙腹膜透析液(LCD)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钙磷代谢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收治的CRF患者128例,均接受透析治疗并完成随访,其中连续采用标准钙腹膜透析液(SCD)透析12个月的62例患者作为SCD组,连续采用LCD透析12个月的66例患者作为LCD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及透析后4周、12个月钙离子浓度、磷离子浓度、钙磷乘积、血清iPTH水平及达标率,并观察LCD组患者随访1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 (1)时间与方法在钙离子浓度、磷离子浓度、钙磷乘积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钙离子浓度、磷离子浓度、钙磷乘积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钙离子浓度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磷离子浓度、钙磷乘积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LCD组患者透析12个月钙离子浓度、磷离子浓度低于SCD组,钙磷乘积小于SCD组(P0.05)。(2)时间与方法在血清iPTH水平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血清iPTH水平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及透析4周、12个月iPTH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LCD组患者随访期间无一例出现低钙血症、抽搐、低血压、肌肉疼痛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等。结论 LCD可有效改善CRF患者钙磷代谢,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清PTH水平及甲状旁腺功能稳定,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观察在常规口服碳酸钙降磷无效的患者加用烟酰胺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方法:给予30例单纯碳酸钙降磷治疗无效或出现血钙水平偏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加服烟酰胺片,观察治疗前、治疗一个月及三个月时血磷、血钙、钙磷乘积及血清全段甲状腺旁素(iPTH)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一个月及三个月时血磷水平[(2.135±0.56)mmol/L比(1.826±0.45)mmol/L比(1.721±0.31)mmol/L]、钙磷乘积[(59.517±10.7)mg2/dl 2比(51.513±9.8)mg2/dl 2比(47.123±8.6)mg2/dl 2]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3个月时62.5%的患者血磷水平达标,烟酰胺对血钙、iPTH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口服烟酰胺片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和钙磷乘积,不影响血清钙水平,无增加血管钙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起始剂量0.06~0.08μg/kg的帕立骨化醇治疗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12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的患者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全部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600 pg/ml,血钙≤2.60 mmol/l,钙磷乘积≤65mg2/dl2,帕立骨化醇起始剂量0.06~0.08μg/kg,每4周复查iPTH,每2周复查钙、磷,治疗12周。根据i PTH下降幅度调整药物剂量,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12周i PTH较基线水平下降30%;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治疗12周iPTH下降率,iPTH降至正常范围(150~300 pg/ml)的患者例数,药物剂量变化,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结果:基线iPTH 1 087.0 pg/ml(802.9~1 413.0 pg/ml),血钙2.30±0.19 mmol/L,血磷1.60±0.24 mmol/L。帕立骨化醇起始剂量6例为0.06μg/kg,5例为0.08μg/kg,第12周时帕立骨化醇平均用量为0.11μg/kg,有6例患者在第8周即调整达到治疗剂量。11例患者有8例i PTH下降30%,其中4例降至150~300 pg/ml,血钙平均升高8.6%,血磷平均升高21.2%,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等起始剂量的帕立骨化醇能有效降低i PTH水平,同时血钙、磷变化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矿物质与骨代谢指标在MHD患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MHD患者69例和健康体检者67例,检测血清白蛋白、血清总钙、血磷、血肌酐、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同时行侧位腹平片(空腹)、髋关节正位片、双手及腕关节正位片X线检查以评价腹主动脉、股动脉、桡动脉及双手动脉钙化情况,并了解钙化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MHD组血管钙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重度钙化组年龄、透析时间、血糖、血磷和钙磷乘积均高于轻度钙化组(P0.05);低i PTH(150 ng/L)、高i PTH(300 ng/L)患者i PTH与钙化相关(P0.05),150~300 ng/L i PTH患者i PTH与钙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透析时间、血磷、血糖、钙磷乘积、i PTH水平可能与MHD患者血管钙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醋酸钙联合低钙透析液治疗对并发高钙和高磷血症老年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CAPD治疗6m以上、病情稳定且伴有高钙、高磷血症的老年患者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含钙1.5 mmol/L透析液+饮食控制)和治疗组(使用含钙1.25 mmol/L透析液+醋酸钙+饮食控制),每组1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3和6个月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①共18人完成该临床研究,其中对照组有1人因出现腹透相关性腹膜炎退出研究;试验组有1人因无法耐受服用醋酸钙后出现的恶心、反酸症状而退出试验.②醋酸钙联合低钙透析液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个月时血钙、血磷及钙磷乘积水平明显降低,血iPTH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第6个月时血钙、血磷及钙磷乘积水平趋于稳定.③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除治疗组1人出现肌肉痉挛外,其余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醋酸钙联合低钙透析液对于合并高钙血症和高磷血症的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低钙透析液对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钙透析液配合口服碳酸钙及活性维生素D3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3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行CAPD的患者,改用低钙透析液(钙1.25 mmoL/L),同时调整碳酸钙及1,25-(OH)2维生素D3(罗盖全胶丸)的剂量.在改用低钙透析液3、6、9、12月时,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颈动脉粥样斑块数量和超声分型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钙、磷、血清甲状旁腺素(iPTH,放免法),计算钙磷乘积.结果: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自行退出.低钙透析液CAPD后,患者颈动脉IMT逐渐变薄,12个月时降至最低[(1.58±0.36)mm,P<0.01].伴随着颈动脉RI降低,8例患者颈动脉内的扁平斑及软斑数量减少(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数量也由47块降至34块.与此同时,血钙、磷及钙磷乘积明显下降(P<0.01),血iPTH明显增加(P<0.01).至12月时钙、磷、钙磷乘积、iPTH达标比例分别为83.33%、70%、96.67%、70%.碳酸钙的剂量也由(2.27±0.41)g/d增至(3.35±0.22)g/d(P<0.05),罗盖全剂量由(0.21±0.09)μg/d增至(0.33±0.14)μg/d(P<0.05).患者均未发生低钙抽搐、低血压等.结论:低钙透析有助于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转归,其机制可能与显著改善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减轻其对血管的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通量滤器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以及甲状旁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改用高通量滤器透析治疗3个月为高通量组,另48例采用低通量滤器干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低通量组。比较2组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水平的差异。结果:与低通量组比较,高通量组患者血钙水平显著升高,血磷、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高通量组血清钙2.10~2.50 mmol/L、血清磷0.81~1.45 mmol/L、i PTH 130~600 ng/L达标控制率显著高于低通量组(P0.05)。结论:高通量滤器透析能够有效改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甲状旁腺代谢紊乱,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6例患者共6个PHPT结节微波消融资料。消融功率25~30 W,多点消融,术后超声造影评估疗效。术后检测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钙及血磷的变化。结果单枚腺体消融时间为550~840(638±138)s。术后1 d iPTH和血钙测值分别由术前(479.2±477.3)ng/L降为(69.3±49.8)ng/L(P0.05),(2.57±0.13)mmol/L降为(2.08±0.15)mmol/L(P0.05)。随访终点iPTH和血钙测值均略有上升(P0.05)。术后血磷测值无明显变化。术中及随访时间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微波消融治疗PHP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明显降低iPTH和血钙测值,该技术可望成为手术治疗的替代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责任制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高磷血症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责任制健康教育在MHD高磷血症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选择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中心透析的80例MHD高磷血症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试验组实施责任制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及血磷(P)、血钙(Ca)、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白蛋白(ALB)等生化指标的含量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合理饮食、磷结合剂使用、规律透析、生化指标检测方面不依从率比较在入组第六个月、第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试验后血磷比较[(1.82±0.31)mmol/L vs(2.28±0.71)mmol/L,(P0.01)]、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比较[(445.20±171.92)pg/d L vs(668.1±183.60)pg/d L](P0.05)、血白蛋白比较[(42.71±3.54)g/L vs(39.58±6.3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MHD高磷血症糖尿病患者实施责任制健康教育,使患者不依从率下降,有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心踝血管指数在腹膜透析患者动脉硬化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95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指标,同时测定患者的心踝血管指数(CAVI)。根据CAVI是否升高分为高CAVI组(CAVI≥9)和正常CAVI组(CAVI9)。结果高CAVI组CAVI(9.85±0.73)明显高于正常CAVI组(7.67±0.81),高CAVI组年龄(54.64±5.68岁)、透析时间(48.32±30.43月)、脉压(57.41±12.43 mm Hg)、血清矫正钙(2.52±0.28 mmol/L)、血磷(2.22±0.66 mmol/L)、钙磷乘积(5.59±1.70)、空腹血糖(6.02±1.83 mmol/L)明显高于正常CAVI组,血红蛋白(83.96±20.53 g/L)、血白蛋白(32.40±5.22 g/L)明显低于正常CAVI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腹膜透析患者CAVI与年龄、透析时间、脉压、血清矫正钙、血磷、钙磷乘积、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0、0.260、0.244、0.347、0.231、0.338、0.225、0.298,P均0.05),与血白蛋白、25-羟维生素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5、-0.222,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白蛋白是腹膜透析患者CAV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踝血管指数可以作为评价腹膜透析患者动脉硬化的无创检测指标,早期检测心踝血管指数、改善营养状况可以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动脉硬化发生风险,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