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在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CB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MODS患者在常规基础疾病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床旁CBP治疗,分别检测CBP前后血生化及血气分析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好转12例,死亡4例,血尿素氮、肌酐等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PaO2及PaO2/FiO2较治疗前有升高(P〈0.01)。结论床旁CBP治疗在MODS患者的抢救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正确的护理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方法应用CBP治疗MODS患者26例,观察患者机械通气、抗凝剂的使用、出血预防和并发症预防等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26例患者中存活8例,存活率31%,其中治愈出院5例,3例病情改善后因肾功能衰竭需行维持血液透析,CBP治疗次数3次以上;8例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16.6±1.2)明显低于(26.4±2.6)分(t=2.406,P〈0.05)。结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CBP的综合护理干预能防止脏器损害的进一步发展,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经CBP治疗的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CBP平均治疗时间、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血气、血生化指标及转归。结果:年龄33~89岁,平均66.5±13.5岁。所有患者在CBP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肾功能障碍,CBP治疗后均纠正了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并能保障营养供给。CBP治疗后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P〈0.05),二氧化碳结合力显著改善(P〈0.05),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P〈0.05)。生存21例,放弃治疗18例,病死率与脏器衰竭数目及年龄相关,83%死亡者年龄60岁以上并3个或3个以上器官衰竭。结论:CBP能明显改善MODS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持续清除毒素,减轻水负荷,保障足够的营养支持,较快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使平均动脉压回升。CBP是救治重危患者的有效抢救措施,其治疗时机可能是影响MODS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昧亮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202-203
目的:探讨重症MODS患者持续应用血液净化治疗(CBP)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H07年10月~2009年2月应用CBP治疗1例肾功能衰竭伴重症MODS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合并MODS后,行CBP治疗达16个月,取得了满意效果,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电解质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四肢水肿减轻,血钾维持在正常水平,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熟练的操作技术及高质量护理,是保障CBP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MODS患者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40—97岁,均符合MODS诊断标准;予高容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igh volume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HV-CVVH)模式治疗;于CBP前、CBP开始后4、12、24、48、72h及CBP结束后6、24h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指数(cardiac index,CI)、氧合指数(PaO2/FiO2)、凝血酶原时间(prothmmbirtime,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 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HB)及血小板(platelet count,PLT)变化;治疗后24、48、72h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同时以未行CBP治疗的MODS患者25例作对照。结果与CBP前比较,PaO2/FiO2、CI在CBP开始后4h明显升高(P〈0.05);CBP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明显缩短(P〈0.05),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均有下降(P〈0.05),但低分子肝素抗凝组与无肝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CBP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氧合功能,维持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平衡,从而起到防治MODS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MODS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MODS的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3~7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改善及各项生化指标情况。结果:通过CBP治疗,患者的心动过速、呼吸窘迫、腹痛、腹胀等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淀粉酶、尿素氮、肌酐、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患者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得到有效纠正,30例患者,26例治愈或好转,4例死亡。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MODS的患者,通过连续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7.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春招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115-116
目的观察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救治重症急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护理方法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采用CBP技术救治重症急性肾衰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采用CBP救治重症急性肾衰患者100例,平均治疗时间为(97.6±52.5)h,治愈39例(39.0%),死亡50例(50.0%),维持性血透状态5例(5.0%),放弃5例(5.0%)。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正确的护理可保证连续性血液净化安全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救治脓毒血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脓毒血症患者行CBP25例次,分别于CBP开始前、开始后第2天、停止治疗时对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测定动脉血气、肾功能,记录多巴胺用量及呼吸机参数。结果CBP治疗后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氧分压(PaO2)升高、吸入氧浓度(FiO2)下调,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动脉压(MBP)升高,心率(HR)减慢(P〈0.01),使用多巴胺治疗的患者多巴胺用量显著减少(P〈0.01);APACHEⅡ评分、肌酐、尿素氮、皿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HCO3^-.pH明显升高(P〈0.05)。结论CBP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肺氧合功能及血液动力学指标,维持内环境稳定,是一种较好的脓毒血症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患者运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护理的操作方法。方法对14例肾移植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患者进行CBP治疗护理和重点血管通路的护理。结果14例患者CBP治疗成功率为57.1%。结论肾移植术后严重肺部感染患者运用CBP治疗,对患者进行CBP护理和重点血管通路的护理,在预防及减少并发症发生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MODS患者预后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MODS患者16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生化、血气和血浆TNF—α、IL-1、IL-8的变化。结果CVVH治疗后血BUN、SCr明显降低,血浆TNF—α、IL-1、IL-8水平显著下降。结论CVVH能降低MODS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探讨其对多发伤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5例严重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经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使用Baxter BM25机器行高容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v-CVVH)方式治疗。于CBP治疗前和治疗后2h、4h、6h、8h时分别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1、IL-8的含量,并在每日早晨抽取静脉血检测Bun、Scr、K^ 的浓度,同时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25例患者CBP后血清Bun、Scr、K^ 均逐渐明显下降(P<0.05或<0.01),血浆TNF-α、IL-1、IL-8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血浆IL-6水平在CBP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BP能清除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并可以改善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简易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乐毒症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效果。方法 30例MODS患者,血管通路采用静脉临时插管及原动静脉内瘘,应用固产血象,置换液采用Port配方,每天行CBP治疗12~24h,观察血压、心率、脉搏、呼吸,治疗前后各测血生化、肾功、血气1次。结果 30例中抢救成功24例,6例死亡.结论 CBP是MODS患者不能进行常规透析的有效方法、能更好地替代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黄洪涛 《医学争鸣》2007,28(3):F0003-F0003
引言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多种疾病的危重并发症,伴有急性肾衰竭患者的预后更差.虽然有间断性血液透析(IHD)、腹膜透析(PD)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等多种治疗技术和方式,但大多数病例是在出现急性肾衰(ARF)后才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故重症的MODS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同时伴有ARF的患者.我们回顾性总结了本院24例MODS和ARF患者行CRRT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入住的所有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37例符合血液净化治疗指征者,均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血液净化组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P值均〈0.05。结论血液净化可以有效减低SAP患者病死率和MODS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SIRS合并ARF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SIRS合并ARF患者21例,分别接受CBP及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对CBP前、CBP后1d、2d的MEWS及APACHEⅡ、SAPSⅡ评分、肾功能及炎性因子进行评估.结果 CBP治疗后1 d MEWS及APACHEⅡ、SAPSⅡ较CBP之前显著降低(P<0.05),CBP治疗后2 dMEWS及APACHEⅡ、SAPSⅡ较CBP之前及CBP治疗后1d显著降低.CBP治疗后1 d BUN、Scr较CBP之前显著降低(P<0.05),CBP治疗后2dBUN、Scr较CBP之前及CBP治疗后1d显著降低.CBP治疗后1d IL-6、IL-10、TNF-d较CBP之前显著降低(P<0.05),CBP治疗后2 d IL-6、IL-10、TNF-α较CBP之前及CBP治疗后1d显著降低.结论 CBP是治疗SIRS合并ARF的有效方式,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SIRS状态的纠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院30例MODS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3d时0、2、6、12h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浓度变化(ELISA法),并观察两组的器官功能恢复情况及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结果:CBP治疗开始后血清IL-6、IL-10明显下降,6、12 h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BP组各主要器官功能均明显改善,MAP基本保持在正常水平,尤其在6、12h时间点明显高于MO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逐渐升高,与MODS组在6、12 h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降低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改善MODS患者免疫功能,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成为MODS的有效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疗法对抢救重症农药中毒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根据病情及毒物清除效率分别选用血液灌流(HP)、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及HP串联CVVH治疗。结果 2例中毒伴MODS患者因开始血液净化的时间太迟最终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91.3%。结论血液净化技术是抢救急性重症农药中毒的重要措施,一般首选HP,对伴有MODS的患者选用CVVH或HP串联CVVH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高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1例高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总结其护理问题及对策。结果31例患者顺利进行267次CVVH治疗,均达到预期血液净化治疗目的。其中17例度过了危险期并存活,8例转为常规透析,每周3次,6例在危险期中死亡。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是治疗MODS的有效措施之一。护理上加强病情监测、血管通路的综合护理,对成功救治MODS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脉冲式胶体输注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度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严重脓毒症并出现毛细血管渗漏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21例、CBP1组18例和CBP2组22例。三组患者均按2008年脓毒症全球治疗指南的早期集柬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常规对照组采用脉冲式胶体输注加速尿治疗;CBP1组和CBP2组均行连续性静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72h,CBP1组同时给予胶体集中输入加速尿治疗,CBP2组采用脉冲式胶体输注加胶体后脱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48、72h行动脉血气分析,无创心排检测,测定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含量,并观察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d病死率。结果CBP2组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对照组及CBPI组(P〈0.05),28d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及CBP1组(P〈0.05)。治疗72h后,CBP2组与CBP1组APACHEU评分均明显下降,CBP2组下降程度优于CBP1组(P〈0.05)。CBP2组治疗后24、48、72h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较常规对照组(24、48、72h)及CBP1组(48、72h)同期明显增高(P〈0.05或P〈0.01)。CBP2组治疗后24、48、72h肺水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常规对照组(24、48、72h)及CBP1组(48、72h)同期明显降低(P〈0.05或P〈0.01)。CBP2组治疗后24、48、72h血清Ang-2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常规对照组(24、48、72h)及CBP1组(48、72h)同期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脉冲式胶体输注联合血液净化能明显减轻严重脓毒症患者毛细血管渗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洁英 《广西医学》2009,31(6):859-86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床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参与抢救SAP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对20例SAP患者应用CBP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各项检验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SAP患者症状改善,16例痊愈出院,存活率为80%。氧分压经治疗后有所上升,血尿素氮、肌酐、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淀粉酶均明显下降。结论在传统方法治疗SAP的同时,尽早应用CBP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受损器官的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