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埃博拉病毒病死亡病例的特征,为埃博拉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和结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批援利医疗队于2015年初抵达利比里亚,历时2个月,共收治5例埃博拉确诊病例,死亡2例。病例1为年轻女性,表现为发热、乏力、纳差、腹泻、出血等症状,入院后迅速死亡,死亡后口腔分泌物检测确诊为埃博拉病毒病。病例2为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纳差、剧烈腹泻,治疗过程中血液病毒载量居高不下。最终2例患者均死于低容量性休克。结论 接触者追踪隔离、感染者的早期诊治以及为感染者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是防治埃博拉病毒病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埃博拉病毒病确诊病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埃博拉病毒病确诊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经验. 方法和结果 回顾分析解放军第二批援利医疗队中国埃博拉病毒病诊疗中心收治的4例埃博拉病毒病确诊患者的护理过程.我们遵循严格的个人防护流程,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对症护理、无缝的心理护理、精益的基础护理和全面的健康教育,并及时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1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结论 针对目前无特效药的埃博拉病毒病,及时正确的对症处理和高效优质的精心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战胜这一高度致死性的疾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3.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烈性传染病。2014年初至9月,埃博拉病毒病已在非洲6个国家流行。埃博拉病毒是埃博拉病毒病的病原体,人群对该病毒无免疫力,普遍易感,且该病毒致死率高、无特异治疗方法和特效疫苗。对埃博拉病毒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将对今后防治埃博拉病毒病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就埃博拉病毒及其致病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重症埃博拉病毒病患者的脏器功能损害表现以及相应的支持治疗方法。 方法 检索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选取2014年以来收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埃博拉病毒病病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以及预后等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共检索到7篇病例研究,报告了10例重症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几乎所有患者都伴发内环境紊乱、肝损伤、血小板降低。4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其中3例伴有肾功能衰竭。患者在ICU中接受了不同程度的加强支持治疗,包括维持内环境稳定、输注血制品、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抗病毒治疗等。9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死亡。 结论 重症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常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经加强支持治疗后脏器功能可恢复,存活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援利比里亚抗埃博拉工作涉及的卫生防疫标准流程设计及具体落实情况,为今后的传染性疾病的救援工作提供借鉴。 方法 回顾中国援利埃博拉治疗中心卫生防疫工作实践,包括卫生防疫的组织运行模式、工作流程、质量控制、工作改进等,分析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总结经验教训。 结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利医疗队赴利比里亚执行埃博拉病毒病诊疗任务以来,成功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卫生防疫工作对此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论 良好的组织管理、完善的物资准备、科学的流程设计、严格的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后的持续改进是卫生防疫工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埃博拉病毒为自然疫源性病原,其引起的埃博拉病毒病与人们食用野生哺乳动物或与其密切接触相关。在自然界埃博拉病毒可以感染非人类灵长类和翼手目(蝙蝠)动物,而自然或实验感染埃博拉病毒能引起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死亡,因此蝙蝠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埃博拉病毒可以在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传播。接触传播是埃博拉病毒主要传播方式,医源性传播也是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途径之一,其是否能经气溶胶传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埃博拉病毒病全年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至今埃博拉病毒的疫源地还仅局限于非洲,其他大陆出现的病例为输入性病例。埃博拉病毒病自1976年首次发现至今(截至2014年12月17日)已在非洲发生25次人类疫情,共报告21 031例患者,死亡8537例。2013年12月前发生的23次疫情主要发生于赤道10°线内的5个非洲国家,包括苏丹(南部地区)、加蓬、刚果(布)、刚果(金)和乌干达;2013年12月始于西非的疫情是发现该病以来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一次疫情,截至2014年12月17日,疫区已涉及利比里亚、几内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马里、塞内加尔、美国、西班牙8个之前从未报道人类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国家,累计发病18 603例,死亡6915例。此外,2014年在刚果(金)也出现了一次埃博拉病毒病的暴发疫情,发病69例,死亡49例。除非洲之外,其他地区也有实验室感染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疫情的报道。到目前为止,尽管中国尚无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例报道,但存在输入埃博拉病毒病的潜在风险。埃博拉病毒病暴发流行是卫生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生物和生态因素导致了病毒在丛林中的出现,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则决定了埃博拉病毒病的发生是一到两个孤立的病例还是一场大范围的持续暴发。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这种病毒在非洲持续存在,在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致死性感染的散发和暴发时有报道。2014年埃博拉病毒病的流行是该病自发现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也是该疾病首次在西非地区流行。虽然在我国出现该病暴发流行的风险很低,但采取防范措施仍然是必要的。本文对埃博拉病毒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埃博拉病毒的实时反转录PCR检测结果是目前确诊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的金标准。EVD患者的血液、多种体液和分泌物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EVD待检者(包括:EVD疑似病例、EVD可能病例和EVD确诊病例)临床样本的采集、转运、检测和结果解读等每一个环节的安全防控均十分重要。本研究就作者在中国埃博拉治疗中心(Ebola Treatment Center,ETC)的工作实践与经验,探讨了EVD病原体实验室检测相关的诊断标准、操作流程、安全防护等方面的问题,为制定EVD实验室检测的标准或指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人和灵长类动物的一种以发热和出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烈性传染病。本病于1976年首次发现于非洲的扎伊尔和苏丹地区,此后在非洲造成多次大规模流行,其中2014—2016年西非暴发的疫情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埃博拉疫情,导致的病例和死亡人数超过了历次疫情病例和死亡人数的总和,截至2022年共报告约3.5万例埃博拉病毒病病例,死亡约1.5万例。埃博拉病毒病在非洲大流行期间还外溢至美洲和欧洲等非洲大陆以外地区,成为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022年在非洲乌干达和刚果共和国再次出现该病流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埃博拉病毒病的历史、流行病学分布、病毒感染途径、患者临床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为国内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以往称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EHF),是迄今发现的凶猛烈性传染病之一。自1976年发现于非洲的扎伊尔和苏丹后,至今已有8次较大规模的人群流行,均发生在非洲,平均病死率高达67.98%。EVD的病原体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虽然其自然储存宿主尚不完全清楚,但EBOV能造成非人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猴等)感染,并具有致死性。EBOV在分类上属于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的埃博拉病毒属(Ebolavirus),属内有5个种。各种间的毒力存在差异,以扎伊尔埃博拉病毒(Zaire-EBOV)致病性最强,也是引起2014年西非大规模流行的元凶。EBOV呈丝状,形态多样,以长丝分枝状为常见;病毒体由核心、核衣壳和包膜3部分构成,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可编码7种结构蛋白,在病毒复制、感染和致病中发挥重要作用。EBOV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目前对其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EBOV为生物危害度最高的4级病原体,与活病毒相关的检验和实验必须在生物安全4级(BSL-4)实验室中进行,其感染的临床诊断以检测血清中抗体、抗原和核酸为主,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阳性可作出诊断。EVD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疫苗尚在研制之中,临床上以辅助性支持疗法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利埃博拉诊疗中心(China Ebola Treatment Unit, China ETU),实验室检测结果对埃博拉阳性患者诊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2014年11月14日至2015年3月15日期间,中心共收治住院患者101例,送检172份标本,通过实验室RT-PCR检测病毒RNA及CT值。结果 共有10例埃博拉阳性患者,死亡4例,治愈6例,4例死亡病例中,PCR CT值均较低,表明其体内病毒载量较高,在6例治愈病例中,随着病情的好转,其埃博拉病毒核酸PCR CT值逐渐升高,表明病毒载量逐渐降低。结论 实验室检测结果及PCR CT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设置督导护士在提高护理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方法:根据个人防护标准流程,设计的中英文双语《援利医疗队穿PPE督查表》及《援利医疗队脱PPE督查表》,由督导护士对进出留观、治疗病房每位工作人员进行全程防护流程执行情况的督导提示和心理积极暗示,记录、归纳、总结杜绝的问题和心理状况,并对督导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结果:2015年1月16日至2015年3月19日期间对进出中国埃博拉诊疗中心的留观、治疗病房的临床一线中利双方医务人员约3000人次,督导内容约126000项,督导护士杜绝发生问题共计1532项,有效地确保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安全,确保实现“零感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The Ebola virus was identified in the year 1976 and has caused periodic outbreaks in West African countries. The disease has a case fatality rate up to 90%. Ebola has been classified as a biosafety level four pathogen and there is no currently approved vaccine or treatment for the virus. However, remarkable progress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researchers in 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icity of the Ebola virus. Several animal models have been cultivated to develop diagnostics, vaccines and therapeutic drugs.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Ebola viral fever, a highly contagious haemorrhagic disease has today become a major public health concern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wide.

Ai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knowledge among dental practitioners regarding Ebola Haemorrhagic Fever (Ebola HF) in Tricity, (Chandigarh, Panchkula and Mohali).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total of 500 private dental practitioners were randomly approach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cross-sectional survey. A self-structured, closed ended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each participant to record demographic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followed by their knowledge regarding Ebola HF. Knowledge section included questions related to communicability; symptomatology and diagnostics; at-risk individual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d, virus characteristics of Ebola HF.

Results:

The results were expressed in percentages. 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of participants''s demographic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knowledge scor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een when mean knowledge scores were compared based on the locality and qualifica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P < 0.05).

Conclusion:

Dental practitioners from urban areas with higher qualification had better knowledge yet there were notable deficiencies regarding the virus characteristics, diagnostics, elimination an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5.
The current outbreak of Ebola virus in West Africa has become a devastating problem, with a mortality rate around 51%; over 3 132 deaths have been confirmed and even more are expected in this case. The virus causes a characteristic disease known as hemorrhagic fever. Its symptoms range from nonspecific signs such as fever, to more specific problems such as serious bleeding. Transmission occurs easily when a person comes in contact with contaminated fluids. Treatment is supportive because there are still no specific drugs for use. The present review focuses on the main features related to the Ebola virus, its transmission, pathogenesis, treatment and control forms. There is little in-depth knowledge about this disease, but its severity requires attention and information to prevent a worse scenario than the current.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口服补液盐为主治疗埃博拉病毒病的疗效。方法 分析在利比里亚治疗的4例埃博拉病毒病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主要接受口服补液治疗的3例埃博拉患者痊愈,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例死亡。讨论 总结出口服补液为主治疗利比里亚埃博拉病毒病的依据:1、符合埃博拉病毒病的发病机理;2、大多数病人的发病过程中有腹泻,也需要液体和电解质的补充;3、气候炎热及病人常常有发热也导致出汗,从而增加了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4、治疗和护理埃博拉病毒病患者的工作条件决定了口服补液最安全;结论 口服补液应作为早期、长期、就地治疗利比里亚埃博拉病毒病的一线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