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患者男,64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年余,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隐痛,无向他处放射,多于饥饿时发生,进食后可缓解,无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在外院行腹部CT检查示肝转移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予兰索拉唑等治疗,症状好转。但后行腹部核磁共振检查示胰头体交界处占位性病变,考虑胰腺癌可能,肝内多发转移瘤。患者分别于2002年3月及5月两次在外院行“吉西塔滨 5-氟尿嘧啶”化疗,腹痛缓解后出院,后因经济原因未继续化疗。2个月前患者腹痛加重,以剑突下及右上腹明显,呈胀痛,无向腰背部放射,与饮食无关。近2个月来偶有恶心、呕吐,伴纳差、消瘦,无发热、呕血、黑便、无腹泻及黄疸等。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2.
Menetrier病的黏膜剥离活检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病情介绍:患者女,67岁.因上腹部隐痛伴嗳气5个月就诊,5个月前无明显诱冈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无放射痛j腹痛饥饿时明显,进食后可减轻,伴嗳气,无反酸、恶心、呕吐,无发热、咳嗽、盗汗.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胃镜检查发现“胃体及幽门口大弯侧可见多个结节状隆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72岁,主因“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1年,消瘦1个月”入院。患者1年来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向右侧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以急性胰腺炎住院,行胃肠减压及抑制胰酶等治疗,疼痛消失后出院。1年内发作6次,期问有发热、黄疸、血糖升高及一过性肝功异常,食欲差,入院前1个月消瘦明显。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皮肤无黄染,巩膜轻度黄染,  相似文献   

4.
首发表现为急性胰腺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0岁。因“持续性中上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纳差1周”于2005年9月28日入住我科。患者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颊部暗红色蝶形红斑,偶伴四肢关节疼痛。入院前1周饮用可乐后出现中上腹部疼痛、腹泻,伴有恶心,呕吐数次。疼痛呈持续性,逐渐加剧,无腰背部放射痛,大便为黄色稀水样,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纳差、乏力,无畏寒发热,无黄疸及黑便。CT提示有急性胰腺炎可能,伴腹腔积液及两侧少许胸水。腹部平片提示小肠肠腔少量积气,未见明显液平面。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8岁,因“持续性胸骨后及上腹部疼痛伴呕血4h,”于2004年3月14日入院。入院前4h患者因感冒自服“安乃近”2片约10min后,出现持续性胸骨后及上腹部钝痛,疼痛可放射至后背部,随后出现频繁恶心并呕吐出暗红色血性液体,量约300ml,患者取平卧位休息时即感胸痛剧烈并伴呼吸困难、有濒死感,端坐位休息时疼痛稍有缓解。随后连续呕吐出鲜红色血液及血凝块,总量约1000ml。  相似文献   

6.
曾巍  马宝庆  白光  张敏  王忠利  吴刚 《山东医药》2009,49(14):101-101
患者男,22岁。因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d入院。患者2d前饱食后剧烈运动时突发腹部胀痛,以脐周为著,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恶心、频繁呕吐,呕吐物未见宿食及粪样物,无排气、排便,无发热。1个月前曾有类似脐周腹痛1次,经保守治疗疼痛消失。6个月前曾出现黑便1次,当时未做治疗及相关检查。查体:T37.3℃,神志清,表情痛苦。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脐周轻压痛,以右中腹部为著,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62岁,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3天.胸闷、呕吐1天”于2006年6月5日急诊入院。患者1年前查出患有胆囊炎、胆结石,未治疗。3天前出现发作性右上腹绞痛,向右腰背部放射,伴恶心,未吐,进食后疼痛加剧。致畏食。在当地医院查B超示胆囊炎、胆结石;心电图正常。给予抗生素输液治疗效果不佳。近1天患者上腹部憋胀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伴有胸闷、憋气,频繁呕吐。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86岁,以“反复腹痛10年余,再发加重伴呕吐半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0年前开始反复出现上腹隐痛,无发热、寒战,无腹泻、腹胀,多为进食后发作,多次在当地医院治疗,诊断“胆囊炎”,经抗菌、止痛等治疗后疼痛可缓解。入院前进食午餐2 h后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弯腰可缓解,伴有眩晕、呕吐,呕吐胃内容物,外院腹部超声提示胆囊增大伴结石,胆总管上段扩张征象。既往无肝病及腹部手术史。入院查体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胆囊未触及,Murphy征阴性。  相似文献   

9.
胰腺结核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75岁,主因“腹痛2个月,低热1个月”于2004年9月28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腹部隐痛,向左侧腰背部放散,进食加重,便后减轻。1个月前出现午后低热,体温最高38%,伴盗汗、乏力、食欲下降,排黄色成形软便,1次/天。发病以来体重减轻5kg。既往50年前患“肠结核”,持续口服“雷米封”3年治愈。30年前患“颈部淋巴结结核”,持续口服“雷米封及中药(不详)”1年治愈,否认肺结核病史。体检: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上腹部略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左侧腹部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15次/分。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1岁,因阴道有粪水流出1个月余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年出现中下腹间歇性隐痛,伴低热,体温最高37.8℃,伴夜间盗汗、消瘦,无腹泻、便秘。当地医院下腹部CT检查示盆腔包块,于抗炎补液治疗后好转。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有黄色粪水溢出,伴下腹间歇性疼痛,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有胆汁,伴腹胀、腹泻。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患者女,18岁。因反复发作性腹痛伴腹泻、呕吐3个月余于2006-09-12入院。患者3个多月前夜间无诱因出现剑突下剧烈绞痛,阵发性加重,不放射,按压或蜷缩位疼痛可减轻,晨起时服用“胃必治”后疼痛渐缓解。2周后,患者在晚餐后3h再次出现剑突下剧烈绞痛,性质同前,随后腹泻4次  相似文献   

12.
正病例:患者女,39岁,因"上腹部隐痛半个多月"于2014年10月5日收治入院。患者半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上腹部隐痛不适,疼痛不剧烈,伴嗳气,无恶心呕吐,无哽噎感,无腹泻,无反酸。患者否认肝炎、糖尿病、心脏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体温36.8℃,心率76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 a),神清,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左侧腹剑突下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发热,上腹部疼痛、黄疸1周"入院。该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39℃,以午后、夜间为重,伴上腹部疼痛、黄疸,疼痛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散,与饮食无关,腹胀、纳差,无恶心、呕吐,无反酸、腹泻,无咳嗽、咯痰,体质量减轻3 kg。查体:体温39℃、心率102次/min、血压120/70 mm Hg,皮肤、巩膜黄染,腹部平坦,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4岁。以“发作性上腹部疼痛3个月,发现胰头占位1个月”人院。患者人院前3个月出现反复发作性上腹部隐痛,向双季肋、后背和腰部放散,常在劳累后发作,休息后可缓解。体检: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8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周伴呕血半天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隐痛,无放射痛,不伴进食加重,无反酸、嗳气,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当时未予诊治.今次进食面包后出现呕血,共呕吐3次,每次量约20~30 ml,于当地医院诊治,但未能明确诊断,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入院查体:除上腹部轻度压痛外,无其他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6岁.因发作性腹痛伴呕吐3个月入院.缘于1997年8月10日进食油腻食物及饮白酒7两后出现中上腹部阵发性疼痛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胃液, 伴有腹泻,便呈黄色水样,无浓血.疼痛呈针刺样,有时向腰背部放射,每次肌注654-2等解痉药可缓解,间歇期无异常.但间歇时间逐渐缩短,从最初6~7天缩短至入院时的5~7分钟.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1岁,反复上腹痛1个月入院,1个月前出现上腹部疼痛,外院诊断“慢性胰泉炎急性发作”(血淀粉本科2360U/L)。予“奥曲肽,氟尿嘧啶”等对症处理,仍有上腹部疼痛,伴纳差,消腹。外院胃镜示胃体底后壁溃疡。疑为胃癌,活检未见肿瘤。即往有Ⅱ型糖尿病史6年。3年前“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治疗好转,当时发现胰腺囊肿(3cm  相似文献   

18.
尹正福  杨宝武 《山东医药》2008,48(42):18-18
患者女,52岁。因突然右下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半小时就诊。患者两年来常出现右下腹隐痛,伴腹胀、腹泻,每天2-3次,低热、乏力、消瘦、食欲不振,曾服消炎止痛药无效。半小时前因饭后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疼痛无放射,伴少量黑便3次.便后疼痛稍轻,恶心呕吐,呕血,腹胀,无尿频、尿急。  相似文献   

19.
薛寒冰  张德中  郑萍 《胃肠病学》1999,4(4):233-233
病例:男,53岁,腹痛伴恶心、呕吐8月余。患者于8个月前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隔夜宿食。考虑“急性胃炎”.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可获缓解。2周前因“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8天出院。但出院后5天再次出现中上腹疼痛,较术前更为剧烈且伴恶心、呕吐。门诊拟“阻囊切除术后幽门水肿可能,Ⅱ型糖尿病”再次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5岁。因上腹部反复疼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入院。患者因醉酒后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住院检查,B超示肝、胆、胰无异常,胃镜提示胃窦部充血糜烂,十二指肠球部轻度充血未见溃疡。经抑酸、抗炎治疗上腹部疼痛未见明显缓解,第3天上腹部CT扫描发现胰腺肿胀,血淀粉酶增高,以急性胰腺炎治疗加用生长抑素后半个月好转出院。恢复正常饮食后不久再次出现腹痛,同上治疗仍然无法正常饮食,2个月后转入本院治疗。再次复查CT提示胰腺肿大,胰腺周围小量渗液。血尿淀粉酶均升高,继续按急性胰腺炎治疗,短期内好转,开放饮食后症状复发。入院第10天胃镜见胃窦黏膜充血,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进入降部见一褐色竹牙签一端刺入乳头开口,另一端刺入对侧降部黏膜内,经异物钳取出。检查确认为7cm长的竹牙签。术毕,患者疼痛渐止,追问有无误吞牙签病史,患者因发病前当晚酗酒过度已无法回忆,但他有边饮酒边剔牙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