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观察。方法于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选取7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给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给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糖代谢指标。结果研究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0.81%明显低于对照组32.43%(P﹤0.05);治疗前,两组FPG、2h PG、Hb Alc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FPG、2h PG、Hb Al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糖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强化干预是否可以降低社区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人群血压和心脑血管事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强化干预组按照是否患有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人员维持志愿就诊和志愿服药的正常医疗状态,随访43.5个月,记录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情况.结果 (1)两组高血压和糖代谢异常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2)两组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11.47、7.58和5.23、5.28 mmHg,而高血压伴血糖正常者干预后分别降低16.78、10.38和9.6、6.02 mmHg(P<0.01).(3)本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事件发生率高血压、糖代谢异常患者明显高于非高血压和血糖正常者(P<0.01),其中对照组均明显高于相应的干预组(P<0.01).(4)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者事件发生率为8.4%,明显高于高血压伴血糖正常者(P<0.01).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干预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对风险较对照组降低3.83倍.结论 综合强化干预可明显降低社区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人群血压水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强化干预是否可以降低社区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人群血压和心脑血管事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强化干预组按照是否患有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人员维持志愿就诊和志愿服药的正常医疗状态,随访43.5个月,记录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情况。结果(1)两组高血压和糖代谢异常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2)两组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11.47、7.58和5.23、5.28mmHg,而高血压伴血糖正常者干预后分别降低16.78、10.38和9.6、6.02mmHg(P<0.01)。(3)本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事件发生率高血压、糖代谢异常患者明显高于非高血压和血糖正常者(P<0.01),其中对照组均明显高于相应的干预组(P<0.01)。(4)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者事件发生率为8.4%,明显高于高血压伴血糖正常者(P<0.01)。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干预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对风险较对照组降低3.83倍。结论综合强化干预可明显降低社区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人群血压水平,降低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综合干预前后血糖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87例老年T2DM患者,统计入选者试验开始时的血糖血脂均值、达标水平和当年心脑血管发生率,指导入选者进行为期5年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科学用药,观察干预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1)本研究人群综合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运动前相比,下降显著(P0.05);(2)FPG、2hPG、HbAlc、TC、TG、LDL-C达标率从开始时的49.43%、35.63%、37.93%、39.08%、48.28%、65.52%,到实验结束时各项指标达标率分别为71.61%、67.90%、65.43%、64.20%、80.25%、81.48%,提升了9至24个百分点,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3)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从2009年的8.05%,到2013年的2.47%,两者比较,下降显著(P0.05)。结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科学用药等综合干预,能使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显著降低;达标率显著提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随访及临床干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不同时期的糖代谢情况,了解GDM患者产后糖代谢紊乱发病率。方法:对100例GDM孕妇按产后饮食情况分成两组,分别为正常饮食组(64例)和糖尿病饮食组(36例),于产后6周、6个月、1年行OGTT及其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正常饮食组64例,产后6周、6个月、1年糖耐量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0.6%、51.6%和53.1%,糖尿病饮食组产后6周、6个月、1年糖耐量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9.4%,22.2%和27.8%,两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饮食组高于糖尿病饮食组,GDM患者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GDM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以糖耐量异常为主,产后继续饮食控制可有效减少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养生功法八段锦锻炼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5例糖尿病临床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n=60)和对照组(n=55),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运动组行社区管理下的八段锦功法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前后血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运动组患者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运动组疾病维度、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满意度维度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合理的中医功法运动干预,可有助于调整2型糖尿病早期血糖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在2型糖尿病的病程中,由糖代谢正常发展至糖尿病可历时数年或更久,这一阶段称为糖耐量减退。在糖耐量减退阶段,糖代谢轻度异常,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有轻度缺陷。糖耐量减退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状态,其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年转变率约为2%~10%。在糖耐量减退阶段进行干预,有可能延缓或减少患者发展为糖尿病,使患者维持在糖耐量减退阶段或转变为正常糖耐量状态。  相似文献   

8.
探索流动儿童溺水预防的干预模式及其效果,为有效干预儿童溺水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宁波市2个区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一~九年级学生,干预组实施基于健康促进生态学模型的健康教育为主,配合社会动员和环境改善溺水综合干预策略,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对流动儿童开展2年期的溺水综合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干预后溺水知识总知晓率和正确信念的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升(P值均<0.01),但是干预组提升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终期干预组学生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率(7.3%)低于干预前(11.4%) (x2=39.29,P<0.01),而对照组学生干预后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率(7.7%)与干预前(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学生干预后非致死性溺水发生率(4.8%)较干预前(13.1%)有明显地下降(x2=29.27,P<0.01);而对照组干预后溺水率(7.7%)与干预前(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P=0.56).结论 基于生态学模型的溺水综合干预模式对预防流动儿童溺水取得了一定效果,可为流动儿童溺水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谢世良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9):1392-1394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远期作用。方法选择本院中重度OSAS老年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记录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同时进行OSAS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 120例中重度OSAS老年患者中,坚持进行CPAP治疗的患者共39例,作为实验组;未坚持进行CPAP治疗的患者81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2.82%(5/39),对照组发生率为46.91%(38/81)。实验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1,P<0.05)。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当随访时间越长,对照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P=0.005)。为分析OSAS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将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43例定义为发病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77例定义为未病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PAP治疗是OSAS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OR=0.225,P=0.000)。结论在接受基础疾病治疗的同时,采用CPAP治疗老年OSAS患者可以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五年我院收治的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38%和9.52%,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更低.结论:不同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所不同,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实施,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新检测出糖代谢异常与患者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106例既往无糖尿病病史,入院血糖<11.1 mmol/L的心肌梗死的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平均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病因死亡,非致命性再梗,脑卒中以及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结果42例(39.6%)患者糖耐量正常,64例(60.4%)患者糖耐量异常。期间有6例患者因心血管病因死亡,均为糖耐量异常组患者。糖耐量正常组中出现4(9.5%)次终点事件,而糖耐量异常组中出现22(34.4%)次终点事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耐量异常是预测心肌梗死后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强有力危险因素。因此早期识别有助于对高危患者进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睡眠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管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认知行为疗法为核心的睡眠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血压晨峰(MBPS)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评价综合干预效果。结果共纳入1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干预组102例,对照组82例。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得分分别为(14.17±3.68)和(11.36±2.15)分,对照组分别为(14.41±4.07)和(13.85±3.56)分,干预组PSQI得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MBPS值分别为(39.61±4.37)和(30.77±3.72)mm Hg,对照组分别为(40.17±4.25)和(39.12±4.26)mm Hg,干预组MBPS值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10.98%(P0.05)。结论睡眠干预可提升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改善血压控制,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相关临床影响因素。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查2013年1月-2013年8月住院的724例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73.8%;在年龄、Hb A1c、糖尿病病程、BMI、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方面,糖尿病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组与无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组患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416、10.227、12.218、4.42、21.823、10.974、7.838、26.145,P=0.000、0.001、0.000、0.000、0.035、0.005、0.000);(2)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BMI和Hb A1c与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有显著相关性(OR=1.175、1.248、1.383,P=0.000、0.017、0.029)。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相当常见,糖尿病年龄、BMI和Hb A1c是影响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曾秀  刘俊  石慧  周雪萍  邹敏  刘理颖  周莎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2):1501-150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全程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9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确诊、产检、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62例纳入管理,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干预组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孕期-待产分娩期-产后全程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和完成管理后,评价分析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的孕32周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与对照组的孕32周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t=12.8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37周干预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26、2.760、2.336,P值分别为0.035、0.006、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产后42 d干预组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正常率为85.19%,高于对照组的70.37%(χ^(2)=5.143,P=0.023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干预组低于对照组(t=2.288,P=0.023)。剖宫产率干预组为37.04%,低于对照组的6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8,P=0.001),产后出血率和妊高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发生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9,P=0.029)。结论 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孕期-待产分娩期-产后全程管理,可较好管理血糖,控制不良妊娠结局,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期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37例孕前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产妇为研究组,74例非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双胎等发生率,并比较两组孕20~24周空腹血糖值、50g葡萄糖耐量筛查值.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妊娠期糖尿病(χ2=4.87,P=0.0274)、妊娠期糖耐量异常(χ2=6.88,P=0.008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χ2=12.72,P=0.0004)、早产(χ2=8.51,P=0.0035)、双胎(χ2=11.02,P=0.0009)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χ2=8.24,P=0.0041)、空腹血糖(t=3.59,P=0.029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g葡萄糖耐量筛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P=0.0540).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后易出现各种产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辽宁省某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在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血压情况及干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发生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发生不良反应2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3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7,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及血压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段崇玲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082-208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期间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期间126例在本院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3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理想59例,血糖控制理想率93.65%;对照组血糖控制理想48例,血糖控制理想率76.19%。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理想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1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2例,其中低血糖1例,皮肤感染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3.17%;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6例,其中低血糖3例,导管堵塞2例,皮肤感染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9.521%。两组患者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1.8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期间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重庆大学医院门诊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及综合管理,探究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慢病管理方式及其收益。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选取重庆大学医院确诊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管理干预。比较2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比较2组研究对象心脑血管事件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研究对象的SBP及D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SBP及DBP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SBP及D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研究对象的FPG,2hPG,HbA1c及m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FPG,2hPG,HbA1c及mALB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各项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对照组研究对象心脑血管事件及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管理,既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及血糖水平,又可改善糖尿病及高血压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体重指数的PCOS患者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探讨糖代谢异常与年龄、体重的关系。方法:495例PCOS患者,口服75 g葡萄糖,行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实验。用卡方检验及偏相关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年龄与体重的PCOS患者糖耐量的差异。结果:495例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率为4.0%(20例),糖耐量低减的发生率为16.6%(82例);根据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分析,胰岛素敏感性高者275例,占55.6%,胰岛素敏感性低者220例,占44.4%;偏相关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的PCOS患者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的发生率不同,两者呈正相关,r=0.172,有统计学差异(P=0.000),不同年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不同体重指数的PCOS患者糖尿病发生率和糖耐量低减的发生率不同,两者呈正相关,r=0.318,有统计学差异(P=0.000),胰岛素敏感性相比,两者呈负相关,r=-0.434,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PCOS患者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增加;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更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路径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月对淄博市张店区南定镇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则采用综合路径干预,如糖尿病认知健康教育路径、药物指导路径、饮食干预路径、运动干预路径、心理疏导与调适路径、血糖自我检测路径等,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认知、药物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血糖自我检测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分别为:58例(96.7%)、50例(83.3%)、52例(86.7%)、48例(80.0%)、50例(83.3%)、47例(78.3%);对照组分别为:29例(48.3%)、35例(58.3%)、29例(48.3%)、35例(58.3%)、35例(58.3%)、24例(40.0%),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152、9.076、20.095、6.604、9.076、18.247,均P0.05)。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路径干预后,血糖控制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95,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实施综合路径干预后,依从性得到改善,血糖控制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