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网络“瞪羚”创业者胜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创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型力量。网络“瞪羚”已成为新生重要力量,具有如下特征:网络经济的倍速效应和病毒式营销模式使网络“瞪羚”企业成长迅速,超越了传统经济和传统渠道下的发展速度;持续不断的创新;规模小,组织机构高效、灵活;经营模式多样;投资少,见效快。目前,网络经济处于迅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成长型的网络创业企业都可以归属为“瞪羚”企业。高速成长和持续不断的创新使网络“瞪羚”成为网络创业的重主力,引领网络创业的潮流。本文通过研究,概括了网络“瞪羚”创业的5大类型:专业知识型创业、整合营销型创业、技术资源型创业、风险机会型创业和服务资源型创业。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提炼出12个维度的网络“瞪羚”创业胜任力及其特征,并指出创新力、学习力、营销力和服务力、诚信力将成为网络经济下创业制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创业企业跨越死亡谷、进入快速成长期被称为“瞪羚企业”,也被称为高成长企业。在新经济条件下,“瞪羚企业”是“创新、创业、创一流”的主力军。这种“瞪羚”个头不大,但跑得快、跳得高,企业年增长速度可轻易超越一倍、十倍、百倍、千倍以上。具体而言,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特点。“瞪羚企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瞪羚企业”不仅是“区域个性”的晴雨表,还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抓“瞪羚”,助推企业高成长,是用新经济的眼光看问题,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  相似文献   

3.
瞪羚企业认定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旨在培育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研究瞪羚企业认定能否切实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利用2005-2018年新三板企业数据和PSM-DID方法研究瞪羚企业认定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瞪羚企业认定对企业创新质量有正向促进效应,且这种效应在地区和企业层面均存在异质性;②人力投入是瞪羚企业认定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③制度因素对瞪羚企业认定影响的调节效应有限,意味着我国市场化改革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最后,为政府有效开展瞪羚企业认定工作、促进企业提高创新质量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于新创企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创新集群可以为新创企业成长提供外部资源。本文从入孵企业的视角探讨创新集群的创业网络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的关系,选择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等收集和处理数据,证明了创业网络对于入孵企业创业绩效的积极影响,以及知识转移和孵化环境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实践和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瞪羚”是生活在非洲奔跑速度非常快的一种羚羊。取名“瞪羚计划”,寓意杭州市中小企业能像瞪羚一样快速奔跑。杭州市从2008年开始全向实施“瞪羚计划”,即《杭州市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五年(2008--2012)培育计划》,如今计划近半,又将开始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6.
龙飞  巩键  彭超 《数字经济》2023,(4):12-20
<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创业孵化历史悠久,在推动创新创业方面成效显著,其典型做法包括:注重孵化前的计划筛选;强调关系网络的重要性;以灵活的方式提供一揽子支持服务;通过培训和支持服务提升孵化组织的专业素质;通过评估确保创业孵化效果。借鉴OECD经验,建议我国完善工作机制,为创业企业提供系统的孵化支持服务;延长孵化链条,优化“众创-孵化-加速”企业孵化服务功能;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创业孵化质量;强化考评结合,完善创业孵化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启迪之星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考察了启迪之星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孵化内层网络如何动态影响孵化平台资源行动,进而作用于入孵技术创业企业的成长.研究发现:①孵化平台会根据内层网络发展状况不断优化自身的资源行动选择,表现出"资源构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资源重构"的动态升级过程;②孵化平台通过采取相应的资源行动,帮助技术创业企业完善资源发展基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技术创业企业成长,即孵化平台资源行动在内层网络促进技术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孵化平台资源行动在内层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演化,并揭示了孵化内层网络对技术创业企业成长的内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是集企业孵化、研发创新、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服务平台,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作为由民营资本投资,以科技型产业为引领、大学生创业为主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创业孵化基地,赛博(杭州)创业工场的服务特色为“创业导师+天使投资+债权基金+风险担保+服务平台”,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在发展定位、创业者能力、导师制对接、风险投资环境以及社会资本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实际,在发展定位、政策支持、创业能力、融资服务平台以及创业环境等方面下功夫,以促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生态链的形成,保证大学生创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创业企业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企业的成长模式和发展路径。从内生性、外生性和网络化成长3个角度,通过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讨政策环境、区域产业生态、创业团队、价值连接能力、网络能力、基因组态对新经济创业企业非线性成长的等效影响路径。研究发现3条路径,即内外融合跨界协同型、价值连接奇点爆发型和网络聚合生态赋能型。研究表明,创业团队和价值连接能力对创业企业实现高成长性具有积极正向影响;政策环境、区域产业生态和网络能力在创业企业实现高成长性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结论可为新经济环境下创业企业实现快速成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资源依赖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探索创业支持政策、资源整合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孵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支持对技术资源整合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市场资源整合的影响不显著;政府政策支持对技术资源整合无显著影响,而对市场资源整合具有显著影响;营造创业氛围对技术资源整合和市场资源整合均具有显著影响;技术资源整合和市场资源整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孵化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现有创业支持政策作出了科学论证,也为创业支持政策为何能够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成功孵化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框架,进一步丰富了创业支持政策影响小微企业孵化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推动低碳产业集群的建设已经成为可持续的必然要求,集群内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至关重要。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构建低碳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它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子系统、服务创新子系统和环境创新子系统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促进集群创新机制、扶持引导集群核心企业、培育净化区域文化环境等支撑政策,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信息资源配置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传统的信息资源配置与企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利用之间存在着矛盾。文章通过建立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微观配置优化模式。并从企业架构、技术条件、人文环境三方面构建了支撑体系,研究解决了传统配置与隐含信息需求、全员参与及信息分享增值之间的矛盾。并进一步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开放模式,提出了“人-机-网络”构成的综合集成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系统控制有宏观范畴和微观范畴两个不同模式。还要注意将复杂大系统控制递阶简化,进行优化控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应该不同。文章以苏南苏北为例,提出了不同区域企业信息资源配置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肖玲 《经济地理》2007,27(4):618-620
农业循环企业是指把各种农业产业链、环境保护技术和设施整合到循环经济生产范式中去的经济活动单元,它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种重要企业形式,是农业循环企业文化整合机制对土地资源、企业家、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进行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低消耗、低污染、高质量、高效益、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4.
民营科技企业集群生命周期特点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广泛用于产品、企业与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同样适用。在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环境变化导致了政策及集群资源优势等的逐渐丧失,集群内企业开始出现竞争,甚至过度的恶性竞争等,妨碍了企业集群生产力、创造力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从而使集群显示出了成长与衰亡的周期性。作者结合企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特点,论述了民营科技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政府采购是基于需求侧驱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化、商业化的有效手段,而采购品不同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异。以世界银行中国投资环境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2SLS、联立方程模型等计量方法,以产品异质性为视角,对政府采购作用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效果与路径选择进行探究。结果发现:①在政府采购驱动企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存在“挑选赢家”行为,并弱化企业科技创新的最终实际效果;②通过路径分析发现,需求是引致政府采购作用于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路径,融资约束是政府采购支持科技创新的原因而非结果,此外并未发现政府采购可以通过降低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经验证据;③政府采购的科技产品或服务以成长型创新产品为主,而探索型创新产品采购比重极低,即目前政府采购的实质是促进创新产品产能出清。  相似文献   

16.
澳门中小微企业面临着严峻营商环境主要体现在市场环境、融资环境、人才环境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博彩业的过度膨胀严重挤压了澳门中小微企业的市场空间,也破坏了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的社会生态环境。澳门中小微企业资金来源单一,外部融资渠道狭窄且不通畅。人力资源短缺反映出中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环境的深度恶化,也掩盖着中小微企业目前深陷的危机。澳门特区政府已经确立辅助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导向,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倾斜性政策支持,但未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政策效果不彰显,政策环境仍有待根本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一般专注于某一细分行业产品研发、生产和经营,具有较高市场份额但社会知名度较低。当前,我国军民融合战略由初步融合进入深度融合加速阶段,“隐形冠军”企业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分析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内涵、发展现状与需求发现,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具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融资创新、市场创新、价值链创新5个维度组成的创新特征,并结合案例——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高德红外进行剖析,认为提升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创新能力,政府应从加快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建立健全金融财政支撑体系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企业应从培育企业研发人才队伍、构筑创新型企业文化及抓住发展机遇等方面培育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其管理问题受到了学者广泛的关注.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其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忠诚度为核心的选人标准、人治为主的用人体系、约束与激励非对称的育人制度,构成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作为成长期的民营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观念,过于集权、文化匮乏、专业人才短缺、体系不健全等.因此,从战略视角下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生命周期延长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成长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要树立战略性人力资源观念,完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生态环境,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企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