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尤其是G1-S期调控异常在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G1-S期调控主要包括Rb通路(p161NK4A-CyclinD1-CDK4/6-pRb-E2F)和p53通路(p14ARF-Mdm2-p53).HPV感染已被确认为是宫颈癌发生的首要病因,尤其是高危型HPV16、18癌蛋白E6、E7可分别与肿瘤抑制蛋白p53和pRb结合,使p53通路和Rb通路失活,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与癌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有关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及其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进展较快.细胞周期调控可分为G1期调控和非G1期调控.在G1期调控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复合体cyclin-CDK激活后,通过Rb蛋白和转录因子启动基因转录.p16、p21、p15等蛋白通过抑制cyclin-CDK的活性而发挥作用.p53蛋白和mdm2蛋白协同调节细胞周期活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引起细胞周期失控而促使癌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53Arg型和p53Pro型蛋白功能失活与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在HPV相关子宫颈鳞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CyclinD1、Cdk4、Rb磷酸化及Ki-67蛋白表达(PI)。结果在HPV阳性p53蛋白阴性的子宫颈鳞癌组中CyclinD1、Cdk4蛋白表达、Rb蛋白磷酸化率及PI值均明显高于子宫颈对照组(χ2=16.878,P〈0.01;χ2=21.120,P〈0.01;χ2=40.36,P〈0.01;t=30.53,P〈0.01)。CyclinD1与Cdk4蛋白表达、Rb磷酸化率均呈正相关(P〈0.01),Rb高磷酸化组中的PI值高于低磷酸化组(P〈0.05)。p53Pro型子宫颈鳞癌组中CyclinD1蛋白表达和PI值均高于p53Arg型组和p53Pro/Arg型组(P〈0.05)。结论 HPV阳性的子宫颈鳞癌组中部分p53蛋白表达阴性,提示该部分p53蛋白被E6蛋白降解。在p53阴性的子宫颈鳞癌组织中PI值增高与CyclinD1-Cdk4-Rb磷酸化途径有关。p53Pro型组比p53Arg型组蛋白可能具有较强的细胞周期阻滞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前肿瘤的本质被认为是一种细胞周期病,细胞周期的调控是一种受多条件限制、由多因素参与的复杂并且精细的过程,其经典途径包括pRb途径及p53途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均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细胞周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核转录调节因子E2F-1均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RB通路,在G1期向S期转换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现有研究已证实,在人体的很多肿瘤中CDK6、E2F-1表达均呈现异常,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因此,进一步了解二者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在不同类别肿瘤中的表达异常对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与癌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有关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及其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进展较快。细胞周期调控可分为G1期调控和非G1期调控。在G1期调控中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复合体cyclin CDK激活后 ,通过Rb蛋白和转录因子启动基因转录。p16、p2 1、p15等蛋白通过抑制cyclin CDK的活性而发挥作用。p5 3蛋白和mdm2蛋白协同调节细胞周期活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引起细胞周期失控而促使癌发生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组织中HPV16 18E6及p53 MCM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高危型HPV16、18感染和细胞周期复制调控蛋白p53、MCM7异常表达与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正常乳腺、30例乳腺腺痛,55例乳腺癌、5例导管原位癌及其癌旁组织中HPV16、18E6,p53和MCM7蛋白的表达。结果:55例乳腺癌组织中HPV16、18E6,p53和MCM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18%、38.18%和96.36%,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腺病组(P〈0.01、P〈0.001、P〈0.05)浸润性导管癌HPV16、18E6阳性组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HPV16、18E6阴性组(P〈0.01)HPV16、18E6与p5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769;P〈0.001),而与MCM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442;P〈0.001)MCM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肿块直径有关(P〈0.01、P〈0.03、P〈0.01)结论:高危型HPV16、18E6感染后p53功能的失活和MCM7蛋白的高表达导致细胞周期复制调控异常,可能涉及了HPV感染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MCM7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HPV感染后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状态、早期诊断和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司维柯  高利宏  刘斌  陈安  李鹏  姚婕 《癌症》2001,20(8):848-851
目的:观察苦参碱诱导人肝癌细胞分化、凋亡时,G1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的变化,探讨苦参碱对肿瘤细胞增殖的调控。方法:0、0.3、0.8、1.5g/L苦参碱作用HepG2细胞3天,免疫组化检测p53,Rb,p21,p27,p16,cyclinD1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检测p53,cyclin D1mRNA的表达。真彩色图像分析对基因表达强弱进行定量。结果用Microsoft-Excel软件统计处理。结果:用药后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p53,Rb,p21,p27,p16表达增强;正调控因子cyclinD1表达减弱。结论:苦参碱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分化、凋亡的机制可能与苦参碱上调了G1细胞周期负调节因子的表达,下调了G1期正调节因子cyclinD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相关基因的突变和表达失调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的周期、增殖以及凋亡等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能够抑制CDK4/CDK6介导的Rb蛋白产物的磷酸化,其CpG岛异常甲基化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p21作为p53的下游调节因子,与肿瘤血管的生成、淋巴转移及预后相关;p27作用机制复杂,与乳腺癌预后关系密切,并可恢复耐药乳腺癌细胞对他莫昔芬的敏感性;p57在细胞周期G1到S期的转变中至关重要,其表达程度与部分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它还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了解这些基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探究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所产生的作用,进而寻找有效治疗靶点,已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任占平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7):1368-1371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E6、E7蛋白导致p53、Rb抑癌基因功能的失活以及E6、E7可分别直接或间接调控细胞周期DNA复制起始调节准许因子一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的异常表达从而导致细胞周期复制异常涉及了HPV16型和HPV18型感染后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其相关机制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细胞周期蛋白E1(Cyclin E1),是由CCNE1基因编码的一种核蛋白,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循环式的表达,在整个细胞周期进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蛋白通过激活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并与之形成复合物,促进细胞通过细胞周期G1/S期限制点,发挥调控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正常情况下,Cyclin E1在细胞周期中有序的进行表达和降解。但在异常情况下,Cyclin E1在细胞周期中无序的不稳定表达可导致细胞周期失调控,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进一步导致细胞染色体的不稳定性,促进肿瘤的发生。近期有研究表明Cyclin E1异常表达参与肿瘤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的抵抗,并与喉癌、胃癌和肝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相关。本文就细胞周期蛋白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林谋斌  骆明德 《癌症》2001,20(5):554-556
细胞增殖失控和细胞凋亡障碍是癌变的根本原因,而大多数肿瘤细胞都是通过干扰 Rb( retinoblastoma,Rb)蛋白和 p53的功能,导致细胞周期调节紊乱和凋亡反应阻抑的。 INK4a/ARF( inhibitor of CDK4/ alternative reading frame)基因可同时调控这两条控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通路,它编码两种蛋白: p16INK4a,一种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蛋白 (CKI),可以上调 Rb蛋白的活性; p19ARF,可以阻抑 mdm2抑制 p53的活性( mdm2:小鼠双微 -2, murine double minute-2)。这种同一基因—两个产物—两条途径的方式,在哺乳动物中相当罕见,为探索肿瘤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 p16INK4a的发现与结构 细胞周期是由细胞周期素( cyclin)、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 (CDK) 和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蛋白 (CKI)来进行调控的。 CKI分为两类: INK4( inhibitor of CDK4)和 KIP家族,其中 INK4a和 INK4b位于染色体 9p21。 1992年, Cannon-Albright[1]在研究黑色素瘤的易感基因时,发现 9p21有一个抑癌基因所在位点; 1993年, Xiong Y[2]在用 DNA肿瘤病毒 SV40转化的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中 ,发现了一个与 CDK4紧密结合的 16 kDa的多肽 (p16);同年, Serrano[3]用酵母双杂合蛋白相关性筛选法,把两个融合蛋白 CAL4ad和 GALR4db与 p16基因表达蛋白进行筛选,发现 p16的 cDNA编码的蛋白与 CAL4ad 相同,命名为 p16INK4a蛋白; 1994年, Kamb[4]利用染色体步移法( chromosal walk)的物理图和序列标记位点图 (sequence tagged sites,STSs),研究肺癌、乳腺癌、膀胱癌等多种细胞系,发现 9p21存在一个与 p16 cDNA序列相同的多肿瘤抑制基因,命名为 MTS1(multiple tumor suppressor 1),以后由 HUGO正式命名为 CDKN2(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2)。  相似文献   

12.
细胞周期素D1、p16基因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细胞的正常生长依赖于细胞周期中各种调节因子的平衡调控,任何一种调控因子发生紊乱将导致细胞异常增殖,从而诱发肿瘤。细胞生长从G1→S→G2→M有着严格的周期顺序及时间。在此细胞周期中,存在着控制细胞由G1期到S期、G2期到M期转换的检查点(check point)。其中处于G1晚期控制细胞进入S期的检查点尤为重要,细胞一旦通过了此限制点,将会自主完成细胞周期而不再依赖外源性增殖分裂信号的刺激。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多种肿瘤抑制基因MTS1的蛋白表达产物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16蛋白正是通过对G1期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E6、E7蛋白导致p53、Rb抑癌基因功能的失活以及E6、E7可分别直接或间接调控细胞周期DNA复制起始调节准许因子-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的异常表达从而导致细胞周期复制异常涉及了HPV16型和HPV18型感染后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其相关机制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4/6(cyclin-dependent kinases 4/6,CDK4/6)与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 D)结合,通过调节细胞G1-S期转换,成为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核心部分。CDK4/6-cyclin D-INK4-Rb通路的异常活化将会导致癌细胞失控性生长,该通路的异常存在于多种恶性肿瘤中,因此CDK4/6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对CDK4/6的作用机制,及主要几种CDK4/6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讨CDK4/6抑制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及优化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53Arg72Pro多态性与HPV相关宫颈癌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210例宫颈癌和95例正常宫颈组织的HPV16DNA.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TUNEL检测p53Arg72Pro三种基因型中p53、p21、Bax、Ki-67蛋白(P1)表达以及细胞凋亡(AI)。[结果]宫颈癌HPV16阳性率为70.5%,与正常宫颈组织(7.4%)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阳性的宫颈癌中:①p53蛋白阴性和弱阳性表达率(73.6%)高于强阳性率(26.4%),其中p53Arg的阴性表达率(39.2%)高于p53Pro(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21蛋白阴性和弱阳性组中,p53Pro型中PI高于p53Arg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Bax蛋白阴性和弱阳性组中,p53Pro型中AI低于p53Arg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蛋白可被HPV16E6蛋白降解,其中p53Arg蛋白更易被降解;p53Arg和p53Pro蛋白被降解后,两者抑制细胞增殖能力的降低和诱导细胞凋亡能力的降低程度不同.其中p53Pro蛋白转录激活p21和Bax基因的功能及细胞周期阻滞作用的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食管癌变过程中存在着p53-p21和p16-cyclinDl-Rb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紊乱和Wnt信号传导通路改变;存在端粒酶活性异常增高;存在一些特殊蛋白和因子的改变,如环氧合酶.2(COX-2)、CIaudins、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1(CDK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这些改变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也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宫颈鳞癌HPV16感染及其与c-myc p53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PV16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c-myc、p53表达产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8例慢性宫颈炎、28例CIN、4例宫颈浸润性腺鳞癌和55例宫颈浸润性鳞癌HPV16 E6 DNA及其蛋白和c-myc、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浸润性宫颈癌。HPV16 E6 DNA及其蛋白、p5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c-myc蛋白阳性率则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p53蛋白阳性率与HPV16 E6 DNA的检出率之间无负相关关系。结论: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HPV16 E6 DNA的检出及c-myc、p53蛋白的表达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53蛋白表达在HPV16型感染相关的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半巢式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9例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 DNA和p53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在宫颈癌组织中,HPV16检出率为81.0%(64/79),高于对照组7.5%(3/40),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x^2=58.328,P=0.000)。宫颈癌组中p53蛋白阳性率为68.4%(54/79),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12.5%(5/40),二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x^2=33.140,P=0.000)。结论 高危型HPV E6介导的p53蛋白降解失活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但在部分HPV感染的宫颈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蓄积的现象提示宫颈癌的发生还涉及到其它多基因和多步骤的致癌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人体细胞的正常生长有赖于细胞周期中各种调节因子的平衡调控,任何一种调控因子发生紊乱将导致细胞异常增殖,从而诱发肿瘤。p16基因是1994年Kamb和Nobori同时发现的新型抑癌基因,位于人类第9号染色体短臂上(9p21),编码由148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6000。p16蛋白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结合,拮抗CDK4的作用,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DNA合成期),如p16缺失或突变,可导致p16蛋白失活,使CDK4作用过度,  相似文献   

20.
 引言受某些肿瘤患者在感染病毒后出现自发性肿瘤缓解这一现象的启发,早在上个世纪初便有溶瘤病毒治疗的研究[1] 。腺病毒发现后不久也曾被用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注射腺病毒后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但治疗后肿瘤易复发,效果难以持久;直到1996年,Bischoff等[2 ] 首次报道去除部分E1B的重组腺病毒Onyx 0 15能在p5 3异常的肿瘤细胞选择性复制引起肿瘤杀伤作用,溶瘤腺病毒研究才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新型溶瘤腺病毒种类,使溶瘤腺病毒成为恶性肿瘤一种新的治疗平台。1 溶瘤腺病毒的作用机理[1,3- 5]许多种DNA病毒,如腺病毒、SV4 0、HPV 16等都可以改变宿主细胞细胞周期,其原因主要是病毒产生一些蛋白作用于宿主细胞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使静止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以利于病毒DNA的复制。不同病毒影响细胞周期的机制不一,腺病毒主要通过Rb和p5 3细胞信号通路干扰宿主细胞细胞周期。1.1 Rb和p5 3细胞信号通路(见图1) :Rb(眼癌蛋白,retinoblastomaprotein)的作用是与E2F(使细胞从G1期进入S期的一种转录因子)结合,细胞内游离E2F水平下降,细胞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