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硫酸分解含硼和镁矿物提取硼酸和硫酸镁的相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吉林  白鹏 《辽宁化工》1999,28(4):194-195,206
依据25℃和100℃H3BO30-MgSO4-H2O体系相图,对硼酸和硫酸镁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提出高温蒸发结晶,MgSO4.H2O和低温冷却补加被分离混合物析出H3BO3的工艺流程,并进行了物料衡算。  相似文献   

2.
刘素兰  李香平 《硅酸盐通报》1996,15(6):11-15,10
采用粉末烧结方法制备MgO-B2O3-SiO2三元系不同组成的样品,用X-射线衍射、岩相和化学分析方法结合研究了1100℃40≤MgO%〈60组成范围内的相关系,结果表明可用3MgO.B2O3-2MgO.SiO2-2MgO.B2O3,2MgO.B2O3-2MgO.SiO2-MgO.SiO2,2MgO.B2O3-MgO.SiO2-SiO2三个三角形表示各平衡相的相关系。应用重心规则计算平衡相量与组成  相似文献   

3.
采用粉末烧结方法制备MgO-B2O3-SiO2三元系中不同组成的样品。用X-射线衍射、岩相和化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了1100℃40≤MgO%<60组成范围内的相关系,结果表明可用3MgO·B2O3-2MgO·SiO2-2MgO·B2O3,2MgO·B2O3-2MgO·SiO2-MgO·SiO2,2MgO·B2O3-MgO·SiO2-SiO2三个三角形表示各平衡相的相关系。应用重心规则计算平衡相量与组成的关系,其结果可用回归方程表示,并可作为控制富硼渣的理想组成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自蔓延高温还原合成法制备TiB2陶瓷粉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HS)以B2O3,TiO2,Mg为原料,制备TiB2陶瓷粉料。研究了B2O3-TiO2-Mg(摩尔比为1:1:5)合成系统在加热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规律和TiB2粉末的显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加热过程中合成系统有预反应,它是由于少量B2O3原造成的;掺加稀释剂对合成材料的显微结构有较的影响并进而影响MgO的化学清洗,微观分析表明,与元素合成的TiB2相比,SHS还原合成的T  相似文献   

5.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加热(in situ TEM)观察技术研究了非晶态MgO-B2O3-SiO2渣中含硼组分动态晶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非晶态MgO-B2O3-SiO2渣晶化时,首先发生分相,然后2MgO·B2O3晶体析出,继而3MgO·B2O3晶体析出。同时也发现电子束辐射对晶化过程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化结晶法合成了3MgO.B2O3、2Mgo.B2O3和MgO.2B2O3三种硼酸盐。测定了三种硼酸盐被NaOH溶液分解的活性。从热力学及动力学方面对其活性的异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镁铝尖晶石粉末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MgCl2·6H2O和AlCl3·6H2O为主要原料,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MgO-Al2O3系中唯一稳定的二元化合物MgAl2O4粉末。与机械球磨混合法相比,湿化学法制备的均匀超细MgAl2O4粉末,具有纯度高、比表面积大、且活性高、易于较低温度(900℃)下煅烧获得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MgO—B2O3—SiO2系晶化分形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培新  林红 《硅酸盐学报》1995,23(5):555-558
采用两段热处理技术,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MgO-B2O3-SiO3系的晶化过程。晶化析出相2MgO·B2O3的微观形貌具有分形特征,采用密度-密度相关函数法计算其分形维数为1.63。为揭示2MgO·B2O3生长机制,采用Monte-Carlo方法及改进的DLA模型对生长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分形结构、分形维数相符,表明2MgO·B2O3生长是扩散控制凝聚过程。可  相似文献   

9.
25℃和100℃时H3BO3—Na2SO4—NaCl—H2O体系的相平衡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测定了25℃和100℃时,H3BO3-Na2So4-NaCl-H2O体系的固液平衡数据并绘成相图,应用相图分析了NaCl作盐析剂分离H2B作盐析剂分离H3BO3的生产过程,为硼砂硫酸酸化制取H3BO3的生产工艺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铸造用氧化镁—磷酸盐胶粘剂耐潮湿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继敏  袁绪华 《粘接》1998,19(3):4-6
分析了胶粘剂MgO-(Al2O3-P2O5-H2O)的硬化与吸潮机理,讨论了促进剂(MgO)用量,柠檬酸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外加剂对陶瓷釉面表面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 ,外加剂的加入可改变陶瓷釉面的表面张力 ,即影响液体对陶瓷釉面的润湿性能。在所选择的外加剂中 ,降低陶瓷釉面表面张力最强的为PbO ,其合适的加入量为 1.5 %。  相似文献   

12.
黄明亮  王来 《大氮肥》1996,19(2):123-126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一段炉下集气管鼓胀破裂的导淋管的宏观、微观组织,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导淋管鼓胀破裂非蠕变损伤所致,而是超温运行所致;超温是导淋管阀门泄漏引起的。导淋管是先发生鼓胀而后破裂的,破裂前AISI310导淋管析出大量σ相。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交流阻抗、电子扫描显微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药剂GMT-A的缓蚀、阻垢机理。结果表明,GMT-A的缓蚀机理是药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成膜及其补膜作用;阻垢机理是GMT-A螯合了成垢离子及使垢层发生了晶格畸变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归纳了当今卫生陶瓷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对窑炉产业提出了的新要求 ,分析了某一新型窑炉的特点 ,对发展我国陶瓷窑炉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大成 《陶瓷学报》2001,22(4):251-253
研究了外加剂碳酸钠、腐植酸钠和陶瓷减水剂(AST)对石英-水系统相对粘度的影响,确定了石英-水系统合适的外加剂及其加入量.  相似文献   

16.
外加剂对长石—水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外加剂碳酸钠、腐植酸钠和陶瓷减水剂(AST)对长石-水系统ζ-电位和相对粘度的影响,确定了长石-水系统合适的外加剂及其加入量。  相似文献   

17.
塑料工程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塑料工程化研究的新进展及塑料工程化改性的理论和方法,详细探讨纤维增强、化学接枝、共混、添加成核剂、无机纳米颗粒填充等塑料工程化改性方法的意义和效果,展示了塑料工程化改性的丰硕研究成果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为工业界的应用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采用工业氧化铝、锆英石和氧化铈合成锆刚玉莫来石,着重讨论了两种铝矾土部分取代工业氧化铝对锆刚玉莫来石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到结论为:铝矾土中的熔剂数量是影响材料抗折强度的主要因素,当铝矾土中杂质少SiO2含量较高时,试样的吸水率与铝矾土的加入量关联性最大。  相似文献   

19.
于旭凯 《中国陶瓷》2008,44(7):68-70
基于创新意识,利用颜色釉这一色彩浓厚、质感丰富、晶莹剔透的美感和肌理质地亮丽的特性效果,混合运用绘成釉下山水颜色釉窑变作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注重方法,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创作变幻莫测的艺术陶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吸附等温式的统计力学推导在探讨缓蚀机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吸附分子间互作用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利用统计力学中的系综理论,推导出Temkin吸附等温式θ=RT/αln(AP)。最后从吸附热与复盖分数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推导得到的理论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