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李学国 《北京中医》2008,(7):528-530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化瘀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经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和功能缺损积分情况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参通络合剂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选取缺血性中风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病例106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三参通络合剂;15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仅为8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气虚血瘀证积分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参通络合剂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周荣生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89-1689
目的 观察芪蛭益气化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8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蛭益气化瘀汤;均连续用药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蛭益气化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评价气虚血瘀型中风治疗中,自拟益气化瘀通络汤的应用疗效。方法 基于对照实验形式下,纳入82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收治时间: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为观察对象;按入院时间单双号法均分为人数相等的2组,1组为对照组(n=41),1组为观察组(n=41);住院治疗期间分别予以2组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和常规西医+自拟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对比、评价2组治疗14d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肢体功能、心理健康、语言功能)等多项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组,观察组治疗后肢体功能、心理健康、语言功能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中医证候有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显著更低(P<0.05)。结论 气虚血瘀型中风行自拟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李学国 《北京中医药》2007,26(5):287-288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经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比较,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例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积分、中医单项症状比较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汤配合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和血栓通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化瘀汤,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红细胞变形指数以及血液黏度.结果:治疗组与常规组治疗后的NI...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诊疗常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两组疗程均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体征,并且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以及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对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上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血脂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络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门诊及住院部收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浊阻络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本院自制膏方通络膏进行治疗,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膏治疗气虚血瘀、痰浊阻络中风后遗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评价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从K患者入院并筛选分组后开始给药,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证候积分值。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8%,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化瘀Ⅱ号方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景芪扶正通络汤在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4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景芪扶正通络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NIHSS评分以及SOD...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风防治灵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脑梗死恢复期(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中风防治灵方药,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同时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2组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防治灵方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塞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中药汤剂。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学国 《北京中医》2007,26(5):287-288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经χ^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比较,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例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五虫通络胶囊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神经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在日照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0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合并2型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五虫通络胶囊,疗程均为28 d。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 d、28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Hcy、hs-CRP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血Hcy、hs-CR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虫通络胶囊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合并2型DM患者神经功能及血Hcy、hs-CRP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天智颗粒治疗阴虚阳亢型缺血性中风患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云枝  王磊  王媛  封臻 《中医杂志》2008,49(11):992-994
目的 观察天智颗粒治疗缺血性中风阴虚阳亢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缺血性中风阴虚阳亢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天智颗粒;对照组30例,口服养血清脑颗粒.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生活能力状态以及血压变化.结果 治疗组证候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的各项积分、生活能力状态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 结论 天智颗粒治疗缺血性中风阴虚阳亢型患者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四虫通络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予四虫通络胶囊口服,疗程30d;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颅脑MRI或CT、血液流变性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结论四虫通络胶囊对于气虚血瘀络阻的缺血性中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急性期中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 11%,高于对照组的75.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ADL评分、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运用加味化痰通络汤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1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疗效、神经功能、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8%,较对照组(75.86%)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服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20.
王冉  陈霞  盛力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4):286-287
目的 :观察祛风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祛风通络汤口服 ,对照组予通塞脉片口服。两组均予减轻脑水肿 ,营养脑细胞等治疗 ,治疗 2 1天。观察治疗前后中风病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风病积分均明显减少 ,以治疗组为佳 (P <0 0 5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5 )。结论 :祛风通络汤为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