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儿童眼睑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7例儿童眼睑血管瘤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其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7例儿童眼睑血管瘤包括2例婴儿血管瘤和5例丛状血管瘤。1例眼睑婴儿血管瘤伴有眶内婴儿血管瘤,呈增殖期;1例婴儿血管瘤呈消退期,9年后仍然残留病变。5例眼睑丛状血管瘤表现为真皮内增生的毛细血管型结节,周边有裂隙样管腔,结节可呈"炮弹头样"向管腔突出。婴儿血管瘤CD34(+),SMA(+),GLUT1(+);丛状血管瘤CD34(+),SMA(+),GLUT1(-)。结论:本文儿童眼睑血管瘤包括婴儿血管瘤和丛状血管瘤,两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GLUT1可作为两者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4.
5.
6.
1 病例摘要患者 ,女 ,5 3岁。右足背外侧肿块 ,肿胀、疼痛 1年。检查 :右足第 4、5跖骨肿块 ,约 1 0cm× 1 0cm大小 ,活动性差 ,质硬 ,有压痛 ,皮温及局部感觉正常。 1 2年前曾在肿块附近做过 2次手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滑膜瘤。CT平均检查 :右足第 4、5跖骨干前见 1个类圆形、中心为均质的低密度影 ,CT值为 34 0Hu ,周边为环形高密度影环绕 ,CT值为 92 0 0Hu ,病灶上部环形高密度影不连续 (图 1 )。病灶周围软组织密度不均 (图 2 ) ,局部皮肤略外凸 ,邻近骨质无异常。CT诊断 :①软组织血管瘤 ;②腱鞘巨细胞瘤待除外。图 1 定位片示…  相似文献   

7.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内及面部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PYM)瘤内流射治疗口腔内及面部各种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收集1993年1月-1999年1月,用PYM注射治疗口腔及面部海绵状、草莓状和混合性等血管瘤450例(528个瘤体)每7-10天注射1次,每次注射含PYM1.6mg/ml的0.5%-1%普鲁卡因1-5ml,3-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6个月-6年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86.89%,好转为12%,总有效率为98.86%。按瘤体个数统计,海绵状、草莓状和混合性血管瘤的治愈和基本治愈率分别为91.04%、86.05%和78.01%,葡萄酒色斑的基本治愈率只有14.29%。结论:PYM治疗海绵着、草莓状和混合性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专题报道婴儿腮腺血管瘤者较少见,本组54例婴儿腮腺血管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其中毛细血管瘤37例,海绵状血管瘤8例,混合型血管瘤8例,淋巴管血管瘤1例。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程度,组织学分为Ⅲ级:I级13例,Ⅱ级21例,Ⅲ级20例。对本瘤的治疗方案、血管瘤自行消退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本瘤以手术治疗为最佳方案以及并发症的予防。  相似文献   

9.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angioma,CA)为隐匿性血管畸形,其临床发生率仅次于脑动静脉畸形,占所有脑血管畸形的8~15%,在人群中发生率为0.5~0.7%。笔者对我院2001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颅内CA的MR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27例CA患者,资料完整并经本院神经外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断与手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第一次就诊收集病史和临床检查的224例思儿颌面部血管性疾病损,依据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其中192例(90.2%)被临床诊断分类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所有病有进行手术治疗,79%病例随访了手术疗效。作者认为血管瘤应早手术治疗,因手术操作简单,复发率低,而面部美容效果好;而血管畸形则手术较复杂,复发率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经皮穿刺铜针留置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王树峰郑宝恒郭新义马维黎国屏第二临床医学院外科(050000)关键词血管瘤,海绵状/治疗;电止痛;穿刺术中图号R732.23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常漫无边界,在治疗中是一棘手的问题。根据有关报道,我科1...  相似文献   

12.
32p胶体治疗海绵状血管瘤218例临床分析校医学教研室夏玉祥温州市第二医院皮肤科王绍华温州市第三医院皮肤科张绚露[关键词】32p胶体,海绵状血管瘤皮肤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以往多采用32p或90Srβ射线敷贴治疗,但受β射线程(...  相似文献   

13.
肌肉海绵状血管瘤一例报告郭存英,梁瑛,吴瑞高关键词:血管瘤肌肉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并非罕见。现将我们经"B"超与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肌肉海绵状血管瘤,报告如下。女患,23岁。因右大腿前外侧肿胀10余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于10多年前无意中发现...  相似文献   

14.
报道一例结肠血管瘤并出血并复习相关文献.结肠血管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典型症状为间歇性便血,易被误诊为痔疮或炎症性肠病等,确诊主要依赖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原则上均需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有关血管瘤的命名和分类极为混乱,因而严重影响了准确的诊断和处理。临床上沿用传统分类法,将血管瘤和血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统称为“血管瘤”,并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其中,毛细血管瘤又分为草莓状血管瘤和葡萄酒色斑。  相似文献   

16.
17.
朱世红  王米胜  矫立红  张晓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2,(23):118+125-118,125
目的探讨阴道血管瘤合并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加强对阴道血管瘤合并妊娠的认识和重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阴道血管瘤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予以分析。结果妊娠及分娩是促进阴道血管瘤进展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妊娠晚期迅速增大的阴道内包块。结论阴道血管瘤应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法,阴道血管瘤合并妊娠为避免阴道出血以剖宫产为好。  相似文献   

18.
一、临床资料 例1 患者女,25岁,于2010年10月24日因“发现宫腔占位性病变2年余”来诊,入院诊断:右侧宫角处肌层内混合回声区,血管瘤可能性大。初潮年龄12岁,经期7d,周期26d,末次月经2010年10月16日,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孕3产0。体检:子宫前位,活动度可,宫底部偏右侧包块性质待查,有3次孕40余天自然流产+清宫术病史。末次妊娠2008年2月,于2008年4月行清官术,其后一直未孕。  相似文献   

19.
王春莲  李龙 《北京医学》1998,20(1):34-34
肠系膜血管瘤一例报告王春莲李龙李素亭侯林毅王志新血管瘤是一种血管发育异常的疾病。面、颈部、口腔粘膜、四肢为好发部位,内脏、骨骼、肌肉少见。我院收治1例发病于肠系膜的血管瘤,现报告如下。患儿,男,5岁。因间断黑便伴面色发黄15个月于1995年8月7日入...  相似文献   

20.
陆兆贵  章五一  倪武 《海南医学》2009,20(9):99-100
目的提高对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8例PSH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全部病例均经开胸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的标本经蜡块病理切片均证实为PSH;术前全部误诊,误诊为良性肿瘤5例,炎性假瘤2例,周围型肺癌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8例随访5个月-7年无转移和复发。结论PSH术前诊断困难,临床医师应根据临床综合分析病情,认真总结误诊经验教训,可以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