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应用达克罗宁胶浆与丁卡因两种干预方法辅助胃肠癌病人术前留置胃管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术前留置胃管的胃肠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液状石腊组)、观察组A(达克罗宁胶浆组)、观察组B(丁卡因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液状石蜡护理置管,观察组A(达克罗宁胶浆组)置管前口服1%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并使用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润滑剂,观察组B(丁卡因组)置管前给予1%丁卡因在咽喉部、舌根部行喷雾麻醉,比较三组病人留置胃管反应情况。[结果]两观察组病人胃管留置过程中的呛咳、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自拔管及一次置管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组病人胃管留置过程中的舒适度(包括无痛及无恶心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插管时间达克罗宁胶浆组较丁卡因组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干预方法均可显著降低胃肠癌病人术前鼻胃管留置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但达克罗宁胶浆干预方法在胃肠癌病人术前留置胃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减轻食管癌病人术前留置胃管的痛苦,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方法]将60例需手术前置胃管的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插管前5min先滴2滴胃镜润滑止痛胶于置管侧鼻孔,然后将剩余润滑止痛胶含于咽喉部片刻再慢慢咽下,5min后由操作者按常规方法将胃管置入;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观察两组病人置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情况、一次置管成功率、病人置管主观感受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置管过程无严重恶心、呕吐现象,无恐惧感,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置管前后实验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润滑止痛胶可明显减轻置管病人的痛苦反应,提高置管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腔器械导入润滑剂在清醒病人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观察组采用在插管前将体腔器械导入润滑剂从鼻腔滴入和口咽部含服吞咽的方法进行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的方法进行插管。比较两组病人的首次插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和恶心、呕吐程度。[结果]观察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腔器械导入润滑剂用于清醒病人留置胃管的插管操作,可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缩短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4.
刘莉  辛明珠  郑赛凤  张慧珍 《护理研究》2007,21(35):3271-3272
[目的]减轻食管癌病人术前留置胃管的痛苦,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方法]将60例需手术前置胃管的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插管前5min先滴2滴胃镜润滑止痛胶于置管侧鼻孔,然后将剩余润滑止痛胶含于咽喉部片刻再慢慢咽下,5min后由操作者按常规方法将胃管置入;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观察两组病人置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情况、一次置管成功率、病人置管主观感受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置管过程无严重恶心、呕吐现象,无恐惧感,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置管前后实验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润滑止痛胶可明显减轻置管病人的痛苦反应,提高置管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食管癌患者留置胃管中减轻不适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需择期手术前留置胃管的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插胃管前10 min,抽取5 mL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滴入插管侧鼻孔内2滴,其余让患者含于咽喉部5 min后吞服,10 min后按常规方法插胃管;对照组按常规操作插胃管。观察两组患者插胃管时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率,1次插管成功率及主观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插胃管过程无严重恶心、呕吐现象,1次插管成功率及主观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达克罗宁胶浆可显著缓解食管癌患者插胃管带来的不适感,提高插胃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减轻术前留置胃管给病人带来痛苦的方法,提高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方法将100例术前需置胃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操作中使用液状石蜡充分润滑胃管,观察组在置管前5min先滴2滴利宁凝胶于置管侧鼻孔内,然后将剩余凝胶润滑胃管,观察两组病人置管时恶心、呛咳反应、鼻咽部黏膜损伤的发生率及插管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胃管恶心、呕吐、呛咳发生率分别为6%(3/50)、6%(3/50)、4%(2/50),对照组为20%(10/50)、28%(14/50)、22%(11/50);鼻咽部黏膜损伤发生率对照组为6%(3/50),观察组为0;一次插管成功率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80%。两组留置胃管恶心、呕吐、呛咳发生率和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33~8.58,P〈0.05)。结论置胃管过程中应用利宁凝胶保证了留置成功率,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张洁 《全科护理》2016,(16):1688-1689
[目的]探讨昏迷气管切开病人留置胃管方法。[方法]将116例昏迷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置胃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置胃管法。比较两组留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成功率为91%,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置胃管法,简单易行,省时方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传统置胃管法。  相似文献   

8.
润滑胶浆预防留置鼻胃管时疼痛与不适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减轻留置鼻胃管病人的疼痛与不适 ,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方法 ]将 62例留置鼻胃管病人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留置鼻胃管的常规操作步骤实施 ;实验组在插管前 5min~ 10min先滴数滴胃镜润滑胶浆于插管侧鼻孔 (可咽下 ) ,然后将润滑胶浆 4mL含于咽喉部片刻再慢慢咽下 ,2min~ 3min后取润滑胶浆适量涂于胃管前端起润滑作用 ,其余步骤同鼻胃管置入的操作常规。 [结果 ]两组的疼痛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 =14 .2 ,P <0 .0 0 1) ;不舒适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 =16.7,P <0 .0 0 1) ;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分别为 10 0 .0 %和 90 .6%。 [结论 ]润滑胶浆可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明显减轻病人疼痛与不适感。  相似文献   

9.
舒适护理对消化道手术病人留置胃管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两种不同时机留置胃管病人的舒适度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护理,推行舒适护理。[方法]对164例消化道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舒适需求调查,观察不同时机留置胃管时病人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恶心呕吐、误入气管发生率以及舒适程度的比较。[结果] 93 .9%的病人希望在全身麻醉下留置胃管;对照组病人留置胃管时、留置胃管后血压、心率有较大波动,而实验组的波动则不明显,而且两组病人的血压、心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或P <0 .0 5 )。两组病人置管一次成功率及所用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两组病人恶心呕吐、误入气管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或P <0 .0 5 )。舒适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结论]全身麻醉下留置胃管符合病人的舒适需求,并且极大地提高了消化道手术病人置管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院自主研制的一次性套管式胃管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2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4例,其中观察组病人给予自主研发的一次性套管式胃管置入洗胃,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胃管置入洗胃,两组病人均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急救成功率、胃管置入时间、首次置管成功率、病人满意率以及病人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急救成功率(9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89.2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首次置管成功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首次置管成功率(79.4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满意率(9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的满意率(92.1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的胃管盘曲、恶心呕吐、窒息和反射性心搏呼吸停止的发生明显高于观察组病人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主研发的一次性套管式胃管洗胃,同时给予舒适护理,可提高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急救成功率和首次置管成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并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病人临床救治。  相似文献   

11.
利宁凝胶在食管癌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减轻术前留置胃管给食管癌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方法 将90例需择期手术前置胃管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置管前5min先滴2滴利宁凝胶于置管侧鼻孔内,然后将剩余胶浆含于咽喉部半分钟再慢慢咽下,5min后由操作者按常规方法将胃管置入;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时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例数,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置管主观感受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置管过程无严重恶心、呕吐现象,一次成功率高,无疼痛及恐惧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利宁凝胶可明显减轻患者留置胃管的痛苦反应,提高置管的一次成功率,而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2.
王永平 《护理研究》2008,22(5):1283-1284
[目的]探讨胃镜润滑剂在胃肠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需行胃肠减压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口服胃镜润滑剂后再按常规鼻饲法留置胃管,对照组按常规鼻饲法留置胃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胃肠减压术前口服胃镜润滑剂可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王永平 《护理研究》2008,22(14):1283-1284
[目的]探讨胃镜润滑剂在胃肠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需行胃肠减压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口服胃镜润滑剂后再按常规鼻饲法留置胃管,对照组按常规鼻饲法留置胃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胃肠减压术前口服胃镜润滑剂可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腔湿化在脑出血术后病人经鼻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脑出血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经鼻置入胃管,观察组在置入胃管前使用利多卡因联合巴曲亭进行鼻腔局部湿化,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波动最大差值、鼻腔出血发生率和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过程MAP波动最大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鼻腔出血发生率(4. 3%)明显低于对照组(23. 9%),一次性置管成功率(87. 0%)高于对照组(56. 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脑出血病人经鼻置入胃管前用利多卡因联合巴曲亭进行鼻腔湿化,能够有效控制病人因置入胃管导致的血压波动,降低鼻腔出血发生率,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改良皮-罗序列征气道狭窄患儿留置胃管的方法,并评价效果。方法 选取皮-罗序列征患儿81例,观察组52例采用改良后的胃管留置方法,置管过程中将患儿头向后仰呈轻度仰伸位并偏向一侧,向前抬起下颌,解除了舌后坠及气道堵塞,进行置管;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的胃管留置方法。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平均置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0.7%与27.5%, 胃管盘曲发生率分别为3.8%与44.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窒息1.9%、恶心/呕吐7.6%、无黏膜出血发生,对照组为窒息24.1%、恶心/呕吐51.7%、黏膜出血10.3%;置管时间观察组为3(2,4.75)min,对照组为10(7.5,1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良留置胃管法可以提高皮-罗序列征患儿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患 儿在置管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叶维霞  高震 《全科护理》2013,11(19):1786-1786
[目的]探讨昏迷且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留置胃管方法的改进。[方法]将100例昏迷且气管切开术后留置胃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留置胃管方法,观察组采用留置胃管改良法。[结果]观察组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后24h内误吸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留置胃管方法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后24h内误吸率,效果优于传统的留置胃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加导丝利多卡因在昏迷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人工气道的100例住院昏迷患者按留置胃管顺序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去枕头后仰体位留置胃管;观察组采用改良体位加导丝利多卡因置管法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时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体位加导丝利多卡因为昏迷人工气道患者置胃管,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不良反应轻,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8.
ICU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胃管的方法。方法12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组)和研究组(在镇静状态下利用导丝引导留置胃管组)各60例,观察并比较置管1次成功率,置管前后的脚、HR、SpO2、Paw和置管过程中发生的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置管1次成功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58.3%(P〈0.01),而且置管前后的脚、HR、SpO2、Paw波动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未出现呛咳、恶心、呕吐。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2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在镇静状态下利用导丝引导留置胃管1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胶浆在经鼻胃肠减压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经鼻腔置胃肠减压管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置管前予以达克罗宁胶浆2 ml分次滴鼻,另取少量涂抹于管道前端20 cm,剩余部分经口缓慢咽下;对照组予以适量石蜡油涂抹管壁前端20 cm即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时疼痛、恶心呕吐及一次插管成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置管过程中鼻咽部疼痛感明显轻于对照组,在置管时诱发的恶心呕吐方面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成功率达100.0%,对照组只有21例患者一次插管成功,成功率为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达克罗宁胶浆可以明显降低置管过程中的咽部疼痛感及恶心呕吐不适,并提高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ICU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胃管的方法。方法12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组)和研究组(在镇静状态下利用导丝引导留置胃管组)各60例,观察并比较置管1次成功率,置管前后的MAP、HR、SpO2、Paw和置管过程中发生的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置管1次成功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58.3%(P<0.01),而且置管前后的MAP、HR、SpO2、Paw波动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未出现呛咳、恶心、呕吐。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2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在镇静状态下利用导丝引导留置胃管1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