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林爱菊  陈来来  吴赟 《护理研究》2006,20(18):1618-1619
[目的]探讨院内外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6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入院后给予院内健康指导,出院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继续给予院外健康指导,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入院时与健康教育后第10天按健康教育效果表进行自身对比,出院后半年对两组病人进行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第10天病人较入院时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出院后半年两组病人的遵医率和生存质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有效的院内及院外的健康指导,可明显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晓芬 《全科护理》2013,11(20):1914-1915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病人均在出院前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病人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对两组病人出院后遵医行为和疾病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提高COPD病人出院后的遵医行为、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院内外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6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入院后给予院内健康指导,出院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继续给予院外健康指导,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入院时与健康教育后第10天按健康教育效果表进行自身对比,出院后半年对两组病人进行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第10天病人较入院时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出院后半年两组病人的遵医率和生存质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有效的院内及院外的健康指导.可明显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存盾号。  相似文献   

4.
邓英 《家庭护士》2009,7(11):946-94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遵医行为及疾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8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实验组42例.对照组病人入院后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实验组病人入院后除常规教育外,还由专业护士严格按照健康教育程序给予病人及家属系统的疾病知识与遵医行为的教育.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两组病人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疾病复发率为4.8%,对照组为27.9%.[结论]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疾病的同时,重视其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遵医行为的强化,给予病人必要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哮喘病人的遵医行为及健康教育对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50例哮喘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1年后对两组病人的遵医率和哮喘控制率及肺功能指标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病人知识掌握程度、疾病防治情况、配合治疗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程度轻,复发率低,其肺功能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出院哮喘病人实施跟踪随访及健康教育,有助于强化哮喘病人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对出院哮喘病人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锡凤  曹晓东  李星华 《全科护理》2008,6(35):3283-3283
[目的]探讨哮喘病人的遵医行为及健康教育对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50例哮喘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1年后对两组病人的遵医率和哮喘控制率及肺功能指标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病人知识掌握程度、疾病防治情况、配合治疗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程度轻,复发率低,其肺功能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出院哮喘病人实施跟踪随访及健康教育,有助于强化哮喘病人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7.
李燕如  黎燕兴 《家庭护士》2009,7(13):1213-1214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卡在特需病房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96例特需病房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干预组108例,对照组采用口头、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宣教;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上加用健康教育卡进行健康教育宣教.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两组病人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和对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特需病房采用健康教育卡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出院高血压病病人的遵医行为及健康教育对出院高血压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病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实验组病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6个月后从正确服药、合理饮食、监测血压、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及保持良好心态方面对两组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病人除戒烟限酒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出院高血压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病病人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9.
申竹萍  郭秦杰  张朝丽 《全科护理》2008,(30):1787-1788
[目的]为了解出院高血压病病人的遵医行为及健康教育对出院高血压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病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实验组病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6个月后从正确服药、合理饮食、监测血压、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及保持良好心态方面对两组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病人除戒烟限酒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出院高血压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病病人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出院后继续教育与生活指导课程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52例CHF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6例在接受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出院后继续教育与生活指导课程,并与76例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1年后观察两组病人的健康行为、遵医率、生活质量及再入院率、病死率。[结果]1年后实验组在健康行为、遵医率、生活质量及再入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行为、遵医率、生活质量改善,6min步行试验(6MWT)延长,再入院率和病死率降低。[结论]出院后继续教育与生活指导课程可以改善病人的健康行为、遵医率、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1.
张翠芹  韩传平 《全科护理》2009,7(35):3205-3206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从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2月-2009年1月收入我院住院治疗21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纽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对病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实验组较对照纽在完成各项相关检查、服药、合理进食、休息与活动、戒除烟酒不良嗜好、维持良好心境等从医行为明显提高(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从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指导护理人员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对76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慢性乙肝患者中青年群体治疗依从性较差;72.4%的患者疾病复发;患者对乙肝知识一点都不了解的占36.8%,了解一点但有误区的占39.5%;42.1%的患者从未接受过医护人员的任何疾病知识的宣教,19.7%的患者接受的乙肝知识宣教是错误的;大部分患者不知道乙肝抗病毒治疗目标及停药指征从而导致依从性差;46.1%的患者认为对自身依从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经济因素;患者最希望获得疾病知识的途径是医护人员(82.9%),最希望了解乙肝的药物知识(75.0%),最希望媒体宣传的是反对乙肝歧视(63.2%)。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对慢性乙肝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行为。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减少乙型肝炎患者不良心理的方法。方法 :随机将 10 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 2组 ,对照组 5 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实验组 5 2例除常规护理外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压力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院时有心理压力者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对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了解实验组亦比对照组多。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和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宣教 ,可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 ,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电化教育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口头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电化教育,健康教育后分别对两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肝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两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肝功能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采用电化教育方式对老年乙型肝炎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能使病人主动参与学习,提高病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改善肝功能,提高老年乙型肝炎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viralhepatitisB,CHB)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采用建立病历档案、面对面个体教育、发送健康教育手册、电话随访与咨询等形式进行针对性的院内外全程跟踪教育,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的疾病知识水平和教育后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乙肝知识知晓率为90.70%,对照组为48.8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治疗依从率为93.02%,对照组为76.74%,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的实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核苷(酸)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5年1-3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感染科住院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住院宣教及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时间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药物管理能力和服药依从性、复查率、出院12个月内的再次入院率及观察组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无论是在药物管理还是服药依从性上均出现随着出院时间的推移,差异度明显扩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12个月时复诊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9个月时复诊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在出院12个月中的再次入院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出院12个月时对延续性护理的评价高.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核苷(酸)类药物的依从性和对疾病管理能力,减少再次入院率,节约了卫生服务成本,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理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将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8)。观察组应用IKAP理论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心力衰竭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出院后的依从性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一年后两组患者再住院率及病死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IKAP理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优于传统健康教育,且可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及病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连续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的家属的知识水平、健康行为、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肝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在预防慢性乙肝家庭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将101例慢性乙肝患者的家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连续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与疾病的关系、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疾病、饮食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动等)。试验开始及结束后采用乙肝相关知识测试表(SAS、SDS、SF-36评分表)对2组患者家属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家属干预6个月后慢性乙肝知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但试验组知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6个月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家属实施连续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慢性乙肝患者家属对乙肝知识的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连续健康教育是促进家属肝功能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相结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某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分别为(26.91±5.60),(20.08±3.01),(19.41±2.98),(47.84±7.41),(113.91±13.42)分,明显优于干预前的(24.67±5.90),(18.46±2.92),(17.46±2.93),(43.28±5.77),(103.87±1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50,2.912,2.033,3.311,2.875;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仅自我责任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ALT值分别为(67.2±26.3),(43.7±13.6)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8±31.1),(72.4±17.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020,-3.206;P<0.05)。结论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治疗依从程度及其对疗效影响。方法对在我科确诊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发放CHB知识问卷调查表,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实验组采取知识讲座、发放CHB健康教育小册子等形式进行教育,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指导。结果实验组对CHB知识的知晓率为97%,对照组为74%,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医嘱的依从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CHB知识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依从行为,预防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