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羟苯磺酸钙联合自拟化瘀明目饮对糖尿病白内障术后患者黄斑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216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予以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12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化瘀明目饮治疗3个月,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总容积变化,统计2组术后1个月黄斑水肿发生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BCVA≥0.5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黄斑总容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黄斑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术后患者辅以羟苯磺酸钙联合自拟化瘀明目饮治疗对视网膜黄斑区有保护作用,继而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视力,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口服化瘀明目饮对术后黄斑水肿的作用。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122例150只眼,糖尿病患者82例100只眼(糖尿病组),非糖尿病患者40例50只眼(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与手术+中药组,各50只眼。三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药物组术后口服化瘀明目饮。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检查,并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白内障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正常对照组厚(P0.05)。手术+中药组和正常对照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视力恢复均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手术+中药组术后1周、1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手术+中药组有3只眼(6%)、单纯手术组有9只眼(18%)、正常对照组有2只眼(4%)出现黄斑水肿。结论化瘀明目饮可防止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减少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消朦灵片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0例辨证为气阴亏虚、痰瘀互结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疗法对照组(50例50只眼)和消朦灵片治疗组(50例50只眼)。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术后予常规治疗及口服消朦灵片,1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视力及OCT检查,观察患者视力及黄斑厚度情况。结果术后4周及12周时,治疗组视力优于对照组,黄斑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朦灵片有助于减轻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的黄斑水肿,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散血明目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并发玻璃体积血(vitreous hemorrhage,VH)患者视网膜电图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85眼)DR并发V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42眼)行玻璃体切除治疗,术后1个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组30例(43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玻璃体切除手术后加用散血明目片口服治疗。治疗4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BCV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3个月、4个月两组患者BCVA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暗适应a、b波振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暗适应a波潜伏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两组患者暗适应b波潜伏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CM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3个月、4个月两组患者CM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较单纯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玻璃体积血,能更好的减轻视网膜水肿,提高视力、暗适应a、b波振幅,降低CMT。  相似文献   

5.
郭媛  张杰  王振兴 《陕西中医》2023,(11):1570-1572
目的:探究益气固肾明目方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黄斑水肿对患者视力改善及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黄斑水肿患者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固肾明目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力改变、黄斑中心凹厚度、6 mm黄斑区总容积水平的变化,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61%高于对照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6 mm黄斑区总容积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CMT(326.34±84.35)μm、CV(11.57±1.03)mm3和治疗6个月后CMT(243.63±66.81)μm、CV(11.03±0.86)mm3均低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CMT(367.24±83.64)μm、CV(11.68±1.04)mm3和治疗6个月后CMT(291.25±65.23)μm、CV(11.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M超乳术后患者应用芪明颗粒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普拉洛芬滴眼液在预防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收治需要进行白内超声乳化手术的糖尿病患者的98例(98眼),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采取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芪明颗粒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部检查结果以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2组患者术后的BCVA情况显著均高于术前(均P0.01),而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BCV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2组患者术后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1),并且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66.88±15.90)μm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3.15±16.60)μm(P0.05)。观察组中有3例(6.12%)患者出现黄斑水肿,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有9例(18.37%)患者出现黄斑水肿。结论:在超声乳化手术后对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和芪明颗粒、普拉洛芬滴眼液,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并且有效防止患者术后出现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滋阴明目丸对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位R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口服维生素E治疗,治疗组予以口服滋阴明目丸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于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CV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暗适应b波振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M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明目丸能提高RP患者暗适应b波振幅,促进渗出的吸收,降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视网膜内界膜剥除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味在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特点。方法: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行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第1天始服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方,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患者于术前1天、术后4周、8周行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检查,分别对每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资料、两组间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周、8周时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周时治疗组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术前比较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时,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均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内界膜剥除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确切,术后服用参苓白术散可促进黄斑水肿吸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氧丙烷(C3F8)与硅油在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01例,均给予玻璃体手术治疗,分别应用C3F8填充(对照组50例)与硅油填充(观察组51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差异。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复位成功率分别为90.0%、92.2%,两组患者一次性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最小分辨角对数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BCVA)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组内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 MAR–BCVA数值均下降(P0.05),另外观察组Log MAR–BCV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3F8与硅油在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中的疗效均较显著,但是硅油填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水渗湿中药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研究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患者27例,其中13例(13眼)单纯采用20G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14例(14眼)采用23G手术剥除黄斑前膜联合术后运用利水渗湿中药,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压、黄斑视网膜厚度、黄斑区总容积和术中术后并发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27例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黄斑视网膜厚度、黄斑区总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患者平均视力明显好于单纯玻璃体手术患者组(P<0.05),黄斑视网膜厚度平均为(275±187)μm、黄斑区总容积平均为(7.58±4.77)μm2,二者均明显小于20G玻璃体切除手术组。结论利水渗湿中药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黄斑牵引综合征疗效显著,其特点为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散血明目片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并发玻璃体积血(VH)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6例PCV并发VH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玻璃体切除治疗,术后1个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1 d加用散血明目片口服治疗。治疗前1 d及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眼部睫状后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测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段BCVA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BCVA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V、EDV、RI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2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PSV、ED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R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时段CMT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CM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较单纯康柏西普治疗能更好地减轻视网膜水肿,提高视力、降低CMT与RI,对PSV、EDV有更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中药益气养阴化瘀利水汤联合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PDR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32只眼),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治疗组32例(32只眼),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中药益气养阴化瘀利水汤,中药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中央厚度(CRT)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一般情况:两组医源性裂孔、术后玻璃体再出血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9,P=0.032);(2)BCVA:术前两组BCV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BCVA明显均较术前提高(F=4.221,P=0.006),对照组BCVA均较术前提高(F=3.533,P=0.015),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术后1周(t=3.182,P=0.002)、术后1个月(t=3.149,P=0.003)、术后6个月(t=3.508,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3)CRT:术前两组CR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后比较,治疗组术后CRT均明显较术前降低(F=3.633,P=0.019),对照组CRT均较术前降低(F=5.854,P=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术后1周(t=2.273,P=0.027)、术1个月(t=2.293,P=0.025)、术后6个月(t=4.865,P=0.000),均有统计学意义。(4)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7.053,P=0.008)。结论中药益气养阴化瘀利水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及内界膜剥离治疗PDR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有效改善视力,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裂孔患者8例(8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行23G/25G玻璃体切割术,围手术期予自拟利水明目组方、糖明组方口服。随访2~24个月。结果术前诊断2例,术中诊断3例,术中疑诊术后确诊1例,术后1个月诊断2例,行超大范围内界膜剥除术7例。视网膜复位率100.0%(8/8),黄斑裂孔闭合率87.5%(7/8)。术后视力提高7只眼,不变1只眼。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裂孔安全有效,围手术期中药辨证应用可促进玻璃体积血、视网膜水肿吸收,对术前诊断、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散血明目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并发玻璃体积血(vitreous hemorrhage,VH)患者视网膜电图的影响。方法 60例(85眼)DR并发VH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42眼)行玻璃体切除治疗,术后1mo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组30例(43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玻璃体切除手术后加用散血明目片口服治疗。治疗4mo后,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1mo两组患者BCV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mo、3mo、4mo两组患者BCVA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明适应a、b波振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明适应a波潜伏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mo、4mo两组患者明适应b波振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1mo两组患者CM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mo、3mo、4mo两组患者CM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较单纯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玻璃体积血,能更好的减轻视网膜水肿,提高视力及明适应a、b波振,降低CMT、明适应a、b潜伏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LASIK屈光手术对近视眼患者眼底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行LASIK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23例(46眼),根据术前屈光度数分为轻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观察近视眼术前及术后1天、3天、1周、1个月时黄斑区视网膜的变化;并测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6mm范围内的视网膜平均厚度,结果以视网膜地形图(Retinal map)方式分9个区域显示.同时记录上述研究各期的屈光状态和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高度近视组术后各期最佳矫正视力均≥1.0.高度近视组术后1天、3天黄斑中心凹(M1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厚度的增加与术前屈光状态、激光切削时间呈正相关.低中度近视纽术后1天、3天及各纽术后1周、1个月黄斑部各区(M1~M9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同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视眼LASIK术后出现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水肿主要发生在高度近视眼,与术前屈光度数大、激光切削时间长有关;这种黄斑水肿尚未影响视力,是轻微可逆的.LASIK屈光手术中负压吸引和激光的应用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固脱、清热利湿法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力恢复、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的作用。方法对我院56例5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后分为中药组26例26眼,对照组30例30眼,均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局部抗炎;中药组增加益气固脱、清热利湿中药口服。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改善及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情况。结果在促进视力的恢复程度上,中药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且对于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中药组较对照组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P=0.001;术后1个月P=0.001)。结论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予以口服益气固脱、清热利湿中药更加有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及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其临床特 点.方法:选取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患者 28 例,随机分成 2 组.对照组 14 例行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内界膜 剥除术;治疗组 14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第 1 天始服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方,4 周为 1 个疗程,治疗 2 个疗 程.对 2 组患者于术前 1 天、术后 4 周、术后 8 周行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检查,分别对手术前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 析.结果:2 组患者术后 4 周、术后 8 周时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 4 周时黄斑中心凹厚度较 术前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2 组之间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 统计学意义.术后 8 周时,2 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均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2 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视网膜内界膜剥除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确切,术后服用参苓白术散可促进黄斑水肿吸收,缩 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固肾明目方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固肾明目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等,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合酶(NO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泪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BCVA分别为(0.77±0.20)logMAR、(0.60±0.18)logMAR和(0.53±0.17)logM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CMT分别为(267.40±74.40)μm和(261.10±80.03)μ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ICAM-1和IL-16分别为(97.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湿性AM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眼数30只)。治疗组给予补肾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视物昏朦、视物变形、腰膝无力积分均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补肾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AMD,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缩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单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调血方药治疗葡萄膜炎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来自天津市眼科医院门诊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葡萄膜炎伴黄斑囊样水肿病人61例8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散瞳、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局部点眼及球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组局部点眼方法同对照组,加用口服我院药剂科代煎的益气调血方药。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及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黄斑中心容积(CMV),12个月随访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在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病例的BCVA、CMT及CMV比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间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间的CMT及CMV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治疗后2个月时治疗组的CMT和CMV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显示对照眼有9例10眼复发,复发率为25%,治疗组有4例5眼复发,复发率为12%。结论益气调血方药治疗葡萄膜炎黄斑囊样水肿疗效确切,能减轻黄斑水肿、改善患者视力,尤其在降低复发率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