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莉  卢康荣  孙成宏 《河北中医》2009,31(9):1381-1383
目的优选小儿热清按摩凝胶中透皮促进剂氮酮的加入比例,研究黄芩苷的体外透皮吸收情况。方法采用Franz小池扩散法,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50%乙醇为接收介质,用HPLC法测定接收液中黄芩苷的含量,计算累积渗透量Q,拟合体外透皮释药方程,计算渗透速率,以此评价黄芩苷透过小鼠皮肤的能力,并筛选透皮促进剂的最佳比例。结果当氮酮浓度为2%时,黄芩苷6 h体外累积渗透量最高3.940 mg/cm2,渗透速率最大0.629 65 mg/(cm2.h),促透效果最佳。结论氮酮的加入可以明显促进黄芩苷的透皮吸收作用,但应控制适宜的浓度,本凝胶加入2%的氮酮促透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天然冰片对复方中药湿疹乳膏的体外释放和透皮吸收行为的影响,探讨该复方组成改良的可行性。方法以离体BALB/c裸小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改良Franz垂直扩散池,比较含有冰片的复方中药湿疹乳膏和复方中药湿疹乳膏不含冰片的的透皮吸收效果,初步评价冰片的作用。采用HPLC测定透皮接收液中苦参有效成分苦参碱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水(0.05%三乙胺,磷酸调pH3.5)(2:98),检测波长220nm。结果含冰片乳膏中的苦参碱累积渗透量在给药后的各时间点均高于无冰片乳膏,在12 h体外经皮渗透达到稳态。含冰片12 h累积渗透率为3.25%,不含冰片为3.10%。结论复方中药湿疹乳膏中苦参碱能够透过皮肤,冰片对苦参碱透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在原复方处方中改良加入冰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山红景天挥发油、氮酮及丙二醇对黄芩苷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小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进行透皮吸收实验;黄芩苷为指标性成分,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在不同促渗剂下的透皮浓度,计算累积渗透量和透皮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不同促渗剂对黄芩苷的透皮吸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单一促渗剂含量低时,1%高山红景天挥发油对黄芩苷的促渗效果最好;在单一促渗剂含量高时,5%氮酮对黄芩苷的促渗效果最好;氮酮与高山红景天挥发油对黄芩苷的透皮吸收有协同作用,在使用联合促渗剂时,1%高山红景天挥发油3%氮酮对黄芩苷的促渗效果最好。结论高山红景天挥发油是一种可开发的新型促渗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合成冰片对复方中药湿疹乳膏体外释放和透皮吸收行为的影响,探讨该复方组成改良的可行性。方法:以离体BALB/c裸小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改良Franz垂直扩散池,比较含有合成冰片的复方中药湿疹乳膏和不含合成冰片的复方中药湿疹乳膏的透皮吸收效果,初步评价合成冰片的作用。采用HPLC测定透皮接收液中苦参碱的含量,流动相乙腈-水(含0.05%三乙胺,磷酸调p H 3.5)(2∶98),检测波长220 nm。结果:含合成冰片乳膏中的苦参碱累积渗透量在给药后的各时间点均高于无冰片乳膏,在12 h体外经皮渗透达到稳态。含合成冰片12 h累积渗透率6.37%,不含冰片的则为4.99%,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合成冰片对复方中药湿疹乳膏中苦参碱的透皮吸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可在原复方处方中改良加入合成冰片。  相似文献   

5.
青藤碱微乳体外透皮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制备青藤碱微乳,研究青藤碱微乳及透皮吸收促进剂对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Zetasize多功能电位/粒度分析仪测定青藤碱微乳的粒度及其分布。用稳定性实验考察青藤碱微乳的稳定性。用Valia—Chien扩散池,研究青藤碱微乳的透皮速率以及薄荷脑、冰片、肉豆蔻酸异丙酯(IPM)等透皮促进剂对青藤碱微乳吸收的影响。结果:青藤碱微乳液滴的平均粒径均为31.3nm。青藤碱微乳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青藤碱微乳的平均透皮速率为(32.238±1.13)μg/cm^2·h,几种促进剂对青藤碱微乳经皮渗透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以含2%冰片组促渗效果最好。结论:所制备的微乳具有很好的透皮速率,有望成为青藤碱的新型经皮给药制剂,薄荷脑、冰片和肉豆蔻酸异丙酯可以作为促渗剂用于青藤碱经皮吸收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透皮促渗剂对苦豆子凝胶中槐定碱和苦参碱透皮吸收的影响,筛选最佳透皮促渗剂。方法:以SD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槐定碱和苦参碱的含量,计算渗透动力学参数,评价不同促渗剂及联合使用对苦豆子凝胶剂透皮吸收的作用。结果:3种促渗剂单用时,对苦豆子凝胶剂中槐定碱和苦参碱透皮性能较好的为3%氮酮、4%冰片和4%薄荷醇。联合使用时,优选出的较佳复合促渗剂为1%冰片+1%薄荷脑,两者联合使用优于氮酮、冰片、薄荷脑单独使用及其他组合,其槐定碱和苦参碱24 h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Q24)可达6.858、7.018 mg·cm-2,促渗倍数(ER)可达4.402、3.658,协同作用明显。结论:优选出的复合促渗剂对苦豆子凝胶剂中的槐定碱和苦参碱促渗效果较好,为苦豆子凝胶剂制备工艺及功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芩苷凝胶设计与体外透皮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雷  王学艳  周雪琴  张志慧  杨新建 《中草药》2008,39(10):1502-1504
目的研究黄芩苷透皮给药系统体外透皮性能,设计了黄芩苷透皮给药剂型。方法设计与制备黄芩苷凝胶剂型并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采用HPLC法考察体外渗透情况。结果0.75%相对分子质量3.0×105的壳聚糖使黄芩苷凝胶的体外渗透性能最佳。结论在相同的黄芩苷质量浓度条件下,黄芩苷凝胶剂具有较好的体外透皮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促进益肤凝胶主要有效成分丹皮酚透皮吸收,本文考察了多种透皮促进剂对凝胶中丹皮酚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以小鼠离体皮肤微渗透屏障,采用Franz扩散池装置进行体外透皮实验,运用HPLC法测定接受池中药物累积透过量,考察不同接受液与不同透皮促进剂对凝胶中有效成分丹皮酚透皮吸收的影响,筛选最佳透皮促进剂的种类和浓度。结果:以甲醇/生理盐水(1:1)为接受液,渗透速率Js(4.5501±0.4583μg/(cm2.h))明显高于其他接受液(P<0.05);氮酮(Azone)与棕榈酸乙酯(EPM)促进不大(P>0.05),油酸(OA)与丙二醇(PG)明显对促进凝胶中丹皮酚透皮吸收(P<0.05,P<0.01),且丙二醇(PG)为促渗透效果最佳,浓度为5%时,对丹皮酚的促透作用最强,皮肤滞留量最高。结论:5%浓度的丙二醇可促进凝胶中丹皮酚的透皮吸收,可作为本制剂的透皮促进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威跌打风湿贴中柚皮苷体外透皮吸收行为,比较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其透皮吸收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装置,以HPLC测定接收液中柚皮苷含量,流动相0.1%磷酸-乙腈(81∶19),检测波长283 nm,考察制剂中柚皮苷体外透皮吸收行为及各促透剂的促渗效果。结果:不含促渗剂的凝胶膏剂中柚皮苷体外透皮吸收符合零级释放模型,24 h体外累积渗透方程Q=1.126t+2.795,透皮速率1.126μg·cm-2·h-1;加入促透剂丙二醇、氮酮、薄荷脑后柚皮苷体外透皮吸收速率明显提高,且薄荷脑丙二醇氮酮。结论:凝胶膏剂中柚皮苷可透皮吸收;促透剂丙二醇、氮酮、薄荷脑均能促进柚皮苷透皮吸收,且以薄荷脑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促渗剂对光甘草定体外经皮渗透性能的影响,为该化合物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光甘草定含量,流动相乙腈-水-冰乙酸(55∶44∶1),检测波长282nm。选取小鼠背部皮肤,通过Franz垂直扩散池考察光甘草定的透皮性能,考察氮酮、冰片、丙二醇对光甘草定乳剂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光甘草定的透皮吸收率较低,促渗剂能有效使其透过皮肤。不同促渗剂对光甘草定促透作用顺序为5%氮酮组>5%丙二醇组>5%冰片组>单体组,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4.938,3.041,2.950,2.583μg·cm-2·h-1,滞后时间依次为0.056,0.180,0.059,0.167h。结论:不同促渗剂均能促进光甘草定的经皮渗透效果,以氮酮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丹皮酚微乳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制备丹皮酚微乳和微乳凝胶剂,并对其含量、理化性质和体外透皮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IPM为油相,卵磷脂/APG为表面活性剂,1,2-丙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在室温下采用磁力搅拌法滴加水到油相中,制备丹皮酚微乳。采用HPLC测定丹皮酚微乳中丹皮酚的含量。采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径测定仪分别测定微乳的形态和粒径。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丹皮酚微乳凝胶。采用Franz扩散池对微乳、微乳凝胶的体外透皮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制备的丹皮酚微乳为O/W型微乳,外观圆整、均匀,粒径 32 nm,含量稳定。丹皮酚饱和水溶液、微乳、微乳凝胶的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47.846,103.760,70.401 μg·cm-2·h-1,12 h的累积渗透量分别为657.179,1 266.484,881.217 μg·cm-2。结论:丹皮酚微乳、微乳凝胶的12 h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均优于丹皮酚饱和水溶液,可为丹皮酚经皮给药提供一种新的剂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合成水杨酸天然冰片酯并研究其透皮吸收。方法 酸性条件下,酯化反应制备水杨酸天然冰片酯;以2%氮酮为促透剂,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离体小鼠皮肤的体外渗透性实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累积透过量。结果 水杨酸天然冰片酯结构通过UV、IR、1H-NMR等图谱的综合解释加以确证;其透皮吸收符合Higuchi方程,累积透过量(Q)与t成线性关系。12 h平均累积透过量为2.611 2 mg;12 h平均透皮速率常数为0.253 9 mg·cm-2·h-1。结论 水杨酸天然冰片酯合成方法操作简便;2%氮酮对水杨酸天然冰片酯有良好的促透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活血止痛微乳凝胶的体外释放和透皮吸收特性,为该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分别以半透膜和离体小鼠皮肤为体外模型,采用UPLC同时测定接收液和皮肤中丹皮酚、丁香酚和水杨酸甲酯的含量,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4 min,10%~90%A),检测波长280 nm,流速0.6 m L·min~(-1),进样量1μL。结果:活血止痛微乳凝胶中丹皮酚、丁香酚和水杨酸甲酯在6 h内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0.35%,59.40%,54.64%,释放速率分别为1.138,11.57,73.54μg·cm-2·h~(-1);体外透皮试验6 h累积透过率分别为40.34%,36.34%,41.44%,透过速率分别为0.657,7.127,56.04μg·cm-2·h~(-1)。结论:活血止痛微乳凝胶具有较好的体外释放和透皮性能,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经皮渗透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氢化胡椒碱对光甘草定软膏体外透皮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改良Franz垂直扩散池考察光甘草定的透皮吸收性能,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光甘草定含量,以考察氢化胡椒碱、氮酮、冰片对光甘草定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不同促渗剂对光甘草定累积透过量顺序为0.04%氢化胡椒碱组0.03%氢化胡椒碱组0.02%氢化胡椒碱组5%氮酮组3%氮酮组2%冰片组单体组,0.04%氢化胡椒碱组的24 h的累积渗透量最大,为26.51μg/cm2,其促渗速率的增渗倍数最大,较单体组提高了5.03倍。[结论]不同的促渗剂对光甘草定均有促渗作用,并且0.04%氢化胡椒碱为透皮促渗剂对光甘草定体外透皮吸收效果最佳,可促进光甘草定快速有效的渗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促渗剂氮酮、冰片、薄荷油对蒿甲醚软膏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使用智能透皮试验仪,选择小鼠腹皮为渗透屏障,对含3种促渗剂及其复配体系的软膏进行体外经皮扩散实验,HPLC测定蒿甲醚的累积透过量和经皮扩散速率。结果:2%氮酮、2%冰片、2%薄荷油,2%氮酮+2%冰片、2%氮酮+2%薄荷油均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蒿甲醚软膏的透皮吸收,其促渗效果顺序为2%氮酮+2%薄荷油2%氮酮+2%冰片2%薄荷油2%冰片2%氮酮。结论:薄荷油单用和复配使用对蒿甲醚的体外透皮吸收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复配使用促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薄荷脑、冰片及合用对青藤碱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薄荷脑、冰片及其合用对青藤碱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用Valia-Chien双宣扩散池研究青藤碱的透皮速率以及薄荷脑、冰片、薄荷脑与冰片舍用等透皮促进剂对青藤碱微乳吸收的影响.结果青藤碱溶液分别加3%薄荷脑、3%冰片、薄荷脑与冰片合用后透皮速率分别为(6.42±3.28)、(S1.46±2.12)、(97.41±...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7,(7):605-608
目的 :考察骨碎补微乳涂膜剂体外透皮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柚皮苷作为骨碎补的指标成分,经药物透皮扩散试验仪操作,HPLC测定透皮接受液中骨碎补总黄酮的含量并计算其离体透皮速率;用豚鼠进行皮肤急性毒性实验、皮肤刺激性实验和皮肤过敏性实验。结果:微乳涂膜剂较普通涂膜剂,累计渗透量和透皮速率都要多和快,且随有效成分浓度增加,高剂量组微乳涂膜剂增渗效果显著;在实验所用剂量范围内,对动物皮肤无急性毒性,无刺激性,无致敏性。结论:骨碎补微乳涂膜剂体外渗透效果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三黄喷雾剂体外透皮吸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三黄喷雾剂小鼠体外经皮渗透规律.方法:采用垂直式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进行试验,以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HPLC测定接受液中指标成分含量.结果: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透皮速率分别为42.35,49.99 μg·cm-2·h-1;黄芩苷、盐酸小檗碱6h平均累积透过率分别为19.51%,7.17%.结论:三黄喷雾剂小鼠体外透皮吸收效果理想,透皮行为符合零级方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微乳/醇质体对活血止痛凝胶贴膏的经皮渗透特性及对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试验,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过屏障,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指标成分丹皮酚、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的含量,评价活血止痛凝胶贴膏的经皮渗透效果。并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比较其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凝胶贴膏、微乳凝胶贴膏和醇质体凝胶贴膏丹皮酚24 h累计透过率分别为65.30%、61.30%、60.20%,丁香酚24 h累计透过率分别为51.08%、54.71%、55.66%,水杨酸甲酯24 h累计透过率分别为49.20%、65.17%、72.15%。微乳凝胶贴膏大剂量组、醇质体凝胶贴膏中剂量组对减少模型动物腹腔内毛细血管的炎性渗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较好的作用(P0.05)。结论基于微乳/醇质体技术的复合型纳米载体可使活血止痛凝胶贴膏中有效成分透过皮肤屏障的能力更优,从而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20.
《中成药》2014,(9)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连翘籽挥发油、冰片、鳄梨油及氮酮对祛痘凝胶中连翘苷的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小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透皮吸收实验,以连翘苷为指标性成分,HPLC法测定在不同的促渗剂下的连翘苷,计算累积渗透量和透皮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不同促渗剂对连翘苷的透皮吸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促渗能力大小为1%当归挥发油+3%连翘籽挥发油>1%当归挥发油+3%连翘籽挥发油+2%鳄梨油>1%当归挥发油+2%鳄梨油>3%连翘籽挥发油+2%鳄梨油>3%氮酮>阴性对照组,当1%当归挥发油+3%连翘籽挥发油合用时,药物的稳态透皮速率可达0.524μg/(cm2·h),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增渗倍数为43.67。结论 1%当归挥发油+3%连翘籽挥发油可作为祛痘凝胶中连翘苷的促渗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