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总结四川省1995~1999年HIV哨点监测情况,分析艾滋病在几类高危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四川省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四川省1995~1999年14个监测哨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HIV感染主要以吸毒为主,其阳性感染率为6.4%(192/3 005),吸毒者静注及共用注射器比例各哨点均居高不下,且部分哨点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性病和暗娼哨点已发现感染者,阳性感染率分别为0.06%(7/8 319)和0.1%(4/4 021),暗娼中从未使用或很少使用避孕套者仍占相当大的比例.结论 四川省的HIV流行呈现逐年上升势头,并由原HIV流行人群向暗娼和性病患者播散;感染以局部地区(凉山州部分市县)为主,且波及区域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江苏省1986~1999年HIV的流行特征,为江苏省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苏省历年HIV常规监测、哨点监测以及专题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江苏省近年来疫情快速增长趋势明显(特别是1999年);流动人口感染者对江苏省的疫情已产生一定的影响;除母婴途径外,其它各种HIV传播途径均有发现;感染者中农民比例最大.结论 江苏省目前仍维持着较低的HIV流行,但快速增长趋势已经出现;吸毒人群中存在HIV流行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2004年艾滋病流行分析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7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AIDS)流行现状和趋势。方法采用哨点监测、专题流行病学调查、自愿匿名咨询检测和重点人群筛查等4种方法,收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资料和全省HIV/AIDS病例报告资料。结果2004年全省共监测各类高危和重点人群418630人,新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3486人,AIDS病人316人,死亡186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主要为20~30岁、汉族、男性静脉吸毒者,以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主要分布于德宏、红河、大理、昆明、临沧、曲靖、文山和保山等。哨点监测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为22.6%(2.9%~70.5%),5个州市静脉吸毒HIV感染率保持高水平;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率为1.7%(0~4.9%);孕产妇HIV感染率为0.38%(0~0.9%),玉溪、昭通首次在孕产妇中检出HIV感染者;暗娼HIV感染率平均为2.0%(0.77%~3.85%);高流行地区医院无关联人群HIV感染率为2.6%。结论云南省HIV流行已经静脉吸毒人群蔓延到全省125个县,并已造成性乱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三分之二的县(区)在暗娼中发现HIV流行,孕产妇HIV感染在增加,全省处于艾滋病广泛流行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浙江省2000~2001年艾滋病疫情、血清学和行为学监测情况分析,为制定艾滋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血清学监测、行为学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浙江省艾滋病流行特征,提出防制措施。结果 2000~2001年共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57例,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为4.23:1;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毒品为主。占63.69%;50.23%的感染者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两年共完成重点人群监测77 560人,检出HIV阳性者113例,阳性率为0.146%。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现象有升高趋势,2001年达23.84%。性乱人群中未使用安全套率较高,为69.3%。结论 2000~2001年艾滋病流行速率明显加快,高危人群的高危行为普遍,预计今后浙江省高危人群中HIV感染者将大幅度增长。需加大防制力度,防止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2000~2002年AIDS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对甘肃省2000~2002年艾滋病(AIDS)疫情、血清学和行为学监测情况分析,为制定甘肃省AIDS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血清学、行为学和流行病学监测,分析甘肃省AIDS流行病学特征,提供防制措施。结果 2000~2002年共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47例,AIDS病人9例,死亡6例。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为2.6:1;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毒品为主,占59.57%;57%的HIV感染者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3年共完成重点人群监测393501人,检出HIV抗体阳性者47例,阳性率为0.12‰。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达20%。结论 甘肃省2000~2002年AIDS流行速度明显加快,高危人群高危行为增加,预计甘肃省HIV感染者将大幅度增加,需加大防制力度,防止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6.
1995~1998年中国艾滋病哨点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为了更科学监测我国艾滋病病毒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预防规划和进行干预活动提供准确的信息.方法 我国于1995年起,开展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哨点监测,以性传播感染(STI)门诊就诊者、暗娼、吸毒者和长途卡车司机及孕产妇和供血员为监测对象.该监测为连续横断面调查,每年运行两次(轮),采用连续采样的方法,每轮每点监测250~400人.应用两次ELISA的方法检测HIV抗体.结果 HIV感染在吸毒者中流行速度很快,1995年第一轮在8个吸毒者监测哨点未发现HIV感染者,至1998年第二轮,19个吸毒者监测哨点已有17个哨点发现了HIV感染者,新疆乌鲁木齐吸毒人群中HIV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东省1986~1999年HIV/AIDS流行情况,为广东省艾滋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全省的艾滋病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及实验室资料.结果广东省1986年发现首例输入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至1999年11月10日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774例,其中艾滋病(AIDS)病人59例.1990年前发现的HIV感染者为境外人士,1990年首次发现广东省籍HIV感染者,1990~1996年期间广东省籍HIV感染者中77.1%为出境归来人员在境外通过性接触感染;1996年首次从广东省籍静脉吸毒(IDU)者中检出HIV感染者,IDU已成为目前全省HIV传播的主要途径,感染比例为73.3%.HIV-1C亚型为广东省主要流行株.结论广东省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性乱人群将成为另一个HIV高感染率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艾滋病流行状况和趋势,为制定相关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6-2005年深圳口岸地区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59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深圳口岸地区HIV流行近年来呈上升趋势;HIV感染者人群分布以商人和技术人员为主;入境人群高于出境人群和境内人群;以异性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深圳口岸地区艾滋病流行状况日趋严重,必须加强对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艾滋病监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于1988~1999年5月对111 618名高危人群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发现15例HIV感染者。全区12个盟市中有8个盟市发现了HIV感染者。1996年、1997年和lW9年分别在职业卖血者、吸毒和性乱人群中发现HIV感染者。感染者职业以农民居多,占46.66%,其次工人占20%。年龄以20~40岁为主,共11人,占感染人群的73.33%。15例HIV感染者中,14人已婚,1人未婚。结果显示我区HIV感染情况与全国其它各省相比处于低流行区,但引起HIV严重流行的危险因素在不断地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甘肃省艾滋病流行趋势、现状和传播途径,为甘肃省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5~1999年甘肃省HIV血清学监测资料及5例HIV亚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传播方式以血为主(55.56%),并有性途径,也存在母婴途径的可能。感染者包括以静注吸毒者为代表的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有A、B、C三个亚型存在,分别分布在不同人群中。结论 甘肃省虽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低感染阶段,但存在HIV感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当前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控制静脉吸毒引起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尿液标本检测抗HIV-1抗体.方法通过ELISA方法检测50例抗HIV-1抗体阳性感染者及100例抗HIV-1抗体阴性对照组尿液中抗HIV-1抗体.结果显示在50例HIV感染者中有49例尿液抗HIV-1抗体阳性,1例阴性;对照组中尿液中均未检测出抗HIV-1抗体,以血液标本为标准,检测尿液抗HIV-1抗体的灵敏性为98.0%,特异性为100%.尿液标本与血液标本检测的一致性达99.3%.结论本实验提示在采集血液标本不便的情况下,可通过尿液抗HIV-1抗体的检测对高危人群的HIV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筛查.  相似文献   

12.
1988~1998年深圳市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1988~1998年HIV/AIDS临床资料、人口学资料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研究,了解HIV在深圳市的流行特点、阶段、模式、分析其传染来源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ELISA法对不同监测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抗体阳性者经蛋白印迹(WB)法确认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个案分析;同时采集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核酸后应用Nested-PCR技术扩增HIV-1 env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基因离散率和系统树分析。结果 1988~1998年在225 354人中发现48例HIV感染者,总感染率为21.3/10万;感染主要通过性途径(39.6%)和静脉吸毒(35.4%);48例HIV/AIDS病人中外来流动人员占88.9%;女性感染者数量迅速上升并于1997年超过男性;目前在深圳市流行HIV-1毒株主要为B、C、E三种亚型。结论 1996年以后HIV/AIDS在深圳市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主要经性途径传播的HIV-1 B、C、E三种亚型将在性乱者和吸毒者等主要感染群体中播散蔓延;随着女性感染者不断增多,母婴传播的危险性日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AIDS监测情况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厂解陕西省艾滋病(AIDS)的流行现状,预测流行趋势:方法:对2001年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全省共检测各类人群180 720人次,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者47例,阳性检出率为2.60/万;首次发现母婴传播的HIV感染者和外籍HIV感染者:结论:陕西省AIDS的流行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浙江省1984~1998年艾滋病病毒流行趋势和传播途径,为浙江省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1984~1998年浙江省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从1984年至1998年11月23日共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91例。91例中,经血液传播的占45.06%,经性接触传播的占2.20%,传播途径不明的占32.57%。浙江省目前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均已存在,以血液传播为主,尤其是静脉吸毒传播突出。结论 浙江省仍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低感染阶段,当前艾滋病的防治重点是控制静脉吸毒引起的传播,同时应注意控制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山东省带绦虫病与囊虫病在重点疫区的流行情况。方法 1999年对聊城等4市地的5县(区)15个乡(镇)43个行政村的31124人进行了调查,结果 人群带绦惠恨,囊虫感染率5.1/万,有较明显的职业分布特征。人群血清猪囊尾蚴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1.38%,商品猪血清囊尾蚴抗体阳性率0.38%。结论 初步搞清了山东省重点疫区带绦虫病与囊虫病的流行现状,并对该病的各流行环节做了分析,为该病的  相似文献   

16.
136份初筛抗-HIV1+2阳性而复检阴性标本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历年来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筛查试验假阳性结果的真实情况,更加合理地开展HIV抗体日常检测。方法检测及结果判断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进行,对比分析HIV抗体筛查试验为阳性而免疫印迹试验(WB)为阴性的标本的结果以及相关资料。结果136份筛查试验为阳性反应、WB确认为HIV抗体阴性的标本,占所有送检标本的6.70%,占筛查试验阳性标本的13.39%。136份标本中,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阳性的119份,占87.5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33份,占24.26%,S/CO值平均为0.8005(0.2319~5.544)。结论日常检测必须遵从先筛查再确认的检测程序,筛查试验阳性的不能直接出HIV抗体阳性报告,应确认后再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南省南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行为特点、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及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网络及同伴推动等方式招募MSM,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32名MSM中,未婚占36.73%(526人),已婚占54.68%(783人)。寻找性伴选择网络联系的比例为46.93%(672人)。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占79.61%(1140人),男性性伴中位数为2个,≥2个者占62.99%(902人)。共采血1339人,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119例,阳性率8.89%;梅毒抗体阳性62例,阳性率4.63%;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22例,阳性率1.64%。其中13人同时感染了HIV和梅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6个月男性性伴总数≥6个、有性病相关症状和感染梅毒,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南阳市MSM已成为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人群。HIV在MSM中正迅速蔓延,HIV流行形势十分严峻,探讨有效的干预模式和推广干预措施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自1987年先后对援外回国人员、嫖娼者及暗娼等1578人,注射过HIV抗体阳性进口人血丙种球蛋白者689人开展HI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抗—HIV全部阴性.1996年对380例吸毒者进行调查,结果也为阴性;但是1997年调查803人,HIV阳性者出现10人,阳性率为1.25%;1998年调查621人,阳性者43人,阳性率为6.92%,两年间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x~2=31.52,P<0.01).自1996年发现首例传入性艾滋病病例后,目前已发现本地籍HIV感染者161例,除1例原因不详,余均因静脉注射海洛因引起.表明该人群中HIV呈现迅速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部分农村外来妇女HIV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外来妇女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5年以来,由外省(外国)迁入山东省某县并在当地常住的772名农村妇女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并采集血清检测HIV抗体。结果该县农村外来妇女HIV感染率为2.59%。HIV感染者平均年龄为28.15岁,HIV感染者与非感染者的年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157.7245,P〈0.01)。在HIV感染者中,原籍为云南省的占95.0%;其中尤以德宏州的居多,占94.74%。发现的HIV感染者迁入时间最早者为1999年。并发现有3人已经性接触将HIV传染给配偶,1人经母婴传播将HIV传染给子女。结论山东省农村外来妇女中存在着一定的HIV感染流行,并造成了HIV的二代传播。应该加强对来自艾滋病较高流行省份的农村妇女的HIV综合监测,并对现已发现的HIV感染者做好定期随访、管理,提供必要的医学指导,最大限度地控制艾滋病在山东省农村地区一般人群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戒毒人群AIDS/STD流行病学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河南省戒毒人群艾滋病/性病(AIDS/STD)感染流行状况。方法对戒毒人员进行个人访谈及填写行为监测问卷,分别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1997~2004年间共监测强制戒毒人员2362例,HIV抗体阳性者8例,感染率0.34%;梅毒抗体阳性43例(均为女性),感染率1.82%。8例HIV阳性者中,6例为本省的吸毒者(其中4例有既往供血史),其中1例合并梅毒抗体阳性。2004年对16个省辖市的86190名劳改劳教人员的专题调查中,确认HIV感染者275例,感染率0.32%。其中发现由静脉吸毒感染7例,占检出HIV感染人数的2.55%。结论提示河南省HIV感染人群不再限于有偿供血和受血人群,已出现吸毒和经性行为感染的人群。吸毒人员主要以口吸毒品为主,在艾滋病高流行区,防止HIV传人吸毒人群,切实加强对吸毒人群的教育及行为干预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