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补锌治疗的临床实效性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76例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口服甘草锌颗粒+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哮喘发作天数及抗菌药物使用等临床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呼吸道感染次数、哮喘发作天数及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IgA、IgG治疗后与治疗前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对比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一旦锌含量偏低时,需给予补锌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妥布特罗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儿童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共13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雾化吸入基础上分别加用沙丁胺醇和妥布特罗贴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均P0.05);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布特罗辅助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中度哮喘急性发作可有效缓解呼吸道症状体征,促进病情康复,提高肺部通气功能,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6月-2016年4月间接收的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4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予以布地奈德悬+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予以施丙酸倍氯米松+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哮喘症状改善情况和持续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在治疗后的30min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下降,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完全缓解率及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雾化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用于小儿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对于患儿哮喘症状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其可用于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6,(3):368-369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在反复哮喘患儿中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9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反复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采用免疫调节剂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儿随访3个月,比较哮喘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住院次数、药物不良反应及肺功能。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内哮喘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儿1例发生腹泻,其余患儿均未发生相关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值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调节剂在反复哮喘患儿中治疗可减少患儿哮喘发作、呼吸道感染及住院次数,提高患儿肺功能,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白三烯拮抗剂辅助治疗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发病率高,除引起呼吸道粘膜损伤,尚可作为变应原,引起气道的高反应,导致长程咳嗽,甚至诱发哮喘的发生发展[1]。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可阻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作为变应原刺激呼吸道的炎症反应,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8年2月在我院呼吸专科就诊收治入院的7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支原体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予以孟鲁司特治疗4d和7d后观察咳嗽情况。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常规应用阿奇霉素抗支原体及对症治疗,辅以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后,咳嗽缓解与明显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阻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作为变应原刺激呼吸道的炎症反应,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减少粘液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可以缩短咳嗽病程。  相似文献   

6.
胡萃 《中国卫生产业》2014,(24):156-157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和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对象共5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在患者家属知情的情况下,按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划分。两组患儿在治疗方式上是一样的,急性期间用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病情缓解后单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干预护理。对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经有效治疗、护理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但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无1例复发;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有3例在随访期内复发,复发率为12.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在治疗期间给予强化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的病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规律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喘息患儿喘息发作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80例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喘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规律布地纳德吸入治疗6个月,对照组未使用药物,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喘息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喘息总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喘息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FIN-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NF-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5例、13例患儿发展为哮喘,两组哮喘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地纳德规律吸入能有效控制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喘息发作患儿喘息发作,降低哮喘发生率,并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清炎症水平中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优化方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治疗优化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并跟踪随访半年时间了解近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且跟踪随访两组患儿半年时间,观察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气管炎感染次数以及肺炎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采用中医治疗优化方案,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预防患儿多次感染现象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维生素AD滴剂辅助疗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东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RRTI患儿3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1例,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对症平喘、退热治疗)和观察组(1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AD滴剂辅助治疗)。所有患儿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更高;随访期间观察组患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反复肺炎发生次数、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发生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CD8+百分比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外周血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维生素AD滴剂辅助疗法,能优化治疗效果,提升RRTI患儿免疫功能,从而降低疾病复发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致下呼吸道感染方法及缩短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疗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或门急诊80例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辅助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单一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并对两组患儿治疗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疗程、治愈后复发率、医疗费用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后复发率观察组为5.0%,对照组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法辅助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肺炎支原体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不但缩短了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用药疗程、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还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肺炎患儿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清理呼吸道,并进行疗效观察以供临床借鉴。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1月~3岁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实验组67名,对照组73名。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结果:实验组喘息、肺部罗音、哮鸣音、痰鸣音等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药物雾化吸入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缩短呼吸道症状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道疾病中医诊疗方法及其应用。方法以小儿哮喘的诊疗为例,选取2012年1—12月间来该院就诊并确诊为呼吸道疾病中哮喘疾病患儿20例,根据中医诊疗和西医诊疗两种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中医诊疗为观察组,西医诊疗为治疗组,比较两种诊疗方法分别对小儿肺炎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种方法对小儿肺炎的诊断治疗均有效,中西医诊疗两组患儿治愈率相当,有效率差别较大,次月西医诊疗法一组出现3例患儿肺炎复发情况。结论西医治疗小儿肺炎起效时间较快,但在小儿肺炎并发症出现以及小儿肺炎病症复发预防方面效果不佳,中药诊疗法治疗小儿肺炎,起效时间较慢,但治疗较为彻底,对未发疾病以及病症复发预防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中IL-1β和IL-6影响。方法:1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血清中IL-1β和IL-6的变化,比较其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血清中IL-1β和IL-6的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效果明显,且能对血清中IL-1β和IL-6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东林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222-1223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轻中度儿童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09年收治的48例轻中度儿童哮喘患儿,年龄在3-10岁之间,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儿28例,对照组患儿20例,两组患者首先都进行综合性治疗,并给予喘乐宁气雾剂、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再加入孟鲁司特治疗,每晚1次,口服。对于两组患儿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其中观察组28例患儿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20例患儿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4例,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给予轻中度哮喘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入孟鲁司特治疗,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其病情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因此,采用孟鲁司特治疗轻中度儿童哮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评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55例,随机分为雾化1组52例、雾化2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雾化1组用布地奈德和利巴韦林联合雾化治疗,雾化2组用利巴韦林雾化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片剂。结果治疗后三组间在发热、流涕症状的改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咳嗽症状的改善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和利巴韦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用药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赖氨葡锌颗粒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锌含量的影响,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清微量元素锌的关系。方法将5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观察组,取56例同年龄段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取静脉血测定微量元素锌含量;对患儿组进行口服赖氨葡锌冲剂治疗6个月后再进行血微量元素锌测定,观察治疗前后血微量元素锌的变化。结果患儿组血锌为(43.62±3.22)μmol/L,而对照组血锌为(77.78±6.56)μmol/L,患儿组血锌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儿组经口服赖氨葡锌颗粒治疗6个月后血锌上升到(72.30±6.08)μmol/L,比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赖氨葡锌颗粒可明显升高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锌的含量,说明微量元素锌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赖氨葡锌颗粒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锌含量的影响,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清微量元素锌的关系。方法将5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观察组。取56例同年龄段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取静脉血测定微量元素锌含量;对患儿组进行口服赖氨葡锌冲剂治疗6个月后再进行血微量元素锌测定.观察治疗前后血微量元素锌的变化。结果患儿组血锌为(43.62±3.22)μmol/L,而对照组血锌为(77.78±6.56)μmol/L,患儿组血锌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儿组经口服赖氨葡锌颗粒治疗6个月后血锌上升到(72.30±6.08)μmol/L,比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赖氨葡锌颗粒可明显升高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锌的含量,说明微量元素锌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8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咳嗽、呼吸困难、喘息及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凡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的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喘憋、咳嗽、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vs.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其喘憋、咳嗽、肺啰音消失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